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析:梁存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这一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理念: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原有的条形统计图入手,让学生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观察、发现、感悟、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新课横向条形统计图。2.以问题解决为线索,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本课的设计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思考方向,促进学生自主领悟,鼓励学生亲自探索、主动地发现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探索新知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数据及合理解释统计图的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样品牌的矿泉水呢?
2.(出示主题图)华联超市的王经理统计了6月3日~10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看了这张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几种矿泉水?各种矿泉水分别销售了多少箱?哪种矿泉水销售量最多?哪种矿泉水销售量最少?)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例子——超市销售矿泉水,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通过生生互问、师生互问,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统计图,在小组内讨论后说说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几个数量单位。
2003年6月3~10日矿泉水销售量统计图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说说刚才大家绘制的纵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品牌的矿泉水,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需要注意哪几个问题)。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注意学生表示的数量是否正确,直条的位置对否)。
[评析: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和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看着图,说说你绘制时用了哪些方法?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在说的时候,你要仔细听别人说的是否和你想的一样。(学生交流。)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交流并挑生复述。
[评析:让学生通过同桌、全班等形式反复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表象的形成,同时还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
2.独立操作,经历过程。
(1)交流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指出优点与不足。
(2)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接着让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见课本第38页)。
(3)同桌互相检查,你觉得同桌同学是否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了,有没有要完善的地方,着重强调条形最右边标上数据没有。接着指出:横向条形统计图,也是一种条形统计图,只是条形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揭示课题:横向条形统计图。
(4)引导学生观察横向条形统计图,根据横向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家超市的经理,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学生通过独立操作感受了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这一过程,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迁移应用,拓展知识
1.独立思考解决下面的题目。
(1)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2)出示练习十第1题。看图回答问题(图略):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统计什么内容?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一格表示几个数量单位?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直观地看出哪几种动物比鸵鸟跑得快,哪几种跑得比它慢,谁跑第一,谁跑第二。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从中择解。
2.给学生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学生可以独立做,也可以合作做,然后把自己最为满意的一张介绍给大家。如:搜集整理本班各组男生(或女生)人数,完成下面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哪一组( )生人数最多?哪一组最少?
(2)全班共有( )生多少名?
(3)如果各组举行拔河比赛,哪一组可能赢?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评析:充分挖掘数学资源,引导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题材的选择上尽量凸显趣味性、挑战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评价:在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方法还需改进?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表现有什么想法?
[总评:本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背景与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把现代教育思想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在探索新知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作者单位
祥云城区四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这一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理念: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原有的条形统计图入手,让学生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观察、发现、感悟、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新课横向条形统计图。2.以问题解决为线索,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本课的设计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思考方向,促进学生自主领悟,鼓励学生亲自探索、主动地发现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探索新知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数据及合理解释统计图的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样品牌的矿泉水呢?
2.(出示主题图)华联超市的王经理统计了6月3日~10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看了这张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几种矿泉水?各种矿泉水分别销售了多少箱?哪种矿泉水销售量最多?哪种矿泉水销售量最少?)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例子——超市销售矿泉水,让学生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通过生生互问、师生互问,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统计图,在小组内讨论后说说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几个数量单位。
2003年6月3~10日矿泉水销售量统计图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说说刚才大家绘制的纵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品牌的矿泉水,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需要注意哪几个问题)。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注意学生表示的数量是否正确,直条的位置对否)。
[评析: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和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看着图,说说你绘制时用了哪些方法?请你和同桌说一说,在说的时候,你要仔细听别人说的是否和你想的一样。(学生交流。)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交流并挑生复述。
[评析:让学生通过同桌、全班等形式反复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表象的形成,同时还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
2.独立操作,经历过程。
(1)交流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指出优点与不足。
(2)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接着让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见课本第38页)。
(3)同桌互相检查,你觉得同桌同学是否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了,有没有要完善的地方,着重强调条形最右边标上数据没有。接着指出:横向条形统计图,也是一种条形统计图,只是条形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揭示课题:横向条形统计图。
(4)引导学生观察横向条形统计图,根据横向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家超市的经理,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学生通过独立操作感受了横向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这一过程,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迁移应用,拓展知识
1.独立思考解决下面的题目。
(1)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2)出示练习十第1题。看图回答问题(图略):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统计什么内容?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一格表示几个数量单位?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直观地看出哪几种动物比鸵鸟跑得快,哪几种跑得比它慢,谁跑第一,谁跑第二。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从中择解。
2.给学生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学生可以独立做,也可以合作做,然后把自己最为满意的一张介绍给大家。如:搜集整理本班各组男生(或女生)人数,完成下面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哪一组( )生人数最多?哪一组最少?
(2)全班共有( )生多少名?
(3)如果各组举行拔河比赛,哪一组可能赢?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评析:充分挖掘数学资源,引导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题材的选择上尽量凸显趣味性、挑战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评价:在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方法还需改进?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表现有什么想法?
[总评:本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背景与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把现代教育思想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在探索新知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作者单位
祥云城区四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