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单元教学语文要素如何落实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四篇课文中,《草船借箭》是根据原文改写以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形式呈现,剩下三篇均选自原著,略有删改,所以,学生在内容理解上会出现一定难度。但本单元课文编者在编排上十分用心,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到原著节选,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中教师紧扣语文要素解读教材,每篇课文、每个环节的教学仍要重点聚焦语文要素,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一、妙用“板块”,厘清语文要素的落实情况
  “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润物无声”是统编本教材的重要特点,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统编本教材每个单元一般包括单元导语、课文、习作和语文园地等板块。单元导语篇章页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语文要素。单元中的课文落实语文要素,如《草船借箭》利用课后的“阅读链接”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原著片段,让学生初读;《景阳冈》课后的“资料袋”提供了与原著相关的介绍,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感受魅力。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对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作了梳理和小结……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总之,单元导语先提出学习任务,课文学习中发现方法,交流平台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不断地操练和巩固,真正形成了“有教的过程,有学的步骤,有用的机会”,让“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自然落地。
  二、巧用“支点”,掀开古典名著阅读的红盖头
  1.课前,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源泉与动力。
  (1)利用动画片和影视作品激趣。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皆被拍成电视、电影、动画片等。如《水浒传》改编的影视较多,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推荐学生看看与课文有关的经典片段,在课本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内容,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愿意自主阅读更多内容。
  (2)利用“回目”激趣。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兼具形式美、语言美的特点。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之前,可以出示学生熟悉的回目内容,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金英雄首立功;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让学生根据熟悉的回目内容自由说说故事,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激情。
  (3)利用小说特点激趣。四大名著各有特色,如《西游记》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刻画了众多特点鲜明、形态各异的神怪形象,也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一部小说。课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一些想象奇特、趣味性强的片段,让学生去读去交流,从而激发阅读名著的热情。
  2.课中,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宝囊”
  (1)猜读是初步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中,只有《草船借箭》是根据原文改写而成,以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形式呈现,另外三篇是基本忠于原著的古白话文,一些词语和句式学生会觉得比较陌生,难以理解,想把每一处读通读懂则感觉困难,从而产生胆怯心理,而猜读给学生的阅读松了绑。
  《景阳冈》一文中有不少带有古白话文色彩的词语及语句,对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课后第1题明确表示:“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梢棒、筛酒,’可以猜一猜意思。”“梢棒”一词可以先从“棒”字推断它和“木棍”有关,再联系课文插图,猜出“梢棒”就是一种类似棍子的武器。又如:“店家”“客官”“拱伏无違”等词语让学生联系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来理解。再如,“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请勿自误”等一些难理解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根据词语特点或结合上下文语境,大致猜出意思即可,不要求作更深层次的理解。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37页“交流平台”也明确概括指出:“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2)导图,为学生读懂故事“减负”。四大名著皆是长篇章回体小说,每一个章节均为一个独立的故事。选入教材的四篇文章虽然经过删改但篇幅仍然较长,学生在内容把握上不是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简单、条理清晰的导图模式,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减去细枝末叶,读懂文章的精华。如《草船借箭》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图模式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厘清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关注细节,为学生了解人物搭桥。大多数古典名著在人物语言动作、环境描写上运用的笔墨较多,而在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上不够直接,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人物的形象,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如在《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与诸葛亮的一段对话,很好地诠释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从周瑜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极为狡猾,用心险恶,完全不给诸葛亮拒绝的机会,而从诸葛亮的语言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诸葛亮心胸宽广,明知是计,却将计就计。这样,周瑜的心胸狭窄、好嫉妒的个性,诸葛亮顾全大局、胆识过人的人物形象学生就能轻松理解。
  (4)借助资料,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在整个人类文学史上影响深刻,学生依靠课本学习只能学到冰山一角。如《景阳冈》中武松的形象就是多元化的,仅仅在“打虎”一事中难以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的“资料袋”,明白武松是这部小说的重要角色之一。也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看看名人眼中的武松以及与武松相关的故事,感受武松曲折艰难的人生阅历。这样,学生对武松的人物形象就充满期待,从而去主动阅读小说。
  (5)相互衔接,叩开学生的阅读之门。《西游记》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之一,文中的孙悟空也是学生喜欢和敬佩的角色。在《猴王出世》的教学中,学生知道悟空“美猴王”美称的由来,而在整部小说中,悟空有众多称号,如“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说中找到它们这些名字的由来及相对应的前后章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热情,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名著中寻找答案,乐趣多多。
  3.课后,搭建读书交流平台
  课堂中的古典名著阅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地向课外延伸。所以,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让古典名著阅读更有时效性。
  (1)举办班级故事会。五六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已具有一定的明确性,在读完某部名著后,喜欢和别的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组,让每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部小说中的某个情节进行“讲故事”比赛,学生有了阅读的成就感便更愿意去读了。
  (2)表演课本剧。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就是“怎么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表演知识运用到小说中适合表演的情节里,可以加上自己对文本的一些动作、语言、表情的理解等,加深对古典名著的印象。
  (3)阅读成果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展示阅读收获,包括读书笔记、读后感、好词佳句的摘抄,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人物卡片、根据故事情节编写的连环画等。班级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学有所用。
  教师的引导会启发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古典名著教学,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软着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渴望,让学生的生命底色因为经典阅读而变得更精彩,更有魅力。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城北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习作单元,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单元形式,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给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研究新教材的编排意图,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来看待统编本教材中的习作单元教学。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抓手,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谈核心素养下统编本教材中习作教学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学习,不再做学习的奴隶,不再依赖教师,而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凭借自己就能做到会读书、会用书、会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因为发挥主体最大价值的“形”在课堂,而“神”却在课前。如何做到“形神兼备”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扎实的备课为
新鲜习作素材的获得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教师与学生们共同走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的确需要扮演很多角色,用上很多法宝,去激活学生身边的人或事,引导他们的心逐渐敏感起来,捕捉到有意思的素材。  一名语文教师,在接到一个班级后,就应该逐渐谋划好一条教学之路,而不是把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变成一个个断点。教育或者说学习是需要有一条线索的。  一、习作之路,是一条随时喷发灵感的路  这一点是最适合“厚积薄发”这个词的
习作教学,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写什么?这个问题困扰着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当下的学生习作,堆砌、罗列、拼凑写作素材的情况较多,写出内心体验、表达出真情实感的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让他们将自己的见闻、感受、想法表达出来,看似简单,实则很不易。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对生活的体会也较浅。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中,更应该做个有心人,不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特别是要关注一些有趣的人或事,从而让
当下的写话教学,其现状令人担忧:教材上散落的几处写话提示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写话课堂远离情境,沉闷无趣;在被动与模仿中,学生只是简单应付和依赖,感受不到表达自我的快乐……  那么如何创设多元情境,让写话课堂回归生命,让学生在写话中真正听到自己的声音呢?  一、创设丰富的文本情境  1.一年级:说写结合,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练习使用一定的句式进行说话、写话。这样的练习意在丰富学生表达的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新生首先在语文课上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学生往往难以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书写以及音节拼读和其他特殊的使用规则。那么为了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教学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呢?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以儿歌这种学生喜爱的形式来教学拼音,能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汉语拼音。  一、借助儿歌识记拼音字形  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没有特定内涵的字符,
所谓“边阅读边预测”,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前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对文本后面内容进行预测,并在结局中验证自己预测结果的一种阅读方式。为什么要运用“边阅读边预测”的阅读策略呢?因为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在边阅读边预测的时候,学生会开动脑筋思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对学生来说,每一次预测也可以说是一次创作,每一次修改都可以使学生的预测更
习作表达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习作整体性教学效益却始终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只关注机械的写作策略的渗透,而忽略了习作教学的本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在习作起步阶段,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写的本质特点,为学生习作顺利起步以及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入生活之源,滋润习作起步土壤  陶行知
大侦探找找看  十一只小熊端着手,一只小狗积木上走,雪白的兔子竖耳朵,顽皮的海豹顶皮球。  红色瓶子圆圆身,工艺木棒圆圆头,组成HAND的字母分散开,黄色橡皮筋扭一扭。  3.图中有多少小人?说说看,他们分别是什么人。你能将他们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统编本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编者基于语文能力生长体系,结合单元文本特质,精心提炼、编排的语文训练要点,是引领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更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但从当下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对语文要素的处理都陷入了一心为之但又机械生硬的泥潭。关于语文要素的训练究竟该刻意为之还是自然落地呢?怎样才能让语文要素真正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助力呢?  一、明要求:集中整理,了解语文要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