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关系、教学中“大教育”思想的渗透与体现、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过程教学思想、开放性评介、改革的社会参与度、新课程与素质教育、“改革改多久”共八个切入点就新课程研究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基础教育 情感 评价 素质教育
一、新课程中教学双方角色的“互构”
新课程改革要求并没有完全重构师生关系,教师的重要作用仍得以体现,但其地位与角色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一个课堂施教者,变成一个课堂探究活动的指导者;由传统课堂的主导,变成一个参与学生情感体验的普通客体。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传统的“教什么,学什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变成“学什么?怎么学?”要求教学既要充分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一方面,学生要成为真正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不能做一个纯粹的施教者,而应该是指导者。首先,教师是一个真诚的学习者,然后是交流者;其次,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学双方角色的互通与互换,“师而为生,生亦可为师”,这种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与互通及其彼此密切的影响可称为“互构”。
二、新课程中的“大教育”观
要真正树立大教育的思维,必须从整体上突破传统的刚性教学框架,突破教学关系的硬性、定性化,突破课堂的单一化,形成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开放化,教学关系的活跃化。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三点已经摆到前台,表明了大教育思维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明确的阐释。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大”并非“泛”,必须着眼教学需要,切实回归于有意义的教学目的。既要放眼宇宙,又要聚焦重点;既要求新求异,又要求同求实。
三、新课程中的“过程”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目标,情感因素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与利用。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结果,更应同时重视于过程。
新课程实现了从“学到了什么”到“怎样来学”的观念转变,具体课程结构、章节安排也从纯粹的知识逻辑转化为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层次及生活经验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尊重学生生活经历和时代化的认知特点。教育不仅仅是要重视学生能够学到什么,关键是他们喜欢学什么、容易学什么、怎样去学,整个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各个环节分列于不同位置,但它们的地位都是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目标的实现,更注重如何实现的过程,甚至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目标。
四、新课程与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必将给高等教育体系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其窘状也是一目了然:对比世界高等教育先进国家,学生创新能力低下、能力单一、学科知识陈旧等教育弊端相沿甚久。学生的发展后劲、总体竞争力差强人意。此次基础课程的改革,相信必然给高等教育的改革事业带来不少启示与启发。高等教育建筑在基础教育的根基之上,而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成果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甚至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建立与实现。
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专门人才的深度开发,综合型人才的广度化,其普遍影响是改变了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结构,更加关注人才的应用能力,更加注重人才个性化,更加适应于社会的需要。
五、新课程的“开放性评介”
开放性评介的重要出发点,就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群体的多态性。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不同教师、不同学生及这些因素所组成的不同教学过程,应体现标准与发展水平相适应,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是科学的标准。开放性鼓励答案的多样化,丰富了问题的实际性,丰富了问题的范畴,丰富了问题的界定。也为新问题的提出,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思维定势,为创新提供空间。当然,创新还是要建筑在基础之上。开放性不能完全抹杀统一性。
六、新课程改革的社会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鼓励社会参与,突破原有的刚性课程框架,如把教材的实施分国国家、省市、地区三级,并在各级教材的编写工作中,提倡社会的参与,集中社会智慧,凝聚各方的教育优势。
课程的组织和完善是个巨大的工程。社会参与的做法,一方面,对于促进现有课程的完善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教育是社会性的,是社会智慧的集中;也是具有时代性的,要求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要与时俱进。这次对教材刚性框架的突破,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进步。
七、新课程与素质教育
新课程始终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包括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思维独立性,模式化教育的突破,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贡献。笔者主要谈对教师的素质培养的影响;新课程除对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教师素质也是一个有力的促长,由于新课程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破原有的固化的教学模式,严谨而言应当突破“模式”本身,形成不拘一格,开放而又集中的教学风格,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适应、综合素质等有着强烈的提高调整要求,教师要能够自如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实践与探究,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迸发激情,要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学习的丰富,教师本身就应当具备这些发掘学生的素质,才能够胜任新课程教学的重要角色。教师作为一个指引者,其本身的方向性就要保持一个始终在前的向度。
八、新课程改革改多久
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多长时间?
首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客观上对地区教育发展有一定影响。在这次改革中,各省市、各地区的基础教育的软硬件基础和发展速度就参差不齐。改革是一个全国性的命题,但各地区的情况各异,应坚持就各地区的实际,做到有重点、分层次地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新课程本身目标的确定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代的发展势必影响改革思想的充实、丰富,而改革目标也会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进步。
课程改革到底要改多久?笔者认为,它将与教育同时持续存在,贯彻于教育的始终。只要有教育,就有课程,就有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必将紧紧跟随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辅助动力,不断促进其向前发展。
九、结语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改革成功与否,有赖于主管机关倡改的力度,有赖于各级教育部门的通力协作,有赖于广大教师的热情投入,更有赖于无数关心教育的人士的积极参与和促进。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民教师,必须紧随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教改之歌,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而不朽的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 基础教育 情感 评价 素质教育
一、新课程中教学双方角色的“互构”
新课程改革要求并没有完全重构师生关系,教师的重要作用仍得以体现,但其地位与角色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一个课堂施教者,变成一个课堂探究活动的指导者;由传统课堂的主导,变成一个参与学生情感体验的普通客体。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传统的“教什么,学什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变成“学什么?怎么学?”要求教学既要充分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一方面,学生要成为真正的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不能做一个纯粹的施教者,而应该是指导者。首先,教师是一个真诚的学习者,然后是交流者;其次,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学双方角色的互通与互换,“师而为生,生亦可为师”,这种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与互通及其彼此密切的影响可称为“互构”。
二、新课程中的“大教育”观
要真正树立大教育的思维,必须从整体上突破传统的刚性教学框架,突破教学关系的硬性、定性化,突破课堂的单一化,形成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开放化,教学关系的活跃化。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三点已经摆到前台,表明了大教育思维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明确的阐释。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大”并非“泛”,必须着眼教学需要,切实回归于有意义的教学目的。既要放眼宇宙,又要聚焦重点;既要求新求异,又要求同求实。
三、新课程中的“过程”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目标,情感因素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与利用。教学不能只着眼于结果,更应同时重视于过程。
新课程实现了从“学到了什么”到“怎样来学”的观念转变,具体课程结构、章节安排也从纯粹的知识逻辑转化为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层次及生活经验的设计思路,体现了尊重学生生活经历和时代化的认知特点。教育不仅仅是要重视学生能够学到什么,关键是他们喜欢学什么、容易学什么、怎样去学,整个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各个环节分列于不同位置,但它们的地位都是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目标的实现,更注重如何实现的过程,甚至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目标。
四、新课程与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必将给高等教育体系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虽然有目共睹,但其窘状也是一目了然:对比世界高等教育先进国家,学生创新能力低下、能力单一、学科知识陈旧等教育弊端相沿甚久。学生的发展后劲、总体竞争力差强人意。此次基础课程的改革,相信必然给高等教育的改革事业带来不少启示与启发。高等教育建筑在基础教育的根基之上,而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成果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甚至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建立与实现。
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专门人才的深度开发,综合型人才的广度化,其普遍影响是改变了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结构,更加关注人才的应用能力,更加注重人才个性化,更加适应于社会的需要。
五、新课程的“开放性评介”
开放性评介的重要出发点,就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群体的多态性。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不同教师、不同学生及这些因素所组成的不同教学过程,应体现标准与发展水平相适应,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是科学的标准。开放性鼓励答案的多样化,丰富了问题的实际性,丰富了问题的范畴,丰富了问题的界定。也为新问题的提出,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思维定势,为创新提供空间。当然,创新还是要建筑在基础之上。开放性不能完全抹杀统一性。
六、新课程改革的社会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思路就是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鼓励社会参与,突破原有的刚性课程框架,如把教材的实施分国国家、省市、地区三级,并在各级教材的编写工作中,提倡社会的参与,集中社会智慧,凝聚各方的教育优势。
课程的组织和完善是个巨大的工程。社会参与的做法,一方面,对于促进现有课程的完善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教育是社会性的,是社会智慧的集中;也是具有时代性的,要求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要与时俱进。这次对教材刚性框架的突破,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进步。
七、新课程与素质教育
新课程始终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包括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思维独立性,模式化教育的突破,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贡献。笔者主要谈对教师的素质培养的影响;新课程除对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教师素质也是一个有力的促长,由于新课程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破原有的固化的教学模式,严谨而言应当突破“模式”本身,形成不拘一格,开放而又集中的教学风格,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适应、综合素质等有着强烈的提高调整要求,教师要能够自如地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实践与探究,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迸发激情,要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学习的丰富,教师本身就应当具备这些发掘学生的素质,才能够胜任新课程教学的重要角色。教师作为一个指引者,其本身的方向性就要保持一个始终在前的向度。
八、新课程改革改多久
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多长时间?
首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客观上对地区教育发展有一定影响。在这次改革中,各省市、各地区的基础教育的软硬件基础和发展速度就参差不齐。改革是一个全国性的命题,但各地区的情况各异,应坚持就各地区的实际,做到有重点、分层次地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新课程本身目标的确定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代的发展势必影响改革思想的充实、丰富,而改革目标也会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进步。
课程改革到底要改多久?笔者认为,它将与教育同时持续存在,贯彻于教育的始终。只要有教育,就有课程,就有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必将紧紧跟随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辅助动力,不断促进其向前发展。
九、结语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改革成功与否,有赖于主管机关倡改的力度,有赖于各级教育部门的通力协作,有赖于广大教师的热情投入,更有赖于无数关心教育的人士的积极参与和促进。作为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民教师,必须紧随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谱写出一曲壮丽的教改之歌,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而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