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自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提倡课前自学的目标是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课前自学没有既定的借鉴模式,且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方法。如何将模式各异的课前自学引导到统一的目标上来,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课前自学与课堂教学和谐共存,相得益彰呢?
一、加强课前自学的可操作性
学生第一印象深刻而难忘,部分家长不了解教材的变化与进步,用陈旧的知识来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如乘法算式中的“×”,家长习惯读作“乘以”,而新教材上只能读作“乘”;克和千克不是习惯上的“重量”单位,而是质量单位等。这样的错误要想让学生改正过来,教师需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教师在指导课前自学时,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内容有所取舍,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知识基础有所调整,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善于将课前自学要求以若干小问题来呈现,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如三年级的“年、月、日”,自学作业这样设计:①在2012年的日历上查找自己及爸爸妈妈的生日和各种节日的具体时间。②观察2012年的年历,你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③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哪些?又有哪些问题?教师把这些材料发给学生,学生自学后发现更多与年、月、日有关的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帮助学生将知识由无序、零碎变为有序、完整,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由此,探索和尝试“学生课前充分自学,课上积极主动”的教学新模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数学课前自学也有别于其他科目的课前自学,更需要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换机制,将数学图形符号转化成自己内在语言。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阅读教材、发现问题,课堂上相互提问,查阅资料后解决问题。如:六年级的“百分数”和“合理存款”,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就能发现许多问题。例如:百分数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它?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是什么?教育存款和国债是怎么回事?它们的利率分别是多少?这样的课前自学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交流能力。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交流与反馈,让课前自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前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三、课堂因课前自学而收放自如
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各异的生活经历,差异的思维方式,悬殊的知识储备,使数学现实性与学生生活经验知识产生交织、发生碰撞,学生因知识与生活阅历不足面对问题感到迷茫。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预先布置一些与新知相关的上位知识,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等方式,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新和丰富原有的知识储备。如学习“商的近似数”时,教师提前要求学生通过体验购物、咨询他人等方式了解以下内容:①你能说出哪些家庭日用品的单价?②付款时应该算到哪一位?③一位顾客购买19.45元的物品,付了20元,找回0.5元,营业员的做法是否合理?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吗?说说有什么想法?在平时购物时,商品单价可能出现“分”,计算总价时也会出现“分”,但人民币中的“分”已经很少使用,付款时营业员只收到“角”,将“分”忽略不计。学生在理解“实际付款保留一位小数”时,因为生活经验不足而出现误差。在新课之前通过实践活动,弥补学生知识的偏差。日常学习、生活是最真实的情境,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才真切感受到知识源于现实、用于生活。
四、课堂因课前自学而精彩
小学生课前自学能力有限、方式迥异,尽管学生对概念、公式推导等难点内容进行课前自学,但许多学生仍处于“未知或半知”状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要准备有选择性的课前自学提纲。例如,在六年级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通过对学生的课前自学检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问到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时,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追溯公式的来源。因每个学生视角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在推导、验证公式时,大家发言踊跃,充满生机,除了课本中介绍的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外,还有转化成三角形、梯形等。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个个 “台阶”,让学生经历数学课前自学和“再创造”交流的活动。这样,学生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课前自学时,学生究竟应该学些什么,自学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既有的生活经历、教材的重难点等,因人而异地设计课前自学方案。在学生充分进行课前自学基础上,验证课前自学效果,发挥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要让课前自学做到真正有益于课堂教学,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基础教育素质化、教师课业与学生学业减负的有益作用。
(溧阳市文化小学)
一、加强课前自学的可操作性
学生第一印象深刻而难忘,部分家长不了解教材的变化与进步,用陈旧的知识来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如乘法算式中的“×”,家长习惯读作“乘以”,而新教材上只能读作“乘”;克和千克不是习惯上的“重量”单位,而是质量单位等。这样的错误要想让学生改正过来,教师需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教师在指导课前自学时,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内容有所取舍,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知识基础有所调整,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善于将课前自学要求以若干小问题来呈现,明确指出做什么,怎样做。如三年级的“年、月、日”,自学作业这样设计:①在2012年的日历上查找自己及爸爸妈妈的生日和各种节日的具体时间。②观察2012年的年历,你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③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哪些?又有哪些问题?教师把这些材料发给学生,学生自学后发现更多与年、月、日有关的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帮助学生将知识由无序、零碎变为有序、完整,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调动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由此,探索和尝试“学生课前充分自学,课上积极主动”的教学新模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数学课前自学也有别于其他科目的课前自学,更需要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换机制,将数学图形符号转化成自己内在语言。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阅读教材、发现问题,课堂上相互提问,查阅资料后解决问题。如:六年级的“百分数”和“合理存款”,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就能发现许多问题。例如:百分数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它?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是什么?教育存款和国债是怎么回事?它们的利率分别是多少?这样的课前自学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交流能力。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交流与反馈,让课前自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前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三、课堂因课前自学而收放自如
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各异的生活经历,差异的思维方式,悬殊的知识储备,使数学现实性与学生生活经验知识产生交织、发生碰撞,学生因知识与生活阅历不足面对问题感到迷茫。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预先布置一些与新知相关的上位知识,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等方式,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新和丰富原有的知识储备。如学习“商的近似数”时,教师提前要求学生通过体验购物、咨询他人等方式了解以下内容:①你能说出哪些家庭日用品的单价?②付款时应该算到哪一位?③一位顾客购买19.45元的物品,付了20元,找回0.5元,营业员的做法是否合理?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吗?说说有什么想法?在平时购物时,商品单价可能出现“分”,计算总价时也会出现“分”,但人民币中的“分”已经很少使用,付款时营业员只收到“角”,将“分”忽略不计。学生在理解“实际付款保留一位小数”时,因为生活经验不足而出现误差。在新课之前通过实践活动,弥补学生知识的偏差。日常学习、生活是最真实的情境,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才真切感受到知识源于现实、用于生活。
四、课堂因课前自学而精彩
小学生课前自学能力有限、方式迥异,尽管学生对概念、公式推导等难点内容进行课前自学,但许多学生仍处于“未知或半知”状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要准备有选择性的课前自学提纲。例如,在六年级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通过对学生的课前自学检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问到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时,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追溯公式的来源。因每个学生视角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在推导、验证公式时,大家发言踊跃,充满生机,除了课本中介绍的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外,还有转化成三角形、梯形等。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个个 “台阶”,让学生经历数学课前自学和“再创造”交流的活动。这样,学生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课前自学时,学生究竟应该学些什么,自学效果如何,都是未知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既有的生活经历、教材的重难点等,因人而异地设计课前自学方案。在学生充分进行课前自学基础上,验证课前自学效果,发挥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要让课前自学做到真正有益于课堂教学,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基础教育素质化、教师课业与学生学业减负的有益作用。
(溧阳市文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