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CIS作为以文化识别见长的企业经营战略,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当前在我国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企业适时地导入CIS战略,并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必将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本文从探讨企业的内涵和导入CIS出发,使企业文化建设和导入CIS二者共同发展,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CIS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062-02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几乎已成为国内外企业的共識。就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有人认为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就是在做企业文化;而另外一些人认为CIS策划只不过是企业进行一次整体包装,如设计公司标识、制服或打个广告。企业文化建设与CIS两者之间到底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真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新时期。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说法不一。如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中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指导观念,是一种能使企业各个部分相互协调一致的传统,能给企业员工提高崇高的理想和大展宏图的机会。”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观点很多,有代表性的如“价值理念说”、“精神、制度、形象三层次说”、“总和与核心说”等。学者有的从物质载体层面分析,有的从精神内容考察,但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基本公认的定义。
广义上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之源,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作风等;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化;企业行为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的形式;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人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由这四个层次所构成的有机的系统构架。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各要素有机配合,顺畅地准确地传递循环。这样能够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重要的功能:首先是导向功能,体现在规定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明确企业的行动目标、确立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包括对员工的约束、自控和凝聚;其次是激励和调适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并且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用来调适人际关系和紧张的心理;最后是辐射功能,即把企业的良好精神风貌等辐射到社会,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功能的良好发挥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功能发挥如上所说主要依靠四个层次的有机协调配合。这四个层次与CIS的构成有着密切的关联。
2 导入CIS
企业识别系统(CIS)起源于美国,开始时只是在企业的标识、图案上做文章,主要是为了提高公众对本企业的认知度和辨识度扩大销售。随着发展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系统性不断增强和完善,不再局限于只是在表面做文章。CIS的主要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进行系统性分类,从战略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涵,丰富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从而使企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和不断完善的轨道。
CIS的框架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总体,即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MI是CIS的核心,是CIS的灵魂和心脏,是CIS的基石和原动力。CIS运作的根本,就是要把企业富有个性的独特的理念识别,通过BI和VI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MI包括企业理念、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等,这些与企业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BI是CIS的“手”,是企业的具体做法与活动,是指在企业理念等规章制度规范下的员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BI的功能在于它是整体CI的动态表现,BI的策划倾向于通过各种有利于社会大众以及消费者认知、识别企业的特别的活动,与MI、VI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树立企业的动态想象;而VI 是CIS的“脸”,是一种静态识别符号,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也最直接,它是企业形象的一整套识别标志和载体,一般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
MI、BI、VI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心、手和脸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发挥共同协调的运作功能,才能塑造出完美的企业形象,从而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导入CIS,可加深和强化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印象,争取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竞争力;导入CIS,可以对企业的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等系统的形象行为规范化设计和管理,有利于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导入CIS,以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必须重新审视和考察企业的文化系统,通过具体运作树立和纠正企业文化体系,以达到充实、提升和健全文化系统的最终目的。
3 企业文化建设与CIS一体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CIS两者的内涵和结构以及功能并不相同,企业文化更着眼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CIS战略的重点在于树立企业形象,使其得以传播和认同;但两者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同CI战略一体化实施,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
从理论上说,CIS与企业文化在内容结构上具有同质的吻合性。CIS中的理念识别与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层一致,行为识别则为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层与行为文化层所包容,而视觉识别又与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相通。CIS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企业文化四个层次之间的互动机理相似。两者内容和结构上的相通性,使得它们在具体运作上会产生相得益彰的功效。即CIS战略既然是一种文化战略,那么它必然求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来获得动力;同时,它既然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又必然会从经营文化的侧面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正是立足于经济文化的基础,CIS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了同质的契合点。
日本企业导入CIS要早于企业文化,所以把企业文化纳入CIS战略中。企业是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基础上,来实施CIS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正是由于二者一体化的发展,日本企业文化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风格,而上升到同归改善企业经营这个主渠道,去追求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种富于战略性的目标。从而使日本的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就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这种模式为我国的许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我国企业在发展时也应把企业文化建设和CIS建设统一起来,并且结合我国的实情以及当今的市场环境,这必将为我国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12-54.
[2]周华庭.构建企业文化的和谐基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2):45-65.
[3]庞华.企业文化建设与导入CIS之关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12-23.
[收稿日期]2009-1-2
[作者简介]侯婧(1981—),女,河北廊坊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孟建锋(1978—),男,河北新乐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关键词]企业文化;CIS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062-02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几乎已成为国内外企业的共識。就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有人认为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就是在做企业文化;而另外一些人认为CIS策划只不过是企业进行一次整体包装,如设计公司标识、制服或打个广告。企业文化建设与CIS两者之间到底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真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新时期。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说法不一。如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中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指导观念,是一种能使企业各个部分相互协调一致的传统,能给企业员工提高崇高的理想和大展宏图的机会。”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观点很多,有代表性的如“价值理念说”、“精神、制度、形象三层次说”、“总和与核心说”等。学者有的从物质载体层面分析,有的从精神内容考察,但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基本公认的定义。
广义上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之源,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作风等;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化;企业行为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的形式;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人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由这四个层次所构成的有机的系统构架。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各要素有机配合,顺畅地准确地传递循环。这样能够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重要的功能:首先是导向功能,体现在规定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明确企业的行动目标、确立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包括对员工的约束、自控和凝聚;其次是激励和调适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并且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用来调适人际关系和紧张的心理;最后是辐射功能,即把企业的良好精神风貌等辐射到社会,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功能的良好发挥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功能发挥如上所说主要依靠四个层次的有机协调配合。这四个层次与CIS的构成有着密切的关联。
2 导入CIS
企业识别系统(CIS)起源于美国,开始时只是在企业的标识、图案上做文章,主要是为了提高公众对本企业的认知度和辨识度扩大销售。随着发展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系统性不断增强和完善,不再局限于只是在表面做文章。CIS的主要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进行系统性分类,从战略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涵,丰富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从而使企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和不断完善的轨道。
CIS的框架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总体,即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MI是CIS的核心,是CIS的灵魂和心脏,是CIS的基石和原动力。CIS运作的根本,就是要把企业富有个性的独特的理念识别,通过BI和VI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MI包括企业理念、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等,这些与企业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BI是CIS的“手”,是企业的具体做法与活动,是指在企业理念等规章制度规范下的员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BI的功能在于它是整体CI的动态表现,BI的策划倾向于通过各种有利于社会大众以及消费者认知、识别企业的特别的活动,与MI、VI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树立企业的动态想象;而VI 是CIS的“脸”,是一种静态识别符号,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也最直接,它是企业形象的一整套识别标志和载体,一般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
MI、BI、VI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心、手和脸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发挥共同协调的运作功能,才能塑造出完美的企业形象,从而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导入CIS,可加深和强化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印象,争取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竞争力;导入CIS,可以对企业的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等系统的形象行为规范化设计和管理,有利于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导入CIS,以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必须重新审视和考察企业的文化系统,通过具体运作树立和纠正企业文化体系,以达到充实、提升和健全文化系统的最终目的。
3 企业文化建设与CIS一体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CIS两者的内涵和结构以及功能并不相同,企业文化更着眼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CIS战略的重点在于树立企业形象,使其得以传播和认同;但两者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企业中将企业文化建设同CI战略一体化实施,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
从理论上说,CIS与企业文化在内容结构上具有同质的吻合性。CIS中的理念识别与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层一致,行为识别则为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层与行为文化层所包容,而视觉识别又与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相通。CIS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企业文化四个层次之间的互动机理相似。两者内容和结构上的相通性,使得它们在具体运作上会产生相得益彰的功效。即CIS战略既然是一种文化战略,那么它必然求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来获得动力;同时,它既然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又必然会从经营文化的侧面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正是立足于经济文化的基础,CIS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了同质的契合点。
日本企业导入CIS要早于企业文化,所以把企业文化纳入CIS战略中。企业是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基础上,来实施CIS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一体化的。正是由于二者一体化的发展,日本企业文化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风格,而上升到同归改善企业经营这个主渠道,去追求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种富于战略性的目标。从而使日本的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就在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这种模式为我国的许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我国企业在发展时也应把企业文化建设和CIS建设统一起来,并且结合我国的实情以及当今的市场环境,这必将为我国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2):12-54.
[2]周华庭.构建企业文化的和谐基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2):45-65.
[3]庞华.企业文化建设与导入CIS之关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12-23.
[收稿日期]2009-1-2
[作者简介]侯婧(1981—),女,河北廊坊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孟建锋(1978—),男,河北新乐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