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这说明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婴幼儿时期,这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应该从娃娃抓起。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里度过,所以幼儿园成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着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良好 行为习惯 幼儿园 培养 重要场所
一、在一日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使习惯成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差,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自理能力弱导致的,因此,加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开端。
(一)以游戏为主导,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各种自理能力,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铺垫。
由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通过示范讲解和手把手教对幼儿盥洗、进餐、穿脱衣服,叠被子、取放玩具、坐姿等能力进行培养,并把一日常规编成有趣的儿歌,让他们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他们既容易理解常规要求又能从中得到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穿衣服环节中,我创编了一首穿衣儿歌:小衣服,先躺下,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点点头、点点头,弯弯腰、弯弯腰。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穿衣的常规要求,孩子们也因为自己会叠衣服而流露出成就感,这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欣慰。不过孩子们的坚持性差,一段时间就很容易忘,于是我们教师就互相配合、要求一致,在空余时间与孩子回顾练习,让孩子们熟能生巧,现在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养成了良好的秩序。
(二)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的自身行为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很直观地阐明了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是:幼儿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再慢慢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所以为幼儿创设直观具体、自我实践的机会,可以有效加强幼儿自身能力的锻炼,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有效地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孩子们对班上用过的东西都不整理,如:玩具、书本到处乱丢乱放,用过的桌椅歪七八扭等等。为了改变这一现况,我根据小班的思维特点,设计了“小动物的家”的情景游戏,与孩子们讨论:你们喜欢谁的家?你们喜欢整洁的家还是凌乱邋遢的家啊?通过讨论,激发幼儿整理用品、收拾物品的欲望,讨论过后班上的面貌逐渐改变:孩子们能主动整理干净用过的物品,乱丢乱放的现象不见了,而且有时班上的东西没收拾好,马上就会有眼明手快的孩子跑过来整理。有时候看到孩子们争相帮忙的样子都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这个笑是那么地欣慰和高兴。通过真实的情景操作,可以使幼儿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
曾经有一个早上,孩子们参加完升旗仪式准备列队回班,有位迟来的小朋友来了,旁边传来这位孩子妈妈的声音:“宝宝快点插到队伍前面去,站到老师跟前。”孩子听了后,想了想、看了看队伍,就直接跟在队伍的后面排队,等着老师带队回班。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有序性及遵守规则的意识,看到此情此景,让我心里倍感安慰。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幼儿,提高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性。
孩子们每天与老师生活在一起,老师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另一双眼睛,孩子们的控制能力还未能自己掌控,自然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来帮助,提醒孩子去纠正并完善。“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表扬鼓励”是巩固并发展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步骤。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课间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正快速地把玩具收好,但有几块玩具因为孩子收得太快而掉落在地上,孩子们也没有留意到就起身排队了;于是我先把队伍整理好,轻声地说:“你们有没有听到有玩具宝宝在哭呀?”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马上扫视课室,发现了掉落的玩具,有个声音马上就说:“谁没有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啊!”蓝熠翔小朋友马上跑过去捡起来送回玩具筐说:“谁不保护玩具宝宝的,下次玩具宝宝都不和你们玩了。”孩子们把目光转向向子御,向子御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我不小心给弄掉的……。”于是,我马上对蓝熠翔小朋友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通过抓住每个教育时机,适时进行教育诱导、随机教育,我班幼儿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一)良好的课堂常规是班风班貌的具体体现。
我班在《创新思维游戏课程》的带动下十分重视和强调课堂常规,从上课、操作、展现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有序性、合作性、创新性的良好常规。我还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要求幼儿能面朝老师、安静的上课,懂得安静倾听别人的发言,踊跃地举手发言,积极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评比活动,给上课有进步、表现好的小朋友粘上小红旗,到了星期五再根据小红旗的多少来发放小红花,通过不断的激励,我们班的课堂常规有了较大改善,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多了,讲话、开小差的少了。
(二)通过教育活动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教学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覺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小熊的牙齿怎样啦?”的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小熊的牙齿因为吃完东西不刷牙,弄得牙齿长满蛀虫的事例,教育幼儿要早晚刷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再如:我用相机再现小朋友“把饭吃得一桌一地都是、吃了一半就倒了”等现象,对小朋友说:“米饭宝宝很生气,因为小朋友一点也不爱惜食粮,这是不好的习惯。”小朋友,怎样吃饭米饭宝宝才不生气呢?”通过让幼儿讨论,让幼儿知道进餐时时要安静地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饭后要收好碗、勺、碟,使幼儿从行动上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我通过“榜样法”、“鼓励法”对幼儿实施不同的分类教育。
(一)榜样法:
我班有大部分孩子盥洗时都会洗手、擦手,并自觉地用小杯子接温水喝。每当这时我都会马上表扬这些小朋友,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其他小朋友见了纷纷向这些自觉能干的小朋友学习,从而让我班的盥洗常规更为到位,孩子们自觉有序的行为习惯让整个班看起来非常和谐。
(二)鼓励法:
李俊熙小朋友平时吃饭都慢慢吞吞,而且经常吃得一地都是。有一次我发现他很积极主动地进餐,于是我就及时对他给予肯定,并在全班进行表扬,还发了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看到奶奶时,他自豪的说:“奶奶,我今天很棒,老师奖给我红花,我下次吃饭也要一样快!”就这样逐步地改掉了他的坏习惯。
参考文献
[1]史慧中:《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年10月出版。
[关键词]良好 行为习惯 幼儿园 培养 重要场所
一、在一日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使习惯成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差,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自理能力弱导致的,因此,加强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开端。
(一)以游戏为主导,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各种自理能力,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铺垫。
由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通过示范讲解和手把手教对幼儿盥洗、进餐、穿脱衣服,叠被子、取放玩具、坐姿等能力进行培养,并把一日常规编成有趣的儿歌,让他们边学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他们既容易理解常规要求又能从中得到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穿衣服环节中,我创编了一首穿衣儿歌:小衣服,先躺下,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点点头、点点头,弯弯腰、弯弯腰。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穿衣的常规要求,孩子们也因为自己会叠衣服而流露出成就感,这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欣慰。不过孩子们的坚持性差,一段时间就很容易忘,于是我们教师就互相配合、要求一致,在空余时间与孩子回顾练习,让孩子们熟能生巧,现在孩子们如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等养成了良好的秩序。
(二)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幼儿的自身行为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很直观地阐明了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是:幼儿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再慢慢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所以为幼儿创设直观具体、自我实践的机会,可以有效加强幼儿自身能力的锻炼,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有效地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孩子们对班上用过的东西都不整理,如:玩具、书本到处乱丢乱放,用过的桌椅歪七八扭等等。为了改变这一现况,我根据小班的思维特点,设计了“小动物的家”的情景游戏,与孩子们讨论:你们喜欢谁的家?你们喜欢整洁的家还是凌乱邋遢的家啊?通过讨论,激发幼儿整理用品、收拾物品的欲望,讨论过后班上的面貌逐渐改变:孩子们能主动整理干净用过的物品,乱丢乱放的现象不见了,而且有时班上的东西没收拾好,马上就会有眼明手快的孩子跑过来整理。有时候看到孩子们争相帮忙的样子都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这个笑是那么地欣慰和高兴。通过真实的情景操作,可以使幼儿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
曾经有一个早上,孩子们参加完升旗仪式准备列队回班,有位迟来的小朋友来了,旁边传来这位孩子妈妈的声音:“宝宝快点插到队伍前面去,站到老师跟前。”孩子听了后,想了想、看了看队伍,就直接跟在队伍的后面排队,等着老师带队回班。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有序性及遵守规则的意识,看到此情此景,让我心里倍感安慰。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幼儿,提高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性。
孩子们每天与老师生活在一起,老师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另一双眼睛,孩子们的控制能力还未能自己掌控,自然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来帮助,提醒孩子去纠正并完善。“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表扬鼓励”是巩固并发展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步骤。生活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课间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正快速地把玩具收好,但有几块玩具因为孩子收得太快而掉落在地上,孩子们也没有留意到就起身排队了;于是我先把队伍整理好,轻声地说:“你们有没有听到有玩具宝宝在哭呀?”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后马上扫视课室,发现了掉落的玩具,有个声音马上就说:“谁没有把玩具宝宝送回家啊!”蓝熠翔小朋友马上跑过去捡起来送回玩具筐说:“谁不保护玩具宝宝的,下次玩具宝宝都不和你们玩了。”孩子们把目光转向向子御,向子御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我不小心给弄掉的……。”于是,我马上对蓝熠翔小朋友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通过抓住每个教育时机,适时进行教育诱导、随机教育,我班幼儿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一)良好的课堂常规是班风班貌的具体体现。
我班在《创新思维游戏课程》的带动下十分重视和强调课堂常规,从上课、操作、展现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有序性、合作性、创新性的良好常规。我还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要求幼儿能面朝老师、安静的上课,懂得安静倾听别人的发言,踊跃地举手发言,积极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评比活动,给上课有进步、表现好的小朋友粘上小红旗,到了星期五再根据小红旗的多少来发放小红花,通过不断的激励,我们班的课堂常规有了较大改善,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多了,讲话、开小差的少了。
(二)通过教育活动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教学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覺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小熊的牙齿怎样啦?”的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小熊的牙齿因为吃完东西不刷牙,弄得牙齿长满蛀虫的事例,教育幼儿要早晚刷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再如:我用相机再现小朋友“把饭吃得一桌一地都是、吃了一半就倒了”等现象,对小朋友说:“米饭宝宝很生气,因为小朋友一点也不爱惜食粮,这是不好的习惯。”小朋友,怎样吃饭米饭宝宝才不生气呢?”通过让幼儿讨论,让幼儿知道进餐时时要安静地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菜,饭后要收好碗、勺、碟,使幼儿从行动上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我通过“榜样法”、“鼓励法”对幼儿实施不同的分类教育。
(一)榜样法:
我班有大部分孩子盥洗时都会洗手、擦手,并自觉地用小杯子接温水喝。每当这时我都会马上表扬这些小朋友,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其他小朋友见了纷纷向这些自觉能干的小朋友学习,从而让我班的盥洗常规更为到位,孩子们自觉有序的行为习惯让整个班看起来非常和谐。
(二)鼓励法:
李俊熙小朋友平时吃饭都慢慢吞吞,而且经常吃得一地都是。有一次我发现他很积极主动地进餐,于是我就及时对他给予肯定,并在全班进行表扬,还发了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看到奶奶时,他自豪的说:“奶奶,我今天很棒,老师奖给我红花,我下次吃饭也要一样快!”就这样逐步地改掉了他的坏习惯。
参考文献
[1]史慧中:《谈幼儿园的素质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