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公共领域的概念引入我国之后,关于其与媒介公共性的研究一直成为理论学者和业务领域的热点,这种关联性的研究不仅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公共领域”理论框架上,也研究了“公共”两个字对媒介的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变革,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下,传播媒介的转型不断推进,“公共”这个概念又重新被定义为媒介转型的一个方向。本文从“公共领域”概念入手,以电视民生新闻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困境和出路。
民生新闻的发展概况
2001年,深圳《晶报》创立,该报号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从此之后,在全国的媒体上,“民生新闻”概念蔚然成风。《南京零距离》等一批被后来视作民生新闻研究样本的节目陆续与观众见面。“关注百姓生活,讲述民生疾苦”成了媒体聚焦的热点。对于受众而言,这样的新闻样式迅速得到观众的喜欢,一批电视民生节目相继创造了收视高峰。
虽然各地电视民生节目的名字与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具有几个共同的特性。
在内容设计上讲究人情味。“人文关怀”的民生新闻备受青睐,于是我们在电视上就看到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助人为乐等题材的新闻节目。毋庸讳言,这种对人情冷暖的关照,的确在情感上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表达形式上讲究平民化。由于在内容选择的定位上多为关注百姓生活,所以民生新闻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一改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新闻播报方式。类似邻家好友在身边讲述发生在周围的新鲜趣事儿,这种平民化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更乐于接受。
在价值选择上的接近性。民生新闻在新闻价值选择上更强调接近性,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儿被搬上荧屏,在价值选择上,让观众消除接受内容上的落差,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关照百姓生活。正是在内容、形式与价值选择上的接地气,使得民生新闻迅速占领收视市场,不仅收视率可观,广告创收也水涨船高。在双重激励下,全国电视台陆续推出新节目,民生新闻成为各大电视台的重点节目。
然而,随着大批节目推陈出新,民生新闻的同质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继续吸引观众关注,民生新闻的制作应更加注重内容为王,不断提升节目整体水平。
面对移动端民生节目的弱点
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互联网到移动媒体的更迭,带给传统媒体的不仅仅是市场被抢占、收视人群被瓜分,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颠覆。而在这种逐渐形成主流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方式面前,传统媒体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弱点。
传播模式变革,定位转换模糊
在新的技术变革之下,传统的媒介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变模式,对传统媒体的内容输出方式形成正面冲击。在传统媒体兴盛的时代,在传播关系上确立了“我说你看”的传播模式,随着传播技术、接受方式的发展,虽然这种传播关系逐步发展、演进,特别是媒体融合概念提出之后,传统媒体逐步地接受甚至主动改变输出模式,但就目前传统媒体总体情况来看,其定位的转换却并未完全明确,一些媒体机构仅仅是在平台上进行了整合,人员队伍进行了重组,而在思维方式上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换句话说,“互联网思维”仍然停留在应用阶段,而非真正融合进新闻的采访、制作和播报过程当中。
线性传播造成时效困局
电视节目属于转瞬即逝的线性传播模式,其制作和播出上的要求使得电视节目固定在某个时间点开始播出。随着技术变革,点播和回看功能已经出现,而且直播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新闻要求进行,但就目前而言,直播成本和技术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能立即进行,特别是针对百姓生活的“琐事”,所以在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上,电视仍然要借助于新媒体力量,而电视节目更多地在新闻的“第二落点”做文章,这就造成了信息流的滞后,形成了电视传播在时效上的困境。
公共新闻能否成为电视
民生新闻转型的选择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所体现出的弱点直接影响到栏目的运作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首当其冲。为了迎合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各地电视民生节目积极寻求转型之道,有通过开设版块增强互动的、有频繁做线下活动的等,但总结起来,更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只是将视点集中在了表现形式的变化上,而非在新闻理念上有所突破。于是,无论是理论研究领域还是新闻行业内部,“公共新闻”“公民新闻”等概念又被提出来,试图重构电视新闻的本位概念。
“公共新闻”理念的适用性
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念的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JayRosen教授,他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阅读或者观看这些问题”。
“公共新闻”概念提出之后,曾经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新闻界引起了讨论和研究的热潮。“公共新闻”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虽然相对较晚,但在理论研究领域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现实的新闻实践中,《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離》等民生新闻栏目纷纷祭出“公共新闻”的旗帜。出于我国电视民生栏目的定位,“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等等似乎与“公共新闻”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初衷不谋而合,民生新闻在我国新闻生态及新闻实践中,全面、客观地呈现多种民生问题,成为沟通政府、大众和媒体的桥梁和纽带,反映民众的切实生活需求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帮助受众解决诸多生活难题,受到大众青睐的同时,提高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信息的单一播报,特别是在面对收视率、经营指标时,民生新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的影响,但在民生新闻节目的运作过程中,应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公共”之意,议程设置与民意表达相结合
因为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公共新闻”理念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并不代表不具备借鉴意义。目前,民生新闻在面对内容更新的命题下,纷纷提出“大民生”概念,抛却鸡毛蒜皮的琐事,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與论引导力量和监督力量,对百姓民生的诸多问题解决大有帮助。因此,把新闻媒体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涉及民生领域的宽泛话题上,这些话题正是涉及公共管理空间、公共意见的具体表象,所以在这一点上,民生新闻的“公共新闻”尝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移动端口互联网空间存在这大量的民意表达,这其中有群众关于公共事件的评论,也有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甚至谣言。在对待这些公共意见时,民生新闻在借鉴“公共新闻”理念的同时,设置好议程,形成正向的與论引导,激浊扬清,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既让民意充分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同时通过议程设置,有效地发挥與论引导作用,才是民生新闻面对“公共新闻”时的正确选择。
现代传播技术的加速演进,使得传播理论的更新速度同步加快,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民生新闻转型是行业所需,也是时代所需。正确地运用“公共新闻”理念对新闻事件的指导意义,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其理论的适用性、科学性,才能在转型的道路上实现突围。
(作者单位:东莞广播电视台)
民生新闻的发展概况
2001年,深圳《晶报》创立,该报号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从此之后,在全国的媒体上,“民生新闻”概念蔚然成风。《南京零距离》等一批被后来视作民生新闻研究样本的节目陆续与观众见面。“关注百姓生活,讲述民生疾苦”成了媒体聚焦的热点。对于受众而言,这样的新闻样式迅速得到观众的喜欢,一批电视民生节目相继创造了收视高峰。
虽然各地电视民生节目的名字与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具有几个共同的特性。
在内容设计上讲究人情味。“人文关怀”的民生新闻备受青睐,于是我们在电视上就看到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助人为乐等题材的新闻节目。毋庸讳言,这种对人情冷暖的关照,的确在情感上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表达形式上讲究平民化。由于在内容选择的定位上多为关注百姓生活,所以民生新闻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一改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新闻播报方式。类似邻家好友在身边讲述发生在周围的新鲜趣事儿,这种平民化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更乐于接受。
在价值选择上的接近性。民生新闻在新闻价值选择上更强调接近性,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儿被搬上荧屏,在价值选择上,让观众消除接受内容上的落差,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关照百姓生活。正是在内容、形式与价值选择上的接地气,使得民生新闻迅速占领收视市场,不仅收视率可观,广告创收也水涨船高。在双重激励下,全国电视台陆续推出新节目,民生新闻成为各大电视台的重点节目。
然而,随着大批节目推陈出新,民生新闻的同质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继续吸引观众关注,民生新闻的制作应更加注重内容为王,不断提升节目整体水平。
面对移动端民生节目的弱点
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互联网到移动媒体的更迭,带给传统媒体的不仅仅是市场被抢占、收视人群被瓜分,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颠覆。而在这种逐渐形成主流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方式面前,传统媒体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弱点。
传播模式变革,定位转换模糊
在新的技术变革之下,传统的媒介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去中心化”的信息流变模式,对传统媒体的内容输出方式形成正面冲击。在传统媒体兴盛的时代,在传播关系上确立了“我说你看”的传播模式,随着传播技术、接受方式的发展,虽然这种传播关系逐步发展、演进,特别是媒体融合概念提出之后,传统媒体逐步地接受甚至主动改变输出模式,但就目前传统媒体总体情况来看,其定位的转换却并未完全明确,一些媒体机构仅仅是在平台上进行了整合,人员队伍进行了重组,而在思维方式上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换句话说,“互联网思维”仍然停留在应用阶段,而非真正融合进新闻的采访、制作和播报过程当中。
线性传播造成时效困局
电视节目属于转瞬即逝的线性传播模式,其制作和播出上的要求使得电视节目固定在某个时间点开始播出。随着技术变革,点播和回看功能已经出现,而且直播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新闻要求进行,但就目前而言,直播成本和技术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能立即进行,特别是针对百姓生活的“琐事”,所以在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上,电视仍然要借助于新媒体力量,而电视节目更多地在新闻的“第二落点”做文章,这就造成了信息流的滞后,形成了电视传播在时效上的困境。
公共新闻能否成为电视
民生新闻转型的选择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所体现出的弱点直接影响到栏目的运作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首当其冲。为了迎合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各地电视民生节目积极寻求转型之道,有通过开设版块增强互动的、有频繁做线下活动的等,但总结起来,更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只是将视点集中在了表现形式的变化上,而非在新闻理念上有所突破。于是,无论是理论研究领域还是新闻行业内部,“公共新闻”“公民新闻”等概念又被提出来,试图重构电视新闻的本位概念。
“公共新闻”理念的适用性
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念的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JayRosen教授,他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阅读或者观看这些问题”。
“公共新闻”概念提出之后,曾经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新闻界引起了讨论和研究的热潮。“公共新闻”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虽然相对较晚,但在理论研究领域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现实的新闻实践中,《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離》等民生新闻栏目纷纷祭出“公共新闻”的旗帜。出于我国电视民生栏目的定位,“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等等似乎与“公共新闻”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初衷不谋而合,民生新闻在我国新闻生态及新闻实践中,全面、客观地呈现多种民生问题,成为沟通政府、大众和媒体的桥梁和纽带,反映民众的切实生活需求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帮助受众解决诸多生活难题,受到大众青睐的同时,提高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信息的单一播报,特别是在面对收视率、经营指标时,民生新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的影响,但在民生新闻节目的运作过程中,应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公共”之意,议程设置与民意表达相结合
因为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公共新闻”理念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并不代表不具备借鉴意义。目前,民生新闻在面对内容更新的命题下,纷纷提出“大民生”概念,抛却鸡毛蒜皮的琐事,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與论引导力量和监督力量,对百姓民生的诸多问题解决大有帮助。因此,把新闻媒体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涉及民生领域的宽泛话题上,这些话题正是涉及公共管理空间、公共意见的具体表象,所以在这一点上,民生新闻的“公共新闻”尝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移动端口互联网空间存在这大量的民意表达,这其中有群众关于公共事件的评论,也有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甚至谣言。在对待这些公共意见时,民生新闻在借鉴“公共新闻”理念的同时,设置好议程,形成正向的與论引导,激浊扬清,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既让民意充分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同时通过议程设置,有效地发挥與论引导作用,才是民生新闻面对“公共新闻”时的正确选择。
现代传播技术的加速演进,使得传播理论的更新速度同步加快,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民生新闻转型是行业所需,也是时代所需。正确地运用“公共新闻”理念对新闻事件的指导意义,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其理论的适用性、科学性,才能在转型的道路上实现突围。
(作者单位: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