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实践以及企业难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问题,结合新工科的建设要求,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实践教学的新平台和新体系以及企业参与评价的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并制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工科;校企协同育人;电子信息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6-0030-03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新一轮的智能化浪潮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挑战。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器件、系统与网络并举,硬件与软件并重,电子信息类人才应具备多种能力,仅依靠高校的常规学习难以达成,还需要通过校企协同模式,在实际的工程应用项目中加以强化;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限制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育人机制[1]。
一、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
2017年初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概念,通过建设新的工科专业和重构老工科专业,以适应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建立工程教育新范式,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工科建设方面,实践能力建设尤为重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厚基础和重实践的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传统工科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轨。
第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高校待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以及高校职称难以晋级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师数量,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第三,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多数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在企业工作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导致教学中只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实践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第三,现有的教师评聘体系,虽然提出了“五不唯”,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工科教师仍然普遍重视论文,实际工程经验积累不够,因此缺乏工程经验仍是大多数高校的工科教师存在的问题[3]。
第四,从师资队伍建设角度看,随着“双一流”“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推进,大部分高校都过度注重基础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校办学理念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
第五,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目前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极少,企业很少参与学生的整个本科培养环节,只负责选人和用人,导致大多数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都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高校现有的聘用制度也导致选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高校承担教学任务难以得到很好地实施。
二、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策略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的规模最大的理工科院校,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養符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特色人才的有效途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以CDIO理念构建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也有新的变化,在CDIO工程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深析CDIO工程教育所蕴含的主旨,结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教育理念,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再创新。在新模式中,按照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构建校企协同、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更加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融合,充分体现校企协同机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4]。
(二)面向新工科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基于OBE理念,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为目标,兼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考虑不同高校的培养定位,逆向重构适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并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和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措施,构建校企联合育人平台,切实提高企业对本科教学环节的参与度。
(三)在“2+1+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与新平台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2年基础课、1年专业课、1年校企联合培养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主要负责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将继承和深化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现有的基于校企合作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现有的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继续推进新型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基地建设,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毕业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四)建立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形成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长效共赢合作机制。在深入分析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吸引力、合作不持续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校院二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开放式办学体制、灵活的教师聘任以及评价机制等。加大外聘师资力度,有效利用外校、业界的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在校学生。
(五)建立持续改进的校企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中,高校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与企业协同合作,共同育人。该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高校单主体评价机制。需要依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本科工程教育一般标准,重新构建针对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成果循环评价成果产出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改进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的学习机会、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三、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案例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类院校,学校历来重视工科专业的发展,始终保持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方案
1.构建了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兼顾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多方参加的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教育专家、产业界和用人单位等相关利益者权威代表参与教育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和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等。更新核心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升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使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专业兴趣自由组合学习内容,从而在一个培养方案下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以提升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专业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比重,并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所有专业课教学中;建立“归一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保障和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
2.构建了以EDA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新教学体系。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设计方法学的重大变革,使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界线淡化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相对于其他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更依赖于先进的EDA工具,理论知识必须和实际的设计相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对工具的使用技能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构建以EDA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入认识。因此需要将EDA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EDA工具能实现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电路的理解水平。学生通过相关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就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路仿真和分析方法,有利于集成电路设计中仿真工具的使用。在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与EDA工具之间建立了完善的对应关系[5]。
3.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开放性创新实验—学年综合设计—校内实训”等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层次化、模块化的专业实践与实训课程,建立具有不同难度和梯度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进行学年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具体操作分两种形式:(1)将企业工程师引入校内实训基地,采用企业真实的产品研发案例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与创新能力;(2)将学生输送到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以工程师的身份进行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目前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如:台湾世芯电子、创意电子和芯愿景公司等)机制,建立了互动、多赢的“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稳定、可持续的三角关系。
4.实施了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教学新方法。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人才需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壁垒,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在“做中学”,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科研教学融合学习和案例学习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快速学习能力,以应对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自建、引入使用企业项目资源、校外优秀线上教育资源或与其他高校合作等方式,逐步推进通识课程MOOC化、基础课程“大学分”化和专业课程SPOC化,为此我校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方法。
(二)取得成效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按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逐步树立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校企協同育人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此我校一直重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成果持续,经验推广”为实施原则,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在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中有序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第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多数学生在大二阶段(以前是大三阶段)就明白了课程的“学有所用”和“用所志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程知识的应用,以应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实践以及学科竞赛的热情比原来有所提升,并且参加比赛的获奖率也有所提高。
第三,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比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施之前也有明显提高,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大约提升了3%,毕业生知名企业就业率大约提升了5%,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大约提升了4.5%,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中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第四,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抬头率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有所提升,在课后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也多了,同时任课教师也发现学生的提问越来越有水平,这体现了学生在课后进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实习和实训单位也反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陈劲松.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3):108-111.
[3]雷印杰,等.新工科建设中教育模式的转变问题研究——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7):39-41.
[4]阎石,等.“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9(1):97-101.
[5]黄海,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工程教育探索与研究[A].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上册)[C].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6.
(责任编辑:刘洁)
[关键词] 新工科;校企协同育人;电子信息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6-0030-03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新一轮的智能化浪潮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挑战。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器件、系统与网络并举,硬件与软件并重,电子信息类人才应具备多种能力,仅依靠高校的常规学习难以达成,还需要通过校企协同模式,在实际的工程应用项目中加以强化;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限制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育人机制[1]。
一、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
2017年初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概念,通过建设新的工科专业和重构老工科专业,以适应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建立工程教育新范式,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工科建设方面,实践能力建设尤为重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厚基础和重实践的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传统工科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轨。
第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高校待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以及高校职称难以晋级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师数量,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第三,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多数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在企业工作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导致教学中只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实践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第三,现有的教师评聘体系,虽然提出了“五不唯”,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工科教师仍然普遍重视论文,实际工程经验积累不够,因此缺乏工程经验仍是大多数高校的工科教师存在的问题[3]。
第四,从师资队伍建设角度看,随着“双一流”“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推进,大部分高校都过度注重基础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校办学理念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
第五,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目前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极少,企业很少参与学生的整个本科培养环节,只负责选人和用人,导致大多数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都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高校现有的聘用制度也导致选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高校承担教学任务难以得到很好地实施。
二、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策略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的规模最大的理工科院校,同时也是黑龙江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工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養符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特色人才的有效途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一)以CDIO理念构建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也有新的变化,在CDIO工程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深析CDIO工程教育所蕴含的主旨,结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教育理念,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再创新。在新模式中,按照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构建校企协同、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更加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融合,充分体现校企协同机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4]。
(二)面向新工科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基于OBE理念,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为目标,兼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考虑不同高校的培养定位,逆向重构适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并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和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措施,构建校企联合育人平台,切实提高企业对本科教学环节的参与度。
(三)在“2+1+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与新平台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2年基础课、1年专业课、1年校企联合培养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主要负责本科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将继承和深化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现有的基于校企合作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现有的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继续推进新型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基地建设,学生根据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毕业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四)建立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形成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长效共赢合作机制。在深入分析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吸引力、合作不持续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校院二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开放式办学体制、灵活的教师聘任以及评价机制等。加大外聘师资力度,有效利用外校、业界的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在校学生。
(五)建立持续改进的校企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中,高校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与企业协同合作,共同育人。该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高校单主体评价机制。需要依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本科工程教育一般标准,重新构建针对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成果循环评价成果产出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持续改进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改进包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的学习机会、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三、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案例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类院校,学校历来重视工科专业的发展,始终保持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不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方案
1.构建了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兼顾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多方参加的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教育专家、产业界和用人单位等相关利益者权威代表参与教育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和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等。更新核心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升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使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专业兴趣自由组合学习内容,从而在一个培养方案下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以提升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专业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比重,并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所有专业课教学中;建立“归一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保障和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
2.构建了以EDA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新教学体系。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设计方法学的重大变革,使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界线淡化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相对于其他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更依赖于先进的EDA工具,理论知识必须和实际的设计相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对工具的使用技能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构建以EDA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入认识。因此需要将EDA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EDA工具能实现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计算机仿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电路的理解水平。学生通过相关的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就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路仿真和分析方法,有利于集成电路设计中仿真工具的使用。在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与EDA工具之间建立了完善的对应关系[5]。
3.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开放性创新实验—学年综合设计—校内实训”等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层次化、模块化的专业实践与实训课程,建立具有不同难度和梯度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进行学年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具体操作分两种形式:(1)将企业工程师引入校内实训基地,采用企业真实的产品研发案例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与创新能力;(2)将学生输送到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以工程师的身份进行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目前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如:台湾世芯电子、创意电子和芯愿景公司等)机制,建立了互动、多赢的“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稳定、可持续的三角关系。
4.实施了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教学新方法。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人才需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壁垒,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在“做中学”,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科研教学融合学习和案例学习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快速学习能力,以应对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自建、引入使用企业项目资源、校外优秀线上教育资源或与其他高校合作等方式,逐步推进通识课程MOOC化、基础课程“大学分”化和专业课程SPOC化,为此我校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方法。
(二)取得成效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按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逐步树立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校企協同育人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此我校一直重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成果持续,经验推广”为实施原则,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在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中有序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第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对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多数学生在大二阶段(以前是大三阶段)就明白了课程的“学有所用”和“用所志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程知识的应用,以应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实践以及学科竞赛的热情比原来有所提升,并且参加比赛的获奖率也有所提高。
第三,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比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施之前也有明显提高,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大约提升了3%,毕业生知名企业就业率大约提升了5%,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大约提升了4.5%,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中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第四,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抬头率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有所提升,在课后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生也多了,同时任课教师也发现学生的提问越来越有水平,这体现了学生在课后进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实习和实训单位也反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陈劲松.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3):108-111.
[3]雷印杰,等.新工科建设中教育模式的转变问题研究——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7):39-41.
[4]阎石,等.“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9(1):97-101.
[5]黄海,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工程教育探索与研究[A].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上册)[C].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6.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