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两个史无前例的后果
第一,统治中国千年之久的社会基础之本——意识形念认同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与社会变动,“仁政”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儒生的反省精神超越了民族情绪,出现了一个到敌国去学习的热潮,中国儒家意识形念千年稳固的基础终于首次出现了裂痕并由此迅速扩大,中国的声誉与地位在国际上落千丈。战前,作为清帝国子民的华侨在日本极为神气,战后,情况正好相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街头行走时,连日本妇孺也敢欺负。反日情绪油然而生。不过,更为直接的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反省与怀疑。
第二,中国比之鸦片战争后更为全方位的被迫开放,中国大门的真正彻底打开可以说是从这时起,中国积弱积贫己彻底暴露,几乎沦为西方列强与日本及国际共管的殖民地。在这以后的十年中,中国相继受到了四次大型外国军事侵略与干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之役、同俄战争),其中每一次对中国的打击都远远超过了鸦片战争。在此之前,中国对西方的依附是有限的,内地城乡的自然经济基础也稳固依旧,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集中在沿江沿海一带,对内地而言主要是间接的,未能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的门户还只是部分的开放。而此后外国的渗透则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无一不入。中国闩益被纳入世界体系中去,闭关自守已完全被打破。
严格来说,这两个后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罕见的——也许只有三十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可以与之相比。它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然这一进程的加快首先是对同治自强运动的否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提升。
2. 对同治自强运动的否定和提升 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是从否定同治时期的自强运动开始的。“同治中兴”包括两个内容:镇压太平军与洋务运动,即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当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内部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外部问题提供了可能。洋务运动曾一度如火如荼,可终告失败。这种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官办现代化”,将现代化与传统这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东西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当时的条件下,以中国的模式展开,历史证明了它的失败。洋务运动确实为日后的现代化运动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它并未也不能使中国走上真正的现代化之路。
应该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尝试这一举动并无过错,问题在于其框架决定了现代化的方式、途径所能展开的极限。当自强运动触及到体制结构时,它也就走到了尽头。甲午战争实际上是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成败得失的一次实践检验,也是对这种模式的现代化之路的一种否定,它意味着一个更深层次、更新方式、更为广泛、更加深入的现代化运动的发生。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它也是一种现代化方式与层次的提升与拓展。
3. 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的儒家意识形态是一个与争权合一的整体性思想体系,历代外族入侵,不仅未能伤其毫毛.反为之所同化。意识形态本身也一直充当着抵制、否定洋务运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的角色。然而,着两者却在早期现代化运动中被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以防卫——自强为宗旨的洋务运动一旦失败,随之而来意识形态必然受到冲击而发生危机。而中国在甲午战败后,出现了政治制度与意识形念的危机,其原因正在于中国社会组织的特殊方式——意识形态与皇权、社会结构的一体化。人们过去常常为戊戌变法失败使中国失去一次现代化的良机而惋惜,却恰恰忘记去研究和评价戊戌维新的反向的间接效果,直接引发了甲午后的第二次意识形念认同危机。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甲午之役是一个分水岭:是意识形态认同危机的分水岭,也是现代化道路与速率变化的分水岭。
4.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加速器 始于甲午战败的两次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使整个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渐趋同。改革意识十分浓厚。事实上,1901-1905年清末新政远比康有为当年的方案要激进、大胆、全面,它是一种在社会全面危机导致统治基础不稳的前提下而不得不顺应时事以免遭淘汰之举,是一次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首先,城市化趋势加剧,城市地位急剧上升,不仅逐渐割断了它们与农村的密切联系也使收租方式、乡村自治和农村宗法制度逐渐衰败。
其次,地方势力的兴起,绅权与王权的对抗,削弱了中央专制集权。1910年从浙江铁路案到四川铁路风潮中,绅权都起着组织与领导的作用,彻底摧毁了本已十分脆弱的中央集权。
第三,走出传统角色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事实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正是在废科举之后出现的,这批知识分子成为继制度改革之后最后向传统的支柱——意识形态攻击并寻求替代物的主力军,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领域中推动现代化的主干与社会基础。
第四,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逐步瓦解,新式商人、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现代产业工人、现代城市市民的出现,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真正开始与加速发展启动了倍增器,成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历史的巨大灾难加速了历史的巨大进步,这是我们不能不注意的。
收稿日期:2009-06-09
第一,统治中国千年之久的社会基础之本——意识形念认同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与社会变动,“仁政”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儒生的反省精神超越了民族情绪,出现了一个到敌国去学习的热潮,中国儒家意识形念千年稳固的基础终于首次出现了裂痕并由此迅速扩大,中国的声誉与地位在国际上落千丈。战前,作为清帝国子民的华侨在日本极为神气,战后,情况正好相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街头行走时,连日本妇孺也敢欺负。反日情绪油然而生。不过,更为直接的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反省与怀疑。
第二,中国比之鸦片战争后更为全方位的被迫开放,中国大门的真正彻底打开可以说是从这时起,中国积弱积贫己彻底暴露,几乎沦为西方列强与日本及国际共管的殖民地。在这以后的十年中,中国相继受到了四次大型外国军事侵略与干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之役、同俄战争),其中每一次对中国的打击都远远超过了鸦片战争。在此之前,中国对西方的依附是有限的,内地城乡的自然经济基础也稳固依旧,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集中在沿江沿海一带,对内地而言主要是间接的,未能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的门户还只是部分的开放。而此后外国的渗透则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无一不入。中国闩益被纳入世界体系中去,闭关自守已完全被打破。
严格来说,这两个后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罕见的——也许只有三十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可以与之相比。它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然这一进程的加快首先是对同治自强运动的否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提升。
2. 对同治自强运动的否定和提升 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是从否定同治时期的自强运动开始的。“同治中兴”包括两个内容:镇压太平军与洋务运动,即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当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内部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外部问题提供了可能。洋务运动曾一度如火如荼,可终告失败。这种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官办现代化”,将现代化与传统这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东西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当时的条件下,以中国的模式展开,历史证明了它的失败。洋务运动确实为日后的现代化运动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它并未也不能使中国走上真正的现代化之路。
应该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尝试这一举动并无过错,问题在于其框架决定了现代化的方式、途径所能展开的极限。当自强运动触及到体制结构时,它也就走到了尽头。甲午战争实际上是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成败得失的一次实践检验,也是对这种模式的现代化之路的一种否定,它意味着一个更深层次、更新方式、更为广泛、更加深入的现代化运动的发生。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它也是一种现代化方式与层次的提升与拓展。
3. 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的儒家意识形态是一个与争权合一的整体性思想体系,历代外族入侵,不仅未能伤其毫毛.反为之所同化。意识形态本身也一直充当着抵制、否定洋务运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的角色。然而,着两者却在早期现代化运动中被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以防卫——自强为宗旨的洋务运动一旦失败,随之而来意识形态必然受到冲击而发生危机。而中国在甲午战败后,出现了政治制度与意识形念的危机,其原因正在于中国社会组织的特殊方式——意识形态与皇权、社会结构的一体化。人们过去常常为戊戌变法失败使中国失去一次现代化的良机而惋惜,却恰恰忘记去研究和评价戊戌维新的反向的间接效果,直接引发了甲午后的第二次意识形念认同危机。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说,甲午之役是一个分水岭:是意识形态认同危机的分水岭,也是现代化道路与速率变化的分水岭。
4. 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加速器 始于甲午战败的两次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使整个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渐趋同。改革意识十分浓厚。事实上,1901-1905年清末新政远比康有为当年的方案要激进、大胆、全面,它是一种在社会全面危机导致统治基础不稳的前提下而不得不顺应时事以免遭淘汰之举,是一次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首先,城市化趋势加剧,城市地位急剧上升,不仅逐渐割断了它们与农村的密切联系也使收租方式、乡村自治和农村宗法制度逐渐衰败。
其次,地方势力的兴起,绅权与王权的对抗,削弱了中央专制集权。1910年从浙江铁路案到四川铁路风潮中,绅权都起着组织与领导的作用,彻底摧毁了本已十分脆弱的中央集权。
第三,走出传统角色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事实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正是在废科举之后出现的,这批知识分子成为继制度改革之后最后向传统的支柱——意识形态攻击并寻求替代物的主力军,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领域中推动现代化的主干与社会基础。
第四,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逐步瓦解,新式商人、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现代产业工人、现代城市市民的出现,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真正开始与加速发展启动了倍增器,成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历史的巨大灾难加速了历史的巨大进步,这是我们不能不注意的。
收稿日期: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