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髌骨环、克氏针张力带、髌骨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85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55例,女130例,平均年龄为45.5岁(18~70岁)。髌骨骨折分型:横形骨折176例,纵形劈裂骨折28例,粉碎性骨折81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3组:髌骨环组98例,采用髌骨环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组92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髌骨环
【机 构】
:
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骨科,570311 海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髌骨环、克氏针张力带、髌骨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285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55例,女130例,平均年龄为45.5岁(18~70岁)。髌骨骨折分型:横形骨折176例,纵形劈裂骨折28例,粉碎性骨折81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3组:髌骨环组98例,采用髌骨环内固定;克氏针张力带组92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髌骨环克氏针组95例,采用髌骨环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膝功能应用Böstman评分标准评定。
结果髌骨环组患者手术时间[(58.9±6.4)min]显著短于克氏针张力带组[(71.8±7.8)min]和髌骨环克氏针组[(74.4±8.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克氏针张力带组患者患膝功能优良率为100.0%(92/92),显著高于髌骨环组(90.8%,89/98)和髌骨环克氏针组(91.6%,8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7)。髌骨环组、克氏针张力带组、髌骨环克氏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2/98)、1.1%(1/92)、2.1%(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能更好地恢复患者患膝功能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其他文献
如何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是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切口负压伤口治疗技术(iNPWT)逐步被应用于术后一期缝合切口,以期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拟通过文献回顾阐述iNPWT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目的总结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治疗高位骶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骶管减压联合腰椎-骨盆固定术治疗的32例高位骶骨骨折脱位合并脊柱-骨盆分离患者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23~41岁,平均34.3岁;根据Roy-Camille分型:Ⅱ型9例,Ⅲ型23例;S1骨折脱位25例,S2骨折脱位7例。使用Gibbons分
目的利用踝关节的CT三维重建数据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软件设计后踝解剖锁定钢板。方法利用Mimics 10.01软件对20例志愿者的正常踝关节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后踝的内侧内翻角、外侧内翻角、扭曲高度、置入螺钉安全区高度、后踝后唇宽度等解剖学指标。采用Un-graphics NX5.0软件设计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应用3D打印技术等比例(1∶1)制作后踝解剖锁定钢板模型,将钢板模型置于15例成人新
目的分析髂腰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相关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髂腰固定术治疗的20例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14~59岁,平均35.5岁;骨折按照Denis分型: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8例。记录并随访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1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5~32周(平均19周)。
目的探讨前路板钉联合后路经皮腰-髂钉棒固定治疗累及单侧骶骨Denis Ⅱ区旋转垂直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9例累及骶骨Denis Ⅱ型合并Tile C1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均采用前路板钉联合后路经皮腰-髂钉棒内固定治疗,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36项健康调查简表、改良RDQ问卷评分、Oswestry残疾障碍指数、
目的通过Mata分析评价经皮骶髂螺钉与重建钢板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主要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自建库至2016年12月所有比较经皮骶髂螺钉与重建钢板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评价纳入研
目的通过研究干细胞过滤富集器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富集作用,探讨干细胞过滤富集器制备构建生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32例患者骨髓血在干细胞过滤富集器中循环滤过β-磷酸三钙(β-TCP),对比滤过前、后BMSCs的数量,测定富集作用;对比滤过前、后骨髓中有核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检测干细胞过滤富集器对血细胞的影响;通过骨髓样本的细菌学检查,检测干细胞过滤富集器的安全性;应用扫描电镜观
目的探讨应用矩形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例儿童跟腱周围皮肤缺损的患儿资料,男4例,女3例;平均4.3岁;皮肤缺损面积为3.4 cm×2.7 cm~5.5 cm×4.0 cm;有1例患者跟腱在止点处部分断裂,其余6例患者跟腱保持完整。清创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矩形推进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跟腱部分断裂者先将有污染的残端切除,再闭合伤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与锁定钩板治疗第5跖骨近端Ⅰ、Ⅱ区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7例第5跖骨Ⅰ、Ⅱ区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空心螺钉组和锁定钩板组,空心螺钉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46.6岁;骨折按照Lawrence-Botte分区:Ⅰ区13例,Ⅱ区16例。锁定钩板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33.7岁;Ⅰ区20例,Ⅱ区18例。末次随
目的研究急性胫后肌腱断裂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方法以"[(posterior tibial tendon) OR (tibialis posterior tendon)] AND (rupture OR injury OR disruption OR trauma OR tear)"为检索式,检索了PubMed数据库,筛选出胫后肌腱断裂的19篇文献包含了24个案例报告。分析其受伤机制、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