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早恋”远离成长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手牵手跑来跑去,体育课上你挨我挤,天真无邪;四年级,孩子们开始有了“分歧”,男生女生在一起玩的少了;到了五年级,孩子们各玩各的,有时还会起冲突,在这种冲突下,还有另一种东西在暗流涌动——“早恋”。
  起初,我并没有多在意,认为孩子还小,不可能“早恋”,而且随着孩子性别意识的增强,大家都各玩各的,更加不可能“早恋”了。但是,我的这些判断依据在一天晚上被彻底打破。

急事缓办


  晚上十点多,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深夜的静谧,小英爸爸的电话。我刚接过电话,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电话那边好像有摔打的声音。我赶紧问:“小英爸爸,在吗?”“气死我了,我打孩子呢!”一股怒气从电话里传来。听到小英爸爸的话,我一愣,疑惑地问:“孩子犯什么错了,怎么能打孩子呢?”一句话表明自己的态度,站在了孩子的立场上。
  原来,小英爸爸下班后要小英把作业拿给他检查,小英很不耐烦地把作业扔到客厅桌子上后就回自己卧室了。小英爸爸发现作业有错误,就叫小英出来教她纠正作业,可叫了很长时间,小英就是不过来。于是,小英爸爸不由分说地打开卧室门,发现小英正在玩手机。小英爸爸抓过手机,看到小英的聊天记录,顿时怒发冲冠。短信密密麻麻,字里行间里流露着难以掩饰的心思。小英爸爸像拎小鸡一样把小英从房间里提出来,猛地一摔,紧接着对小英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小英踉跄着趴在地上。
  电话这头的我早已焦躁不安,但我没有打断家长,只用简单的“嗯”“哦”回应着。待小英爸爸缓和一点,我赶紧插话,语气低缓:“小英爸爸,孩子还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是一些简单的问候。如果孩子之间真的有一些明显的话语,表达的意思也绝不会像我们大人想的一样。”我一点点地开导着小英爸爸。
  “我是忍不住了才打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办了。”我顿了顿,沉默了一会儿,指出利害关系。一番交流后,小英爸爸平静了许多。我赶紧提议由我先跟男孩家长联系,让对方家长也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同时,为了保护孩子,现在还不适合将孩子叫到办公室教育批评,暂时由家长分别教育孩子,不要过激,慢慢淡化这一问题。我特别提醒小英爸爸告知小英,明天到校后要像往常一样与同学交往,不要跟其他同学谈论这件事。

隔离处理


  电话放下后,我的心也翻腾起来。这样的事情不适合公开批评处理,孩子年龄还小,对很多事情都只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公开处理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也不能单独叫孩子到办公室,如果其他孩子到处宣扬,会增加孩子心理负担,一旦影响到孩子心理,家长也会质疑老师的教育方式。
  第二天,小英和那名男生都如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上午,我拨通了男孩爸爸的电话。给家长打电话,无论急事缓事,只陈述事情,不下结论。客观讲述事实,家长自会判断,老师了解家长的态度后,再拿出解决办法。
  电话接通后,我有条不紊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向男孩家长讲述了一遍,从小英爸爸是怎么发现短信内容,到小英爸爸怎样大发雷霆打孩子。对方家长听了先是一惊,然后也开始犯难,想直接问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方法引导


  首先,我建议男孩家长,不管怎样都不能打孩子,强制的手段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其次,我建议男孩家长可以先看看孩子的聊天记录,确认一下事情是否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家长可以找个时间和孩子谈谈心。
  最后,谈话要有方法,不要直截了当地问,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平时都有哪些朋友跟自己玩,有没有和自己走得很近的异性朋友。一点一点地引导,听孩子怎么说。如果是男孩,先问问常和自己一起玩的都有哪些男孩,再问问有没有女孩经常跟自己玩。如果是女孩,则反过来问。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问别的孩子有没有主动跟自己孩子玩,而不是问自己孩子有没有主动跟别的孩子玩。问的方式不同,答案也会完全不同。要沉住气,慢慢问,不要特意问,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问,可以是吃饭的时候,边吃边聊;或者是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和孩子互动,边玩边聊;或者是做家务的时候,叫孩子一起做家务,边做边聊;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借助电视里的情节,伺机引入话题,边看边聊。
  方式对、时机合适才能问出实情。当家长和老师问出确实有异性和孩子交流比较频繁甚至密切的时候,一定要准确下定义,“偷换概念”让孩子明白那只是友谊,“转移话题”往学习方面引导,告知孩子交流学习是应该的,但只限于交流学习,并引导孩子要以学习为主。
  和男孩家长交流了一番后,家长心里有了底,商定好,晚上找个时间与孩子谈一谈。
  第二天一大早,男孩家长打来电话,讲述了与孩子交流的过程。家长趁洗碗的时候让孩子一起帮忙做家务,边洗碗边引导,一开始孩子不承认,后来慢慢坦白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男孩家长没有过激反应,而是告诉孩子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责任,作为家长,工作、照顾孩子是家长的责任,作为学生,学习是最大的责任。
  男女生交往过于频繁这种事,说深说浅都不合适,只有从责任、知识、学习方面晓之以理。也不能只谈危害,如果只是谈危害,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毕竟孩子太小,缺乏分辨能力,一旦进入误区,歪曲了正常的恋爱意识,容易留下阴影。
  后来我专门上了一节班会课,谈到了人类的起源,祖先由猿猴演化而来,那时人类只穿着简单的树叶,男女之间也没有觉得尴尬;谈到了中学时期要学习的生物学里的人体图,没有任何衣物遮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自己的内在结构;谈到了父母组建家庭,如何有了孩子;谈到了解剖尸体,医学上进行人体研究都是没有穿衣服的,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最后,我话锋一转,告诉孩子,不要对这些太过于好奇,以后都会在课堂上学到的。现在,大家在一起都是好朋友。一番教导后,慢慢地,班里的“小喇叭”逐渐少了,大家对“谁喜欢谁”这样“喜闻乐见”的小道消息逐渐失去了兴趣,班里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
  真“早恋”与假“早恋”,本质不同,处理方法更不同。让“早恋”远离成长,班主任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策略。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
  责任编辑 何欣容
其他文献
本文将对近10年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人情主义是体现儒家和中国伦理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方法原则,也是一种体现人格提升、人性完满的伦理精神形态。人情主义的伦理本质实际上就是通过心意感通和
一次,新接手一个班,我看着花名册点名认学生,一个“朏”字成了拦路虎,一时不知怎么读,只好用铅笔在名字前面画了个圈,跳了过去,待把所有学生名字都点到了,我最后问:“谁的名没点到?”一个女孩举手。我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高朏(fěi)。”“你的名字真特别。”然后,我从容地给这个字注上音,避免了不会读学生名字的尴尬。下课后,我赶紧查字典:朏,新月开始发光。  后来,每新接一个班,我都提前查看花名
其实孩子最大的负担归根结底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过高的期望。因为有期待,所以老师将原本不难的教材人为拔高,以便比别班的孩子技高一筹;因为有比较,家长不得不疲于奔命,满城报考培优班、补习班;因为有需求,社会需要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给予他们更优质的资源,使其尽早、尽快成长起来……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期待,最终转化成巨大的压力,让本该缓慢、安静的教育变得急躁、焦虑起来,让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学生不堪重负。  
小文本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那张爱说爱唱歌的小嘴巴,特别惹人喜爱,班级因她的存在而增添了许多生气。  可是,自开学以来,小文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无精打采,交流答非所问,作业乱七八糟,甚至还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其他同学恶语相向、大打出手,搅得原本文明和谐的班级乌烟瘴气,成了一个“刺头”。  我留心观察她好长一段时间,也試着走近她,想努力找出根源所在,进而帮助她,可是
人文社会科学以“广义的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具有“自为性”、“异质性”和更大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因而其可知性、可预言性受到更为明显的局限。近、现
作业治疗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瘫患儿由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言语、行为、认知、智力等缺损,很大程度坞影响了患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