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料食品生产许可技术审查分析

来源 :现代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复合调味料食品生产审查的前期工作、申请受理、技术审查和许可审批等方面的内容,论述了复合调味料生产技术审查的相关标准执行要点及存在问题,旨在引导企业在复合调味料国家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下开展复合调味料的规范化生产及技术创新,实现复合调味料绿色、安全生产的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分子料理烹饪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全方位介绍分子料理的概念、历史起源、种类、特征以及出现的意义,总结了分子料理烹饪技术的优缺点,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并对行业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在我国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及人们愈发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下,食品安全检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大食品检测的力度,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该项工作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烦琐性,因此检测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要合理使用食品检测技术,保证消费者生命健康.
虽然目前可通过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对食品中油脂的过氧化值进行测定,并根据测定值来准确判断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但相关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阐述了食品中油脂的提取方法、食品中油脂的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及检测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过氧化值检测方法的应用策略,为食品中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提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我国草莓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对2020年度150个草莓样本进行农药残留含量检测,对草莓的数据及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草莓种植、发展过程中的4个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分别以大豆油、棉籽油为煎炸油,在180℃条件下对3种新疆特色食品馓子、牛肉丸、夹沙进行油炸.研究大豆油、棉籽油在煎炸过程中废弃指标酸价和总极性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时间的延长,酸价和总极性组分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根据GB 2716—2018规定的煎炸油废弃指标限定值(总极性组分≥27%,酸价≥5 mg KOH/g),大豆油油炸馓子、牛肉丸和夹沙过程中废弃时间分别为56~64 h、64~72 h和48~56 h,棉籽油油炸馓子、牛肉丸和夹沙过程中废弃时间均为48~56 h;大豆油的煎炸稳定性
实验选用QuEChERS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浓缩集成前处理,应用气相色谱法对白菜样品中3种有机磷(敌百虫、二嗪磷、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3种有机磷农药成分含量在0.005~0.200 mg·kg-1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2~0.9994,RSD为1.2%~3.8%,检出限为0.004~0.006 mg·kg-1,加标回收率为87.4%~115.5%,均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4—2008)要求.
以豌豆粉丝废水分离渣为原料,对豌豆纤维的提取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多酶分步水解的方法,去除豌豆渣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2%,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豌豆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糖化酶加酶量为4.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10 min,pH为5.0的条件下,可达到良好的水解效果;蛋白酶的加酶量为1.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80 min,pH为8.5的条件下,酶解效果最佳.此时豌豆粉丝废水分离渣的膳食纤维含
目的:研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5种微量元素含量,为评价生活饮用水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水中铅、镉、镍、铁、锰、铜、锌、钾、钠、银及钡等微量元素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水中总砷、总汞、硒、锑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方法加标回收率在87%~113%,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000095~0.022 m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0.9998,且相对标准差小于5%,均符合要求.结论:不同种类生活饮用水产品中微量金属含量不同,其中钾、钠含量最高,该实验方法准确、快捷、简单,结果令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食品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较多,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需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采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方法,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抽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食物的品质安全是保证人们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对食物的安全品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检验中,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面,都仍面临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并不断影响检验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因此,本文重点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检验技术进行了论述与研究,期望可以通过了解该技术进展状况,为我国食品领域发展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实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检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