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信息:
七巧板在设计上并不繁复,却能在变化中表现出各种形态,让幼儿在摆弄中获得丰富的图形认知经验。开始我们给孩子们投放的是桶装小号彩色七巧板,但幼儿在操作中容易因颜色过多而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桶装七巧板的图形块偏小,操作起来不太方便。为此,我们自制了两套放大的红色七巧板,同时提供任务操作本。任务操作本的要求分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幼儿需要找到相应的图形块摆放到任务操作本上有辅助线的关卡(如图1)中;第二部分,幼儿需要根据图形块数的提示在任务操作本上无辅助线的关卡(如图2)中完成拼摆。孩子们可以根据任务操作本逐步闯关,即从完成简单的图形匹配到完成较复杂的图形组合。
晨晨是第二次操作七巧板,之前他玩过一次,在有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他经过多次调整能够完成任务,而在无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没能成功。从晨晨在第一次操作中的反复试误行为可以推测,当时他对图形大小的感知能力及图形组合能力比较欠缺。
活动记录:
晨晨这次操作七巧板与上次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有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晨晨的动作非常迅速。任务操作本上的第一关是由一个中三角形和两个小三角形组合成的正方形,她丝毫没有犹豫,拿起相应的图形块就摆在了任务操作本上。之后在有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晨晨也全是直接选定图形块,一次性完成闯关,没有出现更换图形块的尝试行为。在共10关的有辅助线关卡里,晨晨没有像第一次操作时那样频繁更换图形块,而是把图形块旋转和翻转着进行观察,然后在任务操作本上正确拼摆。从这一点来看,晨晨在这次操作中对于图形块的选择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无辅助线的关卡有8关,活动结束前晨晨完成了其中的3关,分别为三角形、梯形和长方形。在过渡到操作无辅助线的三角形时,晨晨依然没有犹豫,直接拿出两个大三角形完成拼摆(如图3)。紧接着翻到梯形关卡时,晨晨停顿了一下,来回看了看图形块和任务操作本,之后拿了一个大三角形,犹豫了一下又放回盒子,另选了一个中三角形果断地将它放在了任务操作本上梯形的左边。接下来,晨晨的动作便变得十分流畅了,她先是翻找到另一个中三角形,将它放在梯形右边,然后找到一个正方形并将它放在两个中三角形的中间,这样,拼摆梯形的任务就完成了(如图4)。第三关是长方形关卡,晨晨没有贸然地去拿材料,而是停顿了一下,再次观察任务操作本和图形块,之后拿出一个中三角形放在任务操作本上长方形的中间,接着同时拿出两个小三角形放在长方形的两边,拼搭长方形的任务也完成了(如图5)。
晨晨在操作中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行为,即每次在完成图形块的拼摆后,都会用手将图形块扶正,以证明自己已经完成任务。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和晨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教师:“晨晨,这是你第几次操作七巧板了?”
晨晨:“好像是第二次,之前玩过一次,时间有点久,记不清了。”
教师:“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再来玩呢?”
晨晨:“上回感觉比较难,我拼了好久都没拼好,就想着先不玩了。这次看到了,想再试试。”
教师:“为什么会突然想再试试呢?”
晨晨:“我也不知道,就是看到就想起来了,早上选区角时就想着怎么拼。(一边指着平行四边形的图片,一边说)你看这个用大三角形就行了。”
教师:“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你都玩了些什么呢?”
晨晨:“玩了很多其他的,像故事小拼图、小的七巧板都玩了。”
教师:“你觉得玩那些材料对自己玩七巧板有什么影响吗?”
晨晨:“玩过那些之后,再看这个就觉得没那么难了。”
由于这次操作耗时较长,所以操作结束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晨晨没有时间做记录。
解读:
晨晨两次选择这一操作活动的动机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因为晨晨对材料感兴趣,第二次则是晨晨有计划地对自己之前没有完成的操作进行再次尝试。这是晨晨对于材料及自我能力的一种认知,也体现了计划性。在中间不操作七巧板的这段时间里,晨晨进行了其他同类型拼图材料的操作,这也许加深了她对图形的认知,从而使她觉得自己是能够去挑战进而完成任务的,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说明晨晨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操作中,晨晨体现出明显的监控和修正行为。将晨晨的两次操作行为作比较,可以发现其明显的变化。首先,上次活动中晨晨在操作有辅助线的关卡时,有较多尝试性行为,突出表现在对于三角形大小的感知上,如她会在大三角形的位置上反复尝试摆放中三角形、小三角形等,效率较低。而这次在操作有辅助线的关卡时动作果断,正确率明显提升。据此我们发现晨晨在图形认知上比上次更清晰了,能够使用更有效的翻转、旋转策略来解决问题、完成操作。
在操作无辅助线的关卡时,晨晨出现了在操作前停顿观察、考虑等行为,这其实可以理解为她对自我操作的监控和修正。她后来的果断操作让人明显感到她能快速正确地完成任务。比起她上次尝试用小三角形等不同的图形块进行拼摆,这次在组合方法上有了变化,图形组合能力也有了提高。从晨晨扶正图形的动作可以感觉到她对图形的感知度是比较高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她对自我操作的监控,为的是确保自己的操作正确无误。
操作后,在跟晨晨的交流中,教师了解到在没操作七巧板的这段时间里,晨晨操作了同类型的很多材料,而这正好帮助她获得了更多的关于图形认知和组合的经验。她把这种经验融合到了本次操作中,对七巧板的认识从“比较难”到“比较容易”,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教师回应:
教师在晨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观察的方法,不去打扰她,给予她更大的自由操作空间。
在观察到晨晨操作七巧板有难度后,教师有意识地在区角中投放了一些同类型的拼图材料,这些材料的操作难度要低一些,目标是期待能以同类型的简单材料来设法引起晨晨对于拼图、几何类材料更多的兴趣,而实际上这些材料的操作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晨晨一个良好的过渡,能够让他对图形有较为清晰的感知。
操作后,教师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晨晨聚焦对操作的认知过程,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简单的回顾,设法使她逐步对自己的操作策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尝试进行简单的自我表述和反思,便于之后在活动中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计划与调节,加强活动的计划性和策略性。
下一步计划:
这次操作的效率相比上次有明显提升,原因是幼儿在操作前有了更多的观察行为。因此,在之后的活动中,教师在操作前可提示幼儿用更多的时间观察任务操作本,进行模拟拼摆,即先用手在任务操作本上比划,想象要使用的图形块,做好自己的操作计划。
另外,教师可以在后续关卡中提高图形组合的任务难度,进一步锻炼幼儿对于图形的想象和组合能力。同时,提供记录纸引导幼儿进行两种形式的记录:对有辅助线的关卡,幼儿完成后只需做记号表示自己已经完成;对无辅助线的关卡,幼儿需要把自己在操作中拼摆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这些都有利于幼儿自我监控、自我验证及反思。
七巧板在设计上并不繁复,却能在变化中表现出各种形态,让幼儿在摆弄中获得丰富的图形认知经验。开始我们给孩子们投放的是桶装小号彩色七巧板,但幼儿在操作中容易因颜色过多而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桶装七巧板的图形块偏小,操作起来不太方便。为此,我们自制了两套放大的红色七巧板,同时提供任务操作本。任务操作本的要求分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幼儿需要找到相应的图形块摆放到任务操作本上有辅助线的关卡(如图1)中;第二部分,幼儿需要根据图形块数的提示在任务操作本上无辅助线的关卡(如图2)中完成拼摆。孩子们可以根据任务操作本逐步闯关,即从完成简单的图形匹配到完成较复杂的图形组合。
晨晨是第二次操作七巧板,之前他玩过一次,在有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他经过多次调整能够完成任务,而在无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没能成功。从晨晨在第一次操作中的反复试误行为可以推测,当时他对图形大小的感知能力及图形组合能力比较欠缺。
活动记录:
晨晨这次操作七巧板与上次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有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晨晨的动作非常迅速。任务操作本上的第一关是由一个中三角形和两个小三角形组合成的正方形,她丝毫没有犹豫,拿起相应的图形块就摆在了任务操作本上。之后在有辅助线关卡的操作中,晨晨也全是直接选定图形块,一次性完成闯关,没有出现更换图形块的尝试行为。在共10关的有辅助线关卡里,晨晨没有像第一次操作时那样频繁更换图形块,而是把图形块旋转和翻转着进行观察,然后在任务操作本上正确拼摆。从这一点来看,晨晨在这次操作中对于图形块的选择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无辅助线的关卡有8关,活动结束前晨晨完成了其中的3关,分别为三角形、梯形和长方形。在过渡到操作无辅助线的三角形时,晨晨依然没有犹豫,直接拿出两个大三角形完成拼摆(如图3)。紧接着翻到梯形关卡时,晨晨停顿了一下,来回看了看图形块和任务操作本,之后拿了一个大三角形,犹豫了一下又放回盒子,另选了一个中三角形果断地将它放在了任务操作本上梯形的左边。接下来,晨晨的动作便变得十分流畅了,她先是翻找到另一个中三角形,将它放在梯形右边,然后找到一个正方形并将它放在两个中三角形的中间,这样,拼摆梯形的任务就完成了(如图4)。第三关是长方形关卡,晨晨没有贸然地去拿材料,而是停顿了一下,再次观察任务操作本和图形块,之后拿出一个中三角形放在任务操作本上长方形的中间,接着同时拿出两个小三角形放在长方形的两边,拼搭长方形的任务也完成了(如图5)。
晨晨在操作中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行为,即每次在完成图形块的拼摆后,都会用手将图形块扶正,以证明自己已经完成任务。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和晨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教师:“晨晨,这是你第几次操作七巧板了?”
晨晨:“好像是第二次,之前玩过一次,时间有点久,记不清了。”
教师:“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再来玩呢?”
晨晨:“上回感觉比较难,我拼了好久都没拼好,就想着先不玩了。这次看到了,想再试试。”
教师:“为什么会突然想再试试呢?”
晨晨:“我也不知道,就是看到就想起来了,早上选区角时就想着怎么拼。(一边指着平行四边形的图片,一边说)你看这个用大三角形就行了。”
教师:“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你都玩了些什么呢?”
晨晨:“玩了很多其他的,像故事小拼图、小的七巧板都玩了。”
教师:“你觉得玩那些材料对自己玩七巧板有什么影响吗?”
晨晨:“玩过那些之后,再看这个就觉得没那么难了。”
由于这次操作耗时较长,所以操作结束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晨晨没有时间做记录。
解读:
晨晨两次选择这一操作活动的动机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因为晨晨对材料感兴趣,第二次则是晨晨有计划地对自己之前没有完成的操作进行再次尝试。这是晨晨对于材料及自我能力的一种认知,也体现了计划性。在中间不操作七巧板的这段时间里,晨晨进行了其他同类型拼图材料的操作,这也许加深了她对图形的认知,从而使她觉得自己是能够去挑战进而完成任务的,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说明晨晨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操作中,晨晨体现出明显的监控和修正行为。将晨晨的两次操作行为作比较,可以发现其明显的变化。首先,上次活动中晨晨在操作有辅助线的关卡时,有较多尝试性行为,突出表现在对于三角形大小的感知上,如她会在大三角形的位置上反复尝试摆放中三角形、小三角形等,效率较低。而这次在操作有辅助线的关卡时动作果断,正确率明显提升。据此我们发现晨晨在图形认知上比上次更清晰了,能够使用更有效的翻转、旋转策略来解决问题、完成操作。
在操作无辅助线的关卡时,晨晨出现了在操作前停顿观察、考虑等行为,这其实可以理解为她对自我操作的监控和修正。她后来的果断操作让人明显感到她能快速正确地完成任务。比起她上次尝试用小三角形等不同的图形块进行拼摆,这次在组合方法上有了变化,图形组合能力也有了提高。从晨晨扶正图形的动作可以感觉到她对图形的感知度是比较高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她对自我操作的监控,为的是确保自己的操作正确无误。
操作后,在跟晨晨的交流中,教师了解到在没操作七巧板的这段时间里,晨晨操作了同类型的很多材料,而这正好帮助她获得了更多的关于图形认知和组合的经验。她把这种经验融合到了本次操作中,对七巧板的认识从“比较难”到“比较容易”,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教师回应:
教师在晨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观察的方法,不去打扰她,给予她更大的自由操作空间。
在观察到晨晨操作七巧板有难度后,教师有意识地在区角中投放了一些同类型的拼图材料,这些材料的操作难度要低一些,目标是期待能以同类型的简单材料来设法引起晨晨对于拼图、几何类材料更多的兴趣,而实际上这些材料的操作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晨晨一个良好的过渡,能够让他对图形有较为清晰的感知。
操作后,教师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晨晨聚焦对操作的认知过程,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简单的回顾,设法使她逐步对自己的操作策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尝试进行简单的自我表述和反思,便于之后在活动中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计划与调节,加强活动的计划性和策略性。
下一步计划:
这次操作的效率相比上次有明显提升,原因是幼儿在操作前有了更多的观察行为。因此,在之后的活动中,教师在操作前可提示幼儿用更多的时间观察任务操作本,进行模拟拼摆,即先用手在任务操作本上比划,想象要使用的图形块,做好自己的操作计划。
另外,教师可以在后续关卡中提高图形组合的任务难度,进一步锻炼幼儿对于图形的想象和组合能力。同时,提供记录纸引导幼儿进行两种形式的记录:对有辅助线的关卡,幼儿完成后只需做记号表示自己已经完成;对无辅助线的关卡,幼儿需要把自己在操作中拼摆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这些都有利于幼儿自我监控、自我验证及反思。