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朗读指导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ssddf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好的朗读指导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
  请看《小稻秧历险记》教学片段: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句)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有气无力了。
  生:(声音大,速度快)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学生笑)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下。(说完,教师作势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体现“完了”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这就是“有气无力”啊。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有气无力”的感悟比简单的字面理解有了质的飞跃,知其意、悟其形,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感悟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朗读是一种感悟,指导的方法很多,可以听录音,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让学生来读,自己觉得读得好,大家听着觉得好就可以了。一次语文课上,我指名让学生读早晨预习的课文《第八次》第4自然段,一个学生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没有读出感情。我又让另一个学生读这一节,该生读得非常投入。我立刻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来评一评,他们俩读得怎么样?
  生1:前一个同学读得没有感情,第二个同学读得“有感情”。
  生2:前一个同学仿佛只是把课文读出来了,但缺少点什么。后一个同学读书是……他的声音是从心里发出来的!
  “声音是从心里发出的”,多么有诗意的见解,多么生动的表述啊!这是学生的话,也是学生的感悟。我们常给学生讲,朗读要“有感情”,学生的发言让我眼前一亮!是呀,这么多年的企盼找到答案了:朗读就是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可是把纯理论的东西讲给学生听,孩子们如听天书,就是不理解。今天,他们一下子找到了朗读的“诀窍”。
  以上案例或许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必须讲究一点艺术,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一句话,让学生读了还想读,百读不厌。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1.激发兴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解书的。我理解就是文章是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靠老师这样讲、那样问弄懂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语言文字,逐步与作者沟通,达到感情共鸣。如教学《西门豹》我采取以读为主,先让学生试读,熟悉人物,然后细读,了解课文内容,再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体会西门豹怎样关心邺地百姓,与作者的情感相融,最后通过赛读、分角色读、复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惩办巫婆方法之妙,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
  2.感悟语境。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教师或以语言描述,或借助电教媒体,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课文,进入角色。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我让学生回忆自己身处雨中的情景。我曾看到过一些学生在雨中有伞不用,把皮鞋当雨鞋,在地上的积水中快活地穿行,几近疯狂的喊叫,忘乎所以的玩乐。如果教师能将这一生活场景“嫁接”到课堂上,一定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雨中的喜悦和兴奋,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读出情来。
  朗读也要注意文中标点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如《维生素C故事》中的两个句子:“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他们还活着!”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第一个感叹号是哥伦布想到与他朝夕相处的船员此次已经不能与他一起回到故乡,特别伤心!要读出哥伦布内心的难受。第二个感叹号表达了哥伦布本来想他们必死无疑,但是没有想到他们不治而愈,居然还活着,真是一个奇迹。要读出又惊又喜的心情。
  3.适时范读。教师适时的范读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但范读不能故意拿腔作调,应从文章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如范读课文《小珊迪》,由于老师读得饱含感情,学生很快入情入境,不少学生的脸上挂着泪珠。读完后,一位学生说:“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我课前预习,读‘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通红……’这一段怎么也体会不了句子中蕴含的情感,现在听老师读完后,我知道应该怎样读了。”
  4.诱发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想象催生情感,情感融入朗读,朗读又促进感悟。如教学古诗《绝句》,把全诗通读完后,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古诗,同时配以轻音乐。听完后,我没让学生睁眼,而是静等半分钟,再让学生把自己脑中的图画勾勒出来。结果学生的描述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幅黄鹂欢唱、白鹭飞翔、远山积雪、江边泊船的生机盎然的画面已经映入学生脑海,任由他们展开想象,自由驰骋。又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激发联想和想象,通过“白浪翻滚”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像;由“浪潮越来越近”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感受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使想象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5.品评升华。品评朗读本身就是理解文本、学习和运用朗读技巧的过程。学生在品评中须做到:动脑想,专心听,动口说,使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作者单位 昆明高新一小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应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多向思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二、变式训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通过不同的情境,分析事物的联系,研究和发现知识规律,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较好地进行迁移,使思维具有多向性。计算教学中的变式训练,就是将具有同一本质属性的各个式题不断变换呈现形
期刊
复习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总复习“几何初步知识”中相应内容。  复习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根据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比较、推理,让学生初步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转化的发展性。  3.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推理和应用等能力;体会转化的解题思想和策略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  复习过程:
期刊
课始,教师进行启发式谈话引入新课的学习:智慧爷爷听说小朋友们非常聪明,让我们帮他解开一个秘密:他有一张藏宝图和四个信封(出示残缺不全的藏宝图,其残缺部分分别为长方形、正方形),小朋友们打开藏宝图后,按照四个信封中的要求去做,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大家愿意用我们的才智帮助智慧爷爷解开这个秘密吗?  老师让学生打开第一个信封,显示内容:藏宝图已残缺不全,你能从已有的碎纸片中找出残缺碎片把藏宝图拼补完整吗
期刊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新知  徐 慧    当今教师普遍重视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情境的创设缺乏典型性,难以深入浅出地把新知识蕴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观摩田杰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二)”一课,顿感耳目一新。  教学情境的创设真正服务于教学内容。本节课从开课的“寻宝”游戏到介绍学生所在学校的位置,再到帮助教师设计从重庆到昆明的往返航线,情境的创设环环相扣,颇具匠心,教学的难度层层
期刊
◆学生有感◆    重庆市华新实验小学四(1)班学生:  “田老师用游戏来教我们新知识很有乐趣,让我控制不了自己,就想抢着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另外一种方法去确定位置,同时交了田老师这个朋友,田老师上课时就像是我们的同龄人,她用很多例子让我们学得很轻松。”  “田老师,上课前你问我们喜欢你什么?我没有回答,现在我可以说了,我喜欢田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当课堂上说到田老师要从重庆回昆
期刊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卢瑟福一天深夜偶尔发现一个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夸奖,没想到卢瑟福竟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在做实验,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由故事反观时下的数学新课改,不难发现,在以“活动”为主旋律的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数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与特定的交际对象的语言交流
期刊
在国际交流合作空前繁荣的今天,任何一个民族都比以往更加珍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民族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它知道自己国家及我们本身的发展历程。在这样一个民族母体艺术当中,我们得以正视历史,继承传统。这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应用它的造型特点、色彩规律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化形势下,把民族民间艺术融入美术教育教学之中,无疑是非常重
期刊
教材分析    “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这个演讲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着重讲了人活着的意义,这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好材料。学习这篇议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沟通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但有的教师由于认识偏颇,过度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或者创设一些与课文无关的情境,或者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课堂虽然热热闹闹,却淡化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对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创设情境的常用方式    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在选用时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