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而“未来教室”软件平台的推广使用,意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作者以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课为例,尝试探索“未来教室”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未来教室;地理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5/16-0092-03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必不可少,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笔者所接触的未来教室软件平台就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是以思维可视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一对多互动教学、多屏互动、合作学习、高效开展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智慧课堂环境。2017年8月,笔者开始接触未来教室,并初步尝试运用这个平台开展教学,大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了学習的主人。下面以笔者执教的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课为例,谈一谈新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收获。
本节课是在结束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新课学习之后的一节复习课,关于本单元,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运用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从学生情况来看,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但是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空间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读图方法,但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设计复习课首先要避免传统复习课的枯燥性,提高趣味性、互动性,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活动设计要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对课标要求和学情的分析,笔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及运用该观点解释某些地理现象。其中,教学难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某些地理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整体建构,目标导航——趣味读图,争当读图能手——明辨观点,学以致用——达标自测,总结收获。
1.趣味读图,争当读图能手环节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本课的重点。为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在这个环节笔者设计了系列趣味读图训练。
①对号入座游戏练习。通过未来教室的师生互动平台向学生推送游戏练习:将大洲、大洋、洲界的名称拖到世界地图中相应的位置(两幅不同角度的世界地图),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下载游戏,根据自己情况可以自主选择任一地图,反复练习巩固。
效果反馈: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下发纸质填图,指导学生训练,这种形式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在有一块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室里,虽然教师也可以设计这样的互动游戏,但是受课堂时间限制,能够亲自动手拖一拖、练一练的学生不会超过3人。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学生端平板电脑的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人人参与游戏、挑战自我的愿望,实现了全员参与学习、个性化学习。
②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角色扮演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相对位置方面,进一步掌握各大洲大洋的分布,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首先给予案例示范,如选择欧洲,笔者在交互白板上一边诠注标画,一边引导学生模仿描述:我是欧洲,我的北面是北冰洋,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有亚洲,南面隔着地中海与非洲相邻。然后再给予学生具体的活动指导:自选角色读图训练——组内展示互学(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中的接力法,3分钟)——组间PK(检测方式:听录音读图答题)。任务指导具体明确,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高效。在检测阶段(听录音读图,猜猜我是谁),笔者通过未来教室资源库中的工具——抽号器,每次随机抽出两个小组PK,利用插入的音频资料随机出题,开展组间同号竞赛。被抽到的学生代表本组回答,回答正确,小组获得加分;其他同学为大众评委,负责对答案的正误进行点评,点评到位,也获得加分。
效果反馈:从课堂实效看,由于转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愿学,又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了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逐步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2.明辨观点,学以致用环节
①明辨观点。在本单元学生学习了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笔者通过未来教室的师生互动平台向学生推送测试题:判断关于两种学说观点的说法哪些不正确。学生判断选择完成后一键提交,笔者则通过平台的反馈系统收集学生答题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做到以学定教。
②学以致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的运用是本课的重难点,笔者选取了生活中一系列典型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设计学习活动如下:自主复习,梳理思路——组内互学释疑(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中的坐庄法)——全班展示交流。为了重点强调某一地图,笔者使用了平台的缩放功能,展示的学生可选择相应的地图进行放大,结合问题边标画边讲解,与台下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台下的同学也能如在讲台上一样看得清晰。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学互评、教师点评,对该知识进一步理解、运用,提高了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未来教室;地理课堂;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5/16-0092-03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必不可少,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能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笔者所接触的未来教室软件平台就是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是以思维可视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一对多互动教学、多屏互动、合作学习、高效开展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智慧课堂环境。2017年8月,笔者开始接触未来教室,并初步尝试运用这个平台开展教学,大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了学習的主人。下面以笔者执教的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复习课为例,谈一谈新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收获。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结束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新课学习之后的一节复习课,关于本单元,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运用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从学生情况来看,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但是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空间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读图方法,但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设计复习课首先要避免传统复习课的枯燥性,提高趣味性、互动性,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活动设计要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对课标要求和学情的分析,笔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及运用该观点解释某些地理现象。其中,教学难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某些地理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整体建构,目标导航——趣味读图,争当读图能手——明辨观点,学以致用——达标自测,总结收获。
教学关键环节技术应用点及说明
1.趣味读图,争当读图能手环节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本课的重点。为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在这个环节笔者设计了系列趣味读图训练。
①对号入座游戏练习。通过未来教室的师生互动平台向学生推送游戏练习:将大洲、大洋、洲界的名称拖到世界地图中相应的位置(两幅不同角度的世界地图),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下载游戏,根据自己情况可以自主选择任一地图,反复练习巩固。
效果反馈: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下发纸质填图,指导学生训练,这种形式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在有一块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室里,虽然教师也可以设计这样的互动游戏,但是受课堂时间限制,能够亲自动手拖一拖、练一练的学生不会超过3人。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学生端平板电脑的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人人参与游戏、挑战自我的愿望,实现了全员参与学习、个性化学习。
②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角色扮演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相对位置方面,进一步掌握各大洲大洋的分布,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首先给予案例示范,如选择欧洲,笔者在交互白板上一边诠注标画,一边引导学生模仿描述:我是欧洲,我的北面是北冰洋,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有亚洲,南面隔着地中海与非洲相邻。然后再给予学生具体的活动指导:自选角色读图训练——组内展示互学(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中的接力法,3分钟)——组间PK(检测方式:听录音读图答题)。任务指导具体明确,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高效。在检测阶段(听录音读图,猜猜我是谁),笔者通过未来教室资源库中的工具——抽号器,每次随机抽出两个小组PK,利用插入的音频资料随机出题,开展组间同号竞赛。被抽到的学生代表本组回答,回答正确,小组获得加分;其他同学为大众评委,负责对答案的正误进行点评,点评到位,也获得加分。
效果反馈:从课堂实效看,由于转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愿学,又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高了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逐步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2.明辨观点,学以致用环节
①明辨观点。在本单元学生学习了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笔者通过未来教室的师生互动平台向学生推送测试题:判断关于两种学说观点的说法哪些不正确。学生判断选择完成后一键提交,笔者则通过平台的反馈系统收集学生答题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做到以学定教。
②学以致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的运用是本课的重难点,笔者选取了生活中一系列典型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设计学习活动如下:自主复习,梳理思路——组内互学释疑(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中的坐庄法)——全班展示交流。为了重点强调某一地图,笔者使用了平台的缩放功能,展示的学生可选择相应的地图进行放大,结合问题边标画边讲解,与台下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台下的同学也能如在讲台上一样看得清晰。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学互评、教师点评,对该知识进一步理解、运用,提高了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