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们成千上万集结起来,组成庞大的空中部队,黑压压过境而来,那阵势可谓遮天蔽日,所过处,顷刻间,庄稼毁尽,赤地千里。
它们叫蝗虫,皇者,王也,蝗虫意即虫王;古人太有才了,发明此“蝗”字,一针见血地道出这害虫之王的本质——它口含锋利之刃,暴食一切,仿佛随时都处在饥肠辘辘之中。这种“饥饿之虫”,不仅可以在短时间接连消灭一片又一片的作物,严重时遇到人畜也乱咬一通,甚至连衣物也不放过……
小小虫儿,以数量的优势和凌厉的攻势,表现出绝对震撼世界的灭绝能力,那制造万劫不复的能量,甚至可以摧毁一个帝国。
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并不缺乏历史上的明君之特质,继位伊始,便三下五除二地清除了危害极深的阉党集团。面对那时危机四伏的政局,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殷殷求治,希望重振国家。然而,明朝最终还是亡在他的手上,此事思来不免让人唏嘘。正如有人所言,崇祯帝真是一个倒霉的皇帝,而且不是一般的倒霉。
崇祯皇帝的运气实在太糟。首先是生不逢时,偏偏长在大明帝国腐朽衰败到只剩最后一口气之际。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积重难返,非有超凡力量可谓无力回天。其次,那真正千载难逢的逼人心慌的年年大灾,也足以让这个末代君主消受半生。
气候研究史发现,明朝中后期遭遇了地球气候中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期”,严重干旱使粮食产量骤然下降。特别是崇祯帝在位时,黄河流域发生了连续11年的大旱,这是近500年来连旱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自然旱灾;自古即有“久旱必蝗”的说法,如此大规模的旱灾必然导致蝗灾的大爆发。屋漏又遭连夜雨,崇祯帝命苦。
黄河流域历来是中国蝗灾高发区。先是陕北地区,三年连续旱灾、蝗灾叠加,造成灾民生不如死:天不落雨,草木枯焦,颗粒无收,乡民只得采集山中味道苦涩的蓬草充饥;秋冬来临,蓬草食尽,只得去剥树皮;到了年终树皮吃完,只得挖掘山中的某种石块来吃……走投无路之下,乡民便集结起来当强盗。
陕北农民起义的原因除了天灾,还有人祸,那就是官府的腐败。地方官吏不但不想法治理灾情,反而不顾饥民死活,照旧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于是,勇敢的李自成们一呼百应,农民大起义在陕北呈燎原之势。
而地处中原的河南地区更不争气。这里本是明帝国的腹心之地,本是拱卫王室的坚固堡垒。可惜,长期的权贵盘踞使这里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负担相当沉重,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又使这里成为蝗灾的多发地和重灾区。河南蝗灾不仅范围广大遍及全省,而且一半以上是连年发生,在崇祯时更有连续5年的大蝗灾。
灾民嗷嗷待哺急盼国家赈济,而此时的明朝国力俨然老瘦之马。国家有心无力,各地官员不但不联手整治,还相互推诿。东边县上发生蝗灾,官府隐情不报粉饰太平,东窗事发后却指责是西边邻县放任蝗虫飞到自己的地盘上来,于是西边长官愤而发话:你说你那边的蝗虫是我这里飞去的,那就请贵县把它们全部给我押送回来!
如果说之前西北情势未必能撼动明王朝的根,那么河南的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李自成在西北的斗争虽曾一度风起云涌,但后来却遭遇了明朝“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潼关之战后,起义军只剩18人突出重围,迫不得已而在陕西商洛山潜伏下来。就在其“灭亡”似乎已成大势之际,恐怕李自成自己也没料到,上天会将河南变成他咸鱼翻身的宝地。
遭遇连年旱蝗灾情,河南人再也容忍不下人吃人的惨剧连续上演,民情汹涌。李自成抓准机会,率微弱兵力迅速进入此地,开仓赈饥,收留灾民。那些挣扎在死亡边沿的远近饥民,无不荷锄而来,日夜不绝,势如流水不可阻挡;官方所谓的绿林“乌合之众”,也纷纷投奔闯王。李自成的实力顷刻由当初的五十骑发展到百万之众。
接着,李自成率军攻占省会洛阳,然后乘胜攻打开封,消灭明朝在河南的几十万军队,之后南下北上,一路势如破竹……而明军则在与农民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完全丧失战斗力。然后,农民起义军开始围攻京城,明王朝气数已尽。可怜的崇祯帝只能在唉声长叹中徘徊无语,他咬破手指写了一道血书给李自成,让他不要伤害百姓;然后,这位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仅有一个太监陪同的情况下,上了万寿山自缢而死。
令人意外的是,李自成不但给了这位自己曾经的君王隆重的礼葬,也给了他“君非甚暗”的客观评价。之后入关统治中原的清朝,也在官修《明史》中认为崇祯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的确,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气候、地理给了蝗虫大爆发的时机,是蝗虫给了河南大灾大悲的大场面,是大苦大难给了李自成们有利时机。
时运不济,大明王朝本已羸弱疲惫,而蝗虫,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编辑/梁宇清
它们叫蝗虫,皇者,王也,蝗虫意即虫王;古人太有才了,发明此“蝗”字,一针见血地道出这害虫之王的本质——它口含锋利之刃,暴食一切,仿佛随时都处在饥肠辘辘之中。这种“饥饿之虫”,不仅可以在短时间接连消灭一片又一片的作物,严重时遇到人畜也乱咬一通,甚至连衣物也不放过……
小小虫儿,以数量的优势和凌厉的攻势,表现出绝对震撼世界的灭绝能力,那制造万劫不复的能量,甚至可以摧毁一个帝国。
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并不缺乏历史上的明君之特质,继位伊始,便三下五除二地清除了危害极深的阉党集团。面对那时危机四伏的政局,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殷殷求治,希望重振国家。然而,明朝最终还是亡在他的手上,此事思来不免让人唏嘘。正如有人所言,崇祯帝真是一个倒霉的皇帝,而且不是一般的倒霉。
崇祯皇帝的运气实在太糟。首先是生不逢时,偏偏长在大明帝国腐朽衰败到只剩最后一口气之际。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积重难返,非有超凡力量可谓无力回天。其次,那真正千载难逢的逼人心慌的年年大灾,也足以让这个末代君主消受半生。
气候研究史发现,明朝中后期遭遇了地球气候中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期”,严重干旱使粮食产量骤然下降。特别是崇祯帝在位时,黄河流域发生了连续11年的大旱,这是近500年来连旱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自然旱灾;自古即有“久旱必蝗”的说法,如此大规模的旱灾必然导致蝗灾的大爆发。屋漏又遭连夜雨,崇祯帝命苦。
黄河流域历来是中国蝗灾高发区。先是陕北地区,三年连续旱灾、蝗灾叠加,造成灾民生不如死:天不落雨,草木枯焦,颗粒无收,乡民只得采集山中味道苦涩的蓬草充饥;秋冬来临,蓬草食尽,只得去剥树皮;到了年终树皮吃完,只得挖掘山中的某种石块来吃……走投无路之下,乡民便集结起来当强盗。
陕北农民起义的原因除了天灾,还有人祸,那就是官府的腐败。地方官吏不但不想法治理灾情,反而不顾饥民死活,照旧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于是,勇敢的李自成们一呼百应,农民大起义在陕北呈燎原之势。
而地处中原的河南地区更不争气。这里本是明帝国的腹心之地,本是拱卫王室的坚固堡垒。可惜,长期的权贵盘踞使这里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负担相当沉重,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又使这里成为蝗灾的多发地和重灾区。河南蝗灾不仅范围广大遍及全省,而且一半以上是连年发生,在崇祯时更有连续5年的大蝗灾。
灾民嗷嗷待哺急盼国家赈济,而此时的明朝国力俨然老瘦之马。国家有心无力,各地官员不但不联手整治,还相互推诿。东边县上发生蝗灾,官府隐情不报粉饰太平,东窗事发后却指责是西边邻县放任蝗虫飞到自己的地盘上来,于是西边长官愤而发话:你说你那边的蝗虫是我这里飞去的,那就请贵县把它们全部给我押送回来!
如果说之前西北情势未必能撼动明王朝的根,那么河南的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李自成在西北的斗争虽曾一度风起云涌,但后来却遭遇了明朝“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潼关之战后,起义军只剩18人突出重围,迫不得已而在陕西商洛山潜伏下来。就在其“灭亡”似乎已成大势之际,恐怕李自成自己也没料到,上天会将河南变成他咸鱼翻身的宝地。
遭遇连年旱蝗灾情,河南人再也容忍不下人吃人的惨剧连续上演,民情汹涌。李自成抓准机会,率微弱兵力迅速进入此地,开仓赈饥,收留灾民。那些挣扎在死亡边沿的远近饥民,无不荷锄而来,日夜不绝,势如流水不可阻挡;官方所谓的绿林“乌合之众”,也纷纷投奔闯王。李自成的实力顷刻由当初的五十骑发展到百万之众。
接着,李自成率军攻占省会洛阳,然后乘胜攻打开封,消灭明朝在河南的几十万军队,之后南下北上,一路势如破竹……而明军则在与农民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完全丧失战斗力。然后,农民起义军开始围攻京城,明王朝气数已尽。可怜的崇祯帝只能在唉声长叹中徘徊无语,他咬破手指写了一道血书给李自成,让他不要伤害百姓;然后,这位真正的“孤家寡人”,在仅有一个太监陪同的情况下,上了万寿山自缢而死。
令人意外的是,李自成不但给了这位自己曾经的君王隆重的礼葬,也给了他“君非甚暗”的客观评价。之后入关统治中原的清朝,也在官修《明史》中认为崇祯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的确,从某种程度上看,是气候、地理给了蝗虫大爆发的时机,是蝗虫给了河南大灾大悲的大场面,是大苦大难给了李自成们有利时机。
时运不济,大明王朝本已羸弱疲惫,而蝗虫,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