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创新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了当代人才的必备技能,也其的一个重要特征。下面我们就简单谈论一下,当代社会背景下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途径;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20
从目前情况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者都能认识到创新型社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但也未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势所趋,虽然学校也为我们定制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有其局限性,更是停留在事物表面,无法深入了解其本质。
一、创新创业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号召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层面的人才摇篮,不断为创新创业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提供人才战略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持。其本质在于在原有思想、理论、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奇妙的构想以及更加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此来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的现状
由于高校的毕业实习多实行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制度,尽管学校有大量与企业对接的实习基地,但多出于本市区限制,再加上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大多还是会选择去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線系列更好的城市去开阔眼界,故而多数学生会选择外出分散的实习。以往传统的毕业实习质量手段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则需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若要强化学生的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必须要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与能力,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实习教学效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目前使用的毕业实习手册多数局限于纯文字式表述型,内容较为单一和枯燥,有的学生甚至在实习结束后随便补充填写来完成,这样的记录既可避免抄袭的现象发生,又可以增强学生记忆,促使学生去认真对待实习工作。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1、创新创业系列人才培训资源的建设
设计类学生创业的根本在于设计和思路,而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做出的成果凭借的是个人智慧及其专业能力,这种成果转化可能并不需要过多投入资产、设备以及场地。构建校际间设计团队的合作平台,进行灵活的、 多主题的组队,发挥各高校设计学科的不同优势,让设计创意进行更大范围的发生一些融合与交流,使各校优质资源得到进 一步的整合,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创新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培养个性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加快视觉传达设计优势企业与高校的有机融合,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企业与高校教育工作交流中心,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产业产学研融合平台,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完善校企研发的教育平台,更加有利于高校视觉设计人才建设工作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精确,注重视觉设计实践能力的养成,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点与特色,加强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专业型和应用型的创新设计人才。
2、学校创新创业环境与教师创新创业知识等方面的建设与深化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对学生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此状况,教师首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以确保正确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通过进行培训、进修等途径提高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使教师们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类教育活动。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需要依托各项相关政策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还可以考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学分制度,允许有完善创新创业规划的学生休学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从而构建有弹性的创新创业环境。此外,学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创业实践渠道,丰富现有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引进社会中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专家人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构建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通过“以赛促学”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民办高校的学生往往社会压力较大,但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服务需求,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科竞赛板块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运营思维。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科类型选择不同的学科竞赛。目前高校多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考核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应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将其纳入高校教学与学科评估体系之中。形成主题座谈、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竞赛、实训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重细节、分层次、全过程,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可视化、可量化的系统评估。同时,评价结果要进行及时反馈,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改进。
总结:面向地方主导产业打造创新教育与创业孵化基地,加强与地方政府、各类创意类园区进行合作,对接国家政策资源,打造“创新+创业”一站式创客空间。引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基地依据产业链需求进行分类与整合,形成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教科融通、汇聚合力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向颖晰. 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逐层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设计类专业为例[J]. 投资与合作,2021(03).
2.孙阳. 新媒体视域下艺术设计类课程专业教学融合创新创业实践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
指导教师:张镇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关键词:创新创业;培养途径;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320
从目前情况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者都能认识到创新型社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但也未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势所趋,虽然学校也为我们定制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有其局限性,更是停留在事物表面,无法深入了解其本质。
一、创新创业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号召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层面的人才摇篮,不断为创新创业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提供人才战略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持。其本质在于在原有思想、理论、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奇妙的构想以及更加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此来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的现状
由于高校的毕业实习多实行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制度,尽管学校有大量与企业对接的实习基地,但多出于本市区限制,再加上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大多还是会选择去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線系列更好的城市去开阔眼界,故而多数学生会选择外出分散的实习。以往传统的毕业实习质量手段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则需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若要强化学生的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必须要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与能力,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实习教学效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目前使用的毕业实习手册多数局限于纯文字式表述型,内容较为单一和枯燥,有的学生甚至在实习结束后随便补充填写来完成,这样的记录既可避免抄袭的现象发生,又可以增强学生记忆,促使学生去认真对待实习工作。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1、创新创业系列人才培训资源的建设
设计类学生创业的根本在于设计和思路,而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做出的成果凭借的是个人智慧及其专业能力,这种成果转化可能并不需要过多投入资产、设备以及场地。构建校际间设计团队的合作平台,进行灵活的、 多主题的组队,发挥各高校设计学科的不同优势,让设计创意进行更大范围的发生一些融合与交流,使各校优质资源得到进 一步的整合,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创新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培养个性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加快视觉传达设计优势企业与高校的有机融合,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企业与高校教育工作交流中心,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产业产学研融合平台,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完善校企研发的教育平台,更加有利于高校视觉设计人才建设工作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精确,注重视觉设计实践能力的养成,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点与特色,加强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专业型和应用型的创新设计人才。
2、学校创新创业环境与教师创新创业知识等方面的建设与深化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对学生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此状况,教师首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以确保正确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通过进行培训、进修等途径提高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使教师们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类教育活动。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需要依托各项相关政策来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还可以考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学分制度,允许有完善创新创业规划的学生休学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从而构建有弹性的创新创业环境。此外,学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创业实践渠道,丰富现有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引进社会中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专家人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构建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通过“以赛促学”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民办高校的学生往往社会压力较大,但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关注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服务需求,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学科竞赛板块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运营思维。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科类型选择不同的学科竞赛。目前高校多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缺乏考核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应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将其纳入高校教学与学科评估体系之中。形成主题座谈、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竞赛、实训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重细节、分层次、全过程,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可视化、可量化的系统评估。同时,评价结果要进行及时反馈,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改进。
总结:面向地方主导产业打造创新教育与创业孵化基地,加强与地方政府、各类创意类园区进行合作,对接国家政策资源,打造“创新+创业”一站式创客空间。引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和创业基地依据产业链需求进行分类与整合,形成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教科融通、汇聚合力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向颖晰. 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逐层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设计类专业为例[J]. 投资与合作,2021(03).
2.孙阳. 新媒体视域下艺术设计类课程专业教学融合创新创业实践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
指导教师:张镇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