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被视为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导入的原则有实用性、阶段性和适合性。本文重点探讨的文化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的使用,融入法,比较法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关键词】中学 英语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并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文化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与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被视为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同时对文化意识作了详细的二级、五级、八级描述。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导入的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把它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旨在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帮助并促进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我国外语教学专家束定芳和庄智象对外语教学基础阶段如何导入文化内容提出了三套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
2、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同时,在贯彻阶段性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文化内容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零碎。
3、适合性原则
所谓“适合”,主要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实用性和阶段性两个原则之外,还应考虑到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问题。应选择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来龙去脉等等。
三、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内容的教学方法很多,在文化内容的教学中,既应具有系统性,也需与英语教学结合进行。
1、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的使用
由于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没有亲身的体验,仅靠阅读书面材料或讲解抽象的概念很难达到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外国文化,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在教学中应尽量多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
实物、图画与照片是比较容易就地取材的。实物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邮票、地图、圣诞树、圣诞老人以及与西方文化有关的物品。图片的使用可以形象地表达意义,而且针对性强,可以采用报刊杂志的插图、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文化知识的图片。
多媒体包括录像、电视、电影,其包含大量有声誉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自然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观念。它们通过故事与动态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书本知识与文仅有文字的不足。教师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和声音进行文化教学。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度,应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起来,在看完电视、电影、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之后,一般应进行口头回答或讨论,也可作书面练习,最后要做出总结。
2、融入法
融入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词语掌故、历史事实等。因此,英语学习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学习和使用英语必须同时学习和适应赖以生存的文化。教师在进行课文和对话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
在学习课文和对话内容之前,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讲解背景知识,为学习课文和对话材料做准备。例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课文背景知识的注解,或补充讲解一些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前布置作业,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收集与课文和对话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学习课文和对话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插入有关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在学习课文和对话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材料中的文化内容进行拓展学习,结合实际设计一些情景和话题,组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3、比较法
比较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手段。教师应结合《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化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进行英汉文化比较,尤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例如:词汇比较、习语比较、语法比较、语篇比较、交际习俗与礼仪比较、饮食比较、价值观比较等。通过比较帮助学生逐渐了解外族文化的特殊性,提高它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导入文化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以墙报的形式开辟英语学习园地,有计划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逸事、故事笑话、名人名言等。举办英语角、每周一歌,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电影。在外国重要节日时举办讲座,组织各种与节日有关的活动。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文化情趣,提高它们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交叉渗透。人们在运用语言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文化以及产生文化的社会环境。语言可以折射和反映出文化的不同层面。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文化教学,我们应该注意反映目的语文化的多样性,经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目的语文化。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孙鸣:《英语学习与设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育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743000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关键词】中学 英语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并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文化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与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被视为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同时对文化意识作了详细的二级、五级、八级描述。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导入的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把它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旨在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帮助并促进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我国外语教学专家束定芳和庄智象对外语教学基础阶段如何导入文化内容提出了三套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
2、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同时,在贯彻阶段性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文化内容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零碎。
3、适合性原则
所谓“适合”,主要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实用性和阶段性两个原则之外,还应考虑到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问题。应选择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来龙去脉等等。
三、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内容的教学方法很多,在文化内容的教学中,既应具有系统性,也需与英语教学结合进行。
1、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的使用
由于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没有亲身的体验,仅靠阅读书面材料或讲解抽象的概念很难达到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外国文化,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在教学中应尽量多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
实物、图画与照片是比较容易就地取材的。实物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邮票、地图、圣诞树、圣诞老人以及与西方文化有关的物品。图片的使用可以形象地表达意义,而且针对性强,可以采用报刊杂志的插图、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文化知识的图片。
多媒体包括录像、电视、电影,其包含大量有声誉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自然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观念。它们通过故事与动态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弥补书本知识与文仅有文字的不足。教师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和声音进行文化教学。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要适度,应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起来,在看完电视、电影、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之后,一般应进行口头回答或讨论,也可作书面练习,最后要做出总结。
2、融入法
融入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词语掌故、历史事实等。因此,英语学习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学习和使用英语必须同时学习和适应赖以生存的文化。教师在进行课文和对话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
在学习课文和对话内容之前,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讲解背景知识,为学习课文和对话材料做准备。例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课文背景知识的注解,或补充讲解一些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前布置作业,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收集与课文和对话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学习课文和对话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插入有关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在学习课文和对话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学材料中的文化内容进行拓展学习,结合实际设计一些情景和话题,组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3、比较法
比较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手段。教师应结合《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化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进行英汉文化比较,尤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例如:词汇比较、习语比较、语法比较、语篇比较、交际习俗与礼仪比较、饮食比较、价值观比较等。通过比较帮助学生逐渐了解外族文化的特殊性,提高它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素养、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导入文化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以墙报的形式开辟英语学习园地,有计划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逸事、故事笑话、名人名言等。举办英语角、每周一歌,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电影。在外国重要节日时举办讲座,组织各种与节日有关的活动。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文化情趣,提高它们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交叉渗透。人们在运用语言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文化以及产生文化的社会环境。语言可以折射和反映出文化的不同层面。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文化教学,我们应该注意反映目的语文化的多样性,经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目的语文化。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孙鸣:《英语学习与设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育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743000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