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复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关系;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关系;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关系;导与练的关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搞好复习。
关键词 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处理好五对关系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考在紧张进行,复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帮助学生有效组织复习,培养学生一定的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认真研读,处理好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关系
考纲规定了教材的高考知识点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书本知识进行了簡明的归纳。它源于书本,又对书本知识的考察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备考复习阶段一定要认真研读考纲,不仅要弄清考点的数量、范围,而且要注意当年修订的考纲的新变化,既要高度关注有没有新增的知识点,又要关注表述上是否有新的调整。
二、着眼整体,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处理好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推行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淡化基本观点的学习。离开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考试中就无法形成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备考复习中我们必须紧扣考纲和考试说明,以书为本,回归教材,精心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进行知识整理。形成关于每个考点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观梳理与宏观整合,建立知识框架和重点知识的归纳,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使学科知识网路化、系统化。
关于微观梳理,要认真梳理每个考点,对每个考点内容进行深刻透彻地分析,既要从深度上加深,又要从广度上的拓展和延伸。关于宏观整合可抓住一条主线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
总的说来,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夯实基础,微观知识的挖掘要有深度,宏观知识的概括要有高度,实现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统一。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好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关系
高考政治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试题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有反映国家意志的重大时政。这些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对社会时政热点和及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考查的命题逐步成熟,更加合理,逐渐地由显性介入宏观考查为主,转为隐性介入微观考查为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热点或与之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课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和民生等时政问题。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对时政问题进行筛选,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一年来重大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弄清楚时政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并设计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引导考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
四、认真探究,处理好导与练的关系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运用要通过一定的专题训练来实现。高考复习离不开必要的训练,但是训练要讲究科学和效率,切忌题海战术,以免在题海中迷失了方向。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第一,选题要科学。主要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和当年的高考模拟题,认真分析试题所包含的信息,以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规律。
第二,训练要有量。最后两个月保持一定的题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周以一两份为宜。
第三,训练讲速度。在试卷训练的时候,也要注意训练的速度。根据题量给学生限定时间,要求学生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一般地说,12道的选择题不要超过20分钟。五道主观题不要超过35分钟。
第四,练后重讲评。习题要精选,讲评要精讲。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必每题都讲,只要拿得分率较低的题目重点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法。
高考文综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其中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属于审题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属于答题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练得好,教师就要导得好。复习中教师要利用高考经典试题,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审题、解题方法和技能,培养规范化答题的能力。
五、精心设计,处理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不单纯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关系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在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教学内容还应该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把思想政治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上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课程情感、价值因素;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作出态度、价值选择;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影响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深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时事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总的说来教师如果能把握好这些关系,高瞻远瞩、有的放矢地安排好教学,教学复习过程才会有明确的方案,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科能力逐步形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和参加社会工作打下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编辑王影 )
关键词 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处理好五对关系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考在紧张进行,复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帮助学生有效组织复习,培养学生一定的学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认真研读,处理好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关系
考纲规定了教材的高考知识点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书本知识进行了簡明的归纳。它源于书本,又对书本知识的考察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备考复习阶段一定要认真研读考纲,不仅要弄清考点的数量、范围,而且要注意当年修订的考纲的新变化,既要高度关注有没有新增的知识点,又要关注表述上是否有新的调整。
二、着眼整体,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处理好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推行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淡化基本观点的学习。离开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考试中就无法形成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备考复习中我们必须紧扣考纲和考试说明,以书为本,回归教材,精心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进行知识整理。形成关于每个考点的知识体系,通过微观梳理与宏观整合,建立知识框架和重点知识的归纳,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使学科知识网路化、系统化。
关于微观梳理,要认真梳理每个考点,对每个考点内容进行深刻透彻地分析,既要从深度上加深,又要从广度上的拓展和延伸。关于宏观整合可抓住一条主线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把握知识。
总的说来,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夯实基础,微观知识的挖掘要有深度,宏观知识的概括要有高度,实现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统一。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处理好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关系
高考政治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试题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有反映国家意志的重大时政。这些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对社会时政热点和及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考查的命题逐步成熟,更加合理,逐渐地由显性介入宏观考查为主,转为隐性介入微观考查为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热点或与之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课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国家方针、政策和民生等时政问题。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对时政问题进行筛选,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一年来重大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弄清楚时政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并设计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引导考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激发考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
四、认真探究,处理好导与练的关系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运用要通过一定的专题训练来实现。高考复习离不开必要的训练,但是训练要讲究科学和效率,切忌题海战术,以免在题海中迷失了方向。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第一,选题要科学。主要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和当年的高考模拟题,认真分析试题所包含的信息,以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规律。
第二,训练要有量。最后两个月保持一定的题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周以一两份为宜。
第三,训练讲速度。在试卷训练的时候,也要注意训练的速度。根据题量给学生限定时间,要求学生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一般地说,12道的选择题不要超过20分钟。五道主观题不要超过35分钟。
第四,练后重讲评。习题要精选,讲评要精讲。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必每题都讲,只要拿得分率较低的题目重点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法。
高考文综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其中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属于审题能力,描述阐述事物能力、探讨事物能力属于答题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练得好,教师就要导得好。复习中教师要利用高考经典试题,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审题、解题方法和技能,培养规范化答题的能力。
五、精心设计,处理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不单纯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关系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在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教学内容还应该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把思想政治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上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课程情感、价值因素;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作出态度、价值选择;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影响学生逐渐形成正确而深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时事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总的说来教师如果能把握好这些关系,高瞻远瞩、有的放矢地安排好教学,教学复习过程才会有明确的方案,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科能力逐步形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和参加社会工作打下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编辑王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