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现在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具,除了帮助教学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操作,发展探究与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着重的讲述了教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反映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数学学具;重要作用;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和优势,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一、教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2.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4.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小学数学学具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1.科学设计指导语,明确应用目标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积极作用的发挥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此,在设计学具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应该对引导学生的语言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正式开展学具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本节要讲解的内容,以及运用学具的名称和目的等。通过教师的引导语,学生能够对学具有正确的认识,而若教师忽视学具的使用,让学生认为学具的使用只是一种形式,那么学生也不会积极热情的对待学具操作。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充满鼓励的引导语,并在学生实践操作中给予适当的启发,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2.关联生活,用学具架起数学与现实之间的“金桥”
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学具能够发挥独有的媒介作用,让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数关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操作学具,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化为学具,将具体实物间的数量关系表达为数学符号關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样的动态操作方式不但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
3.不脱离教学内容设计学具
教学学具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的进行教学,学具的使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切记盲目的使用。同时,学具的使用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进行,一定不能流于表面形式,通过学具的使用,要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要让学具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4.准确把握总结操作方法的时机
数学教学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对于不同教学内容与阶段也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对于雪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应该准确把握时机,仅仅围绕教材中的重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所学知识学生通常都要经过一个从了解、接受到分析、总结,以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握的过程,最后才能够准确、灵活的应用相关计算方法与法则。
三、结语
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是一种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运用学具能通过变“静”为“动”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恰当的运用学具,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显林.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
[2]刘小华.巧用学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3]楼佳君.让学生主动起来——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
关键词:数学学具;重要作用;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具的功能和优势,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活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一、教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2.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分米后,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宽;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量常用物品的面积等。
4.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小学数学学具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1.科学设计指导语,明确应用目标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积极作用的发挥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对此,在设计学具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应该对引导学生的语言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正式开展学具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本节要讲解的内容,以及运用学具的名称和目的等。通过教师的引导语,学生能够对学具有正确的认识,而若教师忽视学具的使用,让学生认为学具的使用只是一种形式,那么学生也不会积极热情的对待学具操作。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充满鼓励的引导语,并在学生实践操作中给予适当的启发,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2.关联生活,用学具架起数学与现实之间的“金桥”
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学具能够发挥独有的媒介作用,让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数关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操作学具,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化为学具,将具体实物间的数量关系表达为数学符号關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样的动态操作方式不但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
3.不脱离教学内容设计学具
教学学具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的进行教学,学具的使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切记盲目的使用。同时,学具的使用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进行,一定不能流于表面形式,通过学具的使用,要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要让学具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4.准确把握总结操作方法的时机
数学教学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对于不同教学内容与阶段也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对于雪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应该准确把握时机,仅仅围绕教材中的重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所学知识学生通常都要经过一个从了解、接受到分析、总结,以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握的过程,最后才能够准确、灵活的应用相关计算方法与法则。
三、结语
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是一种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运用学具能通过变“静”为“动”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恰当的运用学具,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显林.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
[2]刘小华.巧用学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3]楼佳君.让学生主动起来——浅谈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