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积累才有飞跃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题材创作不够繁荣,首先应该归结为作家对工厂生活、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缺乏感性了解和理性认识。
  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中国现在的城市居民,有相当一部分出身于乡村,即使在城市土生土长的,往前追溯两代、三代,也大部分出身乡土。中国作家的出身也大致如此。工业文明晚于农业文明到来,中国作家对农业文明、对传统乡土社会的理解更深刻、更有话可说,这些都是工业题材创作在数量上不够多、在内涵上不够深刻的重要理由。
  活跃在文坛上的当代中国作家,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大部分是知青,回城以后少数可能有短暂的工厂经历,更多的时间是在高校、文联、作协等文化部门,总体而言,工厂生活、尤其当下的工厂生活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6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更是如此,这些作家大部分可能连工厂的大门都没进去过,从中学校园到大学校园,毕业以后大部分也是在文联、作协、高校、机关供职。现代企业制度、兼并重组、资产置换、股份制、老工业基地改造,这些当前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对大多数作家来说,可能仅仅停留在报纸和文件上,少有切身体会。这样一个作家群体,让他们去写工厂,创作出有深度的关于工业文明的作品,有难度。
  工业文明是与城市文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放眼当前国内的文学创作,包括国家级的文学大奖,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获奖作品,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反映乡土社会的。工业题材创作只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对工业文明、对城市文明的把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工业题材创作的缺失,除了作家对工厂的不够了解、缺乏生活积淀,也跟工业题材的难以把握有关。
  站在十几米高、百多米长的盾构机前,工人们渺小得像一枚枚螺丝钉。工厂里有什么?机器、轰鸣、旋转的车床、飞溅的钢花……跟乡村的田间小路、袅袅炊烟相比,工厂冰冷、单调,没有四季变化可以让作家施展生花妙笔,没有传统乡村的伦理冲突可以让作家去施展手脚。作家们熟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了工厂,变成了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机器跟自然不同,自然先于人而存在,或者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机器是人创造、生产出来的,反过来,在工厂里,人好像也成了机器的一部分。人生产机器,再和机器一起生产新的机器。工厂里的工人,不可能像传统农业社会里的农民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机器24小时不停地运转,操持机器的工人只能随着机器24小时工作,两班倒或者三班倒,有些工人长年夜间工作白天休息。农民靠天吃饭,旱还是涝,对他们一年的收成至关重要。工人关心订单。没有订单,人和机器一样只能闲置。土地闲置一年可能休养生息,机器闲置了会生锈。农民顶天立地,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生机盎然的泥土。工人的头顶上是车间遮风蔽雨的顶棚,脚下是坚硬的水泥、耐火砖。产业工人的思索和关注点,跟命运系于土地的农民的思想波动、精神焦虑肯定不会一样。中外作家、艺术家对农业文明的思考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可以借鉴,对工业文明的探索时间尚短,少有前车之鉴,这是客观事实。
  看过电影《摩登时代》的人,对卓别林拧螺丝的动作一定印象深刻。人在机器面前既渺小又无奈。人与机器之间是一对既和谐又冲突的矛盾体。怎样艺术地表达这种矛盾,表现人在现代社会、在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机器面前的喜怒哀乐、精神困惑,不但需要有对工厂生活的表象了解,更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要有对人类文明、工业文明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高远目光。我们的作家有没有这样的思想能力?有了这样的思想能力,能不能找到适合于文学的表达方式?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对工业文明的思索、研判,表达出工业文明中人的精神风貌而不是皮毛,是摆在当代作家、艺术家面前的一个艰巨课题。
  舆论的引导和政策倾斜非常重要。社会在发展,作家的思想观念、艺术观念发生了变化。像老作家草明那样自觉走进工厂、自觉实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书写工人、工厂命运为己任的作家,值得我们尊重。但今天的作家、艺术家还面临着市场的诱惑,还要跨跃出版门坎。作家去写电视剧本赚钱,出版社对工业题材作品的出版不热心,这都是客观现实。读者爱看,印数、收视率高,获得奖励,都能成为作家、艺术家的动力。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各级权威评奖中政策倾斜,在重点作品扶持方面政策倾斜,在出版方面政策倾斜,当是能够产生促进作用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有了正确的导向和政策,还要加大对有潜力的作家、艺术家的培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草明在鞍钢工作期间,长期坚持为工人作者办创作班,为鞍山培养出了一批骨干作者,写出《沸腾的群山》的李云德就曾经是这个培训班的学员。历史不可简单复制,但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活跃在工厂企业的业余作者还有多少?有必要做一个统计调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创作条件,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在艺术上已经相对成熟的作家,应该结合他们个人的意愿,有选择地把他们派到工厂企业中去体验生活。过去我们一说体验生活就是去农村,以为我们的作家生活在城市,对城市生活已经熟悉了。其实看看我们的文学作品就知道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对城市生活的了解,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不够。热火朝天的城市改造变迁、波澜壮阔的股市狂潮、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等等,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还很少能够看到,不是我们的作家不想写,是我们不懂,或者懂得很少,写不了。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作家、艺术家只有对某个生活领域有了深刻的了解,才可能写出有分量的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最简单的常识。不了解今天的工厂,怎么可能写出让读者满意的反映工厂生活的作品?不能深入城市生活的某个领域,怎么可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社会主义新农村值得我们写,与现代城市文明紧密相联的工厂企业、都市里弄也值得我们去写。发挥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需要有关部门下力气研究、做切实可行的组织工作。
  抓工业题材创作,不能急功近利。要尊重艺术规律,扎扎实实,志存高远。作品获奖只是评价标准之一,发行量和收视率也只是标准之一。文艺作品是否有生命力,除了获奖和发行量、收视率,还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时间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当代文学史上一些能够提上一笔的工业题材作品,现在回头看,除了专门的研究人员和学习文学史的中文系学生,仍旧能够进入普通读者视野的已经不多。就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经过几代读者的选择。
  艺术地再现而不是简单的政策图解,是文艺作品保持长远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派一个作家去工厂,两个月可能写出一篇及时反映现实的报告文学,但非常可能,一个作家在工厂呆了一辈子,只写了一本书,甚至过去我们有的作家深入工厂一辈子,竟然一本书都没写出来。这也很正常。文艺创作有自己的规律,“一刀切”行不通,“大跃进”也行不通。突击出来的作品注定了是短命的。
  文艺创作是金字塔。全唐诗多少首?今天仍能传诵的,几百首而已。工业题材创作想有质的飞跃,首先要有量的积累,这是我们文学界应该达成的共识。
其他文献
在“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投票中,这位卖烤羊肉串的爱心使者共获得245050张选票,占全部票数的21.31%,以绝对优势当选。  他就是阿里木,一个快乐生活在贵州的新疆“好巴郎”(维吾尔族语:好男儿)。    结缘毕节,阿里木恋上第二故乡    一顶小花帽、一把大胡子,一口新疆味的普通话吆喝道:“帅哥!美女!来吃香喷喷的新疆烤羊肉串喽!”阿里木的形象瞬间定格。  1992年,21岁
期刊
说到湘西矮寨,人们立马会想到那里的两大“牛事”:“世界第一大桥”,吉首矮寨特大悬索桥;“中国最牛交警”,矮寨交警三中队。矮寨公路修在近500米垂直高差的陡峭山崖上,6公里的山路被拧成了13道近乎180度的急转弯,号称中国公路一道奇观。那里的交警们常年坚守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峭路上。近日,笔者专程探访了这群驻守在大山深处的“天路卫士”。    糍粑方便面当年夜饭    出吉首城区,沿209国道向西,山路
期刊
它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它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自中国西安的8岁男孩裴海军用自己的镜头,将可爱的川金丝猴带到世界面前。当地时间20日晚,第46届国际野生动植物摄影大赛公布了2010年度的获奖作品,裴海军的《川金丝猴》喜获10岁以下组冠军。  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厅内,尽管《川金丝猴》被放置在一个拐角处,但这显然没有影响人们对这幅作品及其小作者的兴趣。21日的预展一开始,就不断有外国媒体来对专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但很多人可能都没想到,纽约吴阿姨服务中心创会人、华裔九旬老人吴世珊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和编辑。  吴世珊日前表示,她目前正在撰写并编辑一本杂志TheMemoryBook,该杂志的中文名字仍然沿用《妇女心声》。这本图文并茂的杂志约200页,为了方便不同年龄的人阅读,文章全部为中英文对照,并将刊登一些鲜为人知的老照片。  1922年,吴世珊出生在合肥东南乡的六家畈。吴氏是当地的名门望
期刊
收入分配关系切身利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呼吁强烈。“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顺应民心,不但设置专章对此进行明确安排,而且在改善民生等多个篇章中也都有所体现。  “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代表、委员和专家们注意到,规划纲要勾勒出针对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政策取向。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政府责任重大,这方面主要靠把公共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全国
期刊
2008年,尹超调任双峰县财政局局长,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09年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到2010年达到2.63亿元,增幅达31.3%,再创历史新高。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项目、向弱势群体、向农村基层倾斜,逐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在他的带领下,财政局机关在2010年先后获 “全省财政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绿化单位
期刊
审读本期稿件,一组“大家都来写的工人”的短诗新作,又让劳动的节奏轰鸣于我的耳际。今年第二期,我们在“诗报告”中增设了这个小专栏,当时开篇就是两首标题同为《工人》的小诗,第一首简直就是词语解释:“两个字加起来 / 只有五笔 / 比干部 / 少八面威风 / 比农民 / 少六畜兴旺 / 还不是繁体 / 所以工人 / 做什么都干净彻底 / 不留后遗症。”第二首也是几句大实话:“解放前 /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
期刊
2010年10月21下午,家住云南昆明的失踪儿童家长张伟紧盯电脑屏幕,伴随着QQ头像闪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照片出现在眼前。“像,太像了!”想到失踪已经10年的小儿子张小双可能有了下落,张伟的眼泪夺眶而出。  给张伟带来希望的,是寻人志愿者沈浩和他的寻人网站。10年来,靠着一个人、一双腿、一台电脑,在互联网与现实交织的寻人旅途上,沈浩走过24个省份,历程30万公里,穿破50多双鞋,帮助800多个家
期刊
工人文学副刊《脊梁》真正称得上是工人的一份文学大餐。基层一位煤炭工会干部向我谈起《脊梁》在煤矿青年中如何如何很受欢迎,说有如湖南菜系中的一份新化“三合汤”,读之浅入,品之高雅,五味杂浍,畅快淋漓,以至于览卷不释、掩卷不眠。我很有同感,每期《脊梁》一到,读至赏心悦目处,或迷或思,不止是烟瘾不侵,更是时常忘却已过了下班时间。  《安敏:如今谁来写工人?》的文章披露“我国长篇小说的年均创作量已突破100
期刊
这一天确实无可挑剔,秋高气爽,阳光如纯金一样洒满大地,小秋风一阵一阵的,吸一口如喝冰镇果汁。  我和杨玛来到这座海边城市,把要办的事办得非常精确和贴切,充满着一种战略战术的神机妙算;飞回湖南长沙的机票正稳拿在手,下午五时半起飞,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公司的小车在机场等候,然后风驰电掣驰向湘潭。  我替杨玛收拾行李时,她突然说:“牛天,不走了。我怎么想都觉得这场球该赢,我得看个整场!鬼子进芦荡,我们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