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馆的纪念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照相馆,总会引发人们许多的记忆和话题。随便一张出自照相馆有些年头的照片,那布景、那装束、那表情、那身姿,都会令人砰然心动,即使照片上是我们并不认识的陌生人。
  或许很多人的心里都曾经有一座照相馆,在那里发生这过往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以照片的方式长久地留存。曾经的照相馆有点像庙宇教堂,人们庄重地换上最体面的衣服,梳理好仪容,虔诚而严肃地走进那间有些神秘的屋子并谨慎地站在照相机的前面。到照相馆拍张照片,是件大事,似乎是在完成一个重要的仪式。婚丧嫁娶、分别聚合,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人们都想到有必要拍上一张照片,那一刻的样子,那一刻的情感,安心而塌实地被印在相纸上,牢靠而恒久。
  不论亲情还是友情,能一起去照相馆拍张照片,抑或是把自己在照相馆正二八经拍摄的照片送给他人,要包含着怎样的深情与信任。那些挂在墙上、立在桌上、夹在钱包里的照片,是一种其他形式无以替代的情感寄托。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摄影史是从照相馆开始的。在摄影术发明仅仅六年之后的1845年,美国人乔治·韦斯特(George R. West)就在香港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照相馆摄影是中国摄影史乃至中国近现代视觉艺术具有研究价值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早期照相馆不仅仅是拍摄人像,它还承担了许多与照相有关的工作,诸如拍电影、充当新闻摄影记者、为报馆和商店拍摄及设计广告等等。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曾经传统意义上的照相馆多已退出市场,除少数像中国照相馆、王开照相馆、大北照相馆这样的知名老店孤独的存在,而装饰考究的影楼在各地此起彼伏着,它们通常只接受婚纱照和时髦男女的写真,而一般意义上的留影纪念、家庭合影之类早已被随时带在身上的手机或卡片相机轻松解决,证件用的标准照,也方便地在街边或商场里的小方箱子里自行操作完成。曾经亲切的照相馆,以及曾经的木质座机、手绘布景、塑料花,连同照相馆里特有的气味一同逐渐的消失,记忆中的照相馆没了,但似乎并没有远离,它曾经带给人们的许多美好和特殊意义还在延续,并被人们时常无奈地叨念和怀念。
  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照相馆,自然会招来当代艺术家对此线索和题材的兴趣,近些年有许多摄影者借用“照相馆”的概念进行创作,比如黎朗的《彝人的肖像》,马良的《移动照相馆》,张晓的《关于故乡》等等。
  本期所做这个关于照相馆专题的初衷,不仅是对渐渐淡出我们生活照相馆的纪念,更多的是要引起大家对照相馆历史文化的了解与关注,由此丰富摄影史的研究。同时,也借此去回忆我们生命中与照片相关的曾经岁月,以及老照相馆留下的温情。
  本专题策划之初,与历史影像研究者仝冰雪进行交流,彼时他刚好完成了《中国早期照相馆》书稿,应本刊要求,他将十几万字的书稿简编成短文为本专题所用,其中的许多史料极为珍贵。
  不到30岁的杨威是中央美院试验艺术系的硕士,年轻的他对老照片、老相馆极有兴趣并常于研究,他为本专题撰写的《留影的背后——老照片中的照相馆布景》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文中的老照片插图亦是他个人的收藏。这个研究项目近期将结集出版。
  几年前,在大名鼎鼎的上海王开照相馆的仓库里,意外发现了许多民国时期的照片,多为电影明星、达官贵妇,照片上的人从气质、服饰都带着早已远去的民国气质,拍摄手法和技艺也是让人叹服,由此可以领略近百年前大上海照相馆的腔调。“王开”作为一家老照相馆的典型,在近百年的沉浮中也演绎着中国照相馆史的兴衰。
  并非学摄影的杨威和王旭,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共同创办了完全民国范儿的白夜照相馆,这家非常具有时空穿越感的复古照相馆,跨界于当代艺术与商业,通过还原不同时代(特别是民国)照相馆中的布景道具以及拍摄方式,为今天的人们拍摄老照片风格的复古照片,希望以此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带有温情的老式照相馆,并重拾过去人们在老照相馆中拍摄时的仪式感和对自己肖像的正视态度。另外,白夜照相馆作为一个艺术组合,通过常规经营和项目拍摄结合的形式,将理念的传达关照日常,也是这两位青年艺术家以商业方式介入艺术的一种实验,也是对创作与生活关系的表达与探索。
  在河南永城市供电公司工作的摄影爱好者王勇,凭着个人兴趣与敏感,从2011年开始用三年时间走访了豫鲁苏皖四省23个县24位上世纪50至80年代乡村照相师傅,通过访谈等形式,追寻中国乡村影像足迹,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地域影像文化,特别是民间影像文化状况。
  惯常用装置、行为等现代艺术手法进行创作的庄辉和旦儿,以艺术的名义于2008年前后在庄辉的老家甘肃玉门开了一家经营性的“玉门人家照相馆”,借用给顾客拍摄的照片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展览,他们延续几十年来这种近乎乡村照相馆拍摄风格的模式,来实验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以此言说对社会发展的自我见解。
  曾撰写过《红旗照相馆》《合家欢——20世纪50-80年代民间相片》《每一声快门都忧伤》等多部摄影相关著作的晋永权,为本专题撰写了《照相的度过》,以独到的观点阐述了照相以及照相馆历史的文化意义,他的话题从照相馆出发,延伸到对摄影、对照片的历史文化解读。
  曾经的照相馆默默地承载着人们许多的情感,帮助人们完成生命中里程碑式的记录,照相馆是有魅力的,它让我们牵肠挂肚,让我们在记忆中难以割舍。
  感谢为本专题提供帮助的朋友,感谢出现在这些老旧照片中陌生的人们。
  ——编者
其他文献
2014年的首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Shanghai)盛况空前,可谓一展激起万人潮。在轰动业界的这一点上,该展的确与几年前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异曲同工,在规模与拥挤两方面,均达到了火爆程度。特别是中文“上海艺术影像展”的命名,在中国摄影界的语境里,凸显出类同“国际摄影展”的误读。其实,英文命名之Photo Shanghai,套用的是Photo LA或Paris Photo的名牌称呼,其
期刊
30年前,我拥有的第一支单反相机的交换镜头就是35mm的,不过其最大相对孔径只有f/2.8——这是我唯一的选择,因为它便宜。那时候35mm f/1.4规格的镜头也有,对我来说都是天价。有了这种小广角镜头后,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这个镜头的题材以及由此形成的拍摄习惯。  锋利的最大光圈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面,我得杂志编辑的信任,连续试用了数种数码时代的35mm交换镜头,还都是f/1.4的规格,而最近的一次
期刊
尼康D750发布于2014年9月,定位于专业级高端单反相机。尼康一方面将D750的调焦、测光系统提升至与D4S、D810同一级别,另一方面植入了内置WiFi和翻折屏,并延续尼康D610小体积全画幅单反设计,使D750成为一台便携且功能强大的相机。  外观及操控  D750采用碳纤维、镁合金复合材料的一体化结构外壳设计,使机身强度更大且重最更轻,甚至比尼康D610还轻了10克,重量仅750克,对于经
期刊
60岁。有幸与《中国摄影》杂志同庚。  我接触摄影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大约五六岁,跟着上海外婆家的一个舅舅,开始玩晒相:用6寸左右的木质晒相夹,在被窝里把黑白底片和照相馆买来的印相纸夹在一起,拿到太阳下晒10分钟左右,相纸就会晒出发黄的影像,放进大苏打水(硫代硫酸钠)中定影,可以得到一张似乎是调过棕色的照片,觉得很神奇。  9岁到北京父母身边,赶上“文革”,怕我出去瞎混,找出照相机让我玩儿。家里有3
期刊
问:虽然你的作品和摄影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它们又不是完全在讨论摄影,而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讨论图像。为什么你对于图像这么感兴趣呢?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个主题的呢?  答:我的绝大多数作品其实都源自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我发觉现在越来越多的图像都是由电脑产生并且只被电脑解析的,而不是由人类制造然后被人类观看的。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制造图片的装置(apparatuses)是如何改变了图像的功能以及我们观
期刊
一 、引言  1913年1月28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前身“上海图画美术院”在《申报》上首次刊出一则招生广告。在该招生广告中,所列举的“专授”内容包括了摄影。广告中说:“本院专授各种西法图画及西法摄影、照相铜版等美术,并附属英文课。”1  有必要在此对这段广告稍作讨论。创设才一年不到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在此广告中将图画(绘画)与摄影、照相铜版(照相制版术之意)并列为所要“专授”的“美术”之各个方
期刊
前不久办妥退休手续。真是快啊,一晃60岁啦。摸相机以来,不觉已30年。这不,《中国摄影》的编辑电话一来,才得知《中国摄影》也60岁啦,同属鸡。约稿写写拍照的那些事。其实我不太回忆过去。一是健忘,二是自认为还不老。约稿信里写“共同书写中国摄影60年精彩故事”,在我这儿哪有什么精彩呀,充其量是断断续续的流水账。  第一个10年呢,我在企业基层运输处办公室工作,常给领导写文稿,还兼新闻报道差事。为了省事
期刊
今年是《中国摄影》杂志创刊60周年。古人以天干地支组合,六十年一甲子,認为活满了一个甲子,就相当于经历了天地宇宙和人生的一个完整轮回。在这个轮回里,这本杂志寄托着几代中国摄影人和历任编辑人员对摄影的理想和情感,承载着无数有关摄影的欢欣愉悦和艰辛困顿,见证了中国摄影人的荆棘载途和柳暗花明。  60年一路走来,《中国摄影》杂志从创立之初的季刊,到1959年改为双月刊;从1966年停刊,到1974年复刊
期刊
人与土地(land)以及风景(landscape)的关系是自古以来地理学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哲人所关注的主题,《周易》中有“仰以冠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通过摄影的实践来探索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空间结构则成为当代摄影中重要的实践主题。  本文中使用的“地景摄影”一词,指向的是以地理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风景摄影实践,一来用以和中国传统的风光摄影作为区分,二来则是更贴
期刊
我与摄影,具体来说,我与中国摄影产生关系,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张海儿,我的老哥们儿和同龄人(我们都是1957年生人),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一个是李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现代摄影》主编、中国当代摄影重要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先说张海儿。上世纪70年代初,我读高中,开始系统学习绘画。当时广州青年文化宫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我报名参加了。一天,班上来了两个人,画素描时,他们各自拿出一个木头盒子,又从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