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曾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教授,苏州市副市长,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他是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20年来,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400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与他就新教育之“新”、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新阅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新教育之“新”
《中国教师》:新教育所倡导的成功观是怎样的?与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现有成功观有何不同?
朱永新:新教育的理想是让所有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幸福完整就是我们的成功观,这里面蕴含着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功的人首先要是一个幸福的人,其次还要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考试、就业、好的收入活着。
《中国教师》:新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在哪里?
朱永新:精英教育的成功者只是少数人,其他人都是失败者,这样的教育就像是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人读书,只有那少数人有希望上名校,其他人似乎都成了教育的失败者和牺牲品,没有了方向。
新教育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个人都能幸福,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背书、考试似乎成为现在教育的唯一道路,但在我看来,教育应然的状况是:让喜欢艺术的人从事艺术活动,让喜欢手工的人做手工,让喜欢做研究的人做研究。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失败者。
《中国教师》:新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朱永新:新教育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认为他们都是成长旅途中的合作者,只是分工不同。教师因为比学生年长,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所以有责任把他所掌握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去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严格说来,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者,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同路人。教师不能因为具有知识优势就凌驾于学生之上,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韩愈在他那个时代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现在我们进入了网络社会,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知沟”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一些学生了解的东西还是教师所不了解的,所以师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该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跟学生交往。
走“近”新教育
《中国教师》:新教育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那它面临着“应试教育”大环境怎样的束缚甚至是冲击呢?它自身的发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朱永新:素质教育之所以会在当今的时代举步维艰,就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好的素质教育的方法。所以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倡导素质教育,但直到今天都很难拿出一种教育模式然后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素质教育。很可能现在的一些素质教育仍然是在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安排课程、教学与评价,所以依然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无法突破。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正是在努力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道路,在我看来,我们的方向代表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对立的,一个是素质导向,一个是应试导向,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好的素质教育并不会畏惧应试。如果素质教育畏惧应试,那这样的素质教育不会有生命力、影响力,也不会被众人所接受。
当然刚才我所说的只是我们新教育在教育结果上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超越,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会遇到许多的矛盾和困难。比如说,很多人不了解新教育,觉得新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改革一样,只是“赶时髦”的举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些人其实没有真正地走进新教育,如果真正走进来了解我们,会发现新教育除了理念之外,还有许多具体的行动、许多特殊的课程,可操作性很强。又比如说,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新教育。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校长并没有很强的适应性,往往是揣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缺乏教育理想,只求得过且过。
除了很多人不了解、不愿意尝试新教育会给我们推行新教育造成一定困难之外,新教育自身的发展现状也不足以使它游刃有余地去对抗“应试教育”的束缚与冲击。新教育的队伍日益庞大,已经有1 000多所实验学校,人力、物力、财力就相对显得有些跟不上实际的发展。我们新教育是一个完全公益的项目,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也没有收过实验学校的一分钱,这样完全的公益性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我们守住了一方净土,没有把新教育作为盈利的工具,只靠慈善基金来支持。虽然我们得到了很多企业家、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但这些帮助对于一个庞大的教育项目的运作而言,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制约了我们去进一步扩大影响。再者,我觉得新教育本身还不是十分成熟,还属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事物。一项好的教育改革到最后必须要课程化,必须要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新教育不是在“叠床架屋”,它不是要在已有的学校教育里边加一个新教育,而是新教育本身就是学校生活。比如“每月一事”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头戏;“晨诵”“午读”“暮省”也应该成为固定的课程,否则在原有课程上再加一个“晨诵”“午读”“暮省”就变成增加学生的负担了。所以我一直希望新教育能够成为学校生活“原生态”的一个东西,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硬加上去的东西。但是现在新教育还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数理化、史地生等学科课程,在新教育课程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一个真正的新教育学校,这个学校所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是“新”的。我觉得现在的新教育不能急躁,要致力于打造一个“百年老店”,哪怕创始人不在了,它还在。
《中国教师》:我们看到现在新教育实验学校涌现出了许多素质、应试教育两不误的例子(如常丽华老师的班级),但基础教育是有其常态规则的,如果其他学校或教师要效仿、革新,如何才能抓住教学改革的精髓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呢?
朱永新:常丽华老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语文课本身的基本知识都讲完了,然后就开讲她的“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进苏东坡”“走进孔子”这样的自设内容。这样的东西跟课本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它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去升华和拓展课本内容,所以常老师的学生肯定要比其他学生知识储备充足。一学期下来,她班上语、数、英3门功课全满分的孩子占了全年级的1/3,班级平均分比年级平均分高了10分。
要知道,常老师在5年前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因为参与了新教育,她开始每天用心地读书、用心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渐渐变得有智慧。所以说,如果想要进行新教育改革就必须全面地接触新教育,在对它的教育理念、教育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才能进行自主改革,不能够简单地去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要成为一名新教育的教师必须要去阅读、去写教育日记。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每日进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成为教育发展共同体的一员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就是我们新教育的“吉祥三宝”。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三种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们的教师不能简单地模仿常老师的教学形式,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根据自己对于学科的理解状况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学的,比如说让学生们每日给父母亲写信,让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来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常老师所呈现出的“快乐课堂”只是一种形式,这样的教学安排背后是庞大的新教育理念系统及行动规划,所以其他的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照猫画虎”,而是要真正地去接触新教育、理解新教育,然后可以从“晨诵”“午读”“暮省”这样的基本课程与行动做起,先传承,再创新。
走“进”新教育
《中国教师》:新教育的实行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保证新教育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易复制性(不会因为城乡差距、生源差距、师资差距而产生效果上的大折扣)?
朱永新:新教育是没有门槛的,任何学校,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在新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且我们会优先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给予关心和支持。
如果说一定要提一个要求的话,我们会要求一个学校的校长有梦想、有激情。至于“硬件保障”,我们会希望这所学校至少要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因为没有书学生就无法阅读,而且我们新教育希望那些书里能包含我们所推荐的图书,毕竟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另外我们希望这些书能够有充足数量的副本,比如一个班有50个孩子就必须要有50本书,这样50个孩子就能同时读这本书。所以说,图书馆是必要的。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学校,我们也会赠送给它们很多的图书。现在我们就已经联系了一些基金会,帮助贫困地区的实验学校建立“新教育图书馆”。
至于教育行政部门,我觉得教育局长要亲自过问亲自抓,然后要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图书馆、行政支持、经费保障就是新教育需要的主要条件。
至于师资我们是没有特别要求的,因为教师会在新教育推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所以基本上可以说任何地区、任何学校都可以实行新教育,只要和新教育研究团队保持联系,就能够不断获得资源和指导。
《中国教师》:我们的教师要怎样才能成为新教育所要求的“达标教师”呢?
朱永新:我在《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里写过“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我希望他们能够: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当然,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达到这样的“高要求”,但是我心里会有一个对新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那就是要去“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实际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有使命把这个故事变成一个传奇。要把故事变成传奇,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榜样,孔子应该是我们的榜样,《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应该是我们的榜样,身边的常丽华老师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找到一个“原型”,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生命的动力就在于他没有在心中建立起这样一个“原型”,因此就会找不到方向。那些伟大的人心里面有形无形地都会有一个“原型”存在。所以可以这么说,新教育的合格教师心中都要有一个榜样,然后在见贤思齐的过程中不断缔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新教育的“达标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文化,不断去接近中国文化的精粹。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一些破碎的知识,而是要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去守护我们的中国文化。教师的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都只是一种形式、一个抓手,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成为一名文化守望者与传承者。
《中国教师》:新教育实验是新教育理念的一种执行,但目前的新教育实验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小学教育阶段,以阅读为实验的突破口和侧重点,当在其他教育阶段推行新教育时,实验侧重点会发生什么转变吗?此外,小学阶段所面临的升学压力毕竟较小,因此,当新教育实验推行至初中、高中阶段时,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较之小学阶段有什么不同?
朱永新:其实现在的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就全国范围来看,用新教育的理想去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也要远远超出1 000这个数字,我碰到的很多校长都说,虽然他们学校没有正式参加新教育实验,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与新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也比较认同新教育的理念,会按照新教育的一些活动方式去设计自己学校的教育活动。
从长远来说,我希望新教育能够向下延伸,延伸到教育更加基础、更加初级的阶段。比如说它在学前教育阶段可发挥的空间就很大,因为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足见童年阶段是奠定一个人人生走向最关键的时期,所以新教育要向下延伸是肯定的。阅读仍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新教育的突破口,但是这里说的“阅读”与小学阶段提倡的那种阅读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新教育的很多理念在幼儿园都是可行的,比如“晨诵”“午读”“暮省”这样的儿童课程在幼儿园就完全可以实行:早晨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千家诗》这样的文学经典,中午给孩子们讲故事,傍晚让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把今天最喜欢的故事画出来,对他一天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结。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形成教育共同体是完全可以移植过来的。“每月一事”同样可以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只要注重一个教育内容难度梯度的区分即可。
就目前我们的新教育推行情况而言,初中的新教育实验开展得还是不错的,但高中的新教育推行起来难度较大,毕竟它要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可以进行新教育,只是一些教育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但阅读一定是要一以贯之的。目前我们尚未开发出特别适合高中阶段的课程,所以要在各教育阶段都实行新教育对我们来说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新教育的普及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师》:目前新教育实验是以学校教育为改革对象的,日后是否会考虑渐渐涉及其他教育领域?目前有没有一些行动思路和规划?
朱永新:新教育现在已经逐渐在向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领域拓展了。大约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新教育就开发出名为“新父母”的教育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新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想。我希望未来的新型学校不同于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能够让父母亲完全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从而形成“故事妈妈”“诗词妈妈”这样的全新教育角色。教师、家长、孩子应形成一个三方合作的成长共同体,让家长也能成为教育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景象。如果能这样,新教育实际上就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完成了对家庭教育的改造。
新阅读:“悦读”生活
《中国教师》:能不能介绍一下阅读项目在整个新教育实验中的重要性?目前开展的新阅读活动都有哪些?
朱永新:我一直说,新教育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做,把阅读这件事做好了,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就已经够大了。阅读是新教育的重点,也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口。我们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六大行动的基础。在全国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里,“晨诵、午读、暮省”已经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以读写绘一体化为特色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用伟大的童书滋润孩子们的童年已经成为新教育人自觉的追求。
《中国教师》:新教育实验把阅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为什么我们的研究者们会那么重视阅读在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
朱永新:我在许多场合一直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所以,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儿童的阅读。
《中国教师》:你觉得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是否必要?是否足够?
朱永新:我认为今后应该把语文课分成几门课程,阅读课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此外还可以设写作课、口才课等等,我还希望今后的语文课能够分离出中国文化课程,像现在台湾地区所做的那样。
推行阅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读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推出“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后还会继续推出一系列的书目,比如“亲子共读书目”“中学生阅读书目”“教师阅读书目”“家长阅读书目”“公务员阅读书目”“企业家阅读书目”等等。我们打算用3~5年的时间把这些书目做出来,从而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其次就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会成立一个名为“天堂鸟”的阅读基金会,用以推广整个国家的全民阅读。我们还要把全国的妈妈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故事家族”,还要把全国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教师俱乐部,使得阅读活动能够有组织地层层推进。
《中国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像“晨诵、午读”这样的活动使阅读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得以固定,我们可不可以理解这是一个阅读课程化的过程?新教育实验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教育实践创新,当这些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时,与其他课程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否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朱永新: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事,所有的学科都需要阅读,所有学科教师的成长也都离不开阅读。新教育不是语文教育、阅读教育,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当新教育的理念落实到阅读上,使阅读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相对固定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实际上也为其他的每一门课程都提供了一个智力背景。
无论是阅读课程化还是其他新教育活动的课程化,必然会与现有的课程形成一个碰撞,但这种碰撞不是破坏性的,相反带有积极的建设力量。比如我们的“每月一事”就可以与学校的德育课程相结合,甚至替换掉现有的德育内容,从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学校生活。从新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我们还要致力于打造2门综合性的课程,一个是“公民课”,一个是“新生命”课程。希望能通过“公民课”来向孩子们传达守法、合作、民主等理念,培养合格的公民;通过“新生命”课程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当然,新课程的出现不意味着就要取消现有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但为了使新教育不致“叠床架屋”,不致给孩子们增加额外的负担,我觉得现在的学科教育应降低难度、缩减课时,从而保证孩子们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平衡的发展。为什么要降低学科难度?因为现在的学科教育是为“科学家”准备的,而我则希望新教育能够为“人”准备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在对各种课程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选择自己今后的侧重方向。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所有的学生都捆绑在一起,用培养科学家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大部分学生都是痛苦的。未来的学校更应该像一个大的“超市”,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自己的受教育方案。当然,对现有学科及课程安排的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目前阶段,为了不使新教育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我们要注意,第一,做加法同时也要做减法。比如我们希望阅读能进课程,这就意味着其他的一些学科课程得匀出一些时间给它,而不是在原有学科和课时的基础上再加上阅读课。第二,要变革原来的教育形式。比如将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嵌入学校教育后,班会、节日、庆典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形式或内容,围绕当月的“一事”来重新设计。而要让新教育变得“零压力”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走进新教育,从教育中找快乐,从反省中发现成长的契机,从而带动整个新教育共同体的成长,使新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使每个身在教育系统中的个体都能感受到顺其自然、其乐融融的氛围。
《中国教师》:成为一名新阅读教育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或特质?教师们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才能胜任新阅读指导者的角色?
朱永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新教育研究团队有过很多专门的论述。比如我们有一本书叫做《教师阅读地图》,还有一个“教育在线”网站上的“网络师范学院”。“网络师范学院”现在已经有将近1 000名学员了,全国的优秀教师都可以来参加这项在线进修项目,所有的教程、资源都是免费的,但要求学员要保证每周2个晚上的时间参与在线的共同阅读活动。
我们专门为广大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合理的进修计划,当教师们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必须要去阅读一些根本性的书籍,这些根本性的书籍能够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对于根本书籍教师们要采用“知性阅读”的方式,即用“啃读”的方法,去批注、做笔记,从而内化一本书的思想和观点。所以合格的新阅读教师不时还要扮演“啃读者”的角色。
《中国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开展的阅读活动是怎样进行效果评价的?
朱永新:说实话,目前我们新教育在阅读评价这一块还没有完全做起来,所以暂时还没有办法很轻易地对阅读效果进行一个评估。但是日后我们可能会逐步引进一些比较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通过前测、后测等方式来对新教育前后效果做一个对比。这个对比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我们只能做一些质性研究,进行一些间接的评估。
《中国教师》:作为新阅读的研究成果,“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是向全国发布的,它是否会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参考和教学工具?如果从新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你觉得最广大的教师群体该怎样来利用这样的一份书目?有没有在应用书目的时候教师们要特别注意去避免的一些“误区”?
朱永新:这个书目还会不断完善,每年都会公布30本基础书目,都会在现有的书目基础上有微小的调整。教师们在利用这份书目去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千万不能够用强行要求的方式,因为用胁迫的方式让学生们阅读是没有用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厌恶。所以教师们的主要工作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对阅读“欲罢不能”的兴趣,更多地用自己对书籍的喜欢去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也形成对书籍的好感。
《中国教师》: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一股“诵读”热,许多学校也已经将阅读作为了校本课程、区域课程的首要选择,新阅读在理念、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的阅读有什么区别?
朱永新:“诵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利用了儿童早期的记忆优势,使一些经典能够融入他们的记忆中甚至性格里,从而影响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但我觉得不足之处就在于现在轰轰烈烈的诵读活动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离得比较远。
我们新教育的“诵读”是更适合儿童的,它分为晨间诵诗、日常送诗、生日赠诗和情境送诗,注重让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教育的“诵读”理念不是要儿童去记忆那些文字,而是要让那些文字服务于儿童,让他们能够感受当下的幸福与愉悦。我觉得这个比一般意义上的“诵读”又更进了一步。现在的一些“千人共诵”活动有些太形式化了,很难保证每个诵读者的诵读质量,是可以进一步去完善和改进的。在内容的选择上,现在的很多诵读活动强调读“经”,我觉得这些经典离儿童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我更主张要注重内容梯度性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更简明易懂、更朗朗上口的诵读内容。
永远在路上
《中国教师》:新教育研究者们常把新教育的推行比喻成“戴着脚镣跳舞”,这意味着新教育势必会面对许多的阻力和压力,新教育一直能够坚持不放弃的原因或者说动力是什么?
朱永新: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教育人,尤其是一个长期研究教育、关注教育的有心人,我对教育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的。我一直赞同这样一句话,“仅仅靠理论去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生活”。所以我一直坚持着去推行我所认同的新教育。
而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而言,新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了,它是属于民族和国家的,同时也是属于全国上百万的教师与孩子们的。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程,负载着那么多的期待,新教育必须勇往直前,坚定地走下去,而且现在新教育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基金会,自己的刊物,自己的研究团队、行动团队,这些都能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责任编辑:叶倓)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与他就新教育之“新”、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新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新阅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新教育之“新”
《中国教师》:新教育所倡导的成功观是怎样的?与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现有成功观有何不同?
朱永新:新教育的理想是让所有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幸福完整就是我们的成功观,这里面蕴含着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功的人首先要是一个幸福的人,其次还要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考试、就业、好的收入活着。
《中国教师》:新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在哪里?
朱永新:精英教育的成功者只是少数人,其他人都是失败者,这样的教育就像是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人读书,只有那少数人有希望上名校,其他人似乎都成了教育的失败者和牺牲品,没有了方向。
新教育希望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个人都能幸福,每个人都能实现自我。背书、考试似乎成为现在教育的唯一道路,但在我看来,教育应然的状况是:让喜欢艺术的人从事艺术活动,让喜欢手工的人做手工,让喜欢做研究的人做研究。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是失败者。
《中国教师》:新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朱永新:新教育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认为他们都是成长旅途中的合作者,只是分工不同。教师因为比学生年长,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所以有责任把他所掌握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去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严格说来,教师与学生是合作者,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同路人。教师不能因为具有知识优势就凌驾于学生之上,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韩愈在他那个时代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现在我们进入了网络社会,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知沟”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一些学生了解的东西还是教师所不了解的,所以师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该是一个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跟学生交往。
走“近”新教育
《中国教师》:新教育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那它面临着“应试教育”大环境怎样的束缚甚至是冲击呢?它自身的发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朱永新:素质教育之所以会在当今的时代举步维艰,就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好的素质教育的方法。所以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倡导素质教育,但直到今天都很难拿出一种教育模式然后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素质教育。很可能现在的一些素质教育仍然是在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安排课程、教学与评价,所以依然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无法突破。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正是在努力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道路,在我看来,我们的方向代表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对立的,一个是素质导向,一个是应试导向,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好的素质教育并不会畏惧应试。如果素质教育畏惧应试,那这样的素质教育不会有生命力、影响力,也不会被众人所接受。
当然刚才我所说的只是我们新教育在教育结果上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超越,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会遇到许多的矛盾和困难。比如说,很多人不了解新教育,觉得新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改革一样,只是“赶时髦”的举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些人其实没有真正地走进新教育,如果真正走进来了解我们,会发现新教育除了理念之外,还有许多具体的行动、许多特殊的课程,可操作性很强。又比如说,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新教育。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校长并没有很强的适应性,往往是揣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缺乏教育理想,只求得过且过。
除了很多人不了解、不愿意尝试新教育会给我们推行新教育造成一定困难之外,新教育自身的发展现状也不足以使它游刃有余地去对抗“应试教育”的束缚与冲击。新教育的队伍日益庞大,已经有1 000多所实验学校,人力、物力、财力就相对显得有些跟不上实际的发展。我们新教育是一个完全公益的项目,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也没有收过实验学校的一分钱,这样完全的公益性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我们守住了一方净土,没有把新教育作为盈利的工具,只靠慈善基金来支持。虽然我们得到了很多企业家、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但这些帮助对于一个庞大的教育项目的运作而言,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制约了我们去进一步扩大影响。再者,我觉得新教育本身还不是十分成熟,还属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事物。一项好的教育改革到最后必须要课程化,必须要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新教育不是在“叠床架屋”,它不是要在已有的学校教育里边加一个新教育,而是新教育本身就是学校生活。比如“每月一事”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头戏;“晨诵”“午读”“暮省”也应该成为固定的课程,否则在原有课程上再加一个“晨诵”“午读”“暮省”就变成增加学生的负担了。所以我一直希望新教育能够成为学校生活“原生态”的一个东西,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硬加上去的东西。但是现在新教育还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数理化、史地生等学科课程,在新教育课程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一个真正的新教育学校,这个学校所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是“新”的。我觉得现在的新教育不能急躁,要致力于打造一个“百年老店”,哪怕创始人不在了,它还在。
《中国教师》:我们看到现在新教育实验学校涌现出了许多素质、应试教育两不误的例子(如常丽华老师的班级),但基础教育是有其常态规则的,如果其他学校或教师要效仿、革新,如何才能抓住教学改革的精髓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呢?
朱永新:常丽华老师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语文课本身的基本知识都讲完了,然后就开讲她的“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进苏东坡”“走进孔子”这样的自设内容。这样的东西跟课本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它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去升华和拓展课本内容,所以常老师的学生肯定要比其他学生知识储备充足。一学期下来,她班上语、数、英3门功课全满分的孩子占了全年级的1/3,班级平均分比年级平均分高了10分。
要知道,常老师在5年前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师,因为参与了新教育,她开始每天用心地读书、用心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渐渐变得有智慧。所以说,如果想要进行新教育改革就必须全面地接触新教育,在对它的教育理念、教育活动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才能进行自主改革,不能够简单地去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要成为一名新教育的教师必须要去阅读、去写教育日记。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每日进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成为教育发展共同体的一员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就是我们新教育的“吉祥三宝”。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三种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们的教师不能简单地模仿常老师的教学形式,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根据自己对于学科的理解状况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学的,比如说让学生们每日给父母亲写信,让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来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常老师所呈现出的“快乐课堂”只是一种形式,这样的教学安排背后是庞大的新教育理念系统及行动规划,所以其他的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照猫画虎”,而是要真正地去接触新教育、理解新教育,然后可以从“晨诵”“午读”“暮省”这样的基本课程与行动做起,先传承,再创新。
走“进”新教育
《中国教师》:新教育的实行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保证新教育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易复制性(不会因为城乡差距、生源差距、师资差距而产生效果上的大折扣)?
朱永新:新教育是没有门槛的,任何学校,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在新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且我们会优先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给予关心和支持。
如果说一定要提一个要求的话,我们会要求一个学校的校长有梦想、有激情。至于“硬件保障”,我们会希望这所学校至少要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因为没有书学生就无法阅读,而且我们新教育希望那些书里能包含我们所推荐的图书,毕竟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另外我们希望这些书能够有充足数量的副本,比如一个班有50个孩子就必须要有50本书,这样50个孩子就能同时读这本书。所以说,图书馆是必要的。当然,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学校,我们也会赠送给它们很多的图书。现在我们就已经联系了一些基金会,帮助贫困地区的实验学校建立“新教育图书馆”。
至于教育行政部门,我觉得教育局长要亲自过问亲自抓,然后要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图书馆、行政支持、经费保障就是新教育需要的主要条件。
至于师资我们是没有特别要求的,因为教师会在新教育推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所以基本上可以说任何地区、任何学校都可以实行新教育,只要和新教育研究团队保持联系,就能够不断获得资源和指导。
《中国教师》:我们的教师要怎样才能成为新教育所要求的“达标教师”呢?
朱永新:我在《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里写过“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我希望他们能够: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当然,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达到这样的“高要求”,但是我心里会有一个对新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那就是要去“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实际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有使命把这个故事变成一个传奇。要把故事变成传奇,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榜样,孔子应该是我们的榜样,《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应该是我们的榜样,身边的常丽华老师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找到一个“原型”,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生命的动力就在于他没有在心中建立起这样一个“原型”,因此就会找不到方向。那些伟大的人心里面有形无形地都会有一个“原型”存在。所以可以这么说,新教育的合格教师心中都要有一个榜样,然后在见贤思齐的过程中不断缔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新教育的“达标教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文化,不断去接近中国文化的精粹。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一些破碎的知识,而是要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去守护我们的中国文化。教师的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都只是一种形式、一个抓手,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成为一名文化守望者与传承者。
《中国教师》:新教育实验是新教育理念的一种执行,但目前的新教育实验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小学教育阶段,以阅读为实验的突破口和侧重点,当在其他教育阶段推行新教育时,实验侧重点会发生什么转变吗?此外,小学阶段所面临的升学压力毕竟较小,因此,当新教育实验推行至初中、高中阶段时,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较之小学阶段有什么不同?
朱永新:其实现在的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都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就全国范围来看,用新教育的理想去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也要远远超出1 000这个数字,我碰到的很多校长都说,虽然他们学校没有正式参加新教育实验,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与新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也比较认同新教育的理念,会按照新教育的一些活动方式去设计自己学校的教育活动。
从长远来说,我希望新教育能够向下延伸,延伸到教育更加基础、更加初级的阶段。比如说它在学前教育阶段可发挥的空间就很大,因为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足见童年阶段是奠定一个人人生走向最关键的时期,所以新教育要向下延伸是肯定的。阅读仍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新教育的突破口,但是这里说的“阅读”与小学阶段提倡的那种阅读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新教育的很多理念在幼儿园都是可行的,比如“晨诵”“午读”“暮省”这样的儿童课程在幼儿园就完全可以实行:早晨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千家诗》这样的文学经典,中午给孩子们讲故事,傍晚让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把今天最喜欢的故事画出来,对他一天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结。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形成教育共同体是完全可以移植过来的。“每月一事”同样可以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只要注重一个教育内容难度梯度的区分即可。
就目前我们的新教育推行情况而言,初中的新教育实验开展得还是不错的,但高中的新教育推行起来难度较大,毕竟它要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可以进行新教育,只是一些教育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但阅读一定是要一以贯之的。目前我们尚未开发出特别适合高中阶段的课程,所以要在各教育阶段都实行新教育对我们来说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新教育的普及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师》:目前新教育实验是以学校教育为改革对象的,日后是否会考虑渐渐涉及其他教育领域?目前有没有一些行动思路和规划?
朱永新:新教育现在已经逐渐在向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领域拓展了。大约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新教育就开发出名为“新父母”的教育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新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理想。我希望未来的新型学校不同于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能够让父母亲完全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从而形成“故事妈妈”“诗词妈妈”这样的全新教育角色。教师、家长、孩子应形成一个三方合作的成长共同体,让家长也能成为教育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景象。如果能这样,新教育实际上就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完成了对家庭教育的改造。
新阅读:“悦读”生活
《中国教师》:能不能介绍一下阅读项目在整个新教育实验中的重要性?目前开展的新阅读活动都有哪些?
朱永新:我一直说,新教育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做,把阅读这件事做好了,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就已经够大了。阅读是新教育的重点,也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口。我们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六大行动的基础。在全国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里,“晨诵、午读、暮省”已经成为儿童的生活方式,以读写绘一体化为特色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用伟大的童书滋润孩子们的童年已经成为新教育人自觉的追求。
《中国教师》:新教育实验把阅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为什么我们的研究者们会那么重视阅读在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
朱永新:我在许多场合一直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所以,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儿童的阅读。
《中国教师》:你觉得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是否必要?是否足够?
朱永新:我认为今后应该把语文课分成几门课程,阅读课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门。此外还可以设写作课、口才课等等,我还希望今后的语文课能够分离出中国文化课程,像现在台湾地区所做的那样。
推行阅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读什么”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推出“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后还会继续推出一系列的书目,比如“亲子共读书目”“中学生阅读书目”“教师阅读书目”“家长阅读书目”“公务员阅读书目”“企业家阅读书目”等等。我们打算用3~5年的时间把这些书目做出来,从而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其次就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会成立一个名为“天堂鸟”的阅读基金会,用以推广整个国家的全民阅读。我们还要把全国的妈妈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故事家族”,还要把全国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教师俱乐部,使得阅读活动能够有组织地层层推进。
《中国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像“晨诵、午读”这样的活动使阅读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得以固定,我们可不可以理解这是一个阅读课程化的过程?新教育实验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教育实践创新,当这些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时,与其他课程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否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朱永新: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事,所有的学科都需要阅读,所有学科教师的成长也都离不开阅读。新教育不是语文教育、阅读教育,而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当新教育的理念落实到阅读上,使阅读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相对固定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实际上也为其他的每一门课程都提供了一个智力背景。
无论是阅读课程化还是其他新教育活动的课程化,必然会与现有的课程形成一个碰撞,但这种碰撞不是破坏性的,相反带有积极的建设力量。比如我们的“每月一事”就可以与学校的德育课程相结合,甚至替换掉现有的德育内容,从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学校生活。从新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我们还要致力于打造2门综合性的课程,一个是“公民课”,一个是“新生命”课程。希望能通过“公民课”来向孩子们传达守法、合作、民主等理念,培养合格的公民;通过“新生命”课程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当然,新课程的出现不意味着就要取消现有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但为了使新教育不致“叠床架屋”,不致给孩子们增加额外的负担,我觉得现在的学科教育应降低难度、缩减课时,从而保证孩子们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平衡的发展。为什么要降低学科难度?因为现在的学科教育是为“科学家”准备的,而我则希望新教育能够为“人”准备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在对各种课程的体验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选择自己今后的侧重方向。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把所有的学生都捆绑在一起,用培养科学家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大部分学生都是痛苦的。未来的学校更应该像一个大的“超市”,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自己的受教育方案。当然,对现有学科及课程安排的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在目前阶段,为了不使新教育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我们要注意,第一,做加法同时也要做减法。比如我们希望阅读能进课程,这就意味着其他的一些学科课程得匀出一些时间给它,而不是在原有学科和课时的基础上再加上阅读课。第二,要变革原来的教育形式。比如将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嵌入学校教育后,班会、节日、庆典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形式或内容,围绕当月的“一事”来重新设计。而要让新教育变得“零压力”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要走进新教育,从教育中找快乐,从反省中发现成长的契机,从而带动整个新教育共同体的成长,使新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使每个身在教育系统中的个体都能感受到顺其自然、其乐融融的氛围。
《中国教师》:成为一名新阅读教育者要具备哪些素质或特质?教师们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才能胜任新阅读指导者的角色?
朱永新: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新教育研究团队有过很多专门的论述。比如我们有一本书叫做《教师阅读地图》,还有一个“教育在线”网站上的“网络师范学院”。“网络师范学院”现在已经有将近1 000名学员了,全国的优秀教师都可以来参加这项在线进修项目,所有的教程、资源都是免费的,但要求学员要保证每周2个晚上的时间参与在线的共同阅读活动。
我们专门为广大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合理的进修计划,当教师们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必须要去阅读一些根本性的书籍,这些根本性的书籍能够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对于根本书籍教师们要采用“知性阅读”的方式,即用“啃读”的方法,去批注、做笔记,从而内化一本书的思想和观点。所以合格的新阅读教师不时还要扮演“啃读者”的角色。
《中国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开展的阅读活动是怎样进行效果评价的?
朱永新:说实话,目前我们新教育在阅读评价这一块还没有完全做起来,所以暂时还没有办法很轻易地对阅读效果进行一个评估。但是日后我们可能会逐步引进一些比较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通过前测、后测等方式来对新教育前后效果做一个对比。这个对比的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我们只能做一些质性研究,进行一些间接的评估。
《中国教师》:作为新阅读的研究成果,“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是向全国发布的,它是否会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参考和教学工具?如果从新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你觉得最广大的教师群体该怎样来利用这样的一份书目?有没有在应用书目的时候教师们要特别注意去避免的一些“误区”?
朱永新:这个书目还会不断完善,每年都会公布30本基础书目,都会在现有的书目基础上有微小的调整。教师们在利用这份书目去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千万不能够用强行要求的方式,因为用胁迫的方式让学生们阅读是没有用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厌恶。所以教师们的主要工作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对阅读“欲罢不能”的兴趣,更多地用自己对书籍的喜欢去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也形成对书籍的好感。
《中国教师》: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一股“诵读”热,许多学校也已经将阅读作为了校本课程、区域课程的首要选择,新阅读在理念、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的阅读有什么区别?
朱永新:“诵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利用了儿童早期的记忆优势,使一些经典能够融入他们的记忆中甚至性格里,从而影响他们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但我觉得不足之处就在于现在轰轰烈烈的诵读活动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离得比较远。
我们新教育的“诵读”是更适合儿童的,它分为晨间诵诗、日常送诗、生日赠诗和情境送诗,注重让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教育的“诵读”理念不是要儿童去记忆那些文字,而是要让那些文字服务于儿童,让他们能够感受当下的幸福与愉悦。我觉得这个比一般意义上的“诵读”又更进了一步。现在的一些“千人共诵”活动有些太形式化了,很难保证每个诵读者的诵读质量,是可以进一步去完善和改进的。在内容的选择上,现在的很多诵读活动强调读“经”,我觉得这些经典离儿童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我更主张要注重内容梯度性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更简明易懂、更朗朗上口的诵读内容。
永远在路上
《中国教师》:新教育研究者们常把新教育的推行比喻成“戴着脚镣跳舞”,这意味着新教育势必会面对许多的阻力和压力,新教育一直能够坚持不放弃的原因或者说动力是什么?
朱永新: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教育人,尤其是一个长期研究教育、关注教育的有心人,我对教育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的。我一直赞同这样一句话,“仅仅靠理论去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生活”。所以我一直坚持着去推行我所认同的新教育。
而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而言,新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了,它是属于民族和国家的,同时也是属于全国上百万的教师与孩子们的。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程,负载着那么多的期待,新教育必须勇往直前,坚定地走下去,而且现在新教育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基金会,自己的刊物,自己的研究团队、行动团队,这些都能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责任编辑:叶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