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进生转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信心教育,通过爱心,耐心,可以唤醒后进生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他们向的方向好发展,走向成功。
[关键词]信心教育 后进生 转化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撑,是一个人在学业、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一般把学业成绩不好或思想品德不良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对于优生,我们教师给予了过多的微笑、关注,而对于后进生,一些教师则视为累赘、包袱。对他们歧视,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以致他们自暴自弃,表现越来越差,进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形象,还给社会埋下了隐患。因此,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生理、学习以及生活情况,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如何转化那些学习差、思想落后的后进生,使他们在智力和思想品德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呢?我认为,信心教育是促成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后进生进行信心教育呢?
一、以爱心唤醒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这一点对师生关系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我们教师应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帮他们查找分析落后的原因,从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入手,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成长氛围,进而使他们将感受到的爱转化为树立信心的动力,转变为学习和行为上的实际行动。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必须用爱心去唤醒后进生那颗沉睡的心灵,让他们充满信心,更加积极,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二、借“平等心”树立信心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多教师仍然习惯凭分数论学生的好坏,大家一提到后进生就摇头“慨叹”,认为“朽木不可雕”,甚至说其是“害群之马”。这就是教师对后进生缺乏足够的教育信心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又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的表现。教师的一些看法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创伤,从而自暴自弃、甘居人后。
教师在后进生转化中必须要有尊重和平等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克服对后进生的厌恶和偏见,在工作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后进生的地位。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后进生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我感觉是班级中的“二等公民”。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让后进生从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不断取得进步。
三、用耐心培养信心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老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相信每位后进生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爱他们、关心他们。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会犯一些同样的错误,而且还很有可能犯很多次。由于后进生的转化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他们的转化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平稳上升的。面对这种反复时,我们不能视为这是一种“无药可救”的表现,更不能做出无奈的放弃,而需要我们更为耐心细致地帮他们改正和巩固。后进生一旦出现反复,往往心里紧张、情绪不安,思想上有压力,认为再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这时,我们要及时分析他们出现反复的原因,并且从中寻找积极因素,坚定他们向好的决心和信心。总之,我们要耐心地去发现后进生的优点,耐心地去鼓励他们,耐心地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耐心地通过错误去引导他们,更重要的是要耐心地去爱每一位后进生。
四、让课堂提问激起信心
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启发后进生大胆发言,对主动发言的后进生给予最热情的鼓励,在班级教学中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对回答正确的,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要发现、指出其闪光之处,给以鼓励;对回答错误的,要认识到后进生出错是很正常的,先热情表扬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然后再善意地指出其回答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鼓励,来自教师的表扬往往是他们自信心最重要的来源。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重视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才是信心教育的根本。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让自信心成为他们迈向成功的推动力,让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各项潜能,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让他们走向成功,真正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信心教育 后进生 转化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撑,是一个人在学业、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一般把学业成绩不好或思想品德不良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对于优生,我们教师给予了过多的微笑、关注,而对于后进生,一些教师则视为累赘、包袱。对他们歧视,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以致他们自暴自弃,表现越来越差,进而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形象,还给社会埋下了隐患。因此,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生理、学习以及生活情况,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如何转化那些学习差、思想落后的后进生,使他们在智力和思想品德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呢?我认为,信心教育是促成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后进生进行信心教育呢?
一、以爱心唤醒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这一点对师生关系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我们教师应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帮他们查找分析落后的原因,从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入手,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成长氛围,进而使他们将感受到的爱转化为树立信心的动力,转变为学习和行为上的实际行动。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必须用爱心去唤醒后进生那颗沉睡的心灵,让他们充满信心,更加积极,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二、借“平等心”树立信心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多教师仍然习惯凭分数论学生的好坏,大家一提到后进生就摇头“慨叹”,认为“朽木不可雕”,甚至说其是“害群之马”。这就是教师对后进生缺乏足够的教育信心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又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的表现。教师的一些看法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创伤,从而自暴自弃、甘居人后。
教师在后进生转化中必须要有尊重和平等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克服对后进生的厌恶和偏见,在工作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后进生的地位。教师的态度对后进生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后进生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我感觉是班级中的“二等公民”。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让后进生从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不断取得进步。
三、用耐心培养信心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老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相信每位后进生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爱他们、关心他们。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会犯一些同样的错误,而且还很有可能犯很多次。由于后进生的转化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他们的转化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平稳上升的。面对这种反复时,我们不能视为这是一种“无药可救”的表现,更不能做出无奈的放弃,而需要我们更为耐心细致地帮他们改正和巩固。后进生一旦出现反复,往往心里紧张、情绪不安,思想上有压力,认为再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这时,我们要及时分析他们出现反复的原因,并且从中寻找积极因素,坚定他们向好的决心和信心。总之,我们要耐心地去发现后进生的优点,耐心地去鼓励他们,耐心地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耐心地通过错误去引导他们,更重要的是要耐心地去爱每一位后进生。
四、让课堂提问激起信心
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启发后进生大胆发言,对主动发言的后进生给予最热情的鼓励,在班级教学中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对回答正确的,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要发现、指出其闪光之处,给以鼓励;对回答错误的,要认识到后进生出错是很正常的,先热情表扬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和自信,然后再善意地指出其回答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鼓励,来自教师的表扬往往是他们自信心最重要的来源。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重视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才是信心教育的根本。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让自信心成为他们迈向成功的推动力,让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各项潜能,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让他们走向成功,真正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