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涵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听力教学在小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改变“无效”或“低效”的听力教学活动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将听力教学迈向“有效化”的台阶,关键在于从听力材料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处理入手,分析学习资源,视听相互融合;立足文本,有效优化;延伸课外,有机选择,为实效性开展听力教学“保驾护航”,从而促进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优化,彰显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核心素养 听力材料 整合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73-02
1.引言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涵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听”是一种信息的输入形式,亦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听力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有效的听力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在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当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从小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教师对听力教学的忽视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各种原因,而教师是否关注听力材料的有机整合与优化处理,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听力水平提升的原因之一。如何改变“无效”或“低效”的听力教学活动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将听力教学迈向“有效化”的台阶,关键在于从听力材料的有效选择与优化处理入手,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保驾护航”。笔者立足人教版PEP小学《英语》现行教材的使用,着眼于“听力材料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处理”,积极探索在使用本套教材教学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可行之举。
2.资源分析,视听融合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源于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听力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并启迪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有效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针对听力学习资源进行分析,采用“视听相互融合”的方式,有机处理与优化听力材料,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升。
(1)学习资源分析。PEP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文本资源,教材每个单元中皆有配套的听力练习,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力资源,从资源的内容要点、呈现方式、训练目的等项目的设定,仔细观察学生在英语课内的表现,分析提供的听力学习资源是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达成《课标》中规定的一级、二级听力级别要求。如第四册Unit 4 My home Part A Let's spell中的听力题“Listen,circle and write”,针对中年级学生对应的达成一级“听做”的语言技能分级标准,本道文本听力题对中下层面的学生而言,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适时调整听力的要求,采取听音任务“分步走”的方式,即Task1:Listen and circle;Task2: Listen and write.如此基于学习资源的分析及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适当调整听力要求,达到听力训练的目的。
(2)视听相互融合。《课标》在“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中提出: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与教材相配套的文本录音以及利用CD-ROM为学生打开了学习英语的视听天地,教师可围绕文本的视听内容,设计促进学生“听音思考”的有效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进行针对性听力训练;教材中每单元的“读写部分”教学,教师亦可采用“视听融合”的有效方法,在不违背语篇教学初衷的同时,适时整合与优化听力材料,在听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3.立足文本,有效优化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提升学生整体英语听力水平,应充分发挥听力教学的效应,让学生立足文本知识的传授,达成语言学习资源的“优化组合”,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处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让学生进行富有梯度性的听力训练。
(1)以生为本,有效补充。PEP教材中相当部分的词汇、句型、对话等文本语言知识的教学,都渗透于听力材料之中,并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中运用语言知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按要求完成听力任务,必将听力教学局限在“听音—练习—校对”的基础性层面上,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听力技巧与能力的缺失,甚至将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由“综合”走向“独行”。因此,教师应将听力要求定位在“听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确定相一致”的基点上,适当给予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语言知识的补充,为学生顺利完成听音任务搭建语言的“脚手架”。如第八册 Unit1 How tall are you? Part B Let's check是本单元“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关于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而设计的综合性听力练习,本道题听力文本录音呈现的是几个话轮的人物情景对话,要求学生“Listen and tick.”、“Listen again and write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教师可把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词汇“heavier、longer,taller”等以PPT呈现或板书示范的形式,为学生完成2-4小题的问题回答,提供听力答句的词汇补充,如此基于学情,以生为本,既降低了本大题“听音、回答问题”的难度,又达成对学生“听和写”综合语言能力训练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背景介绍,文化渗透。《课标》指出: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科教学中蕴含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于听力材料之中,在听音过程中,若学生不了解英语语言背景文化知识,就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产生偏差,故此,教师有必要緊扣文本,结合听力教学活动,适时给予学生相应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扫除“听音理解”的障碍。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教学蕴含丰富的语篇阅读材料,倘若教师能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文本磁带录音,恰如其分地把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这对于学生的听音理解故事文本内容大有益处。如第七册第二单元Part C的故事教学,教师在让学生听音理解语篇故事之前,可适时渗透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人车靠右行,比如中国和美国等;可是也有很多国家是人车靠左行,英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这样,学生就能在听音中较为容易地理解故事中图三的“Let's take a bus home. We must cross the road. In the UK you drive on the left side. In China,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文本内容。如此,在听力训练中适时渗透与文本听力教学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中外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延伸课外,有机选择
学生通过听力教学活动,可以获取相应的信息内容。教师进行听力教学时,不能仅满足于课内文本听力材料的选择,而应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有限的听力材料训练的基础上,把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着眼点”拓展延伸到课外听力材料资源的有机选择与合理补充。
(1)以文本录音为脚本。课外作业是对学生课内语言知识强化巩固的有效方式,教师可布置适度的课后听音模仿作业,以教材配套的录音作为学生听音模仿的练习标准,鼓励学生课后听音并模仿文本录音中纯正的语音语调;为彰显《课标》倡导的“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别差异”教学理念,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听力基础和学习水平,让学生根据自身个体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文本的听音跟读内容,自主选择听音朗读的次数,也可让家长配合督促孩子进行课后的听音模仿训练。
(2)以视频音频为资源。小学英语课时数不多,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相应语言环境的支撑,仅依赖教材文本中有限的听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可通过诸多途径获取英语听力材料资源。影视是深受学生喜闻乐见并能开阔其视野的视频媒介,学校、家庭可利用这些有利的媒体资源,如英语动画片《三只小猪》、《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等,让学生在“眼看、耳听”观赏中进行耳闻目染的听力训练;教师可鼓励学生上相关小学英语教学网站下载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进行课外补强,以此拓展学生英语“听”的渠道。
(3)以氛围创设为平台。学习英语需要创设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为给学生搭建更多的提高听力水平的机会和平台,可将各册教材中优美的歌曲及嚷嚷上口的韵律诗进行整理翻录,利用课间及放学时间在校园内播放;经典的英文歌曲、儿歌、故事等为学生所喜爱,学生可通过唱歌或欣赏,在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及独特英语味的同时,得以听力的训练;学校亦可结合儿童节、圣诞节等节日庆祝方式开展英语文艺汇演,让学生在氛围的感受中体验感知,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听的感受,从中得到拓展式的英语听力训练。
5.结语
基于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學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实践证明,精心整合与有效优化听力材料,是小学生进行高效听力训练的保证。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立足文本内容,针对文本材料的特征,有效整合与优化处理听力材料;充分利用课外相关的听力资源,适时拓展听音训练,从而促进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优化,彰显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英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王生虎.搭建教学支架 优化听力课教学效果[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
[4]蔡炳成.英语听力教学听后阶段学习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8)
[5]余文森著.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核心素养 听力材料 整合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73-02
1.引言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涵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听”是一种信息的输入形式,亦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听力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有效的听力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在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基于当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从小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教师对听力教学的忽视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各种原因,而教师是否关注听力材料的有机整合与优化处理,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听力水平提升的原因之一。如何改变“无效”或“低效”的听力教学活动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将听力教学迈向“有效化”的台阶,关键在于从听力材料的有效选择与优化处理入手,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保驾护航”。笔者立足人教版PEP小学《英语》现行教材的使用,着眼于“听力材料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处理”,积极探索在使用本套教材教学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可行之举。
2.资源分析,视听融合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源于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听力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并启迪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有效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针对听力学习资源进行分析,采用“视听相互融合”的方式,有机处理与优化听力材料,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升。
(1)学习资源分析。PEP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文本资源,教材每个单元中皆有配套的听力练习,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力资源,从资源的内容要点、呈现方式、训练目的等项目的设定,仔细观察学生在英语课内的表现,分析提供的听力学习资源是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达成《课标》中规定的一级、二级听力级别要求。如第四册Unit 4 My home Part A Let's spell中的听力题“Listen,circle and write”,针对中年级学生对应的达成一级“听做”的语言技能分级标准,本道文本听力题对中下层面的学生而言,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适时调整听力的要求,采取听音任务“分步走”的方式,即Task1:Listen and circle;Task2: Listen and write.如此基于学习资源的分析及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适当调整听力要求,达到听力训练的目的。
(2)视听相互融合。《课标》在“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中提出: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与教材相配套的文本录音以及利用CD-ROM为学生打开了学习英语的视听天地,教师可围绕文本的视听内容,设计促进学生“听音思考”的有效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进行针对性听力训练;教材中每单元的“读写部分”教学,教师亦可采用“视听融合”的有效方法,在不违背语篇教学初衷的同时,适时整合与优化听力材料,在听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3.立足文本,有效优化
基于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提升学生整体英语听力水平,应充分发挥听力教学的效应,让学生立足文本知识的传授,达成语言学习资源的“优化组合”,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处理整合教材,优化教学流程,让学生进行富有梯度性的听力训练。
(1)以生为本,有效补充。PEP教材中相当部分的词汇、句型、对话等文本语言知识的教学,都渗透于听力材料之中,并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中运用语言知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按要求完成听力任务,必将听力教学局限在“听音—练习—校对”的基础性层面上,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听力技巧与能力的缺失,甚至将英语学科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由“综合”走向“独行”。因此,教师应将听力要求定位在“听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确定相一致”的基点上,适当给予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语言知识的补充,为学生顺利完成听音任务搭建语言的“脚手架”。如第八册 Unit1 How tall are you? Part B Let's check是本单元“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关于形容词比较级的运用而设计的综合性听力练习,本道题听力文本录音呈现的是几个话轮的人物情景对话,要求学生“Listen and tick.”、“Listen again and write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教师可把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词汇“heavier、longer,taller”等以PPT呈现或板书示范的形式,为学生完成2-4小题的问题回答,提供听力答句的词汇补充,如此基于学情,以生为本,既降低了本大题“听音、回答问题”的难度,又达成对学生“听和写”综合语言能力训练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背景介绍,文化渗透。《课标》指出: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科教学中蕴含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于听力材料之中,在听音过程中,若学生不了解英语语言背景文化知识,就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产生偏差,故此,教师有必要緊扣文本,结合听力教学活动,适时给予学生相应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扫除“听音理解”的障碍。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教学蕴含丰富的语篇阅读材料,倘若教师能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结合文本磁带录音,恰如其分地把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这对于学生的听音理解故事文本内容大有益处。如第七册第二单元Part C的故事教学,教师在让学生听音理解语篇故事之前,可适时渗透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人车靠右行,比如中国和美国等;可是也有很多国家是人车靠左行,英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这样,学生就能在听音中较为容易地理解故事中图三的“Let's take a bus home. We must cross the road. In the UK you drive on the left side. In China,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文本内容。如此,在听力训练中适时渗透与文本听力教学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中外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延伸课外,有机选择
学生通过听力教学活动,可以获取相应的信息内容。教师进行听力教学时,不能仅满足于课内文本听力材料的选择,而应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有限的听力材料训练的基础上,把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着眼点”拓展延伸到课外听力材料资源的有机选择与合理补充。
(1)以文本录音为脚本。课外作业是对学生课内语言知识强化巩固的有效方式,教师可布置适度的课后听音模仿作业,以教材配套的录音作为学生听音模仿的练习标准,鼓励学生课后听音并模仿文本录音中纯正的语音语调;为彰显《课标》倡导的“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别差异”教学理念,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听力基础和学习水平,让学生根据自身个体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文本的听音跟读内容,自主选择听音朗读的次数,也可让家长配合督促孩子进行课后的听音模仿训练。
(2)以视频音频为资源。小学英语课时数不多,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相应语言环境的支撑,仅依赖教材文本中有限的听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可通过诸多途径获取英语听力材料资源。影视是深受学生喜闻乐见并能开阔其视野的视频媒介,学校、家庭可利用这些有利的媒体资源,如英语动画片《三只小猪》、《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等,让学生在“眼看、耳听”观赏中进行耳闻目染的听力训练;教师可鼓励学生上相关小学英语教学网站下载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进行课外补强,以此拓展学生英语“听”的渠道。
(3)以氛围创设为平台。学习英语需要创设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教师应尽量为给学生搭建更多的提高听力水平的机会和平台,可将各册教材中优美的歌曲及嚷嚷上口的韵律诗进行整理翻录,利用课间及放学时间在校园内播放;经典的英文歌曲、儿歌、故事等为学生所喜爱,学生可通过唱歌或欣赏,在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及独特英语味的同时,得以听力的训练;学校亦可结合儿童节、圣诞节等节日庆祝方式开展英语文艺汇演,让学生在氛围的感受中体验感知,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听的感受,从中得到拓展式的英语听力训练。
5.结语
基于小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學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实践证明,精心整合与有效优化听力材料,是小学生进行高效听力训练的保证。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立足文本内容,针对文本材料的特征,有效整合与优化处理听力材料;充分利用课外相关的听力资源,适时拓展听音训练,从而促进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最优化,彰显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英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王生虎.搭建教学支架 优化听力课教学效果[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
[4]蔡炳成.英语听力教学听后阶段学习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8)
[5]余文森著.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