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经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残留病变及复发。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对径路留置适宜大小的窦口,避免窦口周围重要结构发生损伤。
【关键词】上颌窦囊肿;鼻内镜;临床体会
上颌窦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采用柯陆式传统手术治疗方法。随着鼻内镜在鼻窦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可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该方法创伤小,恢复期短,术后反应小,具有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诊治单纯上颌窦囊肿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患者年龄在13-72岁之间,平均年龄34.2岁,单侧发病29例,占80.5%,双侧发病5例,占13.9%。有头痛、面颊部闷胀感、鼻腔流黄水样液21例,无症状15例。
1.2方法术前均行常规手术前进行耳鼻喉常规检查,同时对鼻窦进行CT详细检查,利于对病变准确位置进行确定以排除鼻部其他合并疾病。实施全身查体及血生化、血常规、心电等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平卧,进行心电常规监护,采用氟芬合剂进行静脉注射强化麻醉,应用鼻窦窥镜监视系统进行监控,采用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对下鼻甲及鼻道黏膜实施表面麻醉,每次5分钟,共进行3次,再将1%利多卡因注射于下鼻道外侧壁起到局部浸润麻醉作用。将上颌窦套管针在距下甲前端1.5厘米处下鼻道外侧壁斜向外、上方向穿刺,将骨壁穿透进入上颌窦腔,针芯抽出后,观察伸进的鼻窥镜自套管,确定囊肿位置,再将套管取出,用咬骨钳在窥镜下将开窗口扩大到1.0*1.5厘米左右,根据囊肿位置,选取适宜角度的鼻窦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从开窗口进入,将囊肿病变全部钳除,注意不要造成窦腔黏膜损伤。检查没有出血后,将下鼻道开窗口创面采用止血填塞材料填塞。术后为预防感染再静脉滴注抗生素二至三天,下鼻道填塞物可于术后第二天取出,再用含1%麻黄素和醋酸可的松眼液点鼻1周,每日3次。同时对下鼻道分泌物及血痂进行清理使肿胀的下鼻甲黏膜收缩至鼻腔通畅为止。
2结果
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手术都非常成功,鼻腔在术后没有出现感染、出血、鼻腔黏连等情况。下鼻道在术后一周进行检查,没有出现分泌物和血痂,开窗口通畅,使面颊部闷胀、头痛、鼻流黄水样液等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或消失。术后5个月至2年之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都已治愈,没有出现复发。
3讨论
上颌窦囊肿大都是鼻窦黏膜囊肿,如因黏液腺受阻塞,使腺体内分泌物发生潴留而引起的就称做黏液潴留囊肿,如由于炎症,使毛细血管内发生浆液渗出而在黏膜下潴留,进而膨胀形成囊肿就称做浆液囊肿。囊肿通常不大,也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有时会出现头部钝痛,在面部产生压迫感,鼻腔断续流出黄色水样液。经CT扫描能够看到窦内具有局限性边缘清晰的圆形或半月形阴影,周围结构较为完整。上颌窦囊肿的危害性不大,传统手术方法是在唇龈切口处将上颌窦前壁凿开,对囊肿进行切除。
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将对窦内黏膜实施大部分或全部刮除的传统方法变为结合病变实际情况,基于病变彻底清除而尽最大可能对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与结构进行保留,并使鼻腔、鼻窦黏膜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功能性手术。对于单纯上颌窦囊肿的病变,经过适宜的手术径路,采取该手术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中下鼻道外侧壁的大部分构成上颌窦内侧壁,其下鼻甲附着位置是最薄的,同时局部没有重要神经和知名血管穿行,开窗进入上颌窦腔的最好部位就是下鼻道,对呼吸道具有机械性保护作用的鼻黏膜纤毛输送系统能够把吸入的尘埃和病原体通过纤毛节律性运动推至咽部向体外排出。鼻窦内的纤毛是从窦内四周向窦口直至鼻腔进行运动,上颌窦实施开窗术后,尽管窦口较大,但纤毛仍向自然窦口方向运动。
在手术过程中,因角度原因,对各侧壁囊肿的切除具有一定的难度,手术过程控制不好就容易发生残留。在对下鼻道进行开窗过程中,因鼻泪管在下鼻道外侧壁前部距下鼻甲附着边缘较近位置开口,因此开口位置不能过高或过前,避免对鼻泪管出现损伤。对单纯上颌窦囊肿而没有其他鼻部疾病的,经中鼻道径路进行手术,就会对中鼻道和上颌窦自然开口窦黏膜纤毛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而手術采取下鼻道径路进行实施就能避免这种不利影响。
结合鼻窦窥镜和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技术对单纯上颌窦囊肿进行治疗,手术过程简单,疗效好,范围缩小能有效减少出血创面,使术野更加清晰。因该手术能较好地保护上颌窦口黏膜纤毛和中鼻道的生理功能,几乎不会出现术后反应,恢复快。与传统柯陆式手术进行比较,优势明显,不需要在唇龈造成切口对上颌窦前壁进行凿开,使术后面部肿胀、麻木等不利症状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1]卜国铉,主编.鼻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2]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倪长宝,李惠民,李崇谦,等.成人鼻泪管的解剖学测量[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6.
【关键词】上颌窦囊肿;鼻内镜;临床体会
上颌窦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采用柯陆式传统手术治疗方法。随着鼻内镜在鼻窦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可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该方法创伤小,恢复期短,术后反应小,具有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诊治单纯上颌窦囊肿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患者年龄在13-72岁之间,平均年龄34.2岁,单侧发病29例,占80.5%,双侧发病5例,占13.9%。有头痛、面颊部闷胀感、鼻腔流黄水样液21例,无症状15例。
1.2方法术前均行常规手术前进行耳鼻喉常规检查,同时对鼻窦进行CT详细检查,利于对病变准确位置进行确定以排除鼻部其他合并疾病。实施全身查体及血生化、血常规、心电等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平卧,进行心电常规监护,采用氟芬合剂进行静脉注射强化麻醉,应用鼻窦窥镜监视系统进行监控,采用丁卡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对下鼻甲及鼻道黏膜实施表面麻醉,每次5分钟,共进行3次,再将1%利多卡因注射于下鼻道外侧壁起到局部浸润麻醉作用。将上颌窦套管针在距下甲前端1.5厘米处下鼻道外侧壁斜向外、上方向穿刺,将骨壁穿透进入上颌窦腔,针芯抽出后,观察伸进的鼻窥镜自套管,确定囊肿位置,再将套管取出,用咬骨钳在窥镜下将开窗口扩大到1.0*1.5厘米左右,根据囊肿位置,选取适宜角度的鼻窦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从开窗口进入,将囊肿病变全部钳除,注意不要造成窦腔黏膜损伤。检查没有出血后,将下鼻道开窗口创面采用止血填塞材料填塞。术后为预防感染再静脉滴注抗生素二至三天,下鼻道填塞物可于术后第二天取出,再用含1%麻黄素和醋酸可的松眼液点鼻1周,每日3次。同时对下鼻道分泌物及血痂进行清理使肿胀的下鼻甲黏膜收缩至鼻腔通畅为止。
2结果
3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手术都非常成功,鼻腔在术后没有出现感染、出血、鼻腔黏连等情况。下鼻道在术后一周进行检查,没有出现分泌物和血痂,开窗口通畅,使面颊部闷胀、头痛、鼻流黄水样液等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或消失。术后5个月至2年之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都已治愈,没有出现复发。
3讨论
上颌窦囊肿大都是鼻窦黏膜囊肿,如因黏液腺受阻塞,使腺体内分泌物发生潴留而引起的就称做黏液潴留囊肿,如由于炎症,使毛细血管内发生浆液渗出而在黏膜下潴留,进而膨胀形成囊肿就称做浆液囊肿。囊肿通常不大,也没有出现明显症状,有时会出现头部钝痛,在面部产生压迫感,鼻腔断续流出黄色水样液。经CT扫描能够看到窦内具有局限性边缘清晰的圆形或半月形阴影,周围结构较为完整。上颌窦囊肿的危害性不大,传统手术方法是在唇龈切口处将上颌窦前壁凿开,对囊肿进行切除。
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将对窦内黏膜实施大部分或全部刮除的传统方法变为结合病变实际情况,基于病变彻底清除而尽最大可能对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与结构进行保留,并使鼻腔、鼻窦黏膜功能得以恢复的一种功能性手术。对于单纯上颌窦囊肿的病变,经过适宜的手术径路,采取该手术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中下鼻道外侧壁的大部分构成上颌窦内侧壁,其下鼻甲附着位置是最薄的,同时局部没有重要神经和知名血管穿行,开窗进入上颌窦腔的最好部位就是下鼻道,对呼吸道具有机械性保护作用的鼻黏膜纤毛输送系统能够把吸入的尘埃和病原体通过纤毛节律性运动推至咽部向体外排出。鼻窦内的纤毛是从窦内四周向窦口直至鼻腔进行运动,上颌窦实施开窗术后,尽管窦口较大,但纤毛仍向自然窦口方向运动。
在手术过程中,因角度原因,对各侧壁囊肿的切除具有一定的难度,手术过程控制不好就容易发生残留。在对下鼻道进行开窗过程中,因鼻泪管在下鼻道外侧壁前部距下鼻甲附着边缘较近位置开口,因此开口位置不能过高或过前,避免对鼻泪管出现损伤。对单纯上颌窦囊肿而没有其他鼻部疾病的,经中鼻道径路进行手术,就会对中鼻道和上颌窦自然开口窦黏膜纤毛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而手術采取下鼻道径路进行实施就能避免这种不利影响。
结合鼻窦窥镜和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技术对单纯上颌窦囊肿进行治疗,手术过程简单,疗效好,范围缩小能有效减少出血创面,使术野更加清晰。因该手术能较好地保护上颌窦口黏膜纤毛和中鼻道的生理功能,几乎不会出现术后反应,恢复快。与传统柯陆式手术进行比较,优势明显,不需要在唇龈造成切口对上颌窦前壁进行凿开,使术后面部肿胀、麻木等不利症状得到有效避免。
参考文献
[1]卜国铉,主编.鼻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2]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倪长宝,李惠民,李崇谦,等.成人鼻泪管的解剖学测量[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