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定位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监督员制度自实行以来,为检察机关强化外部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案件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人民群众主体性与司法机关独立性的有机结合。但是,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新生事物,人民监督员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当前正值司法体制改革。如何给人民监督员制度定位,并且赋予法律的效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民监督员制度建立的基础,是宪法关于人民参与国家管理以及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相关规定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一切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该制度的实行具有宪法上的正当性。
   但是,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主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级检察院制定的一系列试行规定组成,由于没有一部统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存在,不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操作性也不强,以致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争议
  一是难以保证制度设计的客观性、科学性。在我国现今的法律体系中,司法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才被列为正式的法律渊源,别的则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而将一个“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在全国范围内、长时间地适用,很容易让人产生“名不正、言不顺”、无足重轻的感觉。另一方面,由于趋利避害的人类本性,“自己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同样,自己更不能作为自己的立法者。由检察机关自己为自己制定一套监督、约束自己的制度,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能否做到科学合理、宽严适度、切实可行是无法保证的,客观性、科学性在一开始就已经打了折扣,就算真的做到了,也难以排除大众的合理怀疑。例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20条第三项规定,人民监督员“必要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但是,人民监督员既不是法定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又不是律师,他们进行这些调查活动的合法性,及其取得的证据的法律效力何在呢?此外,《规定》第21、22条规定“检察长不同意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的,应当提请检委会讨论决定”,“参加监督的多数人民监督员对检委会的决定有异义的,可以要求上一级检察机关复核”,由此可见,对个案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检察机关手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不过是为检察机关的决定加了一道“严谨、慎重”的外衣而已,而人民监督员制度本身所应有的“人民主权”的性质则大打折扣了。
  二是无法有效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制度的权威性来自法律的确定性和强制性。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项全新的检察改革措施,虽然经过中央批准,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和直接领导下进行,但除了有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的原则性规定外,还没有直接的上位法律依据,这对人民监督员权威性和公信度的确立形成了严重制约。而从具体工作来看,由检察机关自己建立制度来强化对自己的监督,在实践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由检察机关组织选任人民监督员导致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性质难明,不知是外部监督还是内部监督。该制度仅仅由检察机关操作和在检察机关内部运作导致难以确立公信力等;此外,在检察院内设立人民监督员办公室也使得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的关系混杂不清:一方面,人民监督员与检察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又存在某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此情形下,人民监督员的独立监督权如何实现也成为一个问题,不免影响到监督结果的公信力。
  三是缺乏强制性导致不可避免的形式化。强制性是法律的基本属性,“其他规范性文件”虽然也具有其所宣称的约束力,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手段为保障,其规定往往流于字面,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必然的执行。试行中的人民监督员制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规定该怎么做,却没有规定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规定》仅在第28条规定“对打击报复或者阻碍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但是,如果检察机关或人民监督员不履行职责该怎么办呢?第27条规定“人民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核发”,然而,在当前检察机关财政和人事均仰赖于地方的情况下,这些经费靠什么来保证呢?
  四是无法有效争取、整合社会资源。如上所述,由于没有独立的财务权和人事权,检察机关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是极其有限的,由检察机关自己设计人民监督员制度,就只能在检察机关现有的资源限度内给予保障,但事实证明这是相当不足并且无力的。因此,制定一部全国性的人民监督员法就具有了另外一个必要性:可以通过法律赋予社会各相关系统法定的权利义务,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调动、争取资源,以法律制裁手段为保障,从而既能充分整合资源,又能有效地节约资源。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定位
  
  如何在法律上给人民监督员制度定位,如何赋予法律效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制度是用来规范行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针对试点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进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种种因素。
  (一)在宪法框架内完善立法
   通过完善立法,提供法律依据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正确定位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本要求。补充完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增加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应当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这一内容,同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总则部分增加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并在科学确定监督范围之后写入刑事诉讼法。在时机成熟后,可以依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作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决定》,将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办法、监督职责、监督程序、管理机构等规定下来,适当的时候单独制定法律,或与人民陪审员制度一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要体现政治和社会任务
   法律的价值在于它所体现和维护的原则与精神。无论是法治社会还是“人治”社会,工具性都是法律最基本的属性之一,任何法律都必须为着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维护稳定的目的而制定、运作,必须是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任务服务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制定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的属性,要在其中开宗明义地确定其体现人性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明确目的,将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案件质量作为直接的目标,把发展人权、构建和谐、促进繁荣作为永恒的追求,以确保在具体运作中其宣扬和维护的价值与精神不致被歪曲和掠夺。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要切实体现“人民性”
  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出发,人民监督员是代表人民行使对检察院的监督权,在这里监督权是指一种权力,而实现的则是人民主权的权利。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法律必须时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性质,要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群众代表性。就人民监督员制度而言,其人民性主要应体现在人民监督员选任渠道的多样化和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最终决定权上。
  选任渠道的多样化主要是要改变试点过程中监督员不是干部就是学者、不是人大代表就是政协委员的现象,宽口径、严进入,确保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民监督员、都有自己的代表。确立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最终决定权,符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宪法原则。当然,有人认为人民监督员大多不是法律专业人士,赋予他们最终决定权可能导致法律的不正确执行。这个观点其实是没有多大道理的,且不论人民监督员中不少是法学教授、专家,只要对照一下英、美的陪审制度,就可以发现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的。既然资本主义国家都敢于选择由毫无法律知识和法律经验的人来确定罪与非罪,我们又凭什么不相信我们的人民监督员能作出合法、合情、合理的认定呢?
  (四)改进选任办法
  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工作最终将完全独立于检察体系之外,这将是不争的的结果。人民监督员是专门对检察机关进行监督的群众代表,如果由检察机关自己来选定,既使人民监督员不敢放手开展工作,又无法消除广大群众认为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通同作弊”的合理怀疑;因此,在人民监督员的选任上,可以参照法院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机制,经过民主推荐、本人同意、组织审查后,由检察长提出人选,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如此,既可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又可给予人民监督员足够的权利和保障以放手监督,同时还使人民监督员与检察机关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清晰无遗。目前,人民监督员的选任遭到了阻力,但只要立法了,就迎刃而解了。
  (五)权利义务应当对等
  权利或义务单独属于某一主体是剥削社会法律的特点,对现代法制而言,任何一部法律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当是对等的。人民监督员的权利义务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因此,进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时,应该一改试行规定中有权利无义务、有要求无强制的缺点,以法律制裁为保障,明确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不履行职责时的法律后果,赋予该法以必须执行的效力,使规定的内容不至流于形式。
其他文献
2008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并且迅速波及到我国。在此之后,我国经济出现萧条,企业倒闭、工厂停产,失业人员急剧上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量返回家乡。据了解,铅山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达8.7万余人,金融危机爆发后,返乡的农民工达2万余人,约占外出务工农民工的23%。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后,收入急剧下降,心理产生变化,情绪易动,部分农民工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严重影响到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和
期刊
自20世纪中期,开放式的行刑制度被人们不断地认识和发展,行刑社会化、刑罚非监禁化理论成为当今国际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迎合这一趋势,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融入“平和司法”理念,并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相结合,对部分案件诸如过失犯罪、轻伤害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等适用宽缓的刑事政策,探索实行“平和司法程序”。当前,故意伤害在农村地区属多发性犯罪,而在故意伤害罪中,又以轻伤害案件居多。轻伤害案件是指在故意伤
期刊
摘要:以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特征为切入点,进而介绍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三种学说,也即疫学因果关系说、间接反证说和因果关系推定说,继而针对这种学说进行反思并提出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构想。  关键词: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反思;证明    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异常复杂以及认定上的异常困难,引发了专家、学者的热议,相继提出了疫学因果关系、间接反证和因果关系推定等学说,试图重构适合于环境犯罪特点的因果关系。虽然
期刊
摘 要: 民事诉讼法中简易程序是与普通程序并存的独立的第一审程序,虽然在民事诉讼法规定中对简易程序做出了部分不受限制的规定,但在实际审理中往往走的依旧是普通程序的步骤,发挥不出简易程序的优势和效率,笔者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和处理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
期刊
摘 要: 检察文化建设是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挥检察文化在引领向上、促进和谐、凝聚力量、激励斗志、陶冶情操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提升队伍素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是检察机关长期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基层检察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为视角,研究、探索检察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检察文化;思想政治;实践     去年以来,我院以新大楼搬迁和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全面启动检察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 司法警察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组成部分,应当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检察工作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要求,但目前基层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队伍现状不容乐观,跟不上检察工作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应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为全面开创检察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有力的警务保障。   关键词: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保障能力     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的不断发展,法警工作和自身建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刑事和解逐渐进入我国法学界的研究视野,司法实务界也开始积极探索和试行。作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一种阶段性表形形式,刑事和解对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突出的作用。文章对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制度构建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     刑事和解又称受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
期刊
侦查监督工作应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转变执法理念,努力提高执法水平。从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目前检察实践现状的层面来看,侦查监督工作应转变以下四种执法理念:     一、从执法“治民”理念向执法“为民”理念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有些人就认为执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律是“刀把子”、是专政的工具,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执法就是专
期刊
职务犯罪“侦防一体化”是检察机关将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部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整合,提高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整体效能的新机制。长期以来,腐败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顽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职务犯罪案件更趋于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这给我国的反腐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想在新形势下取得职务犯罪防控更大的成果,就必须更新思路,积极探索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新路新方法。职务
期刊
200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自首的认定又进一步作出相对宽泛的解释。自首从宽处罚是一项世界性的刑罚制度。法国在1810年的刑法典第108条中就有了规定,现今日本、奥地利、韩国、俄罗斯等国均有自首从宽的规定。有的国家将自首规定于刑法总则之中,有的国家规定于刑法的分则之中,有的国家在刑法总则及分则同时规定。同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