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文本“走近”人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小语课本,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各种类型的记叙文:扣人心弦的叙事篇,别具特色的景物篇,尽显风采的人物篇……近日借着探究“人物篇”课文教学的一股东风,认真聆听了高年级“人物篇”展示课,着实对这类课文进行了更深一层地研究和探讨。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品析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呢?从姜老师执教的《钱学森》、朱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许老师执教的《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课堂中深受启迪:
  一、品读人物语言,触摸人物心灵
  俗话说:“言为心声”。在“人物篇”的课文中,教师如能敏锐地捕捉住人物的语言,指导学生品读、感悟,便能与人物进行有效地心灵对话,从而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钱学森》一课,姜老师首先抓住了本课最为关键的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来指导学生品读。姜老师精心设计,有坡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真正读懂人物语言,读懂钱学森的心声。
  问题1:钱学森站在甲板上,内心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为什么说祖国让他“魂牵梦绕”呢?俗话说“言为心声”,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钱学森说的话,我们来体会一下。
  问题2:要想读懂人物的语言,就要放入文中读,了解说这句话时的背景情况。现在就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了解第一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问题3:要想读懂人物的语言,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用心感受。你再来读钱学森的话,用心感受一下,能选用一组关联词,说说当时钱学森的心声吗?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是……而是……
  学生在老师一步一步地指导下,认真品读着钱学森的话,感受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他时刻记着自己是个中国人,他放弃了金钱、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一流的科研设备,进而感受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二、挖掘课文留白,体会人物情感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阅读,就会发现有不少地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们老师能将这些空间巧妙的利用起来,给课文留白处着上精彩的一笔,我想,学生会对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更加深入,课文留白处也将会更加的精彩纷呈。
  如《钱学森》一课,在学生明白美国政府是绝不会让钱学森回国的,并对其威逼利诱所做的一切时,姜老师及时抛出一个问题——
  出示:此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钱学森说:
  在此过程中,姜老师让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说出简短的一段话,通过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丰富人物资料,烘托人物形象
  教师拓展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在“人物篇”课文的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人物的相关资料(人物的语言、人物的故事、人物的作品……)有机地丰富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及了解,从而进一步烘托了人物形象。
  如《钱学森》一课中,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的艰难,他受到了百般阻挠。让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来说说,钱学森回国道路上遇到哪些的艰难?(出示资料)
  他们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起读。 进而突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
  从以上案例来看,学生阅读了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人物,对其性格、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又一次清晰高大起来。
  四、给予练笔平台,抒发内心情感
  口说百遍,不如手写一回。课堂上对人物的“说”是琐碎的,是多侧面的,是来自不同人的不同感悟。“写”是整合,是从血肉到灵魂归位的重塑,是来自一个人的沉思,是对一个形象的立体感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写出对人物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学习人物、欣赏人物。
  如:许老师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最后环节这样设计:同学们,此时此刻,瞻仰着李时珍的像,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出示李时珍画像)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丁有宽先生曾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三位老师都注重了读写结合,把握住练笔的契机,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了小练笔。让读与写浑然一体,让小练笔成为学生宣泄内心感受的渠道,而绝对不是一种强迫性的附加的“工作”。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次品评的过程,认识也就更为清晰,进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在教学中,抓住不同的点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首先是让学生能尽快地“亲近”文本。然后在层层深入的过程中“走近”人物,在品、说、读、写的过程中“走进”形象的内心,和人物进行心灵沟通,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和厚重。让人物在每一个教学引导点上“舞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成为主角,不仅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更能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可谓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单位:扬州育才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一、阅读教学增效教辅的教学策略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接受启蒙教育,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积极
立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平台,我区教育事业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苏南一流教育强区”。在新的奋进历程中,我们将把握特征、明晰任务、增强能力、抓住重点,深入推进京口教育
品德教育伙伴组织(CEP,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曾对品德教育做出过简洁而合理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努力。2010 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也指出,学校品德教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深远意义上讲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类型之一,但人们对其认识不一。基于北京市房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提炼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五大功能系统:提升农民话语权,提高农民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它更多的意义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种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谈素质教育,据编者看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势力过于强大,真正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学校风毛麟角,至于长期坚持素质教育的学校尤其少见。苏州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是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