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立足核心素养促学生追溯数学本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xin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有一则评价公式:评价=测量(定量描述) 非测量(定性描述) 价值判断。以往,我国的教育评价一直以测量(定量描述)为主,从而催生了填鸭式教育。老师教各种公式、定理、方法、规律等等等等给学生,学生用死记硬背来面对一场场的大考小测,学生的答题技巧是提高了,卷面分数也提高了。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为了多填点东西进去,学生几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被动地接受,不会主动去学习,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这也是教育的悲哀。因此教育者应当适当改变测评方式与内容,适应时代之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非测量能力;开放问题;创造性;内生性;估算;板块式
  核心素养的提倡与发展,就要求教育者还要评价学生的非测量(定性描述)能力,并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杨九诠教授则指出,核心素养具有内生性、内在性的基本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权力,就内生性来说,不应该是自上而下统治性的;就内在性来说,不应该是从外向里介入性的。否则,对核心素养来说,评价就是异化的、异己的。因此要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持续性的自觉学习与发展,教学中除了评价要多元化,考题也要从单纯的知识点考查延伸到非测量能力的考查。如何设计能够检验学生素养的试题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 开放问题,灵活处理
  以往对学生的考核大量集中于知识点的考核,从而引发教育者教学中也以知识点的教学为主,更甚者以题海战术作为提升成绩的重要手段。例如与面积相关的题目,通常考查长与宽(或底和高)之关的相互关系(如图1),而核心素养除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否综合运用。如图2,我们在原来问题的基础上把数图形面积与多边形面积的初步计算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不但要能作图,还要能把多种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考核的目的。另外核心素养下的评价问题还要能开放回答,答案可以不同但要合乎常理,同样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再局限于只能有一种固定答案的固定思维中。考核结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会画出很标准的3个整格;有的会画出包含1个整格4个半格;有的会画出一个底为2高为3的三角形;甚至会有学生画了不止一种答案,来表达自己掌握知识的兴奋。因而核心素养下教师评价学生,应该鼓励从创造性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能为了追求准确统一去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即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辆汽车的后车窗有一块梯形的遮阳布,上底是1m,下底是1.2m,高0.7m,它的面积是多少?
  现公园内要建一块绿地,设计师已经在方格图中画出了绿地的一部分轮廓(如右面的设计图)。如果绿地面积刚好为13平方米,请你将绿地轮廓补充完整。
  二、 自由操作,激活思维
  核心素养下评价内容除了考作图能力,更要鼓励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大胆想象,能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应用。我们知道,以往的操作题一般是按要求做平行、垂直或给定底高分别为多少作多边形(如图3),对学生的考核效果单一。核心素养中教师可以在原有评价作图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处理,使之既考查学生作图能力,又能考查学生是否能融会贯通地将知识进行应用(如图4);不仅关注学生动手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有用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在评价方式上结合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实现多元化评价,要不吝赞赏学生的独特性,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与创新的乐趣。
  在方格图中画一个底为3cm,高为4cm的三角形。
  请在下面方格图中画出周长8厘米的图形。
  三、 接轨真实,盘活兴趣
  核心素养一直强调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只是对知识本身的考核(如图5),更是要考查知识是否“活”起来,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减少“学有何用”的困扰。鉴于此,教师在出题考核时,应注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亦可了解学生的知识是否僵化。以图6的题目为例,我们在考查学生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础上加入生活常识,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发现有多种答案都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而生活中有去观察的同学就会发现B与C的三角形衣架太陡了,用时挂不住衣服,所以排除,D也不符合,故选A。这里不但考核了数学知识,更能评价学生的知识是否脱节于生活。因而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更多地在真实生活中建构评价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知识“活”起来了,利用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另一方面,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具有内生性,提高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动力,为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10厘米,另一条边长4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只能是(
其他文献
摘 要: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下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教师预设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外,尊重课堂的生成更能迸发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从一具体的课堂实录中阐述如何尊重学生的生成,演绎出别样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课堂生成;高效课堂;思维能力  一、 研究的缘起  教师备课的一个重点是:如何设计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
摘 要:二项式定理是高中数学定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多项式乘法的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将运用APOS理论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设计。  关键词:APOS理论;数学定理;二项式定理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当中应注重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很多教师对于定理教学的把握不到位,导致学生对于定理的形成过程一知半解,死
摘要:中学地理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很多教师积极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但是效果却与预期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笔者拟通过分析目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俄罗斯》一课的教学,进一步探寻合作学习的策略和实施路径,以提升合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科生来讲,“得文综者得天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确实,文综在高考文科总分中占了百分之四十的比重,是能拉开学生之间分数差的科目。并且有别于高中一二年级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开考试,高考文综将三科合并在一张试卷中综合进行考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文综中历史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在一些人看来,将所学的知识从灵活运用最后再回归课本是历史科目的学习关键所在,而对于教材内容的熟练记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考试说明》中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中提道“材料丰富,形象丰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可是,由于现如今学生的生活大多是学校与家庭,何以要求学生不断写出新鲜的材料?因此,如何恰当使用现有材料,让寻常材料展现“奇崛”之妙?  关键词:寻常;选材;深刻;新奇  王国维先生说过“为文如造屋。”写
摘 要: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要让孩子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单靠学校教育是肯定不够的,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家长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书写环境;用心陪伴,为孩子树立信心;规范训练,静待花开。  关键词:家长;写字;姿势;训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不但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的传习要义,要求教师除了要规范学生纪律,引导其融入课堂情境中来优化数学思维和解题意识之外,还需要准备好练习课的素材,从问题出发,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树立数学思维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升解决效率,进而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灵动性。本文主要研究让练习课变得灵动起来——上好一节练习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灵动;策略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置的目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了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很多内容,如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个人价值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品德综合素养。  关键词:品德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  一、 明
摘 要:最近,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这是全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新教材中阅读字数和题量都大幅度增加,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更加直面的考验,语文素养的综合培养刻不容缓。那么,如何突破传统语文课堂的种种局限和问题,经受住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才是应对改革浪潮的
摘要:近年来,阅读力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而低年级学生长期处于浅阅读、零碎阅读与孤立学习状态,这种情况极大地制约了思维发展,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017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统编教材正式使用,成为培养低年级阅读力的新内容载体。因此,充分挖掘统编教材里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是每一位低年级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对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力进行培养。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