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肾脏病的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受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ELISA法进行血浆TAFI抗原浓度检测,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D-D、凝血指标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并按照肾病类型将观察组分为慢性肾炎(CGN)组38例,肾病综合征(NS)组34例,慢性肾功衰竭(CRF)组26例,观察比较三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TAFI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TA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GN、NS、CRF组患者血浆TAF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FI可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筛查诊断,且一定程度可提示肾脏病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异常的情况,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病情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 慢性肾脏病 凝血与纤溶系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3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26-01
  近年来,相关研究指出[1],TAFI抗原的异常水平在原发性慢性肾脏疾病中起着一定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探讨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肾脏病的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男有51例,女有47例,年龄在30~54岁,中位年龄为42.3±1.4岁,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受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男有48例,女有42例,年龄在31~54岁,中位年龄为42.4±1.6岁,观察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皆排除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红斑狼疮、肝脏疾病病史的患者,皆在近一个月内未使用过抗凝药物、降脂类药物及激素类药物。并按照肾病类型将观察组分为慢性肾炎(CGN)组38例,肾病综合征(NS)组34例,慢性肾功衰竭(CRF)组26例,观察比较三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TAFI水平的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集方法。对所有受检者皆在晨早采集其空腹周围静脉血标本3ml,置入EDTA抗凝管中,放置2h后行2500转/min的离心试验12min,取出上层血浆,放入2个EP管中,保存在零下70摄氏度备用。
  1.2.2 检测方法。分别使用TAFI试剂盒(上海船夫公司提供),以ELISA法进行血浆TAFI抗原浓度检测;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D-D、凝血指标进行检测,使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仪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皆在严格质控条件下,按照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规范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TAFI、D-D、生化指标、代谢指标的数据采取的是SPSS13.0软件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间的对比采取均数t检验,X±S作为计量单位;本研究相关性的数据采用CurveExpert1.3进行曲线拟合做标准曲线,再求出其的对应标准曲线方程,根据正态性检验的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其中非正态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正态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使用系数r表示,P<0.05认为数据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TAFI水平为10.224±1.248mg/L,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712±1.824mg/L(t=9.4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GN、NS、CRF组患者血浆TAFI水平分别为8.972±0.772mg/L,10.330±1.238mg/L,10.040±1.44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8.4520,9.5442,9.25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GN、NS、CRF组三组患者组间血浆TAFI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GN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尿蛋白/尿肌酐(Pr/Cr)间呈现正相关关系(r=0.42,P<0.05);NS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r=0.35,P<0.05),与抗凝血酶Ⅲ活性(AT-III)呈现出负相关关系(r=-0.37,P<0.05);CRF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AT-III、凝血酶原时间(PT)、D-D呈现出负相关关系(r=-0.36,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中CGN、NS、CRF组D-D、代谢指标
  及凝血指标检测结果比较[X±S]
  3 讨论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最初是在1995年,经Bajzar等自血浆里发现的一种抗纤溶物质,被激活后可以将纤维蛋白C末端的赖氨酸残基进行裂解,使纤溶酶的产生与纤溶蛋白溶解机制进行抑制,起到抑制纤溶活性的生理作用[2]。近年来,随着对TAFI作用的研究深入,有报道中指出,TAFI和纤溶、凝血过程皆有一定关系,属于纤溶与凝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桥梁,随着血浆中的TAFI水平升高,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反之则容易导致出血,因此,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存在纤溶与凝血功能异常的肾脏病患者,其TAFI水平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为临床又能提供怎样的参考数据呢为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对肾移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继发性肾病等患者血浆中TAFI水平进行研究,但在原发病肾病方面相对研究较少。   张叔伟研究中显示[3],原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TAFI明显处于高水平,且TAFI的活性变化与不同类型慢性肾脏疾病的生理、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中统计可见,在原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浆中TAFI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不管是CGN、NS还是CRF患者,其TAFI皆存在明显的活性增高,与文献结论基本一致。且本研究还统计发现,CGN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Pr/Cr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基底膜异常导致大量肾小球蛋白尿形成,发生肾小球内纤维蛋白原与凝血相关抗原(FRA)发生沉积有一定关系。NS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LDL-C、TC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AT-III呈现出负相关关系,此类患者多出现凝血功能亢进,由于凝血因子灭活,抗凝血酶会过度消耗,加之有大量的蛋白尿,抗凝血酶容易从尿中大量流失,进而降低了血液中抗凝血酶含量;且大量蛋白自尿液中排出,进引起LDL-C、TC明显升高,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增强了凝血倾向。CRF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AT-III、凝血酶原时间,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CRF患者的机体多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往往表现为PT缩短,其高凝状态就容易引起血浆中TAFI浓度明显升高;而肾小球内的高凝状态引起了血浆TAFI处于高水平,其高凝状态又进一步使抗凝物质发生消耗过多,从而表现出AT-Ⅲ活性会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TAFI可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筛查诊断,且一定程度可提示肾脏病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异常的情况,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病情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红英,邝开安,张淑玲,心肌梗死患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83-85
  [2] Bajzar J Manuel KNesbeim ME.Purification and chraderizafion of TAFI,athrombin·activatableflbrinolysis Inhibitor[J].J Biol Chem.1995.270:14477-14484
  [3] 张叔伟,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TAFI水平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7: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诊治的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地塞米松针剂静脉点滴治疗一天一次。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一天两次。疗程均为2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对照组患者48例,有效27例,无效21例,有效率56.2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A组)和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组(B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结果:第2周末,A组和B组的降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非洛地平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耐受性好。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由于病因的复杂性,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掌握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加强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防控疾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 临床特征 预防  Do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780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治疗组的疗效(88.97%)大于对照组(72.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消炎、利尿剂、中药排石汤等进行治疗并让病人多喝水,多活动并做一些跳跃运动,饮食注意少食
期刊
摘要:目的:对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牙颌畸形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牙颌畸形患儿接受矫正治疗后,对所有患儿进行5个月的跟踪随访,均没有出现异常畸形情况和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对牙颌畸形患儿采取早期治疗,积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 牙颌畸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两年以来收治的98例采用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98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随访6-12个月,有效随访90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4±21)个月,经过治疗后,脑瘤控制率为93%,半年的生存时间为78例(86.67%),一年的生存时间为5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从本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AG)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包括心肌梗死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于清晨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0年9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80例儿童,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炎琥宁+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分布情况,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巴韦林+炎琥宁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利巴韦林组,疗效好于利巴
期刊
摘要:目的:对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的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94例,于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进行甲硝唑注射液的治疗,而对治疗组中的患者进行奥硝唑注射液的治疗。对两组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有44例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阿奇霉素与罗红霉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3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阿奇霉素10mg/(kg·d)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罗红霉素进行静脉注射,10~30mg(kg·d);对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