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月底,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次会议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部署。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会议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农”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会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1、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2、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
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3、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
4、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匯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
5、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
6、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
7、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8、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9、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打造
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10、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会议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重申1个工作重心: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明确1个新提法:
“三农”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要做到8个坚持: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绘制1张时间表: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指明1个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会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未来要干好这10件大事
1、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2、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
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3、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
4、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匯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
5、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
6、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
7、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8、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9、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打造
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10、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