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学语言 幼儿教师
教育学家王曼卿曾经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道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就像蜜糖一样,可以牢牢的黏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对于语言发展迅速的3—6岁幼儿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的作用尤其明显,它不仅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还影响着其思维等方面的发展。针对我园不同工龄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进行调查、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参加问卷调查教师教龄以1—3 年最多,占总人数的40%,教龄在10 年以上的教师也偏多,为33%。可以说明我园教师中仍以青年教师为主。
教龄统计图(略)
一、通过调查、比较、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语音、语调及语言表现力问题。语音不正确,方言、口语。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区变体,是由山川阻隔、文化差异造成的,不标准的幼儿教师充斥教师队伍,她们带有“口音”的普通话,对处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影响巨大。常有家长反映,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到的语言不标准,如:好吧、要的、好不、行不、来罗……
2、语言规范问题:(1)口头禅、语言啰嗦,反复讲述某一个知识点;(2)讲述操作要求、方法没有条理,层次混乱:讲述操作要求时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展开的,先将什么,后讲什么,先讲后做,还是先做后讲,这个顺序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一节活动的教学层次是这样,某一个教学环节或回答幼儿某一个问题也是这样。教学语言混乱无序的最明显的特点是说话跑题或话题变来变去,让人不知所云,信口开河,把握不住中心,东拉西扯,甚至到后来连自己都不知道最初表述的话题是什么了。
3、语言极端化问题。(1)婴儿语: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3—6 岁的幼儿,职业要求她们必须使用儿童化语言跟幼儿对话。有时运用儿童的表达方式讲话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时适度。把许多单音词(名词居多)随意重叠,如片片”(照片)“屁屁”(屁股)“饭饭”(吃饭)“觉觉”(睡觉)“,饺饺”(吃饺子)等等,似乎所有的名词都可以重叠。虽然这些不太规范的叠音词,在与小班幼儿交流时运用可以缩短师幼间的年龄、心理距离,但是到了中班、大班尤其是面对快上小学的孩子时再经常使用,就容易养成孩子柔弱的语言风格,不利于阳刚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2)成人化:我们经常能在幼儿园活动中,听到幼儿教师说类似的话语:“简直是酷毙了”、“你很漂漂啊”“小朋友886”等等。将这种成人化的用到教学中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老师为了展示自身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魅力,盲目地模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类栏目现场说书的形式,误以为只要学生听得认真、开心,这堂课即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课堂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年轻教师往往“人不老,心却老”了,总想去做孩子的思想保姆和信息爹妈,结果把本该出现的幼儿展示台变成了教师的说教会,过于成人化的幼儿听不懂,不能够吸引孩子。
4、语言内涵问题。(1)语言缺乏科学性案例:中班 科学活动《水》;师:“哪里有水?是什么水?”幼:“河里有河水”“海里的水叫海水”“超市里有矿泉水”等。师:“除了矿泉水,还有什么水?”幼:“还有可乐、啤酒。”师(小结):“对,还有可乐、啤酒。”问题分析:啤酒、可乐是水吗?显然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啤酒、可乐是饮料,水只是其中的配料。教师试图用幼儿较熟悉的事物解释“水”这一概念,但却因不够准确而导致了知识性的错误。其实,各类学科都有一套特定的概念、术语,知识点之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信口开河下定义,不能想当然解释词语,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犯知识性错误。(2)滥用表扬语,语言空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个活动下来习惯性的对幼儿说“你真棒”、“真聪明”、“好样的”、“不错”… …幼儿需要鼓励、需要赞赏,但是这种缺乏目的性的语言,并不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久而久之只会让他们对这种枯燥、单调的语言失去倾听的意愿。(3)对幼儿的回应单一:往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很单一、无趣,常见的如“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你想得真好”或是只能重复孩子的话或机械地回答“好的”等评价来回应幼儿的回答,教师的回应毫无价值可言,语言苍白。(4)评价语没有针对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价语言往往会左右幼儿动的情绪,甚至可能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发现不论幼儿问题回答得怎么样,出于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或学习兴趣,很多教师都会用“不错”、“说得好”、“你真了不起”、“棒极了”、“我们为他鼓鼓掌”等课堂评价的流行套话给予幼儿评价,他到底什么地方不错?什么地方值得学习?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为了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帮助几乎为零。(5)总结性语言缺乏明确目的,总结不到位,语言低效; 案例:在大班数学活动《超级擂台赛》中,教师的总结语:因为小狗机智勇敢、认真负责地看管羊群,获得了大家的肯定。最终它以多数选票获胜,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它获得守卫的工作。作为一个数学活动,教师的总结语言如果更贴合活动的重点、难点,巩固、复习数学知识,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二、原因分析
围绕周边的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实施调查和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了重要的材料,把握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基础不够扎实,语言很随意,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或指导;其次,很多幼儿教师对于改进自身的教学语言不够重视,觉得自己的教学语言没什么不好,有的老师甚至干脆用方言组织活动;再者,现在很多私立幼儿园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的培训不够重视,往往只在乎孩子一股脑的给孩子灌输知识点,忽略了教师的语言。 三、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如庄文中在《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讲座》中提到“教学语言具有表意、指示、传情和教育四大功能。”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中从清晰度、严密度和动听度三个方面指出了教师教学语言水平对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他从“教”和“学”两个角度举例说明了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宋其蕤和冯显灿在《教学言语学》中则从言语本身的功能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他们将这种功能区分为“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信息功能、表达指示功能、情感功能、美感功能和交际功能。”
四、有效组织与运用教学语言的几条措施
1、鼓励性语言:尊重包容,有指向性: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太阳。”每一个幼儿他们都有被爱、被肯定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每一个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动作,都应该为孩子传递一个这样的信息:孩子,你是最棒的!教师要懂得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哪怕他回答的并不完整,只有一部分,也要适当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孩子的亮点,适时的给予鼓励,如:“你说的好极了,让大家跟你学一学”“你说的这句真好听!”“你回答的问题真完整,比老师说的还好!”即使他们的发现实在没有可以夸奖的地方,也可以变相的夸奖“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 “你真大方”“你积极回答问题,进步真大!”每个孩子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喜爱的,所以老师要用赞赏的语言区激励和鼓励他们。
2、讲述性语言:生动形象,有条理性。回应性语言:机智幽默,有教育性:在教学课堂中机智幽默的回应语言是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内涵与应变能力,同时还能够调节课堂紧张的气氛,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放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牢记知识、得到教育。
3、总结性语言:简练准确,有目的性: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引导者,所以教师对幼儿的活动后的总结性语言一定要精简、准确。既要肯定幼儿表现出色之处,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与纠正,同时老师的听辨能力要非常强,要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做出反馈信息。教师精炼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夸夸自己和别人》中教师的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的同时,一定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夸夸别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4、个性化语言:与众不同,有风格性:什么是个性化的语言呢?我们说,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它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久而久之,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比如,上海名师应彩云老师,她的语言充满激情与趣味让孩子对内容感兴趣并能够学进去,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时常注意孩子们的好奇度,如穿插故事,穿插问题,课堂讨论等方法,所以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湖南省级名师邹勇,他的教学语言生动、肢体语言丰富,富有感染力,他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这一特点形成了自己教学语言上独特的风景线。
教育学家王曼卿曾经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道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就像蜜糖一样,可以牢牢的黏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对于语言发展迅速的3—6岁幼儿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的作用尤其明显,它不仅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还影响着其思维等方面的发展。针对我园不同工龄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进行调查、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参加问卷调查教师教龄以1—3 年最多,占总人数的40%,教龄在10 年以上的教师也偏多,为33%。可以说明我园教师中仍以青年教师为主。
教龄统计图(略)
一、通过调查、比较、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语音、语调及语言表现力问题。语音不正确,方言、口语。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区变体,是由山川阻隔、文化差异造成的,不标准的幼儿教师充斥教师队伍,她们带有“口音”的普通话,对处于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影响巨大。常有家长反映,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到的语言不标准,如:好吧、要的、好不、行不、来罗……
2、语言规范问题:(1)口头禅、语言啰嗦,反复讲述某一个知识点;(2)讲述操作要求、方法没有条理,层次混乱:讲述操作要求时按照一定的教学思路展开的,先将什么,后讲什么,先讲后做,还是先做后讲,这个顺序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一节活动的教学层次是这样,某一个教学环节或回答幼儿某一个问题也是这样。教学语言混乱无序的最明显的特点是说话跑题或话题变来变去,让人不知所云,信口开河,把握不住中心,东拉西扯,甚至到后来连自己都不知道最初表述的话题是什么了。
3、语言极端化问题。(1)婴儿语: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3—6 岁的幼儿,职业要求她们必须使用儿童化语言跟幼儿对话。有时运用儿童的表达方式讲话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适时适度。把许多单音词(名词居多)随意重叠,如片片”(照片)“屁屁”(屁股)“饭饭”(吃饭)“觉觉”(睡觉)“,饺饺”(吃饺子)等等,似乎所有的名词都可以重叠。虽然这些不太规范的叠音词,在与小班幼儿交流时运用可以缩短师幼间的年龄、心理距离,但是到了中班、大班尤其是面对快上小学的孩子时再经常使用,就容易养成孩子柔弱的语言风格,不利于阳刚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2)成人化:我们经常能在幼儿园活动中,听到幼儿教师说类似的话语:“简直是酷毙了”、“你很漂漂啊”“小朋友886”等等。将这种成人化的用到教学中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老师为了展示自身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口若悬河的魅力,盲目地模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类栏目现场说书的形式,误以为只要学生听得认真、开心,这堂课即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课堂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年轻教师往往“人不老,心却老”了,总想去做孩子的思想保姆和信息爹妈,结果把本该出现的幼儿展示台变成了教师的说教会,过于成人化的幼儿听不懂,不能够吸引孩子。
4、语言内涵问题。(1)语言缺乏科学性案例:中班 科学活动《水》;师:“哪里有水?是什么水?”幼:“河里有河水”“海里的水叫海水”“超市里有矿泉水”等。师:“除了矿泉水,还有什么水?”幼:“还有可乐、啤酒。”师(小结):“对,还有可乐、啤酒。”问题分析:啤酒、可乐是水吗?显然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啤酒、可乐是饮料,水只是其中的配料。教师试图用幼儿较熟悉的事物解释“水”这一概念,但却因不够准确而导致了知识性的错误。其实,各类学科都有一套特定的概念、术语,知识点之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能信口开河下定义,不能想当然解释词语,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犯知识性错误。(2)滥用表扬语,语言空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个活动下来习惯性的对幼儿说“你真棒”、“真聪明”、“好样的”、“不错”… …幼儿需要鼓励、需要赞赏,但是这种缺乏目的性的语言,并不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久而久之只会让他们对这种枯燥、单调的语言失去倾听的意愿。(3)对幼儿的回应单一:往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回应很单一、无趣,常见的如“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你想得真好”或是只能重复孩子的话或机械地回答“好的”等评价来回应幼儿的回答,教师的回应毫无价值可言,语言苍白。(4)评价语没有针对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价语言往往会左右幼儿动的情绪,甚至可能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发现不论幼儿问题回答得怎么样,出于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或学习兴趣,很多教师都会用“不错”、“说得好”、“你真了不起”、“棒极了”、“我们为他鼓鼓掌”等课堂评价的流行套话给予幼儿评价,他到底什么地方不错?什么地方值得学习?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为了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帮助几乎为零。(5)总结性语言缺乏明确目的,总结不到位,语言低效; 案例:在大班数学活动《超级擂台赛》中,教师的总结语:因为小狗机智勇敢、认真负责地看管羊群,获得了大家的肯定。最终它以多数选票获胜,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它获得守卫的工作。作为一个数学活动,教师的总结语言如果更贴合活动的重点、难点,巩固、复习数学知识,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二、原因分析
围绕周边的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实施调查和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得了重要的材料,把握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基础不够扎实,语言很随意,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或指导;其次,很多幼儿教师对于改进自身的教学语言不够重视,觉得自己的教学语言没什么不好,有的老师甚至干脆用方言组织活动;再者,现在很多私立幼儿园对于教师教学语言的培训不够重视,往往只在乎孩子一股脑的给孩子灌输知识点,忽略了教师的语言。 三、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如庄文中在《教师教学语言艺术讲座》中提到“教学语言具有表意、指示、传情和教育四大功能。”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中从清晰度、严密度和动听度三个方面指出了教师教学语言水平对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他从“教”和“学”两个角度举例说明了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宋其蕤和冯显灿在《教学言语学》中则从言语本身的功能角度来分析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他们将这种功能区分为“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信息功能、表达指示功能、情感功能、美感功能和交际功能。”
四、有效组织与运用教学语言的几条措施
1、鼓励性语言:尊重包容,有指向性: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太阳。”每一个幼儿他们都有被爱、被肯定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每一个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动作,都应该为孩子传递一个这样的信息:孩子,你是最棒的!教师要懂得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哪怕他回答的并不完整,只有一部分,也要适当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孩子的亮点,适时的给予鼓励,如:“你说的好极了,让大家跟你学一学”“你说的这句真好听!”“你回答的问题真完整,比老师说的还好!”即使他们的发现实在没有可以夸奖的地方,也可以变相的夸奖“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 “你真大方”“你积极回答问题,进步真大!”每个孩子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喜爱的,所以老师要用赞赏的语言区激励和鼓励他们。
2、讲述性语言:生动形象,有条理性。回应性语言:机智幽默,有教育性:在教学课堂中机智幽默的回应语言是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内涵与应变能力,同时还能够调节课堂紧张的气氛,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放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牢记知识、得到教育。
3、总结性语言:简练准确,有目的性: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引导者,所以教师对幼儿的活动后的总结性语言一定要精简、准确。既要肯定幼儿表现出色之处,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与纠正,同时老师的听辨能力要非常强,要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做出反馈信息。教师精炼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例如:大班社会活动《夸夸自己和别人》中教师的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的同时,一定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夸夸别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4、个性化语言:与众不同,有风格性:什么是个性化的语言呢?我们说,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它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久而久之,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比如,上海名师应彩云老师,她的语言充满激情与趣味让孩子对内容感兴趣并能够学进去,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时常注意孩子们的好奇度,如穿插故事,穿插问题,课堂讨论等方法,所以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湖南省级名师邹勇,他的教学语言生动、肢体语言丰富,富有感染力,他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这一特点形成了自己教学语言上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