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描述污染排放与经济收入之间关系的EKC曲线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现有研究多分析国内生产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较少探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国际贸易而产生的隐性污染转移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出发,依据“谁消费、谁负责”的基本理念,重新构建了基于消费的各国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的基于生产的污染-收入关系进行比较。基于29个代表性国家SO2排放与收入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0-2000年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转出污染,促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到达,其中发达国家由基于生产的7 775美元右移至基于消费的11 060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由5 717美元右移至6 841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在两种情况下的污染排放仍不断上升,尚未出现转折。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对外贸易增加了国内污染排放,因此在大力开展现有污染减排工作的同时,应重视贸易中隐含的污染转移排放以降低其对国内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贸易;污染-收入关系;EKC
  中图分类号 F752.62;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073-08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称“污染-收入关系”(Pollution Income Relationship)一直是环境学界研究的重点,其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作为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抽象概括引起广泛关注。通常认为环境污染先随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当人均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后,污染又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1]。以SO2排放为例,当前发达国家的排放已经跨越EKC顶点且不断减少,发展中国家的SO2排放则仍然持续上升。1970-2000年期间,美国SO2排放量从1 417.3万t下降至742.2万t,年均下降率为2.06%;日本则从248.7万t下降至41.0万t,年均下降率达5.41%;而同期中国和印度的SO2排放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71%和4.06%[2]。发达国家污染排放下降与发展中国家污染排放持续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消耗的环境资源、排放的污染物,主要缘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然而,这些产品生产并非仅仅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消费,不断扩大的贸易活动表明国外需求是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重要驱动因素。由于商品的生产带来资源的消耗与污染的排放,因此国际贸易活动也势必影响到参与贸易国家的国内资源环境状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先期工业化国家已经或正在逐步实现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变,而发展中国家则刚开始专注于工业乃至重工业的发展。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环境规制严格的发达国家会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清洁型”产品,同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3]。那么,在发达国家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好转、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依然还在恶化的现象背后,国际贸易作为国家间物质产品交流的主要途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将国际贸易纳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分析框架后,不同类型国家的污染-收入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关系。
  1 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Grossman等经济学家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环境库茨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后,大量学者采用不同的数据验证了EKC曲线的存在。Selden and Song[4]利用22个OECD国家及8个发展中国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Grossman and Krueger[5]对42个国家的城市SO2浓度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回归;范金[6]利用中国81个大中型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和人均GDP数据验证EKC的存在。然而,现有污染-收入关系的研究多基于国内生产产生的污染排放,考虑到各经济体开放特征的客观存在,这种基于国家内部生产排放的污染-收入关系研究没有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而有失偏颇[7-8]。
  事实上,由于贸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排放,伴随着国际贸易产品的流动,一国可以将环境压力转移至其他国家,如Peters and Hertwich[9]、Ghertner and Fripp[10]、陈迎和潘家华[11]关于贸易隐含污染的研究。这意味着,发达国家EKC倒U型曲线右支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其国内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而造成,部分源于通过国际贸易将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与之对应的则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出口产品供他国消费而产生的。因此,忽视贸易进出口这部分产品中隐含的污染转出或转入,而仅仅关注一国国内生产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可能会误导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
  一些学者注意到国际贸易对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在传统EKC分析中加入了贸易相关变量[7,12-14]。
  然而,总体来看,当前关于国际贸易对污染-收入关系影响的研究,大多是将贸易相关因素(如进出口比例[7,12]、贸易开放度[13-14]等)作为与经济收入相并列的一个解释变量,加入传统EKC的计量分析中。这类研究反映了污染排放与贸易有关变量的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贸易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但难以深入分析国际贸易对国家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大小。
  少数学者提出考虑到国际贸易的影响,对EKC的经验分析应该从生产角度向消费角度转变。
  某种程度上讲,进口国应该为其进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负责”,即应基于“谁消费,谁负责”的原则,从消费的角度重新确定一国的污染排放[15]。鉴于此,本文建立基于消费(consumptionbased)的污染-收入关系,将贸易中隐含的污染排放计入到进口国的污染排放当中,从其国内消费引致的污染排放视角来考察污染-收入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对基于生产和基于消费两种视角下的污染-收入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国际贸易对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
  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污染排放影响不同,有必要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对其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从计量分析来看,已有实证研究多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所有样本国家整体表现出来的污染-收入关系[4,12]。Diao[16]认为分析结果与选取的样本国家有很大关系,于峰等[17]质疑将部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数据进行简单“拼接”而得到的结论。本文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个类别,分别对三类国家的基于生产和基于消费的污染-收入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国际贸易对其污染-收入关系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是目前后期管护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农户在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的出资行为,为解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问题提供借鉴。交易效用理论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解释消费者购买和投资行为,但将交易效用理论用来解释消费者对准公共物品投资行为的相关报道比较罕见。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交易效用理论”提出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行为的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2份农户问
期刊
摘要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得工业企业生产诱发的碳排放广受争议。国际上已经采用针对产品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以产品加贴碳标签的形式引导全社会关注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本文遵循国际惯例和先进计量标准,将LCA方法和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管理标准相互融合,构建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评估框架。在该框架下,以尝试实施纯粮固态发酵型
期刊
摘要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说明
期刊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和气候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致灾原因交错而复杂,引致的受灾人口规模和经济损失不断扩大,伴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突出。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近些年来开始实施宏大的生态和气候移民规划。在气候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气候移民的生计
期刊
2012年发生了两个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一个是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还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另一个是联合国召开的“里约+20”峰会,有100多位国家领导人和近5万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通过了《我们希望的未来》成果文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整体规划。十八大和“里约
期刊
摘要 蔬菜消费在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化学农药的施用严重影响了蔬菜质量安全,推广和施用生物农药成为当前提高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现实的路径。然而,本文对中国江苏省丰县294户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6.00%、71.43%和69.05%的受访农户对生物农药没有认知、没有施用过生物农药和对生物农药的施用效果持怀疑态度。为进一步考察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意愿,本文以理
期刊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步,在给我们带来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严重污染、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耗竭、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水生态退化、荒漠化加剧、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新疫病爆发等。20世纪后期,人类开始深刻反省自身的行为,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及相关理论,并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当今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等思想观念业已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
期刊
摘要:建立都市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ERE)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系列ERE耦合作用模型,系统揭示武汉城市圈ERE复合系统耦合作用的时空规律:①时间演化上,ERE复合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波动变化明显。耦合度发展曲线为S型,呈动态螺旋上升趋势;协调度呈剧烈波动变化态势;协调发展度增长迅猛,整体呈直线上升态势;整个ERE复合系统内部或要素之间不断交互作用,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熵流交换,呈现一开放的、渐变
期刊
摘要 2011年,我国浙江等地发生了严重的血铅电池事件,国家环保部对生产铅蓄电池的企业进行了督查整治和停产整改,该“环保风暴”速袭资本市场。为探索事件期间资本市场对实施不同社会责任战略的涉事公司及其所处输配电气行业的反应规律,本文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涉事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涉事公司反应消极,其程度由弱至强为实施“行善、避害”、“不行善、避害”、“行善、不避害”、“不行善、不避害”社会责
期刊
摘要 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使得土地集约利用变化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并据此划定管制区域是制定区域差别化管控政策的基础。本文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8-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面板数据,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发展水平,以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表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规律,然后引入资源禀赋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叠加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