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对待这门亲事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那年,我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县一中。而就在这时,年迈的奶奶生了重病,家里人几乎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来为她医治,但病情仍未见好转。奶奶觉得自己是全家的累赘,于一天深夜从病榻爬起来抓起菜刀割喉自尽。
  辍学的无奈和奶奶的猝死给我心灵上极大的触动。出来打工那天,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为实现心中的目标,我制定了长远的打工计划,并约束自己在10年内不轻言儿女私情。在深圳,我一边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一边业余自学管理知识。渐渐的,我每月的工资在组上乃至车间都是数一数二的。其间,有三个不错的女孩先后向我暗送秋波,但我一概佯作不知。
  凭着实干精神,2007年8月,我在中山一间日用制品厂做了一名生产组长。半年后,主管辞职走了,我被提拔了上来。因工作关系,我开始与老板有了一些接触。老板见我年轻上进,颇为赏识,决意将我培养成企业管理骨干,经常亲自向我讲述一些高深的管理知识。而作为打工仔的我,惟有以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竭尽所能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以回报老板的知遇之恩。由于过于操劳,年底时,我偶感身体有些不适。恰在这时,母亲打来电话,说好几年没见我了,叫我过年一定要回去;老家一位挚友也来电说他不日将结婚,让我届时千万要参加他的婚礼。言明情况后,厂里同意我请假回家休养一段日子。
  村里的老中医为我开了两副中药,加上母亲的精心照料,没几天,即病愈。从朋友家参加完婚礼回来的第二天,母亲带我去湾里的一位大婶家串门,母亲与大婶寒暄几句后,忽然半开玩笑地说:“我孩子还没找对象,把你女儿说给他行不?”大婶立即明白母亲的来意,看了看我,笑着说:“我看行!”她转头问女儿阿贞怎样。贞红着脸说:“我听娘的。”大婶笑着问我:“贞自己也同意了,那你呢?”面对这突发之事,我很想出口拒绝,但又恐她们说我不识好歹。再说,我们又是同一个湾的人,我若当面拒绝,多少会伤两家的和气。所以,我当时默不作声没有表态,大婶则以为我是默认了。
  回到家,一向孝顺的我对母亲发起脾气,怪她擅作主张,并表示自己拒不同意这门亲事。母亲说:“你的朋友跟你一样年纪都结婚了,你出外几年连女朋友都找不到,我现在帮你就近说一个,你还怨我?”我说:“我是不想太早找。”母亲说:“你这是没出息,不想好。”我一气之下,去了外婆家。两天后,母亲也到了外婆家。外婆说:“我年事已高,最大的心愿就是盼到你结婚,我就死也瞑目了!”我从小寄养在外婆家,外婆一直十分疼爱我这个外孙,我对她的感情比起对母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听外婆这么说,我心就软了,跟着母亲回了家。
  母亲请媒人去贞家提了亲。腊月底,在双方亲戚的见证下,我和贞定下亲事。过完年后,我回原厂上班,贞则随她哥去了鹤山。一个半月后,他们一齐来中山进了我厂。
  我和她虽住同一个湾,但幼时并不经常在一起玩耍,对她的禀性认识不深。长大后,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对她更谈不上了解。而我从去她家串门到定亲,仅在10天内就完成了,对她也来不及了解。
  现在,我们在厂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我便发现她作风散漫,贪于玩乐,刁蛮任性,喜怒无常,无缘无故冲我发牢骚发脾气。对于这些,我都可以理解和包容,毕竟她年少不懂事。可我无法接受她接二连三对我的误解:春节出门后,厂里迎来生产旺季,我因工作繁忙,每月只给她妈打了两次电话,她说我不关心她的家人;周日晚上,厂里不加班,我去镇中心的电脑培训班学习模具绘图,让她同厂里其他女孩去买衣服,她认为我不跟她一起逛街,是瞧不起她。
  一天,她上班时突然肚子痛,趴在机器上哭泣。我走过去拉她的衣角,让她随我去医院。她头也不抬,仍嘤嘤哭着。这时,经理打电话让我立即去开会。情急之下,我交代坐在后方工位上的她哥带她去医院。
  午餐时,我在食堂没见她下来吃饭,便上寝室找她,问她好些没有。她居然大发雷霆,说我只顾忙自己的工作,不顾她的死活,今天若非她哥在场,她岂不是要痛死了。我说,经理当时有要事找我商议,脱不开身。她说,她和她哥在鹤山那个厂做了一个半月,只领了半个月的200元工资,现在用得只剩几元,在这边厂又还没领过工资,怎么去医院?要不是她哥跟组长借了200元,她岂不是要痛到我开完会?
  她们兄妹俩之前都未向我提及这些,我哪知他们身上没钱?她怎么这样不讲道理这样不理解我呢?晚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岳母刚才来我们家,说你没照顾好贞,贞准备辞工回家。母亲还说,你们两人怎么在一个厂快两个月了,还没培养出一点感情来?莫把我给急坏了!我原打算年底将你们俩的婚事给办了,唉,没想到还是夜长梦多。我气愤地说,像她这样的女孩,我喜欢不上,不要也罢。母亲说:“这门亲当初是我上门提起的,现在退亲,白丢了那12000元的见面礼和定亲金是事小,村里好事者反而说我们家出尔反尔事大,你以后都别想在村里讨到老婆了。凡事多忍着点,将就一下她……”
  将就她一时可以,将就她一世谈何容易?我的工作压力较大,有时也很想找个人谈谈心,分担一下,可是,每天忙完工作下班,面对幼稚又不理解我的贞,心情更加压抑。我热爱事业,而她却不是我的贤内助。为了将来,我该如何慎重对待这门亲事?请亲爱的朋友们指点迷津!
  (短信:13680129534)
其他文献
一    中秋月圆,出差在外的我,因银通公司的合约问题,回不了家。晚饭后,我与丈夫晓枫讲了一个多小时电话,仍无法入眠。看着窗外的月亮,脑海里全是丈夫的影子。我想,他大概也无法入眠吧,他是否会在网上游荡呢?抱着猜测,我打开电脑,重新申请了一QQ号,昵称为“读你”,一心想捉弄他一把。查找、在线、加为好友,就这样开始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交谈。  “在这样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你为什么还在网上闲逛?” 
期刊
那个星期天,我上街闲逛。“先生,您好!”一个突如其来的甜美声音让我下意识地向旁边看了一下,看过去,原来是两个穿着工作服的酒店女服务员,她们灿烂的笑容让人不容拒绝。  “有什么事吗?”我小心地问。  两个女孩热情地说:“今天是我们店开张一周年店庆,为了酬谢广大消费者,特意举行有奖活动,如果您摸的彩球号码与黑板上的号码相同,将获得我们免费为您提供的38元套餐。”  说着,我就被她们热情地邀请到了店门口
期刊
向卫国,文学硕士,副教授,供职广东茂名学院中文系,研究方向:文学理论;中西诗学。在《学术研究》、《南方文坛》、《名作欣赏》、《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戴望舒(1905~1950),祖籍南京,生于杭州。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之一。1932-1935年留学法国。1942年春,诗人在香港因参加抗日活动而被捕入狱,受伤致残,他在狱中作《狱中题壁》、《我
期刊
阿健走了。他是在一次酗酒后开车出车祸而死的。他的离去让我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阿健是我的校友。1994年,我考上了广西大学,入学还没几天,就认识了大名鼎鼎的阿健。阿健高我一届,长得高高瘦瘦,有一个吓人一跳的雅号——诗疯子。由于他狂热地痴迷诗歌,故言行十分癫狂。据说在许多个更深人静的夜晚,同学们正睡得香甜的时候,阿健忽然诗兴大发,跑到宿舍走廊里高声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过分张扬、矫情
期刊
陈家萍,70年代生人,安徽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二水中学纪事》,中短篇小说《红灯·绿灯·黄灯》等,发表散文作品百万余字,在《华商报》等多家报刊开有专栏。    张学良有雄厚的历史资本“大嘴巴”,90岁时的爆料够生猛:令人咋舌的外交奇才顾锥钧夫妇的私生活;没有于凤至,一定狂追待字闺中的宋美龄……而11位情妇中,令他垂垂老矣犹爱恨交织的,惟唐怡莹。  唐怡莹是末代皇帝溥仪胞弟溥杰的前妻、光绪宠妃珍
期刊
陈洪才陆廷杨陈安刘自强宋赛华龙月笑  张进学丁子文范勤富石春明涂静峰张月霞  李兰清王春雨陈聚才缪秋英程志发张卫国  冯俊玲胡正新王春玲凌自强覃玲玲刘晓苹  林运松樊贵东汪军林莫子文陈小红陈秀丽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开展读者调查时,本刊提供了以下三种方式,所有参加调查、有机会被幸运选中的读者可任选其中一种,作为本刊对您的回报:1、提供您5位亲友的地址,本刊将给您这5位亲友赠送6期《江门文艺》;
期刊
她终究是抵不过他的魅力,受不了他的侬侬暖语,他们住在了一起。  情到浓时爱亦迷,天下的男女,大抵都是这样吧?只不过干柴烈火,烧得快,灭得也快。同居不到一年,她发觉自己的爱慕之心,早已没有当初迫不及待渴望分分钟缠在一起的感觉,爱情的火柴,一寸寸燃尽了浪漫的憧憬,只剩下灰烬在手……  平淡的日子,波澜不惊,她看他,只感觉已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早已没有当初惊艳的感觉。而且她已经升职,在公司里呼风唤雨,薪金
期刊
任何一段感情的开始与结束,都没有必要去追问原由,来的时候,源于偶然的美好与向往,去的时候,源于太多的必然与无奈……     —— 题记    五月粽子飘香时,心里总有一缕思绪在缭绕,想起了他,以及关于与他的一切。在网上看了很多缘于文字而相识的朋友,由彼此欣赏发展成情难自禁的网恋,心隐隐有痛的感觉掠过。但想起他,我能舒心地微笑着,为了曾经的美。  我与他相识相知,介于网络与现实之间,也是文字结的缘。
期刊
姐:  你在哪里?你知道家人有多牵挂和担忧你吗?  当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十天前,你与一个不是我姐夫的男人走了的时候,我除了心痛就是不解。你在婚姻道路上一直走得磕磕绊绊,是为什么?你没有思考过吗?  在你十八岁那年,你与离家不足五百米远的男孩前走了,没和家里人打一声招呼,哪怕是一点提示也没有就偷偷走了,确切点讲,那叫私奔。在我们那个还很落后的大山村里,搅起的风浪有多大,不知你感觉到没有?我们全家一夜
期刊
他在工地卖过苦力,在纸品厂打过杂工,在公司当过保安,在街头做过“走鬼”……他低头弯腰,历经辛酸与磨难。最终,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图书的热爱,加之有独到而敏锐的思维与眼光,他从一堆堆废纸破书里,淘出了“金子”。如今,在深圳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他们拥有了两家连锁书屋,四家网络书店。他们,就是有“深圳打工淘书王”美誉之称的刘金龙、刘汝清夫妇。    南下深圳,历尽艰辛梦难圆    1994年春天,刘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