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的五个转变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的焦点是“教师”,一堂课中评价的要素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是否有感染力,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讲授是否详略得当、是否突破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结构是否合理等等。对于学生的关注主要是在教师的一步步诱导下他们是否能根据教师的安排做出积极反应,其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教师的“教”。因此,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虽有其优点和合理性,但它最大的特点是“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从而导致服务主体关系的颠倒,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最大弊病。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从以上我们可看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应成为改革的指导思想。为此,我认为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做到以下五个转变。
  一、改变以实验成败论英雄的做法,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和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为基础。我们习惯于把实验的成功当作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只管自己做成功,不管学生的感受,过分的追求结果而轻视过程,导致学生实验方法和情感态度的欠缺。鉴于此,实验教材中把部分实验改为了探究活动,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学生在活动中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产生质疑、做出假设和猜想、分析与验证、进行评估和交流,整个过程是利用已知主动探究未知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差错。因此,对课堂的关注理所当然应转为探究过程中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交流与合作、探究和思考过程、情感体验等总体目标。即使是教师演示,关注的焦点也应当是实验中方法的渗透、是否创设出必要的物理情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的灵感。
  二、改变依靠教师的表现进行量化定等级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往往认为一节课中老师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众听得如痴如醉就表明这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上一节好课。其实,教师的口才和表演固然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不能把教师的主导变成“主宰”。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师定位于“导演”的角色,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探索和“表演”,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研究式学习、探究学习获取知识,达到教师设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整个过程评课者的关注重心是学生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学什么、感受到什么等等。由于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可能被打乱,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由学生引发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师如何利用已储备的相关知识积极富有成效解决问题是教师能力的综合反映,所以课堂评价中对教师“教”的关注应重点放在这些问题上。总之,教与学两个环节应体现出“教”为“学”服务,做到“以学论教”。
  三、改变把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唯一标准,强调技术服务于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家庭化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兴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于一体,使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难于突破的难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为促使教师更好的掌握新技术,许多地区在评价优质课中把是否制作多媒体课件当作一项重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导致教师只能把多媒体技术当作一块无形的黑板或投影器使用,实质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有人提出了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实验的错误口号。诚然,在现象的呈现上多媒体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对知识的理解、实验技能的训练、
  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体验、科学素质的培养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因此,我认为无论是电化教育还是多媒体技术,教师和评课者都应该把握一项基本原则:技术服务于教学,因教学的需要而有选择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是我们实现课堂教学和教学资源最优化的基本途径。
  四、改变以学生达标率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模式,允许学生异步达标
  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其原有知识背景、能力与智力的基础是有明显差异的,若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单纯以试题的通过率进行评定显然是片面的。为此,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课堂评价也应从整体评价转向对个体的评价,允许教师分层次教学、个别化教学,允许学生异步达标、超标、出现错误、从失败中走向成功,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师的关注着重于其能否富有成效的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改变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结合,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学以致用是我们办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一段时间以来物理课堂变成了单纯的讲概念和规律,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实验教材和课程标准中特别注意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所研究的物理问题,通过探索现象揭示事物内部蕴涵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即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高考时经常出现了跨学科的试题,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和渗透,使学生关心科技的新进展和新思想,这是我们构建新物理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关注教师是否善于发掘教材把以上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其他文献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要求,教材内容和编排,教师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恰当的表述意义,难以发挥其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因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并鼓励学生树立起敢于创新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关键词]创新素质 培养 观念 氛围 兴趣 信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期刊
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对实施课程课标贯彻新的理念,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这套教科书,提供了语言材料里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话题范围广泛,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文化知识基础,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视野开阔,信息量大,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的载体;教材里的语言真实,地道,自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英语“语言美”,并从中得
期刊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文化知识不如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独幕剧,应彻底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全面实行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的电学是学习的难点,而其中的“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量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几个实验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很难掌握的,关键就在于许多人没有注意研究它们的原理、考点。要想掌握好,就必须研究实验是如何设计的?是如何操作的?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研究透了,就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我们了。  关键词: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常见的电学分组实验中,有三个实验比较常考,而
期刊
摘要:排列、组合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或单独命题,或与概率内容相结合,一般以较易题出现,但由于解这类问题时方法灵活,切入点多,且抽象性极强,在解题过程中发生重复或遗漏现象不易被发现,所以又成为学习的难点之一。故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分类、分步把复杂问题分解,运用化归思想、比较分类思想和模型化思维方法,将问题简单化、常规化。  关键词: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特殊元素、特殊位置、捆绑法、插空法
期刊
我校是全国百所百年名校之一,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积淀。是一所有外语特色的重点高中,外语成绩在青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6月,我校与北外课题组合作,实验开展至今,达到了预期目的,也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  本文概述和总结了自实验开展以来,我校英语组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进行了研究和反思,总结了在探索过程中的实验效果,重点论述了我校英语组通过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把教学过程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跳出题海。还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轻松愉快。而对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就是较好的途径。本文就以巧构“三线八角”解两直线平行来例谈个人浅见。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三线八角”;“一题多变”;多题归一;
期刊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怎样运用好语文作业,控制好语文作业的量与质,在课堂之外为语文赢得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了“腰、捡”两个生字。  3、体会小鱼的回不了大海的痛苦,激起怜惜之情,表达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件演示,谈话引入  1、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小鱼)是呀!蔚蓝的大海是鱼儿们幸福的家园,它们每天和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亲密的朋友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尽情地游戏。  2、可是,有一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