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所以要改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率,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上有所改变。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总结出现行低年级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课后练习 训练模式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在每一个教师任教过程中必须设计的环节。学生上课学到的基本内容,如果不经过练习来巩固,就只会停留在印象当中,不能灵活的应用于生活,要形成可以实用的技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要设计课堂练习来保证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模式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教学部门,那我们应该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训练中完成这种新的理念,能在加强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提升,延伸的教学效果呢。
一、新的训练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本能,也能使学生在这之中感受到愉快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提高积极性,认真的对待,这时就会主动的学习。我们需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改变教师是主动者,只在讲台上讲一节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学生变为主动者,让学生热爱学习。所以要从每个学生的兴趣入手,设置崭新的话题和情景。
每一套教材后都有适量的练习题,虽然教材收录的都是最科学、最典型的习题,但是题型却十分单调。所以,如果在组织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方式上做出创新,就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都是刚刚进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小朋友,行为上好动、思想上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在比赛中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新的习题训练的设置上,用分小组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乐趣。比如说大富翁的游戏,可以设置很多格子,每位学生一次掷两次骰子,相加便是要走的步数,然后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数学练习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能体现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各种数学家的感人经历、锲而不舍的追求过程等都是需要学生们了解的,但是如果单独去进行这些故事的讲述,学生们在前一段时间还能用心听讲,长时间的话肯定会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课堂上的时间也不足也将全部内容都告诉学生。所以我们可以讲课本知识穿插于故事之中,例如对于百分数的教学,老师可以举出“百里挑一”、“百发百中”之类的成语,请同学们用课堂学的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表示,让同学们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都是学习数学的具有优势的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的动手解决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能善于发现问题,对新奇事物有好奇和探索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以多种感官方式思考并尽量独立解决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课堂中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这对于以后学习高深难懂的知识时是否有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二年级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数字的加减运算,而对于刚接触数学的他们来说,要理解大小比较,加减是非常难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创建一个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去理解,比如说可以跟学生一起玩抢凳子的游戏,让多名学生围成一个圈,在学生的圈中央摆放比学生人数少一个的凳子,让这些学生边唱歌边跑动起来,当歌声停止的时候,每个人抢凳子坐。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势必会有一个学生没有凳子,这时数字的大小观念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形象而立体的建造出来,如果有6个学生5个凳子,学生就很容易得出6比5大1的结论。为了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发展,就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班里都会有腼腆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自卑感让他们在班里不敢说,不敢做,更不敢参加小朋友们的游戏,应该多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这些教学活动中,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活泼性,把好动的同学与行事小心,不爱说话的同学分到一组,在学生的互相影响下开展游戏。但是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仅做到自主学习还不够,更要展开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动手实践结构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评价讨论。
三、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程度,自信心有很大影响。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很在乎来自外界的评价,有的来自老师,有的来自同学,有时候还会因为家长不经意的攀比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在教学的课堂活动中给予学生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老师眼里,往往死无所不能的,他们刚刚进入学校,什么东西都是老师教的,老师在孩子心中有这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可以说老师对学生的认同就是学生自信心的来源。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知的地方,教学者不能因为学生的不懂不会就嘲讽学生,这样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会学习的阶段,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的指出错误,还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例如你这样想很好,是其他同学都想不到的,你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并且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正确的答案方法。鼓励学生多多思考,错了也没有关系,培养学生遇到挫折也不会气馁,奋勇向前的执着精神。当学生需要赞美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优势不吝啬赞美之词。
除了他人的评价,学生需要清楚的自我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实力,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往往是从老师的评语、其他同学的说法处得来,非常不利于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实力。教学者应当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与其他同学交流,而不再老师给定的标准答案中迷失自我。比如说老师可以先不公布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课堂作业,如果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再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在学生的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再对课堂作业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1]杨奇煜等.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杜威.杜威教育论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冰.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2009.
课堂教学 课后练习 训练模式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在每一个教师任教过程中必须设计的环节。学生上课学到的基本内容,如果不经过练习来巩固,就只会停留在印象当中,不能灵活的应用于生活,要形成可以实用的技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要设计课堂练习来保证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模式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教学部门,那我们应该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训练中完成这种新的理念,能在加强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提升,延伸的教学效果呢。
一、新的训练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本能,也能使学生在这之中感受到愉快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提高积极性,认真的对待,这时就会主动的学习。我们需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改变教师是主动者,只在讲台上讲一节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学生变为主动者,让学生热爱学习。所以要从每个学生的兴趣入手,设置崭新的话题和情景。
每一套教材后都有适量的练习题,虽然教材收录的都是最科学、最典型的习题,但是题型却十分单调。所以,如果在组织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方式上做出创新,就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都是刚刚进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小朋友,行为上好动、思想上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在比赛中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新的习题训练的设置上,用分小组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乐趣。比如说大富翁的游戏,可以设置很多格子,每位学生一次掷两次骰子,相加便是要走的步数,然后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数学练习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能体现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各种数学家的感人经历、锲而不舍的追求过程等都是需要学生们了解的,但是如果单独去进行这些故事的讲述,学生们在前一段时间还能用心听讲,长时间的话肯定会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课堂上的时间也不足也将全部内容都告诉学生。所以我们可以讲课本知识穿插于故事之中,例如对于百分数的教学,老师可以举出“百里挑一”、“百发百中”之类的成语,请同学们用课堂学的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表示,让同学们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都是学习数学的具有优势的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的动手解决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能善于发现问题,对新奇事物有好奇和探索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以多种感官方式思考并尽量独立解决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课堂中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这对于以后学习高深难懂的知识时是否有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二年级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数字的加减运算,而对于刚接触数学的他们来说,要理解大小比较,加减是非常难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创建一个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去理解,比如说可以跟学生一起玩抢凳子的游戏,让多名学生围成一个圈,在学生的圈中央摆放比学生人数少一个的凳子,让这些学生边唱歌边跑动起来,当歌声停止的时候,每个人抢凳子坐。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势必会有一个学生没有凳子,这时数字的大小观念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形象而立体的建造出来,如果有6个学生5个凳子,学生就很容易得出6比5大1的结论。为了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发展,就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班里都会有腼腆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自卑感让他们在班里不敢说,不敢做,更不敢参加小朋友们的游戏,应该多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这些教学活动中,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活泼性,把好动的同学与行事小心,不爱说话的同学分到一组,在学生的互相影响下开展游戏。但是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仅做到自主学习还不够,更要展开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动手实践结构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评价讨论。
三、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程度,自信心有很大影响。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很在乎来自外界的评价,有的来自老师,有的来自同学,有时候还会因为家长不经意的攀比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在教学的课堂活动中给予学生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老师眼里,往往死无所不能的,他们刚刚进入学校,什么东西都是老师教的,老师在孩子心中有这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可以说老师对学生的认同就是学生自信心的来源。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知的地方,教学者不能因为学生的不懂不会就嘲讽学生,这样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会学习的阶段,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的指出错误,还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例如你这样想很好,是其他同学都想不到的,你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并且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正确的答案方法。鼓励学生多多思考,错了也没有关系,培养学生遇到挫折也不会气馁,奋勇向前的执着精神。当学生需要赞美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优势不吝啬赞美之词。
除了他人的评价,学生需要清楚的自我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实力,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往往是从老师的评语、其他同学的说法处得来,非常不利于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实力。教学者应当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与其他同学交流,而不再老师给定的标准答案中迷失自我。比如说老师可以先不公布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课堂作业,如果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再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在学生的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再对课堂作业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1]杨奇煜等.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杜威.杜威教育论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冰.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