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音乐与电影主题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区域风情和民族意蕴。本文将针电影音乐民族化的特点及作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当今传媒行业全球化的趋势,从电影音乐本土化的角度出发,探寻电影音乐的民族化与全球化的趋势对电影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揭示及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电影音乐民族化发展综述
画面以事物对客观性运动的反应来表现电影中的事件,而电影音乐多以主观性情绪起伏表现和客观性的描绘功能反映电影中的情调、事件的情绪氛围和人物的主观感情,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类梦幻的心理状态。电影音乐由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主题歌和插曲等元素构成。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国产电影受到观众的好评,欧美和好莱坞电影也逐渐进军中国本土市场。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与历史文化、地域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独特标志。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民族性的音乐也逐渐渗透到电影音乐中。笔者按照电影音乐民族化发展的情况,将导演、故事题材和作曲家这一团队的构成分成三类,如表1所示。
二、电影音乐民族化的特点及作用
电影音乐必须是电影观念内的音乐,它的写作和在影片中的存在必须符合电影的观念和需要,它应当是随着影片情绪和人物情绪的发展油然而生,并自然地发展和分寸适当地存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多来自民间艺术,可以增添电影本身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可以欣赏和领悟电影所要呈现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艺术。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电影中运用民族音乐可展现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戏曲是我国流传久远、十分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中具有代表性。戏曲讲求的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眉目传情”。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多个京剧片段,戏词各不相同,所对应的情节与情感也不相同,其中包括京剧《霸王别》《贵妃醉酒》和昆曲《牡丹亭》《孽海记·思凡》等片段。主题音乐京剧曲牌《夜深沉》在全剧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令人比较深刻的是以下几场戏:小豆子被母断指,从此开始一生的戏剧生涯;1976年以后程蝶衣与师兄排练却以自刎落幕;小豆在内心做斗争,从此人戏不分、性别不明,主题的渐快渐慢突然骤停。此外,《夜深沉》这一主题还出现在识情、醉酒、灵堂送别、点燃戏服等许多部分。京胡的主题代表着程蝶衣的形象。这一主题音乐更好地烘托气氛,并以较大的反差来描绘程蝶衣复杂的心情。
在近几年的电影作品中,电影《解救吾先生》音乐采用了部分京剧的净角唱腔,使得影片别有一番韵味。华子成功潜如吾先生家里时,华子学起吴先生在电影杂志里面的笑容,此时音乐响起京剧净角特有的唱腔,更有力地表现了华子忘乎得意的心理状态及其奸诈狡黠的性格特点。
民歌作为一种最易于表达情感的形式,自热流露出对地方特色和家土情怀。我国的民歌通常可分为南北两大块,北方的人兼具热情、豪放,所以民族音乐也以阳刚之气为主。南方人婉约细腻,以阴柔为主。电影中运用民间音乐,可以更好地还原地域风土人情,同时也使电影本身更有感染性。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贯穿影片始终的插曲《秦淮景》便是由作曲家根据中国江苏民歌《无锡景》改编,节奏缓慢,更为贴近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情绪与主题。恰恰是这一段听似没有过多修饰的旋律却与影片中的人物及影片中具有惨烈震撼的画面形成呼应与强烈对比。音乐旋律与歌词的搭配,描绘出当时金陵古都秦淮河畔的景象,对比战火纷飞的惨烈画面,配合这段声音,在影片开头与结尾体现意蕴深厚的中国文化味道。
(二)传统民族乐器的象征意义
我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极具表现力。电影音乐中通过民族乐器的使用能将电影的民族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夜宴》中,幽州节度使被处以棍刑时,场面相当残忍。厉帝在高台上俯视打手,手一挥,打手们便开始敲击。云锣的低频音色十分沉重,烘托战争的紧张,反映出帝王的残暴与不公平。在我国国产电影中,经常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渲染紧张与压抑的气氛。
另外,琵琶、古筝、二胡和萧等中国民族代表性乐器经常出现在电影中。例如,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这种乐器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柔美内敛,片中琵琶柔美清丽的音色与神秘氛围十分契合。电影《阿诗玛》中使用竹笛和三弦作为全篇仅有的两种乐器,烘托出彝族人的浓郁生活气氛。
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文化发言的一种诉求,民族音乐深深扎根在人们记忆和灵魂中。电影运用民族音乐,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不断传承下去。
三、電影音乐民族性的全球化发展
当今,电影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之密不可分的音乐也在不断成长着。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与交互,不仅使得电影音乐在形式结构上独具创新,同时结合民乐与西洋乐自身的特点,更好地表达了中国题材电影的主题、情感。
(一)中西方音乐的交互与融合
电影《大圣归来》中,山妖进村抓小孩、孙悟空与石头怪斗争、孙悟空与妖王的斗争等情节运用铜管和打击乐来营造紧张的气氛。师傅夜寻江流儿,使用密集的弦乐,渲染夜晚的紧张和不安。琵琶、鼓、锣、弦乐和大管等乐器的使用出现在山妖夜袭客栈的情节,渲染轻松幽默、惊奇神秘的氛围。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交互使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加强了感染力。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音乐向电影《英雄》致敬,音乐为五声调式,笛子、二胡、铜锣、琵琶和二胡等乐器与中国山水画写意之境相配合,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关于“意”“气”的概念和意境,透着中国式英雄人物的孤独与大气。阿宝梦见神龙大侠潇洒习武时,此处乐曲的配器上作曲家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写法,爵士音乐的鼓点和铜管乐器的滑音配合着上行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弦乐,表现出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西合璧的音乐带给观众全新的听觉享受,并将中国文化有机根植于电影之中。
导演何平在拍摄电影《天地英雄》时,大胆使用了拉赫曼创作的音乐《印度往事》,搭配传统乐器二胡等乐器演绎,独具异国风情,这种新颖的方式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二)致敬经典中国民族音乐
《大圣归来》中的几首音乐致敬了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作曲家黄英华选用了三段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第一首是于会泳和胡登跳创作的《闯将令序曲》,原曲描绘了人民努力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该乐曲出现在影片开头,表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英雄气概,与其压在五行山下落魄不堪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首选用的是《小刀会序曲》,画面中孙悟空从山妖巢穴走出,呼应了影片开头的画面,表现齐天大圣潇洒风度和英勇气概。第三首是古筝曲《渔舟唱晚》,该乐曲出现在孙悟空与妖王的打斗情节,快节奏的音乐展现了孙悟空与妖王的精彩对决。这些乐曲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听效果,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推向世界性的大银幕。
四、结语
中国影视中的民族性随处可见,尤其是通过电影音乐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更能深入人心,电影创作者从表现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背景音乐的选择既是满足电影效果的刻意追求又是自身感情的真实流露。所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也是风采各异的。影视音乐中洋溢出的民族性,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简介:徐艺铭(199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录音艺术。
一、电影音乐民族化发展综述
画面以事物对客观性运动的反应来表现电影中的事件,而电影音乐多以主观性情绪起伏表现和客观性的描绘功能反映电影中的情调、事件的情绪氛围和人物的主观感情,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类梦幻的心理状态。电影音乐由主题音乐、场景音乐、背景音乐、主题歌和插曲等元素构成。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国产电影受到观众的好评,欧美和好莱坞电影也逐渐进军中国本土市场。音乐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与历史文化、地域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独特标志。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民族性的音乐也逐渐渗透到电影音乐中。笔者按照电影音乐民族化发展的情况,将导演、故事题材和作曲家这一团队的构成分成三类,如表1所示。
二、电影音乐民族化的特点及作用
电影音乐必须是电影观念内的音乐,它的写作和在影片中的存在必须符合电影的观念和需要,它应当是随着影片情绪和人物情绪的发展油然而生,并自然地发展和分寸适当地存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多来自民间艺术,可以增添电影本身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可以欣赏和领悟电影所要呈现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艺术。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电影中运用民族音乐可展现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戏曲是我国流传久远、十分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中具有代表性。戏曲讲求的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眉目传情”。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多个京剧片段,戏词各不相同,所对应的情节与情感也不相同,其中包括京剧《霸王别》《贵妃醉酒》和昆曲《牡丹亭》《孽海记·思凡》等片段。主题音乐京剧曲牌《夜深沉》在全剧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令人比较深刻的是以下几场戏:小豆子被母断指,从此开始一生的戏剧生涯;1976年以后程蝶衣与师兄排练却以自刎落幕;小豆在内心做斗争,从此人戏不分、性别不明,主题的渐快渐慢突然骤停。此外,《夜深沉》这一主题还出现在识情、醉酒、灵堂送别、点燃戏服等许多部分。京胡的主题代表着程蝶衣的形象。这一主题音乐更好地烘托气氛,并以较大的反差来描绘程蝶衣复杂的心情。
在近几年的电影作品中,电影《解救吾先生》音乐采用了部分京剧的净角唱腔,使得影片别有一番韵味。华子成功潜如吾先生家里时,华子学起吴先生在电影杂志里面的笑容,此时音乐响起京剧净角特有的唱腔,更有力地表现了华子忘乎得意的心理状态及其奸诈狡黠的性格特点。
民歌作为一种最易于表达情感的形式,自热流露出对地方特色和家土情怀。我国的民歌通常可分为南北两大块,北方的人兼具热情、豪放,所以民族音乐也以阳刚之气为主。南方人婉约细腻,以阴柔为主。电影中运用民间音乐,可以更好地还原地域风土人情,同时也使电影本身更有感染性。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贯穿影片始终的插曲《秦淮景》便是由作曲家根据中国江苏民歌《无锡景》改编,节奏缓慢,更为贴近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情绪与主题。恰恰是这一段听似没有过多修饰的旋律却与影片中的人物及影片中具有惨烈震撼的画面形成呼应与强烈对比。音乐旋律与歌词的搭配,描绘出当时金陵古都秦淮河畔的景象,对比战火纷飞的惨烈画面,配合这段声音,在影片开头与结尾体现意蕴深厚的中国文化味道。
(二)传统民族乐器的象征意义
我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极具表现力。电影音乐中通过民族乐器的使用能将电影的民族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夜宴》中,幽州节度使被处以棍刑时,场面相当残忍。厉帝在高台上俯视打手,手一挥,打手们便开始敲击。云锣的低频音色十分沉重,烘托战争的紧张,反映出帝王的残暴与不公平。在我国国产电影中,经常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渲染紧张与压抑的气氛。
另外,琵琶、古筝、二胡和萧等中国民族代表性乐器经常出现在电影中。例如,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这种乐器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柔美内敛,片中琵琶柔美清丽的音色与神秘氛围十分契合。电影《阿诗玛》中使用竹笛和三弦作为全篇仅有的两种乐器,烘托出彝族人的浓郁生活气氛。
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文化发言的一种诉求,民族音乐深深扎根在人们记忆和灵魂中。电影运用民族音乐,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不断传承下去。
三、電影音乐民族性的全球化发展
当今,电影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之密不可分的音乐也在不断成长着。中西方音乐的融合与交互,不仅使得电影音乐在形式结构上独具创新,同时结合民乐与西洋乐自身的特点,更好地表达了中国题材电影的主题、情感。
(一)中西方音乐的交互与融合
电影《大圣归来》中,山妖进村抓小孩、孙悟空与石头怪斗争、孙悟空与妖王的斗争等情节运用铜管和打击乐来营造紧张的气氛。师傅夜寻江流儿,使用密集的弦乐,渲染夜晚的紧张和不安。琵琶、鼓、锣、弦乐和大管等乐器的使用出现在山妖夜袭客栈的情节,渲染轻松幽默、惊奇神秘的氛围。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交互使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加强了感染力。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音乐向电影《英雄》致敬,音乐为五声调式,笛子、二胡、铜锣、琵琶和二胡等乐器与中国山水画写意之境相配合,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关于“意”“气”的概念和意境,透着中国式英雄人物的孤独与大气。阿宝梦见神龙大侠潇洒习武时,此处乐曲的配器上作曲家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写法,爵士音乐的鼓点和铜管乐器的滑音配合着上行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弦乐,表现出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西合璧的音乐带给观众全新的听觉享受,并将中国文化有机根植于电影之中。
导演何平在拍摄电影《天地英雄》时,大胆使用了拉赫曼创作的音乐《印度往事》,搭配传统乐器二胡等乐器演绎,独具异国风情,这种新颖的方式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二)致敬经典中国民族音乐
《大圣归来》中的几首音乐致敬了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作曲家黄英华选用了三段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第一首是于会泳和胡登跳创作的《闯将令序曲》,原曲描绘了人民努力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该乐曲出现在影片开头,表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英雄气概,与其压在五行山下落魄不堪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首选用的是《小刀会序曲》,画面中孙悟空从山妖巢穴走出,呼应了影片开头的画面,表现齐天大圣潇洒风度和英勇气概。第三首是古筝曲《渔舟唱晚》,该乐曲出现在孙悟空与妖王的打斗情节,快节奏的音乐展现了孙悟空与妖王的精彩对决。这些乐曲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听效果,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推向世界性的大银幕。
四、结语
中国影视中的民族性随处可见,尤其是通过电影音乐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更能深入人心,电影创作者从表现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背景音乐的选择既是满足电影效果的刻意追求又是自身感情的真实流露。所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也是风采各异的。影视音乐中洋溢出的民族性,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简介:徐艺铭(199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录音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