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以后学习的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追及相遇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处理问题,推导动能定理的关系式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入学不久,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逻辑思维能力、推导运算能力不强。因此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flash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的手和脑动起来,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②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位移的大小;③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极限思想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公式推导能力;②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难点: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四、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五、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②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2.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提出问题,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猜想假设:分组自由讨论,根据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启发学生猜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其速度图象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知识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4.互动探究:
(1)极限思想的渗透
让学生阅读“思考與讨论”并提出下列问题,进行分组讨论:①同学A是怎样估算位移的?其结果比实际位移大还是小?为什么?②为了提高估算的精确度,时间间隔小些好还是大些好?为什么?
针对学生回答的多种可能性加以评价和进一步指导。
让学生从讨论的结果中归纳得出:△t越小,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渗透极限的思想。
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间对比总结,使学生学会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人能力。
(2)分析推理
先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画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时间t内的位移x.
提问1:将时间t分成5小段(如书中图2.3-2乙所示)运用v-t图象,求x.
提问2:将时间t分成15小段(如书中图2.3-2丙所示)运用v-t图象,求x.
提问3:将时间t分得非常细(如书中图2.3-2丁所示)情况又怎样?
再展示动画让学生观察△t越小,小矩形越多,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此时小矩形面积之和越接近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可以猜想△t趋近于0时,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
5.总结结论: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物体的位移x在数值上等于图线与t标轴所围的面积的大小。
6.公式推导: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的研究推导出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公式。
7.思考与讨论:
(1)位移公式反映的是什么规律?有无适用条件?
(2)怎么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若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你能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吗?
8.讲评课本例题,规范书写格式:
9.布置作业:
(1)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探究过程,你能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吗?
(2)一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示,其运动的位移怎么求?
■
六、板书设计(略)
本节课为以后学习的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追及相遇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处理问题,推导动能定理的关系式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入学不久,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逻辑思维能力、推导运算能力不强。因此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flash动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尽可能放手让学生的手和脑动起来,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②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位移的大小;③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极限思想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公式推导能力;②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难点: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四、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以思维训练为主线,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五、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②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2.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提出问题,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猜想假设:分组自由讨论,根据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启发学生猜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其速度图象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知识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4.互动探究:
(1)极限思想的渗透
让学生阅读“思考與讨论”并提出下列问题,进行分组讨论:①同学A是怎样估算位移的?其结果比实际位移大还是小?为什么?②为了提高估算的精确度,时间间隔小些好还是大些好?为什么?
针对学生回答的多种可能性加以评价和进一步指导。
让学生从讨论的结果中归纳得出:△t越小,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渗透极限的思想。
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间对比总结,使学生学会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人能力。
(2)分析推理
先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画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求时间t内的位移x.
提问1:将时间t分成5小段(如书中图2.3-2乙所示)运用v-t图象,求x.
提问2:将时间t分成15小段(如书中图2.3-2丙所示)运用v-t图象,求x.
提问3:将时间t分得非常细(如书中图2.3-2丁所示)情况又怎样?
再展示动画让学生观察△t越小,小矩形越多,对位移的估算就越精确,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此时小矩形面积之和越接近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可以猜想△t趋近于0时,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就可以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
5.总结结论: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物体的位移x在数值上等于图线与t标轴所围的面积的大小。
6.公式推导: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的研究推导出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公式。
7.思考与讨论:
(1)位移公式反映的是什么规律?有无适用条件?
(2)怎么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若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你能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象吗?
8.讲评课本例题,规范书写格式:
9.布置作业:
(1)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探究过程,你能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吗?
(2)一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示,其运动的位移怎么求?
■
六、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