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言语内容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我们认为言语内容先于言语形式而存在,一定的内容就决定他的适合的形式,言语形式仅是为表达言语内容而服务的。语文教学常注意文本的言语内容上,教师常常将语文课本中的言语作品从句意、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式的剖析,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忽视学生的思考的能力,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不见提高,那么如何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能力呢?新课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运用是根本,运用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当然,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一个过程,必须以朗诵积累范文的语言形式为前提,以熟悉范文语言形式为基础,以学运用范文语言为起点,以激发学生“相似积累”为源头。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应该从这三方面下功夫:
一、应该着眼于儿童
我们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语文应该是快乐的,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渡过。
1、师:“你要帮助小蝌蚪找妈妈,要闯五关啊,你们有信心吗?”
2、第一关:鲤鱼阿姨:“小朋友能准确拼读这儿的生字,我鲤鱼阿姨才跟你闯关提示啊。”
第二关:乌龟伯伯:“你们能认读这儿的词语,我乌龟伯伯才给你们提示啊。”
第三关:乌贼叔叔:“你们能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我乌贼叔叔才告诉你妈妈长什么样。”
第四关:水母姑姑:“你们能复习填好下列的生字,我水母姑姑才陪你们找妈妈呀。”
第五关:海豚爷爷:“你们能把下列的字写好,我就帮助你们找妈妈。”
3、在学习过程中读读、画画、说说把小蝌蚪妈妈小青蛙的特点得以显现。如“大大的脑袋——脑袋大大的”;“碧绿的衣裳---衣裳碧绿的”;“雪白的肚皮---肚皮雪白的”……
又如:黄老师执教的《丑小鸭》的时候:她设计了如下环节:在习得生字以后,她是这样巩固学生的生字词的学习的,“丑小鸭在农夫家里很是想念妈妈,眼泪把信纸都弄糊了,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儿童语文应该是快乐的!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玩一个充满欢乐的游戏,看一出快乐的童话剧,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唱一首自由自在的歌曲,”多么自在悠闲啊!儿童语文是基础,读一读、说一说、划一划、写一写,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儿童语文的能力是舒展的,一堂课三个目标,四个环节,几种方法,简单有效清清爽爽,舒展身心。
二、应该着力于语言
好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趣。语文教学中,形式并不是内容的附庸,他有着独立的价值。文本是由言语形式怎么说和说什么两个方面构成的。但为我们直观感觉到的只有言语形式,即物质存在方式:是由音节、文字组成的延伸于一定空间的语符系列。语言形式生成内容,任何接受都是形象的重新再造。阅读文本的思维过程首先是课文表层的语言文字,其次是文本内容。最后是指向语言运用的规律、方法和技巧。在具体的教学中言语实践活动,应意识到语文课的人文教育只能通过文本的言语形式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的言语实践活动,是由形式到内容,然后学生引导能独立分析文章的主旨、思路、结构和写作特点,能自主地梳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的言语实践活动,是由内容到形式。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如何变化必须经过言语形式这条途径。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文学既然是一种语言艺术,那么这个艺术就集中在语言的建构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途径,立足于言语形式,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触发和激活我们的感受,培养学生语言形式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真正体会言语魅力,并激发他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
【第一次授课】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被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深深地感动了。如何把这份感动传递给学生呢?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课前欣赏聋哑姑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使学生明白残疾人也一样可以创造奇迹。接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到了深入研读课文阶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1、轻声读课文,画出有关“奇迹”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反馈。
课后反思:对于这次教学,听课老师给予了肯定,认为我能抓住主线,引导学生感悟关键词句,领导孩子触摸残疾人的内心的春天。但是一节阅读指导课,是不是关注这些就够了呢?此外,听课老师还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细节:课前导入顺利地引出“奇迹”两个字固然不错,可是短片中的舞者的表演实在太震撼人心了,文中的奇迹相形见拙了。而且一味采用谈感悟的形式理解语言,不利于学生发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载着群体的智慧,带着自己的深入思考,我以综览整个单元的视角,认真地读了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重新对教材进行梳理,开始了我的第二次课堂教学之旅。
感悟结课,引入下课。
课后反思:首先立足单元,观照整体。由于内容上、主题上的相关性,一个单元的课文往往在结构上、表达上会存在共同之处。在教学时,我们要摒弃以“篇”为单位、各自为政的教学方法,以单元为整体找准“领头羊”,以“篇”带动单元,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比如《触摸春天》与本单元中的《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一样,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有点难,但是我们可以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在结构上,该单元的课文也有一个共同点,先叙事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可在归纳主要内容环节多花些时间让学生掌握“叙事+阐述观点”的文章,是如何概括主要内容的。当学生学到本单元的后几篇课文时,就可以凭借着所学的方法“练兵”,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其次是善用比较加深理解。在第一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品读句子环节往往会忽视某些不该遗忘的角落。例如:作者为什么强调这是“睁着眼睛的蝴蝶”呢?为什么用了“竟然”还得浓墨重彩地用上“真”呢?想让学生从有所悟转为彻悟,还得用上“比较”这一老套的方法。用了比较,学生自然在辨识中发现语言的妙处与规律。
再次是创设情境,转换角色。众所周知,只有当阅读体验与生活经历撞击时,感受才会喷涌而出。对于健康人而言,蝴蝶在指间扑腾当然不会有什么“全新的经历”,所以在第一次试教,要求学生描述安静所感所想时,学生语言干巴巴的,毫无精彩可言。第二次试教,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双目失明的安静,他们马上感受到安静在花丛间穿梭的不易,感受到接触一个全新的小生命时安静内心深处的惊喜与震撼。
单就“得言”而论,简短的一节语文课学生领悟到了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学会了先叙事后概括的表达方法训练了贯穿全文的夹叙夹议的说写本领。
三、应该着意于情感
曾在一个论坛上看见一位张老师的一则学语言、用语言的教学实录:
一切都活了,要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虫园,儿童荡漾其间,养眼、养心,身心愉悦。“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乐园,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里边。祖父顶一顶大草帽,“我”顶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我”愿意放风筝就放风筝,愿意捉迷藏就捉迷藏,愿意捉昆虫就捉昆虫,愿意爬上天,祖父给我作天梯……一切都是自由的。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开“谎花”,让学生在发展中行走,学语言,用语言。
综上所述,文学既然是一种语言艺术,那么这个艺术就集中在语言的建构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途径,立足于言语形式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触发和激活我们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语言形式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真正体会言语魅力,并激发他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应该从这三方面下功夫:
一、应该着眼于儿童
我们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语文应该是快乐的,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渡过。
1、师:“你要帮助小蝌蚪找妈妈,要闯五关啊,你们有信心吗?”
2、第一关:鲤鱼阿姨:“小朋友能准确拼读这儿的生字,我鲤鱼阿姨才跟你闯关提示啊。”
第二关:乌龟伯伯:“你们能认读这儿的词语,我乌龟伯伯才给你们提示啊。”
第三关:乌贼叔叔:“你们能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我乌贼叔叔才告诉你妈妈长什么样。”
第四关:水母姑姑:“你们能复习填好下列的生字,我水母姑姑才陪你们找妈妈呀。”
第五关:海豚爷爷:“你们能把下列的字写好,我就帮助你们找妈妈。”
3、在学习过程中读读、画画、说说把小蝌蚪妈妈小青蛙的特点得以显现。如“大大的脑袋——脑袋大大的”;“碧绿的衣裳---衣裳碧绿的”;“雪白的肚皮---肚皮雪白的”……
又如:黄老师执教的《丑小鸭》的时候:她设计了如下环节:在习得生字以后,她是这样巩固学生的生字词的学习的,“丑小鸭在农夫家里很是想念妈妈,眼泪把信纸都弄糊了,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儿童语文应该是快乐的!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玩一个充满欢乐的游戏,看一出快乐的童话剧,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唱一首自由自在的歌曲,”多么自在悠闲啊!儿童语文是基础,读一读、说一说、划一划、写一写,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儿童语文的能力是舒展的,一堂课三个目标,四个环节,几种方法,简单有效清清爽爽,舒展身心。
二、应该着力于语言
好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趣。语文教学中,形式并不是内容的附庸,他有着独立的价值。文本是由言语形式怎么说和说什么两个方面构成的。但为我们直观感觉到的只有言语形式,即物质存在方式:是由音节、文字组成的延伸于一定空间的语符系列。语言形式生成内容,任何接受都是形象的重新再造。阅读文本的思维过程首先是课文表层的语言文字,其次是文本内容。最后是指向语言运用的规律、方法和技巧。在具体的教学中言语实践活动,应意识到语文课的人文教育只能通过文本的言语形式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的言语实践活动,是由形式到内容,然后学生引导能独立分析文章的主旨、思路、结构和写作特点,能自主地梳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的言语实践活动,是由内容到形式。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如何变化必须经过言语形式这条途径。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文学既然是一种语言艺术,那么这个艺术就集中在语言的建构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途径,立足于言语形式,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触发和激活我们的感受,培养学生语言形式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真正体会言语魅力,并激发他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
【第一次授课】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被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深深地感动了。如何把这份感动传递给学生呢?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课前欣赏聋哑姑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使学生明白残疾人也一样可以创造奇迹。接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到了深入研读课文阶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1、轻声读课文,画出有关“奇迹”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反馈。
课后反思:对于这次教学,听课老师给予了肯定,认为我能抓住主线,引导学生感悟关键词句,领导孩子触摸残疾人的内心的春天。但是一节阅读指导课,是不是关注这些就够了呢?此外,听课老师还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细节:课前导入顺利地引出“奇迹”两个字固然不错,可是短片中的舞者的表演实在太震撼人心了,文中的奇迹相形见拙了。而且一味采用谈感悟的形式理解语言,不利于学生发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载着群体的智慧,带着自己的深入思考,我以综览整个单元的视角,认真地读了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重新对教材进行梳理,开始了我的第二次课堂教学之旅。
感悟结课,引入下课。
课后反思:首先立足单元,观照整体。由于内容上、主题上的相关性,一个单元的课文往往在结构上、表达上会存在共同之处。在教学时,我们要摒弃以“篇”为单位、各自为政的教学方法,以单元为整体找准“领头羊”,以“篇”带动单元,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比如《触摸春天》与本单元中的《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一样,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有点难,但是我们可以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在结构上,该单元的课文也有一个共同点,先叙事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可在归纳主要内容环节多花些时间让学生掌握“叙事+阐述观点”的文章,是如何概括主要内容的。当学生学到本单元的后几篇课文时,就可以凭借着所学的方法“练兵”,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其次是善用比较加深理解。在第一次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品读句子环节往往会忽视某些不该遗忘的角落。例如:作者为什么强调这是“睁着眼睛的蝴蝶”呢?为什么用了“竟然”还得浓墨重彩地用上“真”呢?想让学生从有所悟转为彻悟,还得用上“比较”这一老套的方法。用了比较,学生自然在辨识中发现语言的妙处与规律。
再次是创设情境,转换角色。众所周知,只有当阅读体验与生活经历撞击时,感受才会喷涌而出。对于健康人而言,蝴蝶在指间扑腾当然不会有什么“全新的经历”,所以在第一次试教,要求学生描述安静所感所想时,学生语言干巴巴的,毫无精彩可言。第二次试教,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双目失明的安静,他们马上感受到安静在花丛间穿梭的不易,感受到接触一个全新的小生命时安静内心深处的惊喜与震撼。
单就“得言”而论,简短的一节语文课学生领悟到了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学会了先叙事后概括的表达方法训练了贯穿全文的夹叙夹议的说写本领。
三、应该着意于情感
曾在一个论坛上看见一位张老师的一则学语言、用语言的教学实录:
一切都活了,要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虫园,儿童荡漾其间,养眼、养心,身心愉悦。“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乐园,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里边。祖父顶一顶大草帽,“我”顶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我”愿意放风筝就放风筝,愿意捉迷藏就捉迷藏,愿意捉昆虫就捉昆虫,愿意爬上天,祖父给我作天梯……一切都是自由的。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开“谎花”,让学生在发展中行走,学语言,用语言。
综上所述,文学既然是一种语言艺术,那么这个艺术就集中在语言的建构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途径,立足于言语形式的培养,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触发和激活我们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语言形式能力,使学生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真正体会言语魅力,并激发他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