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讨论作为一种开放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教学方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讨论组织得好有利于使课堂的教学更为深入。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让学生在讨论中辨析模糊的地方,甚至有意识地让学生暴露认识的“偏差”,再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纠正,有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认识。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呢?
一、 讨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 确定选题
数学知识大多是简明、扼要的,充满逻辑性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其实是比较少的。教师虽然可以选择用讲授法的方式在较少的时间内通过讲解习题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发现这个知识,了解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原因也是很不错的。
那么课堂讨论中的选题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在课堂讨论前应准备好选题,不能临场发挥;其次选题应是学生所感兴趣的题目,而不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生成选题,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选题的难度一定要适中,过难或者过易的选题是不可能引起学生讨论兴趣的,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生提前了解相关问题
学生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对所讨论的问题做出充分了解,准备好有关资料。若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这节课讨论的内容、主题毫不知晓,那么这次讨论将充满“危机”,注定是失败的。要上好一节讨论课,教师需要提前一周左右告知学生要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发现自己的观点,并组织好自己的言语准备好在课堂上“一展身手”。在这个准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所收集到的资料,更多的是在通过这个过程发展自己学习问题的能力,例如:选择筛选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 科学合理的安排分组
小组讨论学习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分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讨论。首先,小组讨论学习要做到优势互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擅长之处,相互合作帮助,带动学习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其次,小组讨论学习可以定期重组,更能促进学生的集思广益。如果不变,学生在讨论中没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学生的看法视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束缚。
二、 讨论中适时组织引导,把握讨论契机
在课堂中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引导,在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探索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困难以便接下来的讨论。那么,教师应在什么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呢?
(一) 在教材重难点处展开讨论
数学课堂必须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在教学上严格按照教学重难点进行。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必须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越是教材的关键问题,就越要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比较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四人小组交换位置,轮流拍照观察,逐步探究,并通讨论了解到:(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不一样。在哪边拍的,拍到的就是物体的哪一面。(2)前后相反,左右相反。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运用多种方法,并发现了观察物体的奥秘。在这个开放性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在疑惑处展开讨论
学生知识的学习是在产生疑惑、解决疑惑、产生疑惑这一循环中获得的。因此当学生在疑惑时,让他们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的学生的兴趣是高涨的,他们的讨论是激烈的,学习的积极性是不可磨灭的,效果也是出疑问:“为什么0不能作分母?”教师随意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数“
30”,并提出课堂讨论题目:“请根据这个分数讨论一下0到底能不能成为分母?”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出现了“如果0能作分母, 3除以0得到的商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并通过讨论想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到0,所以,这样的商不存在”的结果。
(三) 在發生争执时展开讨论
在争论中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效果更好。在教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的认识”以后,在学生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用纸片覆盖住图形,让学生做判断:如果只出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三角形吗?(l)露出一个直角;(2)露出一个钝角;(3)露出一个锐角。依次让学生进行判断,前两个学生在回答时并没有很大的分歧,而对最后一个意见较多产生了争论。这时让学生讨论:你是如何判断的?还有其他看法吗?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对自己能够有不同的想法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在讨论中也认可了别人的正确说法,最后交流出来:只显示一个锐角,是不能断定什么三角形的,只能分类说明,它有三种可能。
三、 要注重讨论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的评价
讨论课后的点评不仅仅要求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还需要对讨论过程的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来判断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是否偏离讨论的方向。
首先,通过总结点评来判断学生理清思路,归纳所讨论主题的本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对小组讨论情况要进行点评而不是对小组的一个成员进行点评,即对学生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小组内成员的参与发言情况、小组分工明确与否、是否有合作竞争等方面进行点评。最后,学生通过教师对讨论过程以及结果的点评做出相应的调整。可以了解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纪律。
总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最后给学生一种观念:在数学课堂讨论中寻找获得问题的正确的答案是需要的,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团结协作、倾听他人、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才是我们讨论的精髓。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讨论组织得好有利于使课堂的教学更为深入。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让学生在讨论中辨析模糊的地方,甚至有意识地让学生暴露认识的“偏差”,再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纠正,有利于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认识。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呢?
一、 讨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 确定选题
数学知识大多是简明、扼要的,充满逻辑性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其实是比较少的。教师虽然可以选择用讲授法的方式在较少的时间内通过讲解习题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发现这个知识,了解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原因也是很不错的。
那么课堂讨论中的选题在此时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在课堂讨论前应准备好选题,不能临场发挥;其次选题应是学生所感兴趣的题目,而不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生成选题,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选题的难度一定要适中,过难或者过易的选题是不可能引起学生讨论兴趣的,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生提前了解相关问题
学生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对所讨论的问题做出充分了解,准备好有关资料。若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这节课讨论的内容、主题毫不知晓,那么这次讨论将充满“危机”,注定是失败的。要上好一节讨论课,教师需要提前一周左右告知学生要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发现自己的观点,并组织好自己的言语准备好在课堂上“一展身手”。在这个准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所收集到的资料,更多的是在通过这个过程发展自己学习问题的能力,例如:选择筛选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 科学合理的安排分组
小组讨论学习是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分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讨论。首先,小组讨论学习要做到优势互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擅长之处,相互合作帮助,带动学习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其次,小组讨论学习可以定期重组,更能促进学生的集思广益。如果不变,学生在讨论中没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学生的看法视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束缚。
二、 讨论中适时组织引导,把握讨论契机
在课堂中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引导,在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探索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困难以便接下来的讨论。那么,教师应在什么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呢?
(一) 在教材重难点处展开讨论
数学课堂必须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在教学上严格按照教学重难点进行。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必须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越是教材的关键问题,就越要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比较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四人小组交换位置,轮流拍照观察,逐步探究,并通讨论了解到:(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不一样。在哪边拍的,拍到的就是物体的哪一面。(2)前后相反,左右相反。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运用多种方法,并发现了观察物体的奥秘。在这个开放性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获得一定的进步,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在疑惑处展开讨论
学生知识的学习是在产生疑惑、解决疑惑、产生疑惑这一循环中获得的。因此当学生在疑惑时,让他们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的学生的兴趣是高涨的,他们的讨论是激烈的,学习的积极性是不可磨灭的,效果也是出疑问:“为什么0不能作分母?”教师随意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数“
30”,并提出课堂讨论题目:“请根据这个分数讨论一下0到底能不能成为分母?”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出现了“如果0能作分母, 3除以0得到的商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并通过讨论想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到0,所以,这样的商不存在”的结果。
(三) 在發生争执时展开讨论
在争论中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效果更好。在教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的认识”以后,在学生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用纸片覆盖住图形,让学生做判断:如果只出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三角形吗?(l)露出一个直角;(2)露出一个钝角;(3)露出一个锐角。依次让学生进行判断,前两个学生在回答时并没有很大的分歧,而对最后一个意见较多产生了争论。这时让学生讨论:你是如何判断的?还有其他看法吗?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对自己能够有不同的想法而感到骄傲自豪;同时在讨论中也认可了别人的正确说法,最后交流出来:只显示一个锐角,是不能断定什么三角形的,只能分类说明,它有三种可能。
三、 要注重讨论后对学生的讨论过程的评价
讨论课后的点评不仅仅要求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还需要对讨论过程的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来判断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是否偏离讨论的方向。
首先,通过总结点评来判断学生理清思路,归纳所讨论主题的本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对小组讨论情况要进行点评而不是对小组的一个成员进行点评,即对学生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小组内成员的参与发言情况、小组分工明确与否、是否有合作竞争等方面进行点评。最后,学生通过教师对讨论过程以及结果的点评做出相应的调整。可以了解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也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纪律。
总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最后给学生一种观念:在数学课堂讨论中寻找获得问题的正确的答案是需要的,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团结协作、倾听他人、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才是我们讨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