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新形势下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然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详细论述了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4年9月, 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又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被动、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弱、创业积极性不高。此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依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实践平台。最后,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以及技能的机械强化,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业能力的发展。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精神和能力正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学生的主动性不高,一直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对创业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1] 。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基本的课程学习,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强调以优质有效的人才供给,进一步提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的社会需求[3]。
二、素质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1. 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更成熟的就业观
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未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还是不够。学校应该从根源上增强自主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中,切实转变师生观念,注重工作实效,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学习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增加创业实践活动环节,而不只是讲授理论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没有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纸上谈兵。学生要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走进企业当中去学习,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进企业学习的有利条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为创业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同时,缺乏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并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当然,创新创业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当中,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如挑战杯、河北省创业大赛等,从而提高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发挥社团的力量,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尤其是高职院校,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也日益下滑,自主创业不仅是学校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更是毕业生的另一条重要出路,同时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但是,创业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创业环境也不断变化,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克服这些问题。将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纪美,康文雄. 關于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经验探讨[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24-127.
[2] 鲁凤宇.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3-105.
[3] 赵本纲. 基于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1-14.
作者简介:
柳玉民,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研课题,课题编号为20162010.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4年9月, 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又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被动、缺乏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弱、创业积极性不高。此外,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依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实践平台。最后,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以及技能的机械强化,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业能力的发展。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精神和能力正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学生的主动性不高,一直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对创业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1] 。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基本的课程学习,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2]。素质教育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模式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强调以优质有效的人才供给,进一步提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的社会需求[3]。
二、素质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1. 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更成熟的就业观
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未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还是不够。学校应该从根源上增强自主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中,切实转变师生观念,注重工作实效,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学习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增加创业实践活动环节,而不只是讲授理论知识。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没有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纸上谈兵。学生要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走进企业当中去学习,学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进企业学习的有利条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为创业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同时,缺乏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并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当然,创新创业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当中,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如挑战杯、河北省创业大赛等,从而提高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发挥社团的力量,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尤其是高职院校,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也日益下滑,自主创业不仅是学校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更是毕业生的另一条重要出路,同时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但是,创业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创业环境也不断变化,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克服这些问题。将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纪美,康文雄. 關于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经验探讨[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24-127.
[2] 鲁凤宇.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03-105.
[3] 赵本纲. 基于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1-14.
作者简介:
柳玉民,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研课题,课题编号为201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