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乡县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境内有金山而定名沿用至今。正是这种优越的历史环境才孕育出了众多的名人志士,如西汉时期一代名将彭越;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王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土王杰等。
金乡县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境内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并且素有“曲香艺海”之称,不仅有戏曲——金乡花鼓、四平调等还有曲艺——山东落子、山东琴书、渔鼓两夹弦、坠子、快书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中四平调被誉为“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一、四平调简介
四平调系《淮北花鼓》演变而成。花鼓戏迄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剧种。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时期花鼓戏就在城乡出现。男挎花鼓,边唱边舞;女角色(多是男扮女装)头顶绣球,两条飘带垂于胸前,脑后梳一条大辫子垂于臀部。一人多角色,时出时进,借以表达角色。以击鼓代打节奏,另有大锣、小锣、铙釵作为间接锣鼓,无弦乐伴奏。旧社会,人们把花鼓戏污蔑成淫词烂调,屡被禁演取缔。为了生存,艺人们将花鼓戏易名“文明花鼓”、“花鼓叮当”敷衍演出。解放前,花鼓戏已在苏、鲁、豫、皖交界处遍布城乡。“听见花鼓响,锅饼贴在门框上。”,“花鼓班子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这是当时流传的顺口溜,充分说明了广大群众对花鼓戏的喜爱。后来人们又以花鼓戏“平调”板式为基础,吸收了评剧、豫剧及京剧的部分唱腔,加上弦乐伴奏,形成了“四拼调”。因其唱腔四平八稳,四句旋律一合,故改名为“四平调”,从此,由“打地摊”搬上舞台演出。解放后,该班巡回到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集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为此,四平调被金乡县人民政府接纳,正式成立了“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剧团曾在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二、历史渊源
艺人俗称“戏子”,在旧社会为下九流,不仅生活上没有保障,而且,政治上也没有地位。杜学诗、张继德等民间艺人饱尝了人间沧桑之苦。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把花鼓戏污蔑成淫词烂调,屡被禁演。为了生存,杜学诗先生将花鼓改成了“文明花鼓”、“花鼓叮当”应付演出。以后,又在商丘参加了周玉振、王汉臣、徐君海、刘汉培等花鼓艺人组织的花鼓班,切磋技艺,深入钻研,进行改革。
四平调是以花鼓戏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曲剧、两夹弦、京剧等部分唱腔,以及锣鼓经,用一把六棱二胡,将弦定bA调6—3伴奏,创造出“四句一合”的基本格式。“四拼调”因其唱腔四平八稳,后被定名“四平调”。由“打地摊”而改为登上舞台演出。1950年春天,到了江苏省丰县演出,被留下成为“丰县五区四平调剧团”。
1950年剧团巡回演出到山东金乡鸡黍集,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后被中共金乡县委接纳,命名为“金乡县四平调前进剧社”,1956年,改名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
随着剧社扩大,人员增加,生、旦、净、末各个行当逐渐配齐,由原来只能演生旦戏、生活戏,逐渐可以演帝王将相的大戏,如《孟丽君》、《小八义》、《金鞭记》、《千里驹》等,新编、移植的剧目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舞台上。
1954年,山东省文化厅举行戏曲会演,该团挖掘了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小借年》(由武鼓状元张继德老人口述)参加了演出,杜庆喜扮演王汉喜,刘玉芝扮演爱姐,杜雪琴扮演嫂子,演出效果极佳,赢得好评,并获了奖。
1955年,省里派来了奚道勇同志为剧团的业务辅导员,在团委会的积极配合下,移植了不少省里推荐和国家出版部门正式出版的剧目:如《小姑贤》、《两狼关》、《戚继光斩子》、《梁山将》、《盘夫索夫》、《西厢记》、《秦香莲》等,同时改编演出了连台本戏《千里驹》。
1956年,按照国家规定,这个团履行全国民间职业剧团的登记手续,从此,他们由划分制改为固定工资制。
同年8月,山东省文化厅举行了第二届戏曲会演,省戏研室编剧邓金禄同志来到这个剧团,根据花鼓的传统剧目改编了《刘芳福借银》和《小二门》参加了会演,刘玉芝获表演二等奖,崔怀君、杜雪琴、庞素梅获表演三等奖。另外,还获得音乐拌奏奖。为济宁地区争得了荣誉。
1957年,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戏剧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提倡上演现代戏。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了革命历史剧《英雄母亲》,配合形势教育,演出现代戏《刘介梅忘本回头》、《台湾烽火》、《钢铁挂帅》等剧均参加了济宁地区文化局举办的现代戏曲会演。
1960年10月,在济南市为全省积极份子代表大会慰问演出期间,为李先念、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及省委领导演出了四平调优秀剧目《陈三两爬堂》,受到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
同年,济宁地区文化局举行戏曲会演,参加了自己创作的大型革命历史剧《战羊山》。被评为剧本创作奖和集体演出奖,又代表济宁市参加了山东省文化厅举办的戏曲会演,获得好评。
1976年,他们对《湖上红莲》,进行了大胆改革。不但板式和曲調上有所发展、创新,而且在男女对唱上,有了新的尝试。音乐伴奏,根据人物感情和身段表演进行过门的伴奏压缩、延伸和移位等多种不同创作方法,大大丰富了四平调的旋律,加强了音乐的美感性。乐器配备上,在原有高胡、二胡、笙笛、大三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扬琴、琵琶、大提琴、中阮、长笛、黑管等西洋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配器,效果良好。
1972年,这个团为了上山下乡服务,减轻群众负担,制作了八辆板车组成的流动舞台,为剧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1975年,济宁市文化局举行青年演员戏曲会演,该团演出的《画皮》,青年演员李梅获表演一等奖,李桂华获表演二等奖。后来,李梅当选为济宁市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1982年,朱广英先后创作了《谢媒人》、《谁当家》、《小团圆》。在省文化厅举行的第一届戏剧目会演上,《小团圆》获剧本创作一等奖,《谢媒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谁当家》获剧本创作三等奖。李玉珍获得导演奖,李梅获表演一等奖,杨建华获表演二等奖,刘翚、朱广英获音乐设计奖。乐队获伴奏奖、胡建斌获布景设计奖。后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单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往往关心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着GDP的增长,却忘记了一种被称为“非物质”的文化,致使地方戏曲被冷落,经济收入逐渐降低,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出现了演员不愿演,观众不愿看的尴尬局面。
1987年,由于种种原因,经县委常委研究,撤销金乡四平调剧团,所属人员被安排到其他单位工作
三、艺术特色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它生于民间,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以鲜明的宫调式为特征,在曲调上,以五声音阶为主干,少有其它族外音调,在语言上,具有典型的鲁西南韵味,吸收、消化能力极强,它曲调优美,演唱特点更为突出,擅长演一些生活气息浓、性格鲜明的古装和现代戏。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麗,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它说中有唱,唱中有说。 它以六棱高胡为主弦,将弦定为bA或A调。6——3弦伴奏,多用宫调式。其它配乐有二胡、笙、笛、三弦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定为常用板式:
一、〔平板〕分男女快慢〔平板〕均为2/4拍。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二、〔直板〕包括〔直板〕、〔直垛板〕、〔直板哭腔〕均为1/4节拍。
三、〔念板〕包括〔念板〕和〔货郎调〕均为1/4节拍。
四、〔散板〕包括〔散板〕、〔引板〕、〔叫板〕、〔散板哭腔〕。
五、〔锣鼓冲〕属紧打慢唱,类似豫剧武梆子。
六、另有〔河南溜〕、〔丰县溜〕、〔过舒子〕多属特种情感时演唱。
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也叫平板二黄,它是从安徽青阳腔的滚调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京剧传统剧目中除了花脸行当外,其他各行当均有四平调唱腔。四平调唱腔与二黄原板相近,兼备了西皮二黄两种风格的腔调,京胡要用二黄把位伴奏。四平调的板式不多,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板式,而这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行进速度上有别。我们把中速节奏的称之为四平调原板,把慢节奏的称之为四平调慢板。
四平调的唱腔和节奏的变化自由灵活,不管多么复杂和不规则的唱词都可以用四平调来演唱,四平调与二黄声腔最大的不同就是上下句的落音十分随意,如四平调唱腔的上句、下句都可以落在"2"音上,上句又可以落在"6"音上,下句可以落在"1"音上。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调就是四平调唱腔。四平调与二黄唱腔的连接十分谐和。四平调的旋律委婉缠绵,华丽多姿,适合表达多样的情感。京剧旦角行当的各个流派都有别具一格的四平调唱段。
四、代表人物及演出特色
(一)刘玉芝,女,1933年生,河南郸城县人,四平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玉芝本不姓刘,生父姓于,因家境贫寒,1939年在她7岁那年父亲便把她送到河南商丘跟随花鼓艺人刘汉培学戏,于是随师傅改姓刘。在她8岁时,已开始登台演出,并在《汗衫记》中饰演二主角丫环迎春。17岁那年,刘玉芝跟随剧团成员加入成武四平调剧团,随后跟随李玉田学戏,由于她勤奋好学,基本功扎实,噪音高昂,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唇尖舌巧,扮相俊美,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深受内行和观众的喜爱,渐渐地她成为团里的台柱子,她擅长花旦、青衣。1951年,刘玉芝转投加入金乡县前进剧社,后改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并在此“扎根”。
1954年,刘玉芝参加山东省戏曲会演,凭借《小借年》中爱姐角色的出色表演,荣获表演二等奖,所演剧目并;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56年参加山东省文化局举办的第二届戏曲会演,刘玉芝凭借《刘芳福借银》中的丫环角色和《小二门》中的桂姐的角色,获得表演一等奖。1959年她参加济宁地区调演大会连夜赶排新剧目《战羊山》,获得演员奖。
(二)刘玉香,女,1964年生于金乡县鸡黍镇马集村人,四平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976年考入金乡县四平调剧团,1984年调入文化馆分管群众文化工作。刘玉香性格泼辣,敢想敢干,聪明好学,模仿力很强,只要她喜欢的唱腔,一学就会。先后拜杜雪亭、胡志琴、杜庆贤为师,她多才多艺,不仅能唱‘四平调’,京剧,予剧,评剧,黄梅戏以及歌曲等,也都非常出色。1979年,扮演《小包公》大嫂,《女驸马》扮演冯素珍,《画皮》中扮演王生,《断桥》的白素贞。
2004年参加河南省梨园春擂台赛获得263期擂主。2005年曾在河南省电视台首届擂响中国,参加决赛获得优秀奖,被观众誉为大蒜之乡,戏曲名家。2005年在金乡成功举办了刘玉香个人演唱会。
金乡县四平调从起源到形成,从兴盛到濒危,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而金乡县四平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的状况,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去“抢救”这种地方戏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去挖掘、去探寻地方戏曲的新价值、新意义。为了不让这种国家级的瑰宝在世界上消失,我们应该为地方戏曲去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金乡县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境内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并且素有“曲香艺海”之称,不仅有戏曲——金乡花鼓、四平调等还有曲艺——山东落子、山东琴书、渔鼓两夹弦、坠子、快书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中四平调被誉为“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一、四平调简介
四平调系《淮北花鼓》演变而成。花鼓戏迄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剧种。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时期花鼓戏就在城乡出现。男挎花鼓,边唱边舞;女角色(多是男扮女装)头顶绣球,两条飘带垂于胸前,脑后梳一条大辫子垂于臀部。一人多角色,时出时进,借以表达角色。以击鼓代打节奏,另有大锣、小锣、铙釵作为间接锣鼓,无弦乐伴奏。旧社会,人们把花鼓戏污蔑成淫词烂调,屡被禁演取缔。为了生存,艺人们将花鼓戏易名“文明花鼓”、“花鼓叮当”敷衍演出。解放前,花鼓戏已在苏、鲁、豫、皖交界处遍布城乡。“听见花鼓响,锅饼贴在门框上。”,“花鼓班子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这是当时流传的顺口溜,充分说明了广大群众对花鼓戏的喜爱。后来人们又以花鼓戏“平调”板式为基础,吸收了评剧、豫剧及京剧的部分唱腔,加上弦乐伴奏,形成了“四拼调”。因其唱腔四平八稳,四句旋律一合,故改名为“四平调”,从此,由“打地摊”搬上舞台演出。解放后,该班巡回到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集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为此,四平调被金乡县人民政府接纳,正式成立了“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剧团曾在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二、历史渊源
艺人俗称“戏子”,在旧社会为下九流,不仅生活上没有保障,而且,政治上也没有地位。杜学诗、张继德等民间艺人饱尝了人间沧桑之苦。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把花鼓戏污蔑成淫词烂调,屡被禁演。为了生存,杜学诗先生将花鼓改成了“文明花鼓”、“花鼓叮当”应付演出。以后,又在商丘参加了周玉振、王汉臣、徐君海、刘汉培等花鼓艺人组织的花鼓班,切磋技艺,深入钻研,进行改革。
四平调是以花鼓戏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曲剧、两夹弦、京剧等部分唱腔,以及锣鼓经,用一把六棱二胡,将弦定bA调6—3伴奏,创造出“四句一合”的基本格式。“四拼调”因其唱腔四平八稳,后被定名“四平调”。由“打地摊”而改为登上舞台演出。1950年春天,到了江苏省丰县演出,被留下成为“丰县五区四平调剧团”。
1950年剧团巡回演出到山东金乡鸡黍集,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后被中共金乡县委接纳,命名为“金乡县四平调前进剧社”,1956年,改名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
随着剧社扩大,人员增加,生、旦、净、末各个行当逐渐配齐,由原来只能演生旦戏、生活戏,逐渐可以演帝王将相的大戏,如《孟丽君》、《小八义》、《金鞭记》、《千里驹》等,新编、移植的剧目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舞台上。
1954年,山东省文化厅举行戏曲会演,该团挖掘了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小借年》(由武鼓状元张继德老人口述)参加了演出,杜庆喜扮演王汉喜,刘玉芝扮演爱姐,杜雪琴扮演嫂子,演出效果极佳,赢得好评,并获了奖。
1955年,省里派来了奚道勇同志为剧团的业务辅导员,在团委会的积极配合下,移植了不少省里推荐和国家出版部门正式出版的剧目:如《小姑贤》、《两狼关》、《戚继光斩子》、《梁山将》、《盘夫索夫》、《西厢记》、《秦香莲》等,同时改编演出了连台本戏《千里驹》。
1956年,按照国家规定,这个团履行全国民间职业剧团的登记手续,从此,他们由划分制改为固定工资制。
同年8月,山东省文化厅举行了第二届戏曲会演,省戏研室编剧邓金禄同志来到这个剧团,根据花鼓的传统剧目改编了《刘芳福借银》和《小二门》参加了会演,刘玉芝获表演二等奖,崔怀君、杜雪琴、庞素梅获表演三等奖。另外,还获得音乐拌奏奖。为济宁地区争得了荣誉。
1957年,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戏剧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提倡上演现代戏。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了革命历史剧《英雄母亲》,配合形势教育,演出现代戏《刘介梅忘本回头》、《台湾烽火》、《钢铁挂帅》等剧均参加了济宁地区文化局举办的现代戏曲会演。
1960年10月,在济南市为全省积极份子代表大会慰问演出期间,为李先念、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及省委领导演出了四平调优秀剧目《陈三两爬堂》,受到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
同年,济宁地区文化局举行戏曲会演,参加了自己创作的大型革命历史剧《战羊山》。被评为剧本创作奖和集体演出奖,又代表济宁市参加了山东省文化厅举办的戏曲会演,获得好评。
1976年,他们对《湖上红莲》,进行了大胆改革。不但板式和曲調上有所发展、创新,而且在男女对唱上,有了新的尝试。音乐伴奏,根据人物感情和身段表演进行过门的伴奏压缩、延伸和移位等多种不同创作方法,大大丰富了四平调的旋律,加强了音乐的美感性。乐器配备上,在原有高胡、二胡、笙笛、大三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扬琴、琵琶、大提琴、中阮、长笛、黑管等西洋乐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配器,效果良好。
1972年,这个团为了上山下乡服务,减轻群众负担,制作了八辆板车组成的流动舞台,为剧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1975年,济宁市文化局举行青年演员戏曲会演,该团演出的《画皮》,青年演员李梅获表演一等奖,李桂华获表演二等奖。后来,李梅当选为济宁市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1982年,朱广英先后创作了《谢媒人》、《谁当家》、《小团圆》。在省文化厅举行的第一届戏剧目会演上,《小团圆》获剧本创作一等奖,《谢媒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谁当家》获剧本创作三等奖。李玉珍获得导演奖,李梅获表演一等奖,杨建华获表演二等奖,刘翚、朱广英获音乐设计奖。乐队获伴奏奖、胡建斌获布景设计奖。后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单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往往关心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着GDP的增长,却忘记了一种被称为“非物质”的文化,致使地方戏曲被冷落,经济收入逐渐降低,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出现了演员不愿演,观众不愿看的尴尬局面。
1987年,由于种种原因,经县委常委研究,撤销金乡四平调剧团,所属人员被安排到其他单位工作
三、艺术特色
四平调以花鼓为基础,同时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剧种的艺术营养,它生于民间,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以鲜明的宫调式为特征,在曲调上,以五声音阶为主干,少有其它族外音调,在语言上,具有典型的鲁西南韵味,吸收、消化能力极强,它曲调优美,演唱特点更为突出,擅长演一些生活气息浓、性格鲜明的古装和现代戏。女声在质朴之中不失委婉俏麗,男声则高昂豪放、刚柔兼备,保留着较强的说唱特征,它说中有唱,唱中有说。 它以六棱高胡为主弦,将弦定为bA或A调。6——3弦伴奏,多用宫调式。其它配乐有二胡、笙、笛、三弦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定为常用板式:
一、〔平板〕分男女快慢〔平板〕均为2/4拍。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二、〔直板〕包括〔直板〕、〔直垛板〕、〔直板哭腔〕均为1/4节拍。
三、〔念板〕包括〔念板〕和〔货郎调〕均为1/4节拍。
四、〔散板〕包括〔散板〕、〔引板〕、〔叫板〕、〔散板哭腔〕。
五、〔锣鼓冲〕属紧打慢唱,类似豫剧武梆子。
六、另有〔河南溜〕、〔丰县溜〕、〔过舒子〕多属特种情感时演唱。
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也叫平板二黄,它是从安徽青阳腔的滚调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京剧传统剧目中除了花脸行当外,其他各行当均有四平调唱腔。四平调唱腔与二黄原板相近,兼备了西皮二黄两种风格的腔调,京胡要用二黄把位伴奏。四平调的板式不多,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板式,而这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行进速度上有别。我们把中速节奏的称之为四平调原板,把慢节奏的称之为四平调慢板。
四平调的唱腔和节奏的变化自由灵活,不管多么复杂和不规则的唱词都可以用四平调来演唱,四平调与二黄声腔最大的不同就是上下句的落音十分随意,如四平调唱腔的上句、下句都可以落在"2"音上,上句又可以落在"6"音上,下句可以落在"1"音上。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调就是四平调唱腔。四平调与二黄唱腔的连接十分谐和。四平调的旋律委婉缠绵,华丽多姿,适合表达多样的情感。京剧旦角行当的各个流派都有别具一格的四平调唱段。
四、代表人物及演出特色
(一)刘玉芝,女,1933年生,河南郸城县人,四平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玉芝本不姓刘,生父姓于,因家境贫寒,1939年在她7岁那年父亲便把她送到河南商丘跟随花鼓艺人刘汉培学戏,于是随师傅改姓刘。在她8岁时,已开始登台演出,并在《汗衫记》中饰演二主角丫环迎春。17岁那年,刘玉芝跟随剧团成员加入成武四平调剧团,随后跟随李玉田学戏,由于她勤奋好学,基本功扎实,噪音高昂,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唇尖舌巧,扮相俊美,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深受内行和观众的喜爱,渐渐地她成为团里的台柱子,她擅长花旦、青衣。1951年,刘玉芝转投加入金乡县前进剧社,后改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并在此“扎根”。
1954年,刘玉芝参加山东省戏曲会演,凭借《小借年》中爱姐角色的出色表演,荣获表演二等奖,所演剧目并;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56年参加山东省文化局举办的第二届戏曲会演,刘玉芝凭借《刘芳福借银》中的丫环角色和《小二门》中的桂姐的角色,获得表演一等奖。1959年她参加济宁地区调演大会连夜赶排新剧目《战羊山》,获得演员奖。
(二)刘玉香,女,1964年生于金乡县鸡黍镇马集村人,四平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976年考入金乡县四平调剧团,1984年调入文化馆分管群众文化工作。刘玉香性格泼辣,敢想敢干,聪明好学,模仿力很强,只要她喜欢的唱腔,一学就会。先后拜杜雪亭、胡志琴、杜庆贤为师,她多才多艺,不仅能唱‘四平调’,京剧,予剧,评剧,黄梅戏以及歌曲等,也都非常出色。1979年,扮演《小包公》大嫂,《女驸马》扮演冯素珍,《画皮》中扮演王生,《断桥》的白素贞。
2004年参加河南省梨园春擂台赛获得263期擂主。2005年曾在河南省电视台首届擂响中国,参加决赛获得优秀奖,被观众誉为大蒜之乡,戏曲名家。2005年在金乡成功举办了刘玉香个人演唱会。
金乡县四平调从起源到形成,从兴盛到濒危,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而金乡县四平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的状况,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去“抢救”这种地方戏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去挖掘、去探寻地方戏曲的新价值、新意义。为了不让这种国家级的瑰宝在世界上消失,我们应该为地方戏曲去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