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的不但是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能够提高教师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培养;教师;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 (2012)02-0161-02
前言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的不但是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势在必行。
1 什么是教师反思
所谓教师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实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评价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考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理想自我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反思不仅仅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要包括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反馈的反思等。
2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意义
2.1 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所谓教师素养,是指教师为了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素质修养。教师素养通常包含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三个层面。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和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都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如何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底蕴、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这块土壤的肥沃程度。
教育研究发现,教师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丰富教学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而进行反思正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是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等不断地进行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等。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追求与教育智慧,也能使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从而能提高教师的教师素养。
2.2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根本思想就是通过解放教师来解放学生,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对教学的适应,强调学生的发展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态度,使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既与自身的认知方式有关,更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教师的行为、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种模仿是潜移默化的,是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因而往往被忽视。然而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往往会不知不觉形成自己刻板的模仿式思维,从而危害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只有教师拥有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才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训练和培养。根据调查,学生认为观察教师在他们面前做出反思的榜样,对他们自己进行这种思考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个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做出批判询问的样子,会成为学生进行反思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了以民主的方式作出行动,知道了独立思考的真正价值,敢于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会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3 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 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有三种,即录像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关键事件记录反思法。其中,对话反思法要求教师对话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事,还包括学生、领导、专家,甚至是外行人士。教师不仅仅只是通过面对面的和别人交流来进行反思,而是也要不断的利用现在丰富的网络环境和别人异地交流,从而扩大了交流面。所以通过交流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而且还能促进教师的人际交往。
3 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3.1 记录关键事件,进行个体独立反思。 关键事件是指教师认为对自已专业发展以及教学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次课堂教学,也可能是一次师生矛盾的顺利或不顺利地解决,还可能是一次与专家教师的研讨或看了一本好书,听了一句名言等。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记录一些在课堂上所发生的“关键事件”,然后独立反思,写出教后感。教后感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的某些方面,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从而实现自我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对课堂事件进行诚实、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地分析,还可以提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案。这样不仅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而且还会提高反思能力。
3.2 互动交流,进行群体交互反思。 当前,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凭着经验、感觉和多年的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惯例,在原有的轨道上进行工作,他们的工作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已阻碍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虽然,也有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但是他们害怕自己的“优秀”的教学经验被别人所利用,不和别人互动交流,只是独立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仅仅的独立反思是不行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独立反思往往使反思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因此要注重群体交互反思。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交流是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群体交互反思指与别人一起观察自己的或别人的教学实践和讨论交流自己的或别人的教学智慧,与他们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智慧,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 3.3 观摩探讨,进行榜样对比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和别人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且还要观摩和探讨并评价别人的教学,寻找出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这样可以为反思自己的教學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使自己在教学探究中少走弯路。观摩他人成功的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典范和榜样。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后,大家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反复研究他人或自己的成功与失误,并与自己的进行对比,吸取精华,丢其糟粕,从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3.4 学会研究,进行研究反思。 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离开了科研充其量是个教书匠。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并且要用探究的态度来对待它,学会研究,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通过科研使教师发现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后取得的成功又会进一步刺激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所以教师只有紧紧依托科研,才能逐渐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5 积极评价,进行评价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评价素养。教育评价是教师教学过程和反思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和管理的作用。然而,当前有很多教师缺乏教育评价素养,因而难以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作出正确、深刻的判断。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要具备良好的评价素养,对自己在社会教学实践和反思中的某些方面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通过正确的评价来指导和激励反思,从而使得反思具有方向性和准确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4 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反思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存的惯例和信念,它与知识的融合,使教师永远处在追求之中,生活在教育体验和生活体验之中,使教师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活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独立的见解和坚定的目光。因此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能够提高教师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2]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彦花.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
[4] 吴静芳,张伟平.关于教学反思问题的探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
[5] 武博,宋智勇.浅析教学反思技能[J].新课程研究,2009\8(158).
[6] 金爱,教学反思在教学行为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7] 蒋文,在反思性学习中实现专业成长[J].南方论刊,2009(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培养;教师;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 (2012)02-0161-02
前言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的不但是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反思对教学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势在必行。
1 什么是教师反思
所谓教师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实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评价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考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理想自我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反思不仅仅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要包括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反馈的反思等。
2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意义
2.1 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所谓教师素养,是指教师为了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素质修养。教师素养通常包含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三个层面。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和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都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如何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底蕴、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这块土壤的肥沃程度。
教育研究发现,教师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丰富教学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而进行反思正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是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等不断地进行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等。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追求与教育智慧,也能使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从而能提高教师的教师素养。
2.2 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根本思想就是通过解放教师来解放学生,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对教学的适应,强调学生的发展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态度,使学生为发展自己的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既与自身的认知方式有关,更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教师的行为、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种模仿是潜移默化的,是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因而往往被忽视。然而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往往会不知不觉形成自己刻板的模仿式思维,从而危害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只有教师拥有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才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训练和培养。根据调查,学生认为观察教师在他们面前做出反思的榜样,对他们自己进行这种思考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个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做出批判询问的样子,会成为学生进行反思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了以民主的方式作出行动,知道了独立思考的真正价值,敢于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会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3 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 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有三种,即录像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关键事件记录反思法。其中,对话反思法要求教师对话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事,还包括学生、领导、专家,甚至是外行人士。教师不仅仅只是通过面对面的和别人交流来进行反思,而是也要不断的利用现在丰富的网络环境和别人异地交流,从而扩大了交流面。所以通过交流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而且还能促进教师的人际交往。
3 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3.1 记录关键事件,进行个体独立反思。 关键事件是指教师认为对自已专业发展以及教学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次课堂教学,也可能是一次师生矛盾的顺利或不顺利地解决,还可能是一次与专家教师的研讨或看了一本好书,听了一句名言等。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记录一些在课堂上所发生的“关键事件”,然后独立反思,写出教后感。教后感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的某些方面,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于笔端,从而实现自我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对课堂事件进行诚实、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地分析,还可以提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案。这样不仅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而且还会提高反思能力。
3.2 互动交流,进行群体交互反思。 当前,大多数的教师还是凭着经验、感觉和多年的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惯例,在原有的轨道上进行工作,他们的工作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已阻碍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虽然,也有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但是他们害怕自己的“优秀”的教学经验被别人所利用,不和别人互动交流,只是独立反思。在新课程理念下,仅仅的独立反思是不行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独立反思往往使反思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因此要注重群体交互反思。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交流是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群体交互反思指与别人一起观察自己的或别人的教学实践和讨论交流自己的或别人的教学智慧,与他们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智慧,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 3.3 观摩探讨,进行榜样对比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和别人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且还要观摩和探讨并评价别人的教学,寻找出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这样可以为反思自己的教學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使自己在教学探究中少走弯路。观摩他人成功的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典范和榜样。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后,大家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反复研究他人或自己的成功与失误,并与自己的进行对比,吸取精华,丢其糟粕,从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3.4 学会研究,进行研究反思。 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离开了科研充其量是个教书匠。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并且要用探究的态度来对待它,学会研究,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通过科研使教师发现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后取得的成功又会进一步刺激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所以教师只有紧紧依托科研,才能逐渐成长为反思型教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5 积极评价,进行评价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评价素养。教育评价是教师教学过程和反思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和管理的作用。然而,当前有很多教师缺乏教育评价素养,因而难以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作出正确、深刻的判断。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要具备良好的评价素养,对自己在社会教学实践和反思中的某些方面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通过正确的评价来指导和激励反思,从而使得反思具有方向性和准确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4 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学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和反思。反思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存的惯例和信念,它与知识的融合,使教师永远处在追求之中,生活在教育体验和生活体验之中,使教师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活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独立的见解和坚定的目光。因此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能够提高教师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2]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彦花.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
[4] 吴静芳,张伟平.关于教学反思问题的探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
[5] 武博,宋智勇.浅析教学反思技能[J].新课程研究,2009\8(158).
[6] 金爱,教学反思在教学行为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7] 蒋文,在反思性学习中实现专业成长[J].南方论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