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各种文体的文字透射出的思想光辉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剂。读罢段柄仁同志的新著《掌声、嘘声、呼声》,我愈发坚定了这种认识。段柄仁同志的这本文集送我有些时日了,因工作繁忙没能仔细拜读,近日得闲拿出来,竟被书中折射的真知灼见深深吸引,越读越觉得有味道,越读越感觉它的非凡力量,竟然不忍释卷。作者清新质朴的文风、敏锐独到的思想、面对现实的勇气,使其文章别具一格。综观全书,可以说,这是一部有助于改良政风、世风的重要著作。
本书篇幅最多的、最精彩的是“揭丑篇”,这部分全是杂文。我过去读杂文较少,而通过读这个文集,而深感杂文的独特魅力。杂文可以直面社会生活的矛盾,运用辛辣风趣的语言揭示问题的本质,可叙可议,可长可短,而无需繁琐枯燥的论证,既能以理服人,又可以情感人;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可读性,读后令人感到无限快意、回味无穷。段柄仁同志的杂文就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同时,他的杂文独特之处,还在于其三个特点。
一是他的杂文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那就是言之有物、切中时弊,具有更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和更鲜明的批判性,显示了“真”、“实”二字。段柄仁同志的杂文,不是针对某些观点而空发议论和感慨,而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悟和提炼。他的杂文可以说篇篇都是有的放矢,而非空话连篇,无病呻吟之作。比如,《警惕“换届综合症”》就深刻揭露了换届对各类官员带来的不同影响这一政治问题,《你在忙什么?》则直指官场应酬泛滥成灾的不良风气,《未富先阔》对于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和条分缕析。段柄仁同志的杂文之所以具有真实性,是因为他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现实的人。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如果看到或听到对思想有触动的事情,就随手记下来。回去之后进一步深入思考,便形成了一篇篇美文。也正由于段柄仁同志的杂文有针对性和批判性,为避免引起某些人的非议和猜疑,他经常用笔名发表文章。
二是段柄仁同志的杂文取材基本上集中在对不良政风的批判,而且在这方面比别人的杂文更深刻,突出了“正”、“直”二字。对于官场和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多数人虽感到厌恶,但常常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能深刻认识其危害,不能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政治流弊是社会进步的病毒。如果大家都不正视它、剖析它,从而克服它,邪气就不能祛除,正气就不能树立。而段柄仁同志以敏锐的眼光把这些大家未及深思却不可忽视的假恶丑现象进行批判,的确是振聋发聩、令人大快人心。《说“捧”》、《官场“潜规则”》、《慎说“完全一致”》等对官场的不正之风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吏治的改进需要众多有社会良知的正直之士去呐喊,去鞭策,去推动。段柄仁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他青年时代就读于中国进步思想发源地的北京大学,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中早就扎下了根。另外,他长期在北京市党政领导岗位上工作,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对党政机关的弊端和问题具有很大的发言权,能够比许多人更深入地洞察政风、社风。
三是语言风趣活泼,不显枯燥,体现了“灵”、“活”二字。有人会说,强调杂文的言之有物,会使杂文太实大白,失去它的光彩。其实不然。段柄仁同志的杂文就是明证,他的杂文言之有物,却绝不是简单的生活素描,或录像式的照搬,而是在对现实生活提炼的基础上,用清新流畅、风趣活泼的语言娓娓道来。既显得平实自然,又文采横生。比如,在描写那些任期将满,准备转岗的干部时,用了“安全交班,平稳着陆”、“守摊哲学”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在讽刺某些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时,用了“数不够,‘三产’凑”、“下级骗上级,级级掺水,水到渠成”、“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人们常说,常写笔生花,好的文笔是在长期写作中练出来的。作为领导,一般是少有时间、也不愿做辛苦枯燥的文字工作,而段柄仁同志却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出版了《机关应用文写作概论》、《机关应用文写作方法》、《诫慎集》、《改革论集》、《银针和花环》、《轴心——论秘书长》等论著。另外,段柄仁同志的杂文之所以少了几分枯燥,多了几分灵气,语言流畅自然,与他所学中文专业有着深深的渊源。
文集的第二部分是“颂美篇”,包括7篇散文、10篇评议性文章和10篇序跋。这些文章,有的是赞颂自然人文之关,如《日出》等;有的是讴歌人格人性之美,如《只有美德是永恒的名声——周恩来总理身后的一件事》等;有的是颂扬思想文采之美,如《一部有开创性的史学专著——谈谈(当代北京简史)》等。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日出》、《水的风格》。前一篇,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描述了日出的壮美,并从太阳冲破乌云的阻挡感悟出万事万物的生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毫无障碍的道理。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水的风格》则借物言志,描写了水的精神、水的风格、水的活力。段柄仁同志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些散文反映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文集的第三部分是“求真篇”,主要收录的是政论文,大部分是作者在工作中对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文章大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提出问题,不像某些官样文章那样假话、空话连篇。这些文章有的视角新颖,有的富有哲理,读后对人很有启迪。比如《公务活动也要讲“成本”》、《关于“党的”……》、《不要滥用“重要”》等对于改进政务活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说“和谐”》比较早地意识到并论述了“和谐”这个重大问题;《思索三章》则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探讨。这部分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工作孜孜以求的务实精神,探索真理的执着精神。段柄仁同志在长期的领导岗位上,坚持亲自把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写出来,反映了他对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
看完这本书,我禁不住又翻阅了段柄仁同志其他几本书。对段柄仁同志这位老领导原有的敬意又增加了许多。作为一名领导,公务十分繁忙,能够挤出时间,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别有风味的文章,真是难能可贵。我想,对于一位领导,写作是一个最好的习惯,最好的爱好,文章可以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促进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比某些领导干部整天忙着应酬,忙着跳舞,忙着打牌等爱好强多了。文如其人,从段柄仁同志的文章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性情。只有为人正直、政风清明的领导才能勇于探索真理、敢于面对现实;只有热爱生活、真诚率真的人,才懂得欣赏美、才会赞颂美;只有朴实无华、求真务实的人,才能有那么质朴干练的文风。我和段柄仁同志是忘年之交,在与他的交往中我深深感觉到他的高尚人品、非凡才识和朴实作风。
读段柄仁同志的文章,如啜饮一坛醇香的美酒。我相信他的文集对于改进政风、世风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段柄仁同志的风范也会深深影响读者,特别是在党政机关工作的读者。
本书篇幅最多的、最精彩的是“揭丑篇”,这部分全是杂文。我过去读杂文较少,而通过读这个文集,而深感杂文的独特魅力。杂文可以直面社会生活的矛盾,运用辛辣风趣的语言揭示问题的本质,可叙可议,可长可短,而无需繁琐枯燥的论证,既能以理服人,又可以情感人;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可读性,读后令人感到无限快意、回味无穷。段柄仁同志的杂文就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同时,他的杂文独特之处,还在于其三个特点。
一是他的杂文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那就是言之有物、切中时弊,具有更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和更鲜明的批判性,显示了“真”、“实”二字。段柄仁同志的杂文,不是针对某些观点而空发议论和感慨,而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悟和提炼。他的杂文可以说篇篇都是有的放矢,而非空话连篇,无病呻吟之作。比如,《警惕“换届综合症”》就深刻揭露了换届对各类官员带来的不同影响这一政治问题,《你在忙什么?》则直指官场应酬泛滥成灾的不良风气,《未富先阔》对于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和条分缕析。段柄仁同志的杂文之所以具有真实性,是因为他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现实的人。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如果看到或听到对思想有触动的事情,就随手记下来。回去之后进一步深入思考,便形成了一篇篇美文。也正由于段柄仁同志的杂文有针对性和批判性,为避免引起某些人的非议和猜疑,他经常用笔名发表文章。
二是段柄仁同志的杂文取材基本上集中在对不良政风的批判,而且在这方面比别人的杂文更深刻,突出了“正”、“直”二字。对于官场和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多数人虽感到厌恶,但常常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能深刻认识其危害,不能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政治流弊是社会进步的病毒。如果大家都不正视它、剖析它,从而克服它,邪气就不能祛除,正气就不能树立。而段柄仁同志以敏锐的眼光把这些大家未及深思却不可忽视的假恶丑现象进行批判,的确是振聋发聩、令人大快人心。《说“捧”》、《官场“潜规则”》、《慎说“完全一致”》等对官场的不正之风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吏治的改进需要众多有社会良知的正直之士去呐喊,去鞭策,去推动。段柄仁同志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他青年时代就读于中国进步思想发源地的北京大学,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中早就扎下了根。另外,他长期在北京市党政领导岗位上工作,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对党政机关的弊端和问题具有很大的发言权,能够比许多人更深入地洞察政风、社风。
三是语言风趣活泼,不显枯燥,体现了“灵”、“活”二字。有人会说,强调杂文的言之有物,会使杂文太实大白,失去它的光彩。其实不然。段柄仁同志的杂文就是明证,他的杂文言之有物,却绝不是简单的生活素描,或录像式的照搬,而是在对现实生活提炼的基础上,用清新流畅、风趣活泼的语言娓娓道来。既显得平实自然,又文采横生。比如,在描写那些任期将满,准备转岗的干部时,用了“安全交班,平稳着陆”、“守摊哲学”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在讽刺某些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时,用了“数不够,‘三产’凑”、“下级骗上级,级级掺水,水到渠成”、“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人们常说,常写笔生花,好的文笔是在长期写作中练出来的。作为领导,一般是少有时间、也不愿做辛苦枯燥的文字工作,而段柄仁同志却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出版了《机关应用文写作概论》、《机关应用文写作方法》、《诫慎集》、《改革论集》、《银针和花环》、《轴心——论秘书长》等论著。另外,段柄仁同志的杂文之所以少了几分枯燥,多了几分灵气,语言流畅自然,与他所学中文专业有着深深的渊源。
文集的第二部分是“颂美篇”,包括7篇散文、10篇评议性文章和10篇序跋。这些文章,有的是赞颂自然人文之关,如《日出》等;有的是讴歌人格人性之美,如《只有美德是永恒的名声——周恩来总理身后的一件事》等;有的是颂扬思想文采之美,如《一部有开创性的史学专著——谈谈(当代北京简史)》等。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日出》、《水的风格》。前一篇,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描述了日出的壮美,并从太阳冲破乌云的阻挡感悟出万事万物的生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毫无障碍的道理。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水的风格》则借物言志,描写了水的精神、水的风格、水的活力。段柄仁同志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些散文反映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文集的第三部分是“求真篇”,主要收录的是政论文,大部分是作者在工作中对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文章大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提出问题,不像某些官样文章那样假话、空话连篇。这些文章有的视角新颖,有的富有哲理,读后对人很有启迪。比如《公务活动也要讲“成本”》、《关于“党的”……》、《不要滥用“重要”》等对于改进政务活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说“和谐”》比较早地意识到并论述了“和谐”这个重大问题;《思索三章》则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探讨。这部分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工作孜孜以求的务实精神,探索真理的执着精神。段柄仁同志在长期的领导岗位上,坚持亲自把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写出来,反映了他对工作的严谨认真态度。
看完这本书,我禁不住又翻阅了段柄仁同志其他几本书。对段柄仁同志这位老领导原有的敬意又增加了许多。作为一名领导,公务十分繁忙,能够挤出时间,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别有风味的文章,真是难能可贵。我想,对于一位领导,写作是一个最好的习惯,最好的爱好,文章可以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促进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比某些领导干部整天忙着应酬,忙着跳舞,忙着打牌等爱好强多了。文如其人,从段柄仁同志的文章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性情。只有为人正直、政风清明的领导才能勇于探索真理、敢于面对现实;只有热爱生活、真诚率真的人,才懂得欣赏美、才会赞颂美;只有朴实无华、求真务实的人,才能有那么质朴干练的文风。我和段柄仁同志是忘年之交,在与他的交往中我深深感觉到他的高尚人品、非凡才识和朴实作风。
读段柄仁同志的文章,如啜饮一坛醇香的美酒。我相信他的文集对于改进政风、世风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段柄仁同志的风范也会深深影响读者,特别是在党政机关工作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