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着减负增效为工作重心,以创设开放、鲜活的课堂教学为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文言文的教学涉及到字词解释,知道常见的古汉语语法规则,了解句式、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古今异义词等。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学生对文言文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具体方法有:播放影像资料;讲故事或改编故事,或分角色朗读;背诵相关诗文激发兴趣;诵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介绍作者成就、写作背景来引入。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使师生关系和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第二,诵读课文,延续兴趣。教学文言文应该从“读”入手,以达到解读鉴赏的目的。
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清节奏,缓急有致。读出韵味,抑扬顿挫。朗读形式多样,有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导读、展示读等等。提出要求并辅之以检测,落实朗读要求。
二、重视学习主体性,变教师逐句串讲为学生自主阅读
地毯式翻译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违背了认知规律,事倍功半。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自读。
第一,认真预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把预习任务安排在课内完成,学生预习前要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布置预习。
第二,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认真自读。读课文,读课下注释,读课后问题。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意思;感知全文主要内容。
第三,课中师生共译课文。 学生提交字词、语句理解难题,老师或其他同学帮忙解决;教师抽查重点字句,了解落实自读效果。
第四,课尾师生总结巩固。临近下课的3~5分钟时,学生回顾本堂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点、重难点,教师适时总结补充。
第五,课后作业以巩固积累和应用为主。包括整理本课知识点,文言文积累,概括课文内容,记下本课学习的感悟。
第六,整合汇报,展示补充。进行下一节知识的学习时,展示知识网络图并补充,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三、教师讲清讲透古汉语语法规则
教师要讲清讲透古汉语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第一,字词障碍多是古今异义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要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识记,结合事实推敲。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推敲:桃花源人的祖先只带了“配偶”到这里来呢?请学生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妻子”是“妻子和儿女”,与现代所说的“妻子”不一样。
第二,语法障礙主要是指词类活用、句法障碍、虚词障碍。词类活用要讲明为什么会有词类活用这种现象,比如 “拥毳衣炉火”(《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自己翻译,学生通过思考就会明白:“炉火”是名词作动词,“带着火炉”。
句法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式的特点,以便学生举一反三。
虚词的障碍。引导学生分析“之”“其”“而”等的用法。引导学生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判断,反复领会,认真积累,最终能运用自如。
四、古汉语知识积累方法指导
第一,比较法。把同一个字词放在不同的句子中进行比较。如《三峡》中“绝”字:沿溯阻绝(断绝,阻断);哀转久绝(消失)。教师要强化学生这种意识,通过比较积累,知识更扎实,运用起来更灵活。
第二,迁移法。学习文言文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形成能力。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指飞奔的马”,遇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时,学生运用迁移法就可理解该句中的“奔”字。只要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文言文阅读水平就会提高。
第三,联想法。如由“斗折蛇行”的“斗”“蛇”(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学生运用联想再举几个类似的句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五、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美。
第一,引导学生体会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美。句式长短交错,骈散结合,富有变化。《出师表》不同的段落运用不同的句式,有长句、短句,骈散结合使文章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音韵和谐,有诗歌一样的美感。如《陋室铭》押in韵,创造出诗歌般的美感;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岳阳楼记》运用对偶、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欣赏作品中形象的神韵美。如《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意境。
第三,理解作品的思想美。文言文最能体现古人思想的精华,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论语十则》教给我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岳阳楼记》告诉我们有要忧乐天下的远大抱负……让学生讨论和感悟古人的思想精华,体会其现实意义,能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第四,揣摩作品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如《与朱元思书》先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特点,总领全文;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写景时先“水”后“山”,逐层展开,详略适宜,条理清晰;第二,描写方法多样。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小石潭记》通过写游鱼来衬托水清;第三,布局巧妙,思路清晰。如《三峡》采取先大后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分明,然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后三部分都围绕首段来写。
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规律,就能找到适于学生运用的方法。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就会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既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对古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文言文的教学涉及到字词解释,知道常见的古汉语语法规则,了解句式、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古今异义词等。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学生对文言文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具体方法有:播放影像资料;讲故事或改编故事,或分角色朗读;背诵相关诗文激发兴趣;诵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介绍作者成就、写作背景来引入。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使师生关系和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第二,诵读课文,延续兴趣。教学文言文应该从“读”入手,以达到解读鉴赏的目的。
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清节奏,缓急有致。读出韵味,抑扬顿挫。朗读形式多样,有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导读、展示读等等。提出要求并辅之以检测,落实朗读要求。
二、重视学习主体性,变教师逐句串讲为学生自主阅读
地毯式翻译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违背了认知规律,事倍功半。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自读。
第一,认真预习,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把预习任务安排在课内完成,学生预习前要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布置预习。
第二,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认真自读。读课文,读课下注释,读课后问题。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意思;感知全文主要内容。
第三,课中师生共译课文。 学生提交字词、语句理解难题,老师或其他同学帮忙解决;教师抽查重点字句,了解落实自读效果。
第四,课尾师生总结巩固。临近下课的3~5分钟时,学生回顾本堂学习内容,包括知识点、重难点,教师适时总结补充。
第五,课后作业以巩固积累和应用为主。包括整理本课知识点,文言文积累,概括课文内容,记下本课学习的感悟。
第六,整合汇报,展示补充。进行下一节知识的学习时,展示知识网络图并补充,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三、教师讲清讲透古汉语语法规则
教师要讲清讲透古汉语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第一,字词障碍多是古今异义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要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识记,结合事实推敲。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推敲:桃花源人的祖先只带了“配偶”到这里来呢?请学生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妻子”是“妻子和儿女”,与现代所说的“妻子”不一样。
第二,语法障礙主要是指词类活用、句法障碍、虚词障碍。词类活用要讲明为什么会有词类活用这种现象,比如 “拥毳衣炉火”(《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自己翻译,学生通过思考就会明白:“炉火”是名词作动词,“带着火炉”。
句法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式的特点,以便学生举一反三。
虚词的障碍。引导学生分析“之”“其”“而”等的用法。引导学生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判断,反复领会,认真积累,最终能运用自如。
四、古汉语知识积累方法指导
第一,比较法。把同一个字词放在不同的句子中进行比较。如《三峡》中“绝”字:沿溯阻绝(断绝,阻断);哀转久绝(消失)。教师要强化学生这种意识,通过比较积累,知识更扎实,运用起来更灵活。
第二,迁移法。学习文言文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形成能力。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指飞奔的马”,遇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时,学生运用迁移法就可理解该句中的“奔”字。只要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文言文阅读水平就会提高。
第三,联想法。如由“斗折蛇行”的“斗”“蛇”(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学生运用联想再举几个类似的句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五、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美。
第一,引导学生体会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美。句式长短交错,骈散结合,富有变化。《出师表》不同的段落运用不同的句式,有长句、短句,骈散结合使文章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音韵和谐,有诗歌一样的美感。如《陋室铭》押in韵,创造出诗歌般的美感;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如《岳阳楼记》运用对偶、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欣赏作品中形象的神韵美。如《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意境。
第三,理解作品的思想美。文言文最能体现古人思想的精华,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论语十则》教给我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岳阳楼记》告诉我们有要忧乐天下的远大抱负……让学生讨论和感悟古人的思想精华,体会其现实意义,能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第四,揣摩作品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如《与朱元思书》先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特点,总领全文;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写景时先“水”后“山”,逐层展开,详略适宜,条理清晰;第二,描写方法多样。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小石潭记》通过写游鱼来衬托水清;第三,布局巧妙,思路清晰。如《三峡》采取先大后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分明,然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后三部分都围绕首段来写。
只要我们善于总结规律,就能找到适于学生运用的方法。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就会化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既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对古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