被低估的雕塑,已觉醒的热点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卖公司开始设置雕塑作品专场拍卖,不少画廊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了雕塑。不温不火的雕塑市场蠢蠢欲动。
  
  


  如果你够专业和细心,那么,拍卖场上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就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趋势。比如,早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亚洲当代艺术”的专场拍卖,其中的作品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为主,最终的专场拍卖取得空前成功。随即,掀起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长达近4年的牛市。
  这一次拍卖场上展现出来的明显动向是——雕塑作品普遍受到了特别重视。
  虽然当代雕塑作为拍卖的一个种类,早在1995年就已经出现在拍卖场了,但雕塑作品总是和油画放在一个场次中进行拍卖,不管是拍品数量还是成交量、成交价都无法与油画相比,仿佛只是油画的陪衬。而如今,从北京的嘉德到杭州的西泠,各大主流拍卖公司纷纷开设了雕塑作品专场拍卖。换句话说,继中国书画、瓷器和当代油画之后,雕塑(主要指当代雕塑)作品将成为下一个收藏的热点品类。
  
  雕塑目前仍然受到冷落
  
  现代雕塑从西方到中国前后只有100多年,而国内对雕塑的认识和热情是近20年慢慢增加的,刚开始人们对雕塑还没有概念,尤其是抽象雕塑更是如此。所以,雕塑进入到收藏市场相对于绘画等其它艺术形式要慢很多。
  更多人一提起雕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城市之中、被摆放在街道、公园和小区中的人物、动物等形象,根本无法和个人收藏联系到一起。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国人对于雕塑的陌生和缺乏教育,还有很大的原因应该归结于国内大部分的雕塑从业者和艺术家们,他们之前把绝大部分精力几乎都用于城市雕塑,而创作架上雕塑或适合藏家收藏的雕塑品种却比较少。
  近几年,由于藏家不同需求的出现和新一代雕塑艺术家的增多,国内雕塑创作出现了分流,才有了更多雕塑作品进入个人收藏市场。艺术家们也开始更多把精力放在可供收藏的架上雕塑的创作上。
  在国内,书法、绘画等收藏市场已经很成熟了,而雕塑显得比较陌生,这就需要时间,藏家认可度是目前雕塑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从去年开始的各大拍卖公司雕塑专场的推出,不仅将直接推动当今中国雕塑市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会提高雕塑这门艺术的社会认知度。
  目前收藏雕塑的藏家以国外的人居多,国内私人藏家收藏雕塑的相对较少。其实,雕塑的艺术价值和观念性都不亚于绘画和摄影,只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国情,藏家对雕塑的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一些藏家甚至对雕塑、装置、多媒体的区分都不是很清楚,因此,藏家在理论上对雕塑这个概念也需要明晰。
  
  仍处在被低估的位置
  
  即便近两三年,拍卖公司和藏家都慢慢开始把注意力转向雕塑领域,但和油画动辄千万元的成交价相比,雕塑市场一直未能与绘画艺术平分秋色,基本上价格偏低,成交量不大,与高价位的中国当代艺术比起来,价格更是相差甚远。不过,雕塑市场的不温不火也恰恰说明了雕塑作品在未来有更多的上升空间。
  圈内专家的普遍观点是:当代雕塑的市场价位一直在稳步增长当中。不管是学院教育出来的一批艺术家的作品,如隋建国、展望、向京,还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诞生的一些明星艺术家延伸的雕塑作品,如周春芽、方力钧等,都在拍卖市场中有不错的价位。
  而且,除了拍卖市场,不少画廊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了雕塑。如世纪翰墨、长征空间、陈绫蕙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唐人艺术中心等知名画廊,近几年都纷纷开始代理一些雕塑家的作品。不仅有关雕塑的展览越来越多,而且如向京、瞿广慈、展望等市场潜力巨大的雕塑家也成为不少画廊争抢的对象。其实,许多藏家和投资者的眼光都相当敏锐,他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当代雕塑的升值空间。
  
  对话
  “80后”雕塑艺术家:独行者最速
  如果你分别在2008年10月份之前和之后,都去过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的话,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了。两三年前这里人潮涌动、展览遍地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转而成了如今的一片萧条:近1/3数量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无奈被迫撤离,而仍然坚守着的各类艺术机构也普遍偃旗息鼓……
  而任哲却在这里拥有着近乎奢侈的两处空间:一处作品展示空间与尤伦斯艺术中心隔街相望,另一处自己的工作室则隐藏在798区的腹地。
  任哲的作品显然比他本人更具知名度,因为凡是慕名来到798区游览的人,都能够看到他的青铜雕塑作品《长缨在手》,这件近2米高的“骑马武士”就矗立在798核心区域的主干道旁。而且,这件雕塑常常成为人们来此合影留念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中等、瘦削的身材,温和、沉静的气质,任哲的外表与他塑造的“将军”形象似乎没有丝毫关联,但任哲说:其实他与那些古代的英雄们神交已久。
  
  中国元素的魅力
  当年任哲准备创作“将军系列”的时候,他周围正是所谓的“当代观念艺术”风潮劲吹的环境,那些充满着怪诞、裸露、暴力、政治的影像符号,越是看不懂、刺激观者感官的艺术作品,越是受到广泛的追捧。孤独中,任哲没有放弃。因为他坚信:独行者最速。
  “艺术市场的风向总是在变,艺术家永远追不上。”任哲认为艺术创作中,除了必需的技术外,真诚最重要。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4年的专业训练中,任哲学习的完全是西方教育体系下的创作实践,而他却始终固执地要遵循东方人的精神追求。
  于是,在那些“将军”的塑造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外在西方式的塑造手法,同时也能强烈感受到东方精髓的线条美感。尤其在任哲近期的新作品中,原先圆弧形的线条被如今短而果断的直线所取代,人物身上的肌理感觉更加凸显,动感十足。
  任哲的作品实际上是东西方艺术创作理念和风格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而目前国内市场上更多出现的盲目追逐西方艺术趣味的作品,由于严重缺乏自身的历史感,成为插在西方土壤里的一支中国花朵,其生命力的持久性可想而知。而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当代艺术市场的严重滑坡,恰恰说明了“追风作品”不堪一击的脆弱本性。
  
  藏家多是西方人
  美国人David曾是一家500强公司的中国副总裁,长期生活在北京,酷爱中国艺术,并且把自己的家也安在了798艺术区内。一次他走进了任哲的雕塑作品展厅,顿时惊呆了。David回忆说:他看到了一个“很独特”的中国古代英雄,有点像现在电脑游戏中普遍流行的斗士,手法上还有点西方雕塑艺术大师罗丹的痕迹,但又有很多的中国元素。总之,那是一件内涵极多、寓意相当深远、“不简单”的作品。
  接下来,David如愿找到了艺术家本人。在David近乎苛刻的收藏标准中,如果很喜欢一件作品,但是不喜欢艺术家本人,那么他也不会进行收藏。任哲留给David的第一印象是:这位1983年出生的年轻艺术家,有着超越其年龄的成熟与睿智,俩人几乎是一见如故。
  如今摆放在David家里的那件“将军”,是两年前他和艺术家共同创意的结晶。本来David相中了一件尺寸较小的将军像,准备几天后就买进收藏。晚上在家中跑步机上锻炼的时候,David忽然有了一个“定做一件大型将军雕塑”的想法,马上就要给任哲发短信。不料对方的短信息先到了,心有灵犀,俩人居然讲的是同一件事。
  精明的David采取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那件“定做的”作品,原因之一是“价格较高”;原因之二是任哲每次收到款项后,都会拿毛笔写上一张收据,“收据本身就具备了收藏价值”。
  David最后说,收藏家之所以会喜欢一件作品,主要是因为能看到这件作品之外的故事。每天起床后,看到任哲的雕塑,都会让他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独立设计师,周翔宇认为包括自己在内,没有人能改变整个大众的消费习惯,或者审美标准,个人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但至少,我的努力能给更多国内的年轻设计师信心,我今天做的,也是他们能做的,当我们一起努力做,肯定能造成影响,甚至改变现状。”    周翔宇*毕业于荷兰 Den Haag 服装学院, 2004年被邀请参加在Escape 举办的荷兰新设计师作品发布会,展示男装系列, 2007年在北京建外S
期刊
张曼玉赴戛纳影展前,提前数月找他设计晚装;巩俐的婚纱由他设计;舒淇参加电影首映式,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他。从来只有手持一两件作品便沾沾自喜的裁缝自称“时装设计师”,从未听设计师会降格定义自己为“裁缝”。但郑兆良希望自己最终是个“荣誉式的裁缝”。    郑兆良*毕业于加拿大Univeristy of Waterloo,第一个在故宫举行时装表演的香港时装设计师。目前担任自己公司Yenrabi Ltd.的设
期刊
如果撕掉标签、隐藏背后的设计师,一件定制服可能只需要大牌手袋三分之一的价钱,而设计师可以为你花一个月的心思,面料是千辛万苦从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细节是一针一线为你缝制而成,它不但是独一无二的,还是最适合你的身材和要求的。    背一个名牌包招摇过市,会被人怀疑真伪;满身流行趋势,会被人认为媚俗。这样的现状似乎言过其实,却经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服饰,才不会为人所诟病?独一无二的贴身定制
期刊
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城搜店    HONGKONG香港  MODELE de PRUDENCE*绝对是个100%纯正香港血统的本地品牌。位于铜锣湾LCX的店面设计相当别致,风格带点英伦悠闲风,但看得出作品十分重视剪裁。设计师Garry Wong(王永吉)毕业于香港沙田工业学院,曾在2004年“香港时尚”杂志之设计新力军时装汇演中展露风头,其作品讲究时尚的外形,喜欢用不同的材料加上传统的手工艺术
期刊
宝洁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副总监翟玉燕——  从选拔高层继任者的成功率来看,“空降兵”的成功率一般只有50%。而在宝洁“自产自销”的体系之下,  成功的概率可以高达80%以上。相较于选拔了错误的执行官可能为公司带来的惨痛损失,宝洁认为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物有所值。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金融风暴中奋力前进而不感受到阻力。而且,在风暴中生存,远远不是轻轻掸开肩膀上的尘土那么简单。    裁员、减员
期刊
在时代广场转一圈,你会记得谢惠的服装店“香莎”,因为店里面的服装与这个商场有点格格不入。谢惠说有这种冲突就对了,独立设计师品牌大都是这样,不过这并不代表独立设计师品牌不注重流行趋势和市场,用非黑即白的理论来解释大众品牌和独立设计师品牌是不完整的。    谢惠*广州美院学国画出身,热爱时装设计及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创办“时尚芭莎”婚纱摄影机构和“香莎”女装品牌,并经营以印度神的女儿命名的咖啡厅“乌玛
期刊
“将来,希望有一群像LV拥趸那样的客人,你做什么,她都喜欢。她喜欢,不是因为你设计了什么,而是因为那是你设计的。”    李鸿雁* 70年代中期出生,上海人。2000年,从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毕业后远赴日本,在日本伊藤忠衣料部和一日本服装公司担任设计师一职3年。  2003年,李鸿雁和志同道合的设计师Parson合作,创立上海本地的品牌Insh (in shanghai),灵感常取自于上世纪
期刊
继Vivienne Tam之后,又一位华裔设计师在时尚圈内杀出重围。他便是Derek Lam,纽约Crosby Street的品牌专门店的正式开幕,为他的时尚事业奠定了基础。    Derek Lam,旧金山华人移民后代,中文名林达克,亦有人翻译成“德里克·林”。Law为粤语里“林”姓拼音,先祖多半来自广东,传说最近已经有小报挖出其母为香港人的证据。     Derek Lam成长于三藩市的唐人街
期刊
一位偷拍过无数明星的“狗仔”同行告诉记者,明星夜生活丰富,呼朋唤友,深夜蒲吧劈酒是常事,拍到陈数,却“演完戏就去做脸”,不给人任何炒作题材。    《倾城之恋》选角,好几位大牌竞逐,导演梦继曾说:“我们一闭上眼,首先出现的还是陈数的形象”。这位对海派女子角色驾轻就熟的女演员也评价自己饰演的“白流苏”——“她太细腻了,我都觉得自己和她融到一起去了。”    演完这部如今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为了回到真
期刊
黄世和*江苏人,现居广东汕头,商人。狂热的摄影和旅游爱好者,拥有40年摄影历史,走过各大洲的80多个国家,多次去过南北极,为获得绝佳摄影角度,曾多次搭乘热气球、直升飞机进行航拍。    在印尼最东端的巴布亚岛上的巴列姆山谷,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生活着神秘的达尼人,他们至今还保持着近乎石器时代的原始生活状态。达尼女人穿草裙而赤裸上身,达尼男人只戴着瓠子壳制成的套子护住下身,可谓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服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