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宋,探秘“茶百戏”

来源 :天下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r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p
  赴今人宴,主曰“为君泡茶”;赴唐人宴,主曰“为君煮茶”;赴宋人宴,主曰“为君点茶”。
  “泡茶”、“煮茶”都是今天人们司空见惯的饮茶方式,那么“点茶”是怎么回事?“点茶”和失传已久的传统技艺“茶百戏”是什么关系?
  
  失传的宋代技艺
  分茶这种游艺大约始见于唐,由于古时候没有微博也没有DV可供记录,我们只好在文学作品中一窥分茶游艺的盛况。
  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描述了茶汤显现图案的雏形。
  很多人都读过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诗中有句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又有《入梅》诗:“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的好友杨万里也是热爱“分茶”之人,他的《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有“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在宋代,由于受到朝廷和文人的推崇,十分盛行。向子諲《酒边集•江北旧词》有《浣溪沙》一首,题云:“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
  北宋初年人陶谷在《荈茗录》中已经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陶谷所记述的“茶百戏”,便是后来的分茶了,玩法是一样的。
  喜爱“茶百戏”的文人很多,其中就有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她的《满庭芳》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句;《摊破浣溪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句。宋徽宗赵佶也精于分茶。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自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徽宗亲自分茶让群臣观赏后,才饮茶品尝。可见宋时,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以致“赶趁人”,都会玩分茶。分茶甚至还传入女真。《大金国志》卷七称金熙宗能分茶,以为“尽失女真之态”。
  入元以后,起于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因为民族矛盾的加剧,对原来流行于汉族的茶道艺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雅致的点茶道和分茶艺术开始衰落。但至明清仍有点茶流传和分茶余韵,据清代高鹗《茶》:“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清代后期未见玩分茶的详细记载,这朵茶艺奇葩已经失传了。
  总之,“茶百戏”是一种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代后期的茶艺技艺。
  
  Tips:
  斗茶、点茶、分茶的关系
  斗茶:可以理解为是评比茶叶品质和比试品饮技艺的一种活动。宋代的斗茶比试的内容主要是茶的品质和点茶、分茶的技艺两个方面。
  点茶:是一种能使茶汤中形成丰富泡沫的技艺,带有艺术性和娱乐性。
  分茶:是随着点茶技艺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不仅能使茶汤形成丰富的泡沫,还能在茶汤中形成文字和图案,更加提高了点茶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也使斗茶活动更为兴盛。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茶汤”,都是茶叶磨制成的茶粉冲成的,不是现代人们日常饮用的茶叶泡出的“茶汤”。
  
  3-4p
  点茶流程图
  【详见摄影师拍图】
  
  5-6p
  编辑手记•一根筋的学者
  彼时读书,也曾因“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而疑惑,却从未深究过渊源。有时生活的亮点就在于,自己和他人经历了同一想法,这想法在自己这儿不过一闪念,而别人却把它延续了下来。
  初见章志峰,全然不像想象中“学者”的考究样子,反而更像自家舅舅。他大眼睛,须发黑密,语速很快,举止自然,没有因为任何杂念而显得拘谨。交谈中,他对提问几乎没有过犹豫,即问即答。只要提到他的“茶百戏”,他的大眼睛就会闪烁着孩子般单纯的光亮。
  为了复原“茶百戏”,章志峰苦学深究,举家借债,心力交瘁,一切付出仅仅源于那你我都曾读过的诗句。末了,我问:“茶百戏”于你算是什么?他说:“它已经和我的生命分不开了。”
  
  对话章志峰
  茶百戏研发传承人章志峰,1984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1997—1998年被福建省对外友协选派到日本留学,研修茶叶、花道及农业管理。2004年4月—2005年4月,作为中国首位茶叶专业的国际交流员被外交部选派到日本长崎用日文讲授中国茶文化,并学习了日本茶道(里千家流)和日本花道(池坊流),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宣传中国茶文化深受日本各界欢迎。
  Q:怎样简单地分清点茶、斗茶和分茶的关系。
  A:点茶是用沸水冲点抹茶,并打成泡沫饮用的饮茶方式。斗茶是评比茶叶品质和比试品饮技艺的一种活动。分茶是能使茶汤形成图案的一种特殊技艺。
  Q:茶百戏失传了这么久,什么机缘想到复原它?
  A:我读书时从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句产生了疑惑——什么是分茶?于是开始翻阅古籍研究。当了解到宋代的点茶法在日本茶道中保留较好,大学时代特意学了日语,后来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的文化考试争取到公派赴日本做茶文化交流的机会,深入研究分茶。去日本算是“借鉴日本茶道的点茶法,曲线救国”吧,呵呵。从2005开始实质性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来发现茶叶的遮光处理也是重要措施之一,当然还有蒸压、碾磨等加工处理也要求十分精细。2009年通过对各种原料的大量实验,对分茶的探讨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茶汤中现出明显的文字和图案。随着技术和技艺的不断进步,分茶图案保存的时间也由原来的几秒钟、几分钟、几十分钟,到现在的1小时到6小时。
  Q:“茶百戏”算中国的“花式咖啡”吗?
  A:茶百戏是中华的经典文化,技法和表现效果和“花式咖啡”不同,况且,茶百戏历史要比“花式咖啡”至少早了好几百年。
  Q:制作“茶百戏”的茶原料形态,就是“抹茶”吗?
  A:原料的要求接近。只是“抹茶”在日本茶道中用了几百年了,容易产生误解。
  Q:“分茶”自己是做不了的,那么可以自己买抹茶粉制作“点茶”吗?
  A:可以,做些“点茶”练习无妨,体验宋代文化。
  Q:“茶百戏”好喝吗?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是一样的味道吗?
  A:茶百戏的茶汤原料就是茶,会更醇和些,独具韵味。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是同一种茶,一样的味道。
  Q:在哪里可以看到“茶百戏”表演?
  A:目前在武夷山茶百戏会所。
  Q:您怎么看复原“茶百戏”对现代人的意义?
  A:商业意义:茶百戏其独特的表现力给观众赏心悦目的体验,茶百戏茶汤幻变的功能对观众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其茶产品(饼茶)即可采用点茶法演示和品饮,又可用现代的泡茶法饮用,是跨越时代的新型茶产品。
  历史意义:茶百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再现我国古代点茶、斗茶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写照,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对于研究宋代茶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艺术意义:茶百戏是用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艺术形式,茶汤丰富的纹理变化和灵动性,适用于表现中国风格的字画,古人又称之为水丹青。同时,可以在同一茶汤中使图案显现变幻多次,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保健功效:茶百戏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较之现代的泡茶法人体可获得更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多糖类、矿物质、纤维素等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Q:保健功效上,有数据支持吗?
  A:数据支持主要针对“茶粉比泡茶保健功效更佳”。泡茶法只能获取茶叶中三分之一的营养。茶叶中水溶性物质约占40%左右,而不溶于水的物质有以下几种:1,蛋白质中80%是不溶于水的谷蛋白,只有8%的白蛋白可溶于水。2,糖类物质中单糖和多糖可溶于水,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不溶的。3,维生素A、B、泛酸、维生素H等难溶于水。4,矿物质中,Ca、Mg、Fe、Cu等难溶于水。而以上我说的这些,都可以通过茶粉获得。
  Q:对“茶百戏”的未来有什么希望?
  A:第一:分茶是中华千年历史的经典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但目前宣传不足,这一文化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甚至有人认为分茶是跟“花式咖啡”学的,让人哭笑不得,很需要扩大宣传,让世人知道中国有这一神奇的文化。第二:希望政府或企业支持下尽快设立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茶百戏文化的场所,让更多的人共享这一经典文化。第三:希望能在茶博会等各种大型场合交流演示。在特点场合,分茶的部分过程可以现场展示,让人观察到茶汤从没有图案到图案显现的过程变化。第四:分茶具有很好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很适于茶企业的宣传推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第五:分茶独特的表现方式,利于表现主题,适用于各种庆典和主题活动如婚庆、生日、同学会、迎新茶话会、开业、周年纪念等的文化节目。目前扩大宣传是头等大事,“茶百戏”的知晓率国内还不到千分之一。我正在申请非遗保护,当然按流程这个会比较慢,要耗得住。
其他文献
鹅肝之美,在于其一意孤行,它不需要搭档,我行我素孤芳自赏,高傲让食客膜拜其滋味。用“丝绸”、“流水”无法描摹其刚烈;用“顺滑”、“柔软”无法感叹其桀骜。那种入口既化如泥般柔嫩细致、唇齿留香、余味无穷的感觉总可以勾起味蕾的无限欲望。    鹅肝食用起源  正宗的鹅肝自然来源于法兰西大陆,其内容的荒诞和传奇,足以让人瞠目:高卢人本想夜间突袭罗马的丘比特神庙,行动部署得十分隐蔽,但是不幸惊动了附近的鹅。
期刊
“一身清淡七分水,通体晶莹四面光”,没有哪种食物能像豆腐那样具有能上能下、能伸能缩的超级包容性,食一桌清清淡淡的豆腐宴,也许能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容乃大”的含义。    历史上的豆腐“缘”  中共领袖瞿秋白先生曾在狱中写下了他的临终遗言——《多余的话》, 这篇引起巨大争议的长文结尾,秋白先生写下了令世人费解的一句话:“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一位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生命的尽头突
期刊
时下流行“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菌类流行也是近几年的事,松茸作为其中的“高级养生食材”有异军突起之势。    关于松茸热的兴起  流行最广的是两个故事:一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向日本长崎、广岛投放原子弹,所有的植物基本毁灭,只有松茸顽强地继续生长,松茸“植物之王”的美名也就因此而来;另一个是有一受原子辐射的日本人,来到云南深山住了三四年,竟依然健康,回日本经过检查
期刊
G情分享爱/富力君悦酒店的G烧烤餐厅准备的情人节套餐从色,香,味,意全方面带来不一般的高品质享受。为您和您的TA献上浓情蜜意的烛光晚餐,情意绵绵的香槟甜点,让浪漫弥漫在空气中,让您的世界拥有彼此,让时间此刻为您的爱停留。预约及查询,请致电+86 208550 8025或8550 8026  奥利奥童真时刻/目前卡夫食品旗下的旗舰品牌奥利奥,在上海市中国福利会小伙伴剧场,举办了“奥利奥童真时刻齐分享
期刊
《ZEST天下美食》在不同城市分别挑出了6家不同菜系风格的情调餐厅,有选择,有性格。所以,在这个蠢蠢欲动的二月,带着你花儿一般的女人,唱着歌,去寻一餐情调大餐吧!  北京  01.寒舍  火焰椰皇鸡茸焗海皇  寒舍坐落在王府井闹区中一个安静的玻璃房中,用餐氛围静谧而悠然,餐厅用心设置的烛光总能引得人们陷入沉思和遐想。配合舒适的音乐,使食客们在感受味觉享受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释放。每张餐桌之间都保持
期刊
中国人的湖蟹情结  西方人喜食海蟹,中国人则对湖蟹情有独钟,虽说海味的鲜度一向是其他食材无可抗衡的,但是湖蟹在中国人看来,似乎美味程度凌驾于一切海味之上。从《周礼》中记载有“蟹胥”(一种螃蟹做成的酱)起,到《红楼梦》里奢侈的蟹宴,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都喜载酒品蟹,享受风雅悠闲的生活,并寄于诗书之间,对于蟹的文字描述颇多,并且嗜蟹如命,明代哲人李贽号称“蟹仙”,每年在螃蟹未上市前都专门做储蓄,称之为“
期刊
中国的羊肉食补观念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这一连串讲法把羊肉的食补功效都说了出来,所以中国人自古就认识到了吃羊肉是养身体的,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一顿羊肉下去,顿时暖意盎然。不过要注意的是,暖性的只是绵羊肉,而含脂肪较少的山羊肉则是凉性的,所以我们一般吃绵羊肉比较多。    中国人的羊肉吃法  中国人羊肉的吃法很多
期刊
起源于日本的雪花牛肉文化  雪花牛肉指的是牛肉中的脂肪分布均匀美观,拥有如同大理石般的迷人纹理,又像片片雪花镶嵌在瘦肉中。在中国古时候并没有这种讲究,欧洲也是如此,牛肉便是牛肉,只分作老的嫩的、香的不香的,没有太多关于“雪花”的话题。直到日本人培育出了和牛,并且神户牛肉在世界上声名大振,牛肉的纹理才开始被人们注意起来。  真正的神户牛肉出自日本兵库县的但马地区,因为要送到神户去进行评级,所以以“神
期刊
正名海参  人参,为中药之王,有王者的霸气,根本不宜长食乱用,难得有海参来补上。它有人参的补益,方法却是施以阴柔,用软绵绵如胶似漆的津液,去体贴人体的五脏六腑。  在烟台对下的长岛,住着一批靠采海参为生的居民,基本上,这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的概念,海参,只是居民日采夜见的寻常食物,普通如农家种菜从田里自耕自采般轻松。海参,是长岛里男女老少从小吃至老的食品。  富东的林永春师傅在去过长岛后,描述那里的
期刊
如何喝奶茶是一门艺术,如何泡出一杯完美的奶茶则是科学    一项研究  “怎样泡出完美的奶茶”是一项受到Cravendale牛奶公司支持的研究。由诺桑比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食物和营养学高级讲师,伊恩布朗领导的研究团队,花了180小时在实验室里测试各种不同的冲泡方法,志愿者们一共品尝了285杯试验品。研究同时,他们还发现英国人每天喝茶1.65亿杯,每年要喝掉602亿杯茶!  伊恩布朗说:“享受一杯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