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大多收藏者、艺术爱好者来说,参观博物馆与展览已成为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千里迢迢为特展、打上“飞的”前来参观也不在话下。 不过,在看什么、怎么看已经变得日益讲究的当下,总有一些人,不愿盲目追随网络热潮,跻身人满为患的展厅,并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他们反而选择深度的艺术之旅,挖掘那些隐秘而有趣的博物馆与展览,让自己的旅行来得更充实、也更愉悦。 所以,参观博物馆、展览的“学问”也就渐渐多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多收藏者、艺术爱好者来说,参观博物馆与展览已成为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千里迢迢为特展、打上“飞的”前来参观也不在话下。
不过,在看什么、怎么看已经变得日益讲究的当下,总有一些人,不愿盲目追随网络热潮,跻身人满为患的展厅,并走马观花地“到此一游”。他们反而选择深度的艺术之旅,挖掘那些隐秘而有趣的博物馆与展览,让自己的旅行来得更充实、也更愉悦。
所以,参观博物馆、展览的“学问”也就渐渐多起来了。
首先,在博物馆观看展览,已经不能再单纯观赏展柜里的一件件展品。更高一层的水准应该将鉴赏的对象扩展至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展陈的互动,并把参观的过程变为一次综合性的体验。
另一方面,一些大隐隐于市的小型博物馆,它们或许没有规模庞杂的收藏体系,但却“小”而“精”,剑走偏锋,以特色的主題、馆藏取胜,在场馆选址、设计上独具匠心,能给予游客独特的体验,只因地处偏僻或关注人群小众而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
为此,本刊特意策划一期专题,挖掘、整理海内外那些隐秘、小众但又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与展览,为读者奉上一份升级版的“刷馆”指南。
其他文献
梁鼎芬是近代史上一位充满了“兴奋点”的人物。他22岁成进士、入翰林,青云得志。26岁上疏弹劾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有可杀之罪六条,几被重谴,降五级调用,从此声满天下……其后,在晚清民国的东南互保、庚子事变两宫西狩、辛亥革命、张勋复辟诸多事件中,梁鼎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节庵先生遗稿》与《节庵先生賸稿》,收录了梁鼎芬所写的众多重要历史文稿件与事迹。而先后编撰梁鼎芬“遗稿”“賸稿”的这位老人,便
3月初的伦敦20世纪艺术周,3月中旬的“亚洲艺术周”,这两大拍卖季一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风向标”,可以勘探中西方艺术的暗自较量,更能看出亚洲市场和英伦市场的藏家品位变化。从两大市场的最终成交数据看, “亚洲艺术周”因有重磅私人珍藏助阵,平稳中有看点;而英伦市场受“脱欧”疑云影响,表现可圈可点。 四大私人珍藏专场较量 几乎每年的“亚洲艺术周”,总有秘藏多年的重要私人藏家将宝贝显露于市场,每当此时
过去一年,持续霸屏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诗意中国》等文化类综艺节目颇受关注;同时,各大博物馆先后推出诸多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国宝文物,以及各地当代美术馆引进国际大咖流量展览……这不仅是大众对于文化的认知,更多地折射了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提升。而每年全国两会都是探得行业新风向的关键时刻,从今年30佘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的“艺术发声”中,我们发现艺术教育、艺术市场、文化产业
在時下流行的《瓦尔登湖》一书里,H·D·梭罗提到过一位工匠,他为了制作一根心中的手杖,历经千年。城市和国家在他身边兴废,而当他低头,却看到刨花还依然新鲜地堆在他的脚边,仿佛一切都是崭新的…… 虽然这个故事讲的是对生活和美的执着,但古人于时间的观念确实和我们不同。因为死亡的不可认知,生命反而得到了延续。在那个“大限”到来的时刻,人们或安静地等待天堂的召唤,或欢歌着迎接新生的到来,或悲伤地为暂时不能
真正认识郭青,是在他的个人首展——“郭……青”之后。用省略号把姓名隔开,实际上也有一种要突围而出的隐喻。对,还要强调出无限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被定性。 在此之前,这位资深“艺二代”其实有很多跨界标签——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编剧,当然,被打上最显性的标签是“郭莽园家的公子” “郭少”。 关于郭莽园,岭南文艺界都要尊他一声“老爷子”,他是岭南画坛实力派领军人物、西泠印社社员、少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墨居第二。唐、宋、元、明、清的书法绘画作品能历经千百年而不变,墨色如漆,这都是佳墨的功用。那些形制雅致、墨品绝佳的墨碇,历来是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的心头好。自宋以后,名墨就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欣赏品,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 如今,在众多的拍卖场上,文房小品越来越多地吸引藏家们的视线,而中国的“文房四宝”不仅是传统书写用具,它们更具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链中,独立艺术空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独立于美术馆、画廊、艺术区、艺术市场及其他艺术机构之外的,具有自我组织的另类、民间、野生属性的艺术空间,是平衡当代艺术生态中过度市场化、主流化倾向的重要力量之一。尽管在中国, “独立艺术空间”还是一个含混的概念,其生存方式和境遇不尽相同,有的甚至举步维艰。独立艺术空间在运营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空间生存、生态建构,与艺术家的互动等一系列关系
向习惯了呼风唤雨和指点江山的艺术资本,最近突然多了很多受害者。在当代艺术圈,这样的剧情似乎有点陌生,也有些尴尬。表面看艺术圈是无界的,但本质仍是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最大的弊端就是各种沾亲带故的关系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若与传统艺术圈相比,当代艺术圈山头算少了,但纵使如此,谁在空地上打个响点儿的喷嚏,仍不可避免会惊起草丛里堆远房亲戚。所以,“艺术老炮”叶永青猪年摊上这么桩事,站出来公开指责的圈内名
言及极简主义,总会想起一道国宴名菜——开水白菜。清汤中只浮着几片白菜,一道看似极为普通的菜汤何以成为国宴?相传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宴请日本贵宾时,对方一看之下,认为此汤必定寡淡无味,迟迟不愿动筷,在周总理一再盛邀之下,日本宾客方浅尝一口,岂料白菜竟美味无比,狼吞虎咽之余不禁疑惑,白水煮菜何以如此美味? 日本宾客所看到的白菜,绝非简单的白水所煮,其背后是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等上料经精心吊制而成
已经忘记从何时起,对参观博物馆、观看展览变得日益挑剔,甚至喜欢追求个性化。不喜欢随众,更不会跟随那些朝圣“网红”展的脚步,在人满为患的展厅只为一睹“网红”风采。相对而言,自身更喜欢在安静、 “空旷”的展厅细细品味、感受艺术的魅力,并从中思考、归纳、总结,方能有所收获。当然,刷馆、观展的个性化除了个人兴趣所致以外,单纯参观那些大众熟知的博物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如今藏家、艺术爱好者的需求。一些小而精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