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识教育呼唤研究性学习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性学习”又叫做“专题研究学习”和“主题研究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本文试图在小学常识教育中实践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并从中体验过程的发生。
  【关键词】 接受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发现教学法
  
  1.引言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一些最基本、最必须的知识就是“常识”。不同时代的人们,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制约,有不同的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进步,无论科学与技术如何发达,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常识总是指那些与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小学常识教育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实践与研究的结晶,也是教育科学最新成果,常识学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小学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常识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常识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实施义务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素质、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2.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被动性”,这包括学习能力的被动,学习志趣的被动和学习成果的被动。反映在教学中,教师首要解决的是学科课程上面罗列的一些问题,以使学生达到掌握人类文明成果的目标。而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被动地接受问题的答案,其学习成果毫无创造性,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一,学习能力的缺乏,诸如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社区服务能力等越来越低;其二,学习志趣的被动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视野狭窄,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解释不清,模棱两可,混混沌沌;其三,知识的严重匮乏,更严重的是知识与实践脱节,和生活实际相去甚远。
  
  3.深入讨论
  
  新的教育理念不是无的放矢随随便便形成的,而是经过无数次的大讨论,经过理论论证并结合当前实际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众多教育学家、广大前线教师们智慧的结晶。无疑这些都是教育界的宝贵财富,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推动教育的发展。但这一股推动的源动力,还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生产力。这个实践检验的平台无疑非课堂莫属。
  研究型教学方案设计可以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教学实施过程、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教学例证过程、教学反思过程。a,教学实施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其目的当然是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以体现最佳教学的思想。最佳教学的基本精神在于讲求效益,追求高质量和低消耗。b,课堂教学评价过程:这是对实施过程的质量进行分析评议,也就是对教学中的设计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整节课堂教学效益进行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导向、是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c,教学例证过程:这是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进行理论论证和阐述,并指出其运用了那些教学原则和理论,以及这样设计的目的等,等同于说课。
  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评价小学常识课堂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利弊,检验评价研究性学习在小学常识课堂中应用是否合适的标准应有: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组织转向参与;是否给予学生选择權利,留足选择空间。
  
  4.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历史已远远在我们后面,站在现在的时轮里看过去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教育也如此。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用“研究性学习”代替“接受性学习”显然是明智之举。在传统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其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类的文明成果。因此,接受性学习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变得只会接受,不会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缺乏,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则意味着失去赖以进步的不竭动力。
  小学常识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全民素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如何让学生学好小学常识课业变得十分必要,而加强小学常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变得十分迫切。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正日益在各科学课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大声疾呼小学常识课也应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路子,小学常识课呼唤研究性学习。
  总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孩子们充满生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永坚.学生发展之门径[J].福建教育,2001(11)
  [2]李召存.研究兴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1(2)
  [3]龚正元.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2)
  [4]钱大同.小学常识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叶君宗.尝试问题解决模式[J].福建教育,2001(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國的中职计算机在信息化教育面前也不断地面临着挑战。[1]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采用的行动导向法主要利用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才。在中职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行动导向法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它也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行动导向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中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各个行业也渐渐与国际接轨,与外国企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且无论是在文化、政治还是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英语都被当作国际通用的语言运用于各
随着全国冬季雾霾天气的出现,环境问题再一次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在遏制环境犯罪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刑法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环境刑事政策作为国家应对环境
【摘 要】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對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探究的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索能力。评价应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并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科学教学 评价 学生 探究能力 培养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试考查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何谓“层次教学”以及实施的途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层次教学 教学目标 个别指导    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它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这种个别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现在,学生需要的不再是填鸭
高校物理实验是理工类学科重要的基础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正趋向多元化发展,日渐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独立思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被摒弃。现在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数学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思想意识、教学方式方法上运用学生接受,并感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教学方法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218-01  一、思维培養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需要培养更加理性的思维,笔者认为理性思维
天津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强震动预警台站建设是天津地区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的三个分项之一.本文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的在确保仪器设备运行稳定、观测数据产出连续可靠,以及
本文在包罗万象的网络中提取博客这一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介,通过博客的角度分析信息网络传播者这一主体的特殊性,并讨论设立信息网络传播者权的必要性,研究对信息网络
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转课堂应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实际教学案例说明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以及课堂效果,最后总结了该教学模式成功应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