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昆明的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扩张发展阶段,面临着难得的提速成长机遇期。随着新昆明建设的快速推进,昆明文化产业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地域特色 文化需求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和国家战略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以来,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一系列部署,前不久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把文化生产力放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文化中国”建设正在有力推进。
文化产业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产业门类,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逆周期性,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还是最好的产业形态,既是环境友好型,又能拉动消费;既适合高学历人才就业,又能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拉动相关产业。文化产业创造财富、吸纳就业的潜能已经得到充分显现。正因为如此,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提高“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昆明的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扩张发展阶段,面临着难得的提速成长机遇期。随着新昆明建设的快速推进,昆明文化产业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昆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具备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底蕴和基础。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培育、文化品牌打造、资源要素集聚和主导产业集群构建等一系列措施的深入推进,昆明文化产业完全有可能成为拉动昆明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总体思路与基本战略
(一)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与可持续前景的五大优势文化产业(民族风情演艺文化、茶马玉石花卉文化、节庆(节市)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及餐饮文化),成为昆明文化产业的支柱和优先发展领域与增加值主源。
(二)紧跟文化领域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培育文化产业新生长点,发展三大战略性文化产业(数字影视文化、网络游戏与传播文化和数字出版文化)。
(三)抓住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契机,提升文化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动性,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和过渡。如,尝试成立一个“昆明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园”;
(四)谋求文化产业的融合式、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与集聚,创造昆明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推动并实行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会展;推动产业链经营,形成两条跨区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和文化旅游会展产业链)。
(五)以文化兴(扬)市为目标,以培育和提升民众文化需求和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导向创造十个蜚声中外的文化品牌。
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主要任务
(一)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与可持续前景的民族风情演艺文化<茶马玉石花卉文化、节庆(节事)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及餐饮文化等五大优势文化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使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昆明的优势产业,使春城插上文化的翅膀,推动文化扬市。
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运用市场机制,将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自主进行相关文化产品项目开发并制定相关的生产、营销策略,把在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茶马文化、餐饮文化、玉石文化、花卉园艺文化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和优势。滇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玉文化、生态文化等,构成了昆明独特的历史文化主体;春城飞花、民族风情、米线、普洱茶、芦笙等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丰富了昆明文化的内涵。而昆明特色优势文化产业的一个侧面,就突出反映在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茶马文化、餐饮文化、玉石文化、花卉园艺文化等方面。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整合这些文化资源,改变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过分狭小的状况,采取统、放结合的策略,使宝贵的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整合演艺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形式,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演艺产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标志性演艺场所,推动文化强市。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既凝结着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又反映着时代发展对现实生活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感受,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这项目标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艺的内容建设和形式创新,推出高质量的演艺文化精品,推动文化强市目标的实现。
多类型、多渠道发展演艺文艺,培植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娱乐团体和品牌。培植演艺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演艺和娱乐产品体系,创造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新路径。
规划和建设能彰显地方特色并具有普遍吸引力的主题文化公园和与之配套运营的文化节事,使昆明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节事之城(都)”。重点建设三大主题文化公园。将现有的昆明世博园和滇池云南民族村改建、提升为具有鲜明主题含义和时代与区域特色的大型主题公园。可以设立与该主题有关的博物馆,娱乐设施,购物中心,餐厅,还可以根据主题公园的区位设立观光旅游饭店或豪华酒店,还可配合高尔夫设施的建设,建造高级林间别墅和近水演艺舞台和高级会所。在不同季节,可根据当地的花卉物产特点和民族民俗情况举行主题性文化和表演活动(如以花卉、收获、民族节、农历新年等为主题),在晚间安排有特色的音乐秀、激光秀、焰火秀。要使主题公园不仅突出阳光花园式的美景,更要植入让人心醉的人文环境。这种主题公园既可以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为国民提供参观、游览、购物、休闲的场所,更是扩大昆明文化辐射力和全球影响的重要文化平台。主题公园建设要与社区复兴计划和发展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可以在主题公园附近开设豪华民宿和观光饭店以及文化纪念品商店。建议以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聂耳音乐节和郑和文化旅游节为载体,加大节庆的市场化运作力度,增强节庆的群众性和国际性,加快培育品牌节庆。
(二)紧跟文化领域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培育文化产业新生长点,发展数字影视文化、网络游戏与传播文化和数字出版文化三大战略性文化产业,构建三大战略产业的区域交流和交易中心,占领当代文化产业制高点,成为文化新业态的区域运营总部。
(三)推动并实行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的融合和提升,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会展,加快昆明旅游会展文化之都的建设步伐。
四、实施策略与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转变和优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主要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引导。
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演艺集团公司等文化企业。
加快文化产业的立法进程,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制度。建立规范的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使文化产业逐步走向自律的、健康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制定和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文化建设项目,优先安排、优先保证;对群众自发组织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全力支持、提供便利。
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投入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力量一定是来自民间的自发性力量。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发展创新型文化产业
(四)推动科技开发,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重视和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浩然,雷琛烨.文化产业管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张晓明.200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地域特色 文化需求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和国家战略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以来,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一系列部署,前不久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把文化生产力放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文化中国”建设正在有力推进。
文化产业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产业门类,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逆周期性,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还是最好的产业形态,既是环境友好型,又能拉动消费;既适合高学历人才就业,又能与新兴技术相结合,拉动相关产业。文化产业创造财富、吸纳就业的潜能已经得到充分显现。正因为如此,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提高“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昆明的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扩张发展阶段,面临着难得的提速成长机遇期。随着新昆明建设的快速推进,昆明文化产业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昆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具备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底蕴和基础。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培育、文化品牌打造、资源要素集聚和主导产业集群构建等一系列措施的深入推进,昆明文化产业完全有可能成为拉动昆明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总体思路与基本战略
(一)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与可持续前景的五大优势文化产业(民族风情演艺文化、茶马玉石花卉文化、节庆(节市)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及餐饮文化),成为昆明文化产业的支柱和优先发展领域与增加值主源。
(二)紧跟文化领域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培育文化产业新生长点,发展三大战略性文化产业(数字影视文化、网络游戏与传播文化和数字出版文化)。
(三)抓住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契机,提升文化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动性,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和过渡。如,尝试成立一个“昆明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园”;
(四)谋求文化产业的融合式、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与集聚,创造昆明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推动并实行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会展;推动产业链经营,形成两条跨区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和文化旅游会展产业链)。
(五)以文化兴(扬)市为目标,以培育和提升民众文化需求和占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为导向创造十个蜚声中外的文化品牌。
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主要任务
(一)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与可持续前景的民族风情演艺文化<茶马玉石花卉文化、节庆(节事)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及餐饮文化等五大优势文化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使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昆明的优势产业,使春城插上文化的翅膀,推动文化扬市。
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运用市场机制,将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自主进行相关文化产品项目开发并制定相关的生产、营销策略,把在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茶马文化、餐饮文化、玉石文化、花卉园艺文化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和优势。滇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玉文化、生态文化等,构成了昆明独特的历史文化主体;春城飞花、民族风情、米线、普洱茶、芦笙等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丰富了昆明文化的内涵。而昆明特色优势文化产业的一个侧面,就突出反映在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茶马文化、餐饮文化、玉石文化、花卉园艺文化等方面。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整合这些文化资源,改变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过分狭小的状况,采取统、放结合的策略,使宝贵的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整合演艺文化资源,创新内容和形式,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演艺产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标志性演艺场所,推动文化强市。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既凝结着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又反映着时代发展对现实生活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感受,能够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这项目标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艺的内容建设和形式创新,推出高质量的演艺文化精品,推动文化强市目标的实现。
多类型、多渠道发展演艺文艺,培植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娱乐团体和品牌。培植演艺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演艺和娱乐产品体系,创造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新路径。
规划和建设能彰显地方特色并具有普遍吸引力的主题文化公园和与之配套运营的文化节事,使昆明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节事之城(都)”。重点建设三大主题文化公园。将现有的昆明世博园和滇池云南民族村改建、提升为具有鲜明主题含义和时代与区域特色的大型主题公园。可以设立与该主题有关的博物馆,娱乐设施,购物中心,餐厅,还可以根据主题公园的区位设立观光旅游饭店或豪华酒店,还可配合高尔夫设施的建设,建造高级林间别墅和近水演艺舞台和高级会所。在不同季节,可根据当地的花卉物产特点和民族民俗情况举行主题性文化和表演活动(如以花卉、收获、民族节、农历新年等为主题),在晚间安排有特色的音乐秀、激光秀、焰火秀。要使主题公园不仅突出阳光花园式的美景,更要植入让人心醉的人文环境。这种主题公园既可以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为国民提供参观、游览、购物、休闲的场所,更是扩大昆明文化辐射力和全球影响的重要文化平台。主题公园建设要与社区复兴计划和发展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可以在主题公园附近开设豪华民宿和观光饭店以及文化纪念品商店。建议以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聂耳音乐节和郑和文化旅游节为载体,加大节庆的市场化运作力度,增强节庆的群众性和国际性,加快培育品牌节庆。
(二)紧跟文化领域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培育文化产业新生长点,发展数字影视文化、网络游戏与传播文化和数字出版文化三大战略性文化产业,构建三大战略产业的区域交流和交易中心,占领当代文化产业制高点,成为文化新业态的区域运营总部。
(三)推动并实行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会展业)的融合和提升,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会展,加快昆明旅游会展文化之都的建设步伐。
四、实施策略与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转变和优化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主要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引导。
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演艺集团公司等文化企业。
加快文化产业的立法进程,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制度。建立规范的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使文化产业逐步走向自律的、健康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制定和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文化建设项目,优先安排、优先保证;对群众自发组织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全力支持、提供便利。
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投入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力量一定是来自民间的自发性力量。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发展创新型文化产业
(四)推动科技开发,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重视和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浩然,雷琛烨.文化产业管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张晓明.200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